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红霞  姜明  于立鹏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8):642-644,678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度,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制定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0名建筑工地农民工讲授传染病防治知识并发放宣传材料,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农民工对部分艾滋病、狂犬病、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最低提高了5.4%,最高34.5%。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2.2%提高到干预后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生吃瓜果洗净,海鲜煮熟"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咬伤前可不打疫苗"、"猫鼠等可传染狂犬病"、"狂犬病能防不能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9.5%、10%和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讲座为主宣传材料为辅的联合方式是建筑工地农民工适宜的传染病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后登革热媒介变化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变化情况,及干预村和对照村登革热媒介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儋州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1445名和1442名)和中小学生(2412名和2400名)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调查。干预前,居民登革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80%以下。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干预前,除"适合蚊虫孳生的场所"外,学生其他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70%以下。健康教育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学生登革热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媒介密度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村下降幅度大于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农村居民和学生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其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降低蚊媒密度,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相关健康知识、理念、行为、技能的改变,评价健康教育对公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试点村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相关内容健康教育1年,教育前后抽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860人,其中试点村调查436人。效果评价调查干预村335人,对照组240人。试点村干预前后比较,对健康的正确认识态度由40.4%提升到92.5%;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由46.3%上升到67.9%;健康行为形成率由63.9%上升到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居民健康知识、理念、行为、技能四方面上升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人民医院所处辖区街道办下属的居委会2个,每个抽取100户15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讲座授课和参与式互动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历时1年。结果参与式教育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由教育前的50.42%和45.54%提高到教育后的90.36%和7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传统式教育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50.85%提高到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教育前的45.90%,提高到49.0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后两组比较,教育前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教育后参与式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传统式组(P均<0.05)。结论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效果优于传统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溧阳市输入性疟疾社区健康干预项目的 实施效果,为探索输入性疟疾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输入性疟疾病例分布,2017年选择溧阳市竹箦镇前村村为干预村、西芮村为对照村.将建立出国劳务人员登记制度,进行社区宣传和入户干预,以及开展专题讲座和知识宣传作为干预措施.采用疟疾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问卷,调查目标人群在实施健康干预前、后的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 实施健康干预后,干预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分别由干预前的17.72%、39.94%和38.78%上升至79.01% (P<0.01),80.45% (P<0.01)和92.98% (P <0.01);对照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由第一次调查的4.32%、14.23%和32.98%上升至第二次调查的41.74%(P<0.01)、53.70% (P<0.01)和86.20% (P<0.01).实施干预后,干预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正确信念持有率均高于对照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对照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宣传与入户干预有效结合的模式用于输入性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目标人群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不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应用在建筑工人中的干预效果,为制定针对此人群干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工期长且人员相对稳定的6个建筑工地,按随机方法分成低、中、高3个等级的干预组实施不同模式的干预;健康教育方法随干预等级提高趋于多样、专业。干预后6个月随访分析干预前后建筑工人艾滋病知信行的变化。[结果]干预前调查594人,干预后6个月随访到352人,随访率59.3%。在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建筑工人,干预后的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的建筑工人,干预后的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干预等级P均≤0.001)。建筑工人干预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62.2%,各干预等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知晓率提高,各干预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P〈0.001),高度干预工地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最多,达73.6%。在干预前多数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但也有"害怕"、"厌恶"的看法,各工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有增加,持"害怕"、"厌恶"态度有所降低,工地间各干预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可率:"同情"χ2=17.7,P〈0.05;"害怕"χ2=16.8,P〈0.05;"厌恶"χ2=16.2,P〈0.05),高度和中度干预工地变化较大。但发生性关系时经常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各干预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建筑工人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知识和信念可行有效;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要针对性强而且要坚持反复强化,使受教育者知行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射阳县5个不同方位镇的18岁以上常住居民,于2005年采取规范的健康教育措施,如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等。在实施干预前和3年后,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别获取被干预对象对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资料。结果高血压影响器官功能、多吃动物内脏有害及新鲜蔬菜营养等9个方面的知识知晓率,干预后(89.6%)明显高于干预前(12.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血压行为、喝牛奶豆浆和常吃五谷杂粮等7个方面行为形成率,干预后(85.8%)明显高于干预前(18.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中卫生书报刊拥有和阅读、希望提供上门测血压和宣传慢性病知识等6个方面的健康需求率,干预后(80.3%)明显高于干预前(3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活动在提高射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降低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水平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滚雪球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缓解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不足提供一种方法.方法 由区疾控中心逐级增量培训方式培训出来的社区志愿者对干预组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区疾控中心对对照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评价两种方式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社区滚雪球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比接受健康教育前均得到提高(P<0.05);干预后两组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滚雪球式方法培训出来的社区志愿者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是有意义的,其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当前健康教育技术手段的适宜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2 106名小学 生开展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实施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刷牙率。结果:干预 后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84.26%)明显高于干预前(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052,P<0.01)。干预后儿童 正确刷牙率(79.74%)较干预前(77.86%)稍有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115,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 提高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但正确刷牙率提高效果欠佳,需要改进和加强当前健康教育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评价西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同伴教育近期效果,为西藏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所高校学生,按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571人)和对照组(563人).