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一鼻窦炎的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35例难治性鼻一鼻窦炎经CT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局部用药等规范术前准备,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加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凭鼻内镜保健手册进行定期复查,规范随访。2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其中16例行内镜下传统矫正切除,10例行局限性矫正切除;15例合并变应性鼻炎者对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对应鼻中隔等部位黏膜电凝。结果35例患者门诊内镜随诊3~6月以上,治愈11例(31.4%),黏膜完全上皮化;好转18例(51.4%),黏膜可以上皮化,但变应性鼻炎发作时,术腔黏膜水肿,经局部处理及药物治疗后可恢复上皮化;无效6例(17.2%)。总有效率82-8%,6例无效均为合并变应性鼻炎及哮喘患者。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疗效较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及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及黏膜上皮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疗效和术腔黏膜上皮化规律,探讨影响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0例慢性鼻及鼻窦炎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规律进行临床分析。疗效分析应用X~2检验,黏膜上皮化时间分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治愈率74.4%,好转率21.0%,总有效率95.4%。术后平均黏膜上皮化时间为14.0周。疾病的分型分期、是否合并哮喘、变应性鼻炎和疗效与黏膜上皮化时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是有效和安全的,术后黏膜上皮化时间平均需要3个月。病情重、合并哮喘或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疗效较差,黏膜上皮化时间长。鼻腔粘连通过定期合理的复查和处理,大多数能够得到有效的解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80例,其中46例同时合并有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应用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术,同时行下鼻甲成形术;对4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手术前后变应性鼻炎症状改...  相似文献   

4.
应用鼻内镜外科技术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外科技术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我科9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对同时合并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或合并变应性鼻炎鼻甲肿胀者用微型电动切割器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果对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该方法均能彻底矫正鼻中隔偏曲,尤其是呈"棘"或"嵴"型弯曲/高位/后段的偏曲;同时并下鼻甲肥大者也能安全有效地处理,最终满意地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仅有3例发生鼻腔粘连。结论该方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及下鼻甲手术比较,在直视下操作,手术精确,更加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下鼻甲正常功能也得到保存,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5.
鼻科学     
鼻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结构性鼻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结构性鼻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4例结构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成形术。包括:①三段法下鼻甲功能性部分切除;②中鼻甲成形;③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切除;④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手术结合患者主诉症状、鼻内镜  相似文献   

6.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与鼻炎同时存在,也称为鼻-鼻窦炎。症状超过12周的为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双侧或局部突起,并引起相应症状者。鼻窦炎中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并不少见。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窦开放术时,需行鼻中隔矫正的不在少数;通常是在开放鼻窦的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伴有下鼻甲肥大的行下鼻甲的骨折外移术或下鼻甲黏膜下骨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结构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结构性鼻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3例伴有鼻腔、鼻窦结构异常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于Messerklinger进路开放病变鼻窦的同期矫正鼻腔、鼻窦的各种结构异常,包括:①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②中鼻甲气化、中鼻甲肥厚伴骨质增生或中鼻甲反常曲线患者,行中鼻甲成形术;③下鼻甲肥厚伴骨质增生患者,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④钩突肥大、钩突气化或钩突角度异常患者,常规切除钩突;⑤存在鼻丘气房、筛气房、额气房或钩突顶端发育异常致额隐窝狭窄的患者,对额隐窝及其毗邻气房进行处理。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106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56%。结论内镜手术同期重塑鼻腔结构治疗结构性鼻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手术应以纠正鼻腔病理性改变、调整两侧气流的对称性分布为主,以维系正常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1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鼻内镜技术行鼻中隔矫正术141例,其中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6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炎15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31例,单纯鼻中隔偏曲34例;介绍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技巧,注意事项.并通过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41例病例手术中视野清楚,便于术中对鼻中隔黏膜保护,并且可同时完成鼻窦功能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较传统手术术野清晰、操作仔细准确、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采用药物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或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是86.36%、93.18%、100%,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8.18%、86.36%、97.73%,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43.18%、81.82%、95.45%。结论 与药物治疗相比,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或下鼻甲骨折外移则可获取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结构性鼻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128例结构性鼻炎患者,结合其症状、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在鼻内镜下进行鼻腔结构的功能性重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①鼻中隔鼻成形术;②功能性下鼻甲手术;③中鼻甲成形术;④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10~20个月,平均15个月。痊愈90例(70.31%),有效35例(27.34%),无效3例(2.34%),总有效率97.65%。结论 结构性鼻炎是由于鼻腔结构异常所致功能异常的疾病,鼻内镜下鼻腔结构的功能性重塑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22例已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中文版(SNOT-20 CV)量表、Lund-Mackay CT方法和Lund-Kennedy鼻内镜方法进行主客观评分,综合评价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与中鼻甲保留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合并鼻息肉和/或鼻中隔偏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合并变应性鼻炎和/或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前CT及鼻内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及SNOT-20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半年与术前鼻内镜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及SNOT-20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中鼻甲部分切除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多合并鼻息肉和/或鼻中隔偏曲,与中鼻甲保留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而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内镜评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108例鼻腔扩容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鼻中隔偏曲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分别行个性化手术,如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内镜下下鼻甲外移术酌情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或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有效率为97.2%,患者无头痛,鼻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炎疗效确实.