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LE)患者脑脊液(CSF)的改变规律,为NPLE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NPLE患者和20例非NPLE患者CSF常规、生化、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PLE组的CSF压力、细胞数、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ANA)均较非狼疮性脑病SLE患者升高;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与脑脊液压力、蛋白定量、细胞数、IgG呈正相关。结论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CSF的细胞数、蛋白质、ANA升高、并与疾病活动情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神经精神性狼疮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的临床物点。方法 从330例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发现43例NPLE,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NPLE发生率占SLE的13%,且81.3%在起病后3年内发病,主要表现为抑郁、兴奋、癫痫、偏瘫等,影像学检查常见脑渗出性病变、小梗塞和钙化等,脑脊液检查:可有压力增高,蛋白和细胞增高。结论 早期作出诊断及积极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展性头痛;头颅MRI显示右侧额、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多发性长T1、长T2病灶;脑脊液压力210mmH2O,细胞数37×106/L,蛋白示1.1g/L,糖与氯化物正常;糖皮质激素治疗5d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神经精神狼疮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细胞数、蛋白质升高,糖与氯化物正常;影像学表现为广泛脑皮质及皮质下异常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的精神症状特征,以加强精冲科、神经科临床医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症状的理解和认识.方法 对本院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间收治的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补体、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核糖核酸蛋白抗体、抗脑神经抗体、脑脊液变化及抗双链DNA等实验室指标及出现的精神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62%(62/104)的SLE伴神经精神症状,其中30.77%(32/104)合并有精神症状,表现为类精神分裂症症状者12例;类情感性精神障碍者25例;类神经症症状者17例.精神症状出现时间在发现患SLE后2 d到5年不等,SLE或NPLE中有无精神症状亚组间抗脑神经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精神症状组较高.结论 在SLE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但症状没有特征性,出现时间变异大,可能与神经免疫损伤机制密切相关,尤其是与抗脑神经抗体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的效果。方法对7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应用鞘内注射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头颅CT或MRI及脑脊液分析。结果66例(91.7%)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35例(48.6%)患者复查头颅CT或MRI有好转,并且治疗后脑脊液压力下降。结论甲氨蝶呤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是针对神经精神性狼疮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高,诊断与鉴别诊断存在困难。本文探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3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多项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影像学和脑电图等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弥漫型神经精神症状者9例、局灶型者14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22、7/22、1/14、2/14、9/14和3/14例,血清补体C3、C4降低者分别为14/20和5/20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者为5/12和7/12例,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降低者为5/12和6/12例。影像学和部分患者(6例)脑电图检查表现异常。结论血清学、脑脊液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均可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虽然病程中脑脊液各项指标可或多或少呈现异常,但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不明显,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尚在正常值范围。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改变不明显,有助于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17例,女5例.首发症状为为智能下降10例,精神症状4例,卒中样发作3例,癫痫发作2例,头痛2例,双下肢无力1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卒中样发作4例,智能下降12例,精神症状10例,癫痫发作7例,睡眠障碍6例,头痛4例,双下肢无力1例.22例患者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TPHA)均阳性;17例行脑脊液RPR、TPHA试验,15例RPR阳性,16例TPHA阳性;18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含量升高.1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有8例异常,均表现为广泛性慢波.20例行MRI检查,异常19例,主要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呈长T.、长T2异常信号改变.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2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复发.结论 神经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主要症状为智能下降及精神症状;血浆及脑脊液TPHA、RPR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神经梅毒5例,包括4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脊)膜血管梅毒;晚期神经梅毒7例,均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神经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脑脊液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呈阳性,9例脑脊液RPR试验阳性。