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是以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引起肺泡-毛细血管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呼吸衰竭,属于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1]。本病属中医"喘证"、"结胸"、"暴喘"、"喘脱"范畴。现将ARDS病因病机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损伤(Au)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急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早期表现,严重的ALI被称为ARDS,后期多并发MOBS,进而诱发MOF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由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4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每组22例,比较治疗前、治疗第5天和第7天患者的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PaO2、SaO2及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较实验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对ARDS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艳军  赵连根  吴咸中 《中草药》2004,35(8):916-919
近年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对白细胞与血管壁内皮细胞黏附、经内皮迁移及向组织浸润起了关键作用。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过度表达在多发性损伤、脓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肺损害在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时极为常见 ,在多器官衰竭综合征 (MODS)中 ,肺损害发生最早 ,多表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约 2 0 %SAP病人并发ARDS ,发病后一周内死亡的SAP病人约6 0 %与ARDS有关。本实验研究了细胞因子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并观察了活血化瘀注射液 Ⅰ号 …  相似文献   

7.
ARDS是多种病因所致以急性呼吸衰竭为特征的危重综合症。肺泡毛细血管膜损害致水肿及肺泡萎陷是其基本发病机理,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V/Q)比例失衡,产生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以呼吸窘迫为特征的急性肺水肿。本科收治5例ARDS患者,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就其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ARDS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在15~35a,宫外孕回例,严重复合外伤2例,下肢骨折2例。临床表现为严重创伤和手术后48h内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5次/min…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的一般状态、病因构成、病情程度和治疗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ALI/ARDS病死率不同.APACHEII评分及氧合指数、低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肺内外诱因、糖皮质激素与ALI/ARDS的预后引起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ALI/ARDS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田玉美辨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以患者呼吸频数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胸部X线拍片见有斑片状阴影为特征的常见危急重症.起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ARDS发病机理错综复杂,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笔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田玉美教授辨证治疗方法治疗该证,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高.现将田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该并发症预后差,发病机理复杂,死亡率高。本文就本组资料进行分析,提示应注重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ARDS,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组织病理形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1mg/kg),16h后在气管内滴注LPS(3mg/kg)建立ARDS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ARDS组(A组)、亚低温组(M组)。ARDS后3h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计算肺湿重/干重(W/D)比值,检测肺组织中NF-κB活性及TNF-α含量。结果:A组氧合指数(PaO2/Fi02)在ARDS时及ARDS后1、2、3h与C组相比显著下降(P〈O.01)。3组动物病理形态有明显的不同。A组、M组肺W/D均明显高于C组(P〈0.01),M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1)。A组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含量明显高于C组(P〈O.01)。M组肺组织NF_κB活性及TNF-α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亚低温可改善内毒素性ARDS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减轻内毒素性ARDS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陈媛媛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79-208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系各种病因引起的肺脏内血管与组织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导致肺含水量增加,肺顺应性降低,肺泡萎缩,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1]。本病起病急骤、发展快、病死率高。常见致病因素有休克、创伤、误吸、肺内或肺外的感染等^[2]。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阐述了肺部感染所致ALI/ARDS的常见中医病因,指出肺失宣降是本病的病机基础,热毒、气闭、痰热、瘀血、水饮等为重要病理因素。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合理应用通利大肠之法,将有助于改善ALI/ARDS邪热壅肺、肺失宣降的病理状态,减轻ALI/ARDS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严重有肺损伤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ARDS是一种非心源性肺消肿,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在28—60次/min,严重危胁患者生命,治疗上采用纠正缺氧、机械通气等综合性治疗,而营养支持及加强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十分重要,一旦并发ARDS,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将明显延长,且死亡率高于50%。作者对4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通腑泄肺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肠屏障功能、炎症因子及肺动态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ARDS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腑泄肺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肠屏障功能、呼吸指数、肺动态顺应性、呼吸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肠屏障功能指标及呼吸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肺动态顺应性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肺动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通腑泄肺汤治疗ARDS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及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肠黏膜屏障及肺通气功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肺动态顺应性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多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的护理,认为准确有效的纠正缺氧是治疗ARDS的关键所在,加强对原发病因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可最大限度降低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从肺之化源速竭探讨ARDS辨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因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致的以肺泡一毛细血管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呼吸衰竭,属于急性肺损伤(ACF)的严重阶段,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因众多,病情凶险,临床病死率可高达36%~50%。重温“温病死证”,发现ARDS与温病第一死法——肺之化源速竭有极为相似之处,研究肺之化源速竭产生的病因病机,总结其辨治规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降低ARDS的病死率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钝性胸部创伤中,肺挫伤是最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发生率占胸部闭合伤的12%-55%[1],最易诱发的严重并发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也是导致此类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钝性胸部创伤并发ARDS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治疗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抢救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应用肺保护策略能够降低病死率有比较一致的意见。但在肺保护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呼吸末正压(PEEP)的选择等均有不同意见。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的通气支持技术,具有压力、时间自控调节,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