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普遍存在多性伴和无保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是艾滋病(AIDS)的高危人群,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同性传播呈明显上升[1]。研究表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传播[2],在MSM人群中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对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MSM人群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6年对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艾滋病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 036名MSM的HIV抗体和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4%、4.83%。80.60%的MSM最近六个月发生过肛交性行为,8.78%的MSM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最近一次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从2015年的71.75%上升到2016年的81.49%(P0.05);最近六个月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比例从2015年的53.81%上升到2016年的65.04%(P0.05);最近一次发生异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从2015年的47.83%上升到2016年的66.67%(P0.05);最近六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比例从2015年的26.09%上升到2016年的60.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OR=1.594,95%CI:1.100~2.308)、最近一年接受过干预服务(OR=1.521,95%CI:1.105~2.093)的MSM更容易坚持使用安全套,最近一年曾被诊断患过性病(OR=0.334,95%CI:0.149~0.745)的MSM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低。结论广州市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知行分离,艾滋病、梅毒感染率高,应采取更为有效的综合干预手段,促使MSM人群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口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选取成都市465名男男性行为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晓率、高危行为等信息,用累积logistic模型分析成都市MSM人群发生口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成都市465名MSM者,其中79.7%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性伴发生口交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发生口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寻找性伴最常去的场所、是否知道性伴的健康状况。结论成都市MSM人群口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需通过多种途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天津市浴池MSM的HIV新发感染及其影响因素,为对浴池MSM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HI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在男性浴池寻找性伴、最近1年与同性发生过插入性口交或肛交的男性为研究对象,2011年3月至2021年12月建立开放式队列,完成HIV检测和基线调查,并进行随访和检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艾滋病相关行为学信息。比较单次检测组和多次检测组的区别,计算阳性率和多次检测组的新发感染率,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多次检测组HIV新发感染率的影响因素。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检测12 195人次,包括研究对象7 151人,以≥30岁(70.18%)和外地户籍(61.32%)为主,年龄范围为16~82岁,年龄MQ1,Q3)为36(28,48)岁,其中检测阳性547人。与单次检测组相比,多次检测组的本地户籍、已婚/同居的比例较高,最近6个月发生肛交、接受同伴教育和最近1年被诊断患过性病的比例均较高,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研究期间阳性率为7.65%(95%CI:7.00%~8.00%)。HIV阳性率由2011年的12.58%下降到2021年的3.31%。将多次检测组纳入开放式队列1 740人,累计随访时间为4 688.61人年,期间共新发HIV感染144人。新发感染率为3.07/100人年(95%CI: 2.57/100人年~3.57/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地户籍者(aHR=1.32,95%CI:1.19~1.45)和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群交者(aHR=1.18,95%CI:1.02~1.36)HIV新发感染的风险更高。结论 天津市男性浴池MSM普遍存在群交等不安全性行为,仍需要加强宣传和干预工作,并与MSM社会组织加强合作开展男性浴池MSM同伴教育和HIV主动检测工作,并探索新的方法在MSM中降低HIV新发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聊城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4-7月,采用滚雪球、场所和网络招募方法,对调查到的223名MSM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MSM 223人,自我认定为同性恋者占39.01%;在本地居住2年以上者占76.23%;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0.8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2.96%。有118人(占52.91%)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在本地居住不同时间、不同性取向和不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MSM最近6个月跟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和不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聊城市MSM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6.