5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4例蛋白定量升高;7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7例白细胞计数增加、7例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细胞学均呈淋巴细胞反应且以小淋巴细胞为主。12例患者分别静脉滴注不同剂量青霉素或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8例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好转、4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们尝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对76例临床诊断明确且符合入组条件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 25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16例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其中8例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9例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混合性炎症反应。24例淋巴细胞激活并伴单核细胞激活,其中17例可见单核细胞异常吞噬现象,表现为单核细胞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或)红细胞等;17例脑脊液中发现浆细胞。结论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断基于临床、神经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等方法。其脑脊液细胞学呈现炎症反应和异常吞噬细胞,具有一定特点和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神经精神狼疮临床经过及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初发和复发情况、疾病转归及治疗效果进行了1.5~5年观察,结果显示神经精神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范围广泛,它与自身免疫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活动性有关;脑脊液和脑电图检查对神经精神狼疮早期诊断可能有较高价值;头颅CT和头颅颈髓磁共振检查,能反映颅脑和脊髓的结构改变,对诊断有帮助,但早期不一定有明显异常;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迅速控制神经精神症状,降低病死率,提示对神经精神狼疮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狼疮脑(狼疮性脑病)又称作神经精神性狼疮(NPL),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危重病症,是SLE三大致死原因之一。狼疮脑是由于神经元反应性自身抗体、抗磷酯抗体、免疫复合物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器质性精神综合征、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癫痫或抽搐、偏瘫等,其中在SLE早期并发狼疮脑的发病率为25%,在治疗过程中可达到60%[1]。有狼疮脑病者均为病情活动者[2]。由于本病临床上表现缺乏特异性,给狼疮脑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认为诊断要点为符合SLE诊断标准,且出现神经精神异常。附加以下任何一项即可诊断①脑电图异常,②脑脊液异常,③头颅CT、MRI异常。须排除颅内感染、精神病、高血压病、尿毒症性脑病等影响[3]。在脑脊液的各项检查中,可以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增高、细胞数增高(一般不超过500/μl)、糖及氯化物正常或轻度减低,以上各项均缺乏特异性,不能排除其他疾病的影响。随着近年来脑脊液细胞学的发展,显微镜下发现狼疮细胞或狼疮脑病较具特征的吞噬细胞为狼疮脑病的诊断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本实验室观察了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共35例临床确诊为狼疮脑病患者的脑脊液,脑脊液细胞学异常者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脑脊液、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7例患者的脑脊液、影像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均有轻—中度认识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伴有小便障碍、精神症状、四肢肌张力增高、静止性震颤、假性球麻痹、强握摸索;27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正常5例,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额叶皮质下及半卵圆中心低密度病灶22例;12例行头颅MRI检查均提示双侧大脑白质对称性斑片状长T2信号;10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8例细胞数、糖、氯化物及蛋白均正常;2例患者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异常,脑脊液细胞学表现为转化淋巴细胞增多反应。结论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头颅CT、MRI检查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应加强一氧化碳中毒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尤其农村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脊髓痨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说明体感诱发电位在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及文献报道确诊的11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结果:(1)脊髓痨的主要临床特征行走不稳、下肢深感觉障碍、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及闭目难立试验阳性。(2)全部血和脑脊液的梅毒抗体均为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细胞数增多(单核细胞为主)。(3)肌电图不支持周围神经受损。(4)胸段脊髓核磁共振成像(MRI)无特殊发现。(5)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4例有异常改变。结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是确诊脊髓痨的重要依据;脊髓痨MRI检查无特殊改变。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诊断、疗效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梅毒患者脑脊液及临床资料,其中,神经梅毒组30例,潜伏梅毒组25例,两组分别测定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正规全程青霉素驱梅治疗;对两组患者门诊复诊或进行电话跟踪随访2年,并进行预后评定,同时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RP及TPPA均为阳性;神经梅毒组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较潜伏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神经梅毒组无变化5例(16.7%),改善21例(70.0%),进展4例(13.3%);潜伏梅毒组无变化15例(60.0%),改善8例(32.0%),进展2例(8.0%).