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endoscopic nasal cavity enlarging surgery for the alleviation of nasal obstructio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 patients with deviation of the nasal septum ( DNS) and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 CH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Individualized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DNS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ree line tension relaxing correction or nasal septum plasty.CHR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inferior turbinate outfra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reducing the volume of nasal soft tissue,sub-mucoperiosteal partial resection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 or 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3-12 months after surgry with an effective improvement in 97.2%.Symptoms of headache or complications of rhinitis sicca were not found.Conclusions Being careful to keep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nasal mucosa,the integrity of the nasal septum,appropriate expansion of the nasal cavity volume,and restore ventilation with bilateral symmetry of the nasal cavity,satisfactory relief of nasal obstruction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中鼻甲功能性部分切除对于有中鼻甲病变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疗效。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依中鼻甲有无病变及是否行中鼻甲切除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两组手术时间、疗效、中鼻甲粘连和术后主观症状评分。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0.53±6.25)min、对照组为(58.11±6.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5, P<0.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其中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8.95%(30/38),观察组为81.58%(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鼻甲粘连率2=4.155, P=0.042)和主观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8, P=0.031)。 结论 对有中鼻甲病变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时行功能性部分中鼻甲切除,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中鼻甲粘连率、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采用XPS 3000手术综合动力系统配备专用下鼻甲切削刀头对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同时将选择行常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22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结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比传统下鼻甲切除术要少和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及86%,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疗效更好。结论: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比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创伤更小,术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手术的中鼻甲处理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部分切除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双侧慢性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中1侧切除术中鼻甲,另侧保留中鼻甲,观察术后鼻腔清理时间,粘连情况和手术前后觉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慢性鼻窦炎症状改善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mm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观察指标(鼻塞、流涕、头痛、嗅觉VAS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CT Lund Mack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经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并清除中鼻甲本身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后,根据CT测量结果,以保留中鼻甲垂直部长度约21mm为参考值,切除多余的中鼻甲垂直部游离缘(即切除长度=CT测量长度-21 mm);对照组完成鼻窦、鼻息肉手术,按传统理念处理中鼻甲病变和变异,需要时切除中鼻甲前下部1/2~2/3。术后随访10~12个月,观察主观症状(鼻塞、流涕、头面痛及嗅觉障碍)、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病情控制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各种症状VAS评分和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术后试验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鼻塞及头痛的改善、鼻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流涕、嗅觉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炎伴鼻息肉、鼻窦炎伴中鼻甲病变者,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部分切除”主要针对过长的中鼻甲垂直部,必须是在处理中鼻甲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保证中鼻道一定宽度后才予切除,有助于术后鼻部症状的改善和减少术腔粘连,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的中鼻甲处理技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39侧)和对照组48例(54侧),观察组强调中鼻甲的处理上尽可能保障中鼻甲空间结构和形态上的相对正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Messerklinger术或wigand术式。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中鼻甲的稳定性,中鼻道狭窄或粘连的发生情况以及按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Lund—Kennedy评分为(1.89±1.31)分,低于对照组(2.48±1.4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P〈0.01)。术后观察组中鼻甲结构良好稳定,中鼻甲轻度外移、中鼻道狭窄、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3种情况的发生率分别为83.2%、4.1%、6.7%,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4.9%、21.6%、1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10.77,P〈0.01)。结论保障中鼻甲空间结构和形态上的相对正常有助于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鼻甲肥大与功能性溢泪的关系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例下鼻甲肥大伴溢泪患者中,7例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术前完善检查,并利用CT泪囊造影术和三维重建,排除溢泪的眼部疾病,行下鼻甲减容术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72.7%)溢泪症状消失,3例(27.3%)溢泪症状好转。7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塞痊愈10例(90.9%),好转1例(9.1%)。结论下鼻甲肥大为功能性溢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其进行治疗可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溢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