男男性接触者亦称男男性行为者(MSM),是指与男性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MSM是HIV/AIDS的主要高危人群之一,且这一群体的规模正逐渐扩大,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现阶段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2012年1-10月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河南省MSM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为河南省艾滋病防治政策与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08-2013年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同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的变化趋势,利用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专项调查数据分析该人群HIV感染率及危险行为变化。结果 2008-2013年河南省同性性传播病例构成从1.3%上升到17.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专项调查数据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4.69%增至2013年的8.33%(趋势χ2=39.24,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21.03,P<0.001)、文化程度(χ2=31.66,P<0.001)、职业(χ2=14.59,P=0.01)、最近1次肛交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χ2=134.97,P<0.001)、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χ2=97.15,P<0.001)、最近1年性病症状(χ2=67.21,P<0.001)以及梅毒感染(χ2=163.60,P<0.001)均为感染HIV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病症状史、感染梅毒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不知晓为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MSM人群中HIV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男男同性性传播已经成为主要感染途径,该人群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男男性行为人群(简称MSM)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更有效和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信息支持。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通过社会组织和疾控中心招募的MSM感染者及非感染者共40名进行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只有7.5%的访谈者不认同自己的性取向,而80%的访谈者在20岁前就意识到自我性取向。30%访谈者首次同性性行为发生在18岁及以下,网络成为其交友的主要方式,感染者和非感染者首次性行为用套比例均不高于30%,是否使用安全套几乎取决于性伴。大部分人较迷茫消极,圈内信任度低,性伴更换频繁。感染者和非感染者中,从无固定性伴的分别有25%和15%,从未和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5%和50%,和同性发生肛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5%和40%,口交几乎都不用套,存侥幸心理现象严重;75%的非感染者意识到重庆HIV感染率高但仍未引起重视;部分MSM谈到故意传播艾滋病的现象,但不知应对。四分之一的访谈者认为MSM曲解了艾防宣传的内容。一些社会需求如保密的自愿咨询服务和无歧视的求医环境被需要。 结论 艾滋病传播受社会、心理和行为多方面影响,建立积极健康的同志文化氛围,调整艾滋病宣传内容和方向,开展网络宣传,加强学校教育以及健全法律体系是下一步重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MSM人群知晓率、行为等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干预策略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3年在云南省连续开展MSM哨点监测,调查该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吸毒行为、干预措施覆盖等情况,进行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9 07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比例及安全套使用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明显低于同性,吸毒比例和患性病比例呈下降趋势(P<0.01).同居、低知晓率、外省/外籍、居住时间不足一年、文化程度低、未接受过干预、肛交次数多、未曾做过HIV抗体检测等因素为影响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省近4年MSM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初显,但多项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仍需重点关注同居、文化程度低、流动性较大、肛交次数多、有异性性行为的MSM干预,扩大干预覆盖面,继续强化落实HIV动员检测、安全套推广使用等核心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杭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并对感染者的社会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高危行为干预计划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杭州市614名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和危险行为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本组在614名MSM人群中共检出HIV感染者65例,HIV抗体阳性率为10.59%;HIV感染者以未婚、低龄化、高学历为主,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4.13%。65例HIV感染者均在最近半年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与男性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2.17%;最近半年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者20人,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33.25%。结论杭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HIV感染者存在认知与行为分离、无保护男男性行为现象,应加强对MSM人群及其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芜湖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性行为学特征,并进行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的方法进行艾滋病知晓率、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共对422名MSM进行了调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2.0%,调查时最近半年所有MSM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21.8%,平均每名调查对象最近1周与同性至少发生过3次性行为。最近半年,19.9%的调查对象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37.7%的调查对象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接受干预措施与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性行为有影响。结论目前采用的干预措施能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改善行为,但安全套使用率低,知识知晓与行为相脱离,有待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淮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状况和相关性行为特征及其变化情况,为在该人群中采取有效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和网络招募淮安市MSM,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2010--2013年,各年分别调查MSM261、268、421和402人,HIV阳性率分别为5.36%、4.85%、5.94%、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为90%以上,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7.64%、40.22%、37.89%44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9.2l%、26.73%、20.81%、1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淮安市MSM存在知识和行为分离现象,作为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会将艾滋病传播给女性性伴。