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TPPA滴度升高,与FIM评分呈负相关(分别r=-0.480、-0.504、-0.465及-0.550,均P<0.05).结论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TPPA升高程度,均与预后密切相关,脑脊液改变越重,则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者2例;11例均有发热,头痛10例,精神异常7例,意识障碍6例,癫5例,肢体瘫痪1例,视力障碍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蛋白升高6例;11例均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其中脑萎缩1例,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小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7例,增强后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经激素治疗部分或完全缓解8例。结论 NPSLE以女性多见,可以作为SLE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头痛、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常见;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及时用药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新型隐球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鉴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和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脊液及脑 CT或 MRI改变。结果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亚急性起病 ,进展性头痛 ,轻—中度发热 ,视乳头水肿伴有出血 ,脑脊液压力高 ,蛋白升高多在 0 .5~ 1g/ L之间 ,而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 ;结核性脑膜炎多以急性起病 (71.43% ) ,夜间头痛为主 ,发热在 38.5℃以上 ,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伴氯化物的降低。两种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 ;神经影像学改变各有不同。结论 :根据起病形式 ,临床特征 ,结合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对两种脑膜炎进行鉴别 ,确诊有待于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神经梅毒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为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 结果本组首发精神障碍:幻觉7例,妄想8例,兴奋夸大3例,痴呆6例,行为紊乱6例,摸索动作3例,情绪抑郁淡漠3例,失眠12例;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少.15患者血清梅毒抗体RPR、TPPA均阳性,12例脑脊液RPR、TPPA均阳性,白细胞数升高,蛋白增高,脑电图12例中-重异常;头颅CT和(或)MRI检查,1例额颞叶大片低密度灶,脑积水3例,脑萎缩6例,5例未见明显异常.以青霉素类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12例患者疗效可,2例疗效差,1例自动出院.结论 中老年患者精神症状首发合并智能障碍应结合病史及RPR、TPPA、脑电图、CT、MRI检查排除神经梅毒,及早治疗,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的特点。方法对本科2004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例确诊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细胞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女性患者较男性多见,发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5.11±4.51)岁。大多数以头痛及恶心呕吐为主诉,部分患者出现一组或多组颅神经受累症状,病程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间发作、肢体无力等局灶或全脑功能受损症状也较常见,视乳头水肿及脑膜刺激征为常见体征。16例行颅脑增强MRI检查,10例患者可见脑膜强化。18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14例,白细胞计数增多10例,蛋白升高13例,糖降低8例,氯化物降低15例。17例发现肿瘤细胞,12例首次腰穿即找到肿瘤细胞,5例2次或2次以上发现肿瘤细胞,1例未见肿瘤细胞,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资料确诊。结论脑膜癌病是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临床疑诊患者应多次复查腰穿以期尽早明确诊断;结合病史、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脑膜强化亦可诊断该病,该病为肿瘤的晚期并发症,预后不佳,早期确断并积极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选取的60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神经梅毒组32例,潜伏梅毒28例,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同时测定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与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经过同等方式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血清RPR与TPPA均呈阳性;与潜伏梅毒组比较,神经梅毒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梅毒组改善21例(65.5%),进展5例(15.6%),无变化6例(18.8%);潜伏梅毒组改善9例(32.1%),进展3例(10.7%),无变化16例(57.1%)。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及RPR、TPPA升高程度与预后有密切关系,与FM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2、-0.523、-0.487及-0.572,且P均0.05。结论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改变与预后密切相关,患者脑脊液改变越重,其预后则越差。  相似文献   

20.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8-01—2013-05我院21例ADEM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儿中有前驱感染病史者17例(80%),接种疫苗史2例。起病方式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样。MRI主要表现为白质受累。13例患儿脑脊液检查异常(62%),主要表现为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升高。所有病例予以大剂量甲泼尼龙,12例合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病情大多明显好转。结论儿童ADEM临床症状多样,结合MRI、脑脊液检查等多种辅助检查有助于及时明确诊断,患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