干预组开展同伴教育,对照组发放宣传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7.6%,73.7%,39.9%提高到干预后的58.4%,82.1%,45.4%;对照组分别由于预前的26.8%,64.1%,39.0%提高到干预后的40.7%,67.8%,44.8%.经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伴教育使干预组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提高了16.7和4.6百分点,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正确行为形成率无影响(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发放宣传页均可提高大学生的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可作为西藏大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某手套生产企业员工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满意度与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手套生产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员工开展同伴教育、专题讲座,送健康宣传到企业,订阅微信公众账号等干预措施,对干预措施满意度与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回收有效问卷375份,干预后回收有效问卷385份,干预前后调查的企业员工在岗位、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户籍、文化程度、月均收入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参与职业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平均满意度为60.22%,职业健康教育给企业员工带来的平均积极影响率为57.49%。干预前企业员工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60.60%、64.53%,干预后二者的总知晓率分别为81.10%、73.42%;干预前后企业员工对"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吸烟对健康影响""慢性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企业员工的生活行为总正确率为52.75%,干预后总正确率为55.43%;干预后企业员工对"每周体育锻炼4次及以上"的生活行为较干预前相比,正确率由21.33%提高到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03)。结论该企业员工对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基本满意,员工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生活行为的改变仍需制定长期的、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比较西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前后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800名15~69岁的农村常住居民,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由3.08%提高到16.33%,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分别由15.29%、2.47%和10.36%提高到33.42%、15.20%和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由61.20%、54.60%和49.30%提高到69.00%、63.60%和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效果显著,应不断加强健康素养干预方式的深入研究,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提升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改善饮食行为的作用,为制定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4所民工小学的720名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基线调查.随机选择其中的2所学校作为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营养健康教育,具体包括营养与专题讲座、营养知识征文、制作宣传册,另外2所学校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教育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7.6%提高到干预后的83.3%(x2=273.568,P<0.01),对营养健康的积极态度率由干预前的85.2%增加到干预后的99.1%(x2=49.677,P<0.01),健康饮食行为总体形成率由干预前的60.7%增加到干预后的76.4%(x2=16.826,P0.05).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民工小学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饮食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小学生麻疹相关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为制定防制麻疹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慈溪市10个镇五年级学生956名,进行学校麻疹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依照浙江省统一的麻疹核心信息编写调查问卷,并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麻疹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7.60%上升到干预后的72.23%,除“感染麻疹平均潜伏期”的认知外,干预前后基本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公立学校学生和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麻疹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49%及70.88%,预防麻疹行为的知晓率分别为84.41%及80.78%;干预后,学生预防麻疹措施行为形成率提高至82.72%,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4.67%,经常洗手率达80.86%.学生主动学习麻疹防治知识由干预前的73.12%上升至81.28%.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是防制麻疹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顺义区医务人员中东呼吸综合征健康教育效果,为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顺义区医务人员中东呼吸综合征知识调查表,被调查者自填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共167份,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7名医务人员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在32.9%~71.9%之间,平均知晓率为48.02%。健康教育后在69.5%~100%之间,平均知晓率提高到81.32%,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疑似病例各项措施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在43.1%~86.2%之间,平均知晓率为62.4%。健康教育后在74.3%~100%之间,平均知晓率提高到92.2%,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接诊发热病人口罩佩戴率健康教育前为89.2%,在采集疑似病人标本时采取防护级别正确率仅为51.5%。健康教育后口罩佩戴率为达100%,采集疑似病人标本时采取防护级别正确率增长至95.2%,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义区医务人员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知识、信念、行为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经过短期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16.
评价乡镇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农村地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3个乡镇9所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伤寒副伤寒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70.68%,87.95%,19.18%,初中生为73.62%,90.69%,21.7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和危险因素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的相关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亟待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小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评价健康促进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台州市辖区内9个县(市、区)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小学生各两个班进行结核病知识面对面问卷调查,再用问卷调查表评价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效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结核病知晓率分别为37.37%和36.81%,干预后分别为68.44%和37.37%,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88,P〈0.05)。干预前后小学生对待结核病人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台州市小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促进对提高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通过健康促进后,学生对结核病病人的的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提示我们应继续加强对小学生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综合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改变的短中期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干预组学生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结核病健康教育。在综合健康教育后1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总持率、正性行为总持有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各率分别提高到88.6%、88.7%、91.3%,对照组分别为53.5%、61.6%、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各率分别为82.5%、83.1%、89.8%,对照组分别为49.8%、59.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提高显著,短中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9.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9%。预防艾滋病、肥胖、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90.4%、86.3%和77.4%;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最低(47.2%)。不食变质食品、勤洗手、不酗酒的健康行为形成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88.7%、87.6%和84.0%,坚持体育锻炼最低(29.2%)。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呈正相关;深圳户籍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比流动人口和暂住人群高(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1),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重点宣传专题,反复实施健康促进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