应进一步加强MSM人群的行为干预,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同时还应对HIV阳性的MSM开展行为干预,减少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秦皇岛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SM)性行为特征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采取"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利用外展干预服务和艾滋病咨询检测(VCT)作为平台,于2010年4月—2012年8月,对在秦皇岛范围内活动的MSM就艾滋病知识态度、VCT知晓情况、高危行为特征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丙肝病毒(HCV)及梅毒(TP)抗体血清学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1 077份,平均年龄(25.9±6.0)岁,主要寻找性伴的途径以网络居多,占58.7%。45.1%的人知晓VCT,38.2%的人知晓并在VCT门诊做过HIV检测。对HIV传播途径知晓率高达90%。90.1%被调查者近6个月有过同性肛交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为39.5%,最近6个月有异性性行为者占25.5%。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IV抗体初筛阳性率为3.53%,TP血清双阳率为4.46%。与HIV感染率相关的因素包括:是否主要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情况﹑近1年曾被诊断性病情况﹑近6月肛交情况(P〈0.05)。结论秦皇岛地区MSM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VCT知晓并运用率较低;该人群感染属于HIV呈低流行态势,宜以此为锲机,开发针对性的干预模式,如VCT综合干预、网络干预,有效遏制HIV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宜春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以及感染状况,为制定MSM人群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宜春市101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01人,全部认同是MSM,认同率100.00%;其中有13人认为自己是双性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11%;最近6个月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仅1人;101人中检出HIV抗体阳性4例,梅毒阳性6例。[结论]宜春市MSM人群以青年为主,文化程度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知识-行为分离现象,有效的行为干预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性行为状况以及HIV检测情况,探索成都市MSM人群HIV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方法对成都市291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人群HIV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48.5%的人在近6个月存在多性伴的现象;90.2%的人有肛交性行为;51.6%的人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在对肛交中的性角色回答中,49.8%的对象表示1/0皆有,只做0或1的分别为26.2%和24.0%;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的占59.3%.30个艾滋病知识/信息条目平均知晓率为76.4%.Logistic回归显示,条目“成都同志关爱小组每周五、周日提供免费艾滋病检测服务”以及“《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相关机构应为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信息保密”的知晓对MSM人群HIV检测起促进作用.结论 成都市MSM人群HIV检测率不高,影响因素主要为该人群缺乏HIV检测的具体信息以及害怕因为检测而暴露自己的身份,建议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检测条件以及检测信息的保密性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以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0—2011年对自愿接受检测的男男性行为者开展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接受调查并抽血检测的294名对象中,HIV-1抗体阳性率为6.1%,梅毒双抗体阳性率为9.5%;调查对象最近半年的性伴数量多少、是否使用安全套、梅毒感染与HIV感染状况存在关联(P〈0.05)。结论静安区MSMHIV及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与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AIDS)相关高危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滚雪球”和网络招募MSM158人,知情同意后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人口学特征、性取向、性伴侣、性行为、性历史等相关信息。[结果]调查对象中同性恋130人(82.3%),双性恋28人(17.7%);在过去的6个月中,97人(61.4%)有过固定的男性伴,80人(50.6%)有过多次性伴,82人(51.9%)有过偶遇性伴;在与不同类型性伴的性行为中,46人(48.4%)曾与固定男性伴、31人(38.8%)曾与多次性伴、33人(40.2%)曾与偶遇性伴发生过AIDS相关高危性行为;性取向、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双性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是高危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单身和收入较低的MSM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结论]MSM人群性伴侣较多,AIDS相关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男男性接触HIV-1感染者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2011年117名男男性接触者(MSM)HIV-1感染病毒的序列特征,了解HIV-1毒株类型和特征。方法从实验室留样的MSM HIV感染者血液中提取DNA或RNA,用巢式PCR或RT-PCR方法扩增gag、pol基因区片段,测定序列并分析。结果 117名MSM HIV感染者中,序列结果按户籍来源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感染毒株包括CRF01_AE 99名(84.62%)、B亚型7名(5.98%)、CRF07_BC 6名(5.13%)、CRF08_BC和CRF59_01B各1名(0.85%)。3名(2.56%)疑似01_B重组毒株与安徽感染者在系统进化树上聚集成可靠的次级进化簇(99%),且具有类似重组断点模式。84个CRF01_AE毒株的pol区基因序列聚集成簇,形成多个可靠的次级进化簇(30个节点的bootstrap值高于70%)。结论浙江省MSM HIV感染者主要流行CRF01_AE毒株,该人群HIV感染率高,应加强监测。CRF59_01B和新的01B重组毒株在浙江首次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