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中行鼻咽腔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19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共行手术198例,其中189例(95.5%)术中取出异物;6例(3%)异物滑入胃内,48h内经大便排出;3例(1.5%)全身麻醉后异物滑落至鼻咽腔,食管镜检查未见异物,后经2次手术或在全身麻醉喉镜下将异物取出。结论患者在全身麻醉下,由于食管肌肉松驰,加上重力作用,食管异物容易发生移位,滑落至鼻咽腔内,尤以食管入口处异物为甚。因此,对术前检查异物征阳性而术中未见异物者,应常规在全身麻醉喉镜下检查口咽及鼻咽腔,以防漏治。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男,53岁。1997年6月27日来我院检查。主诉胸疼、吞咽困难、消瘦及乏力。X线吞钡检查见食管中下段长约8.5cm的管腔狭窄.狭窄为偏心性,边缘呈虫蚀状,不规则,管壁略僵硬,狭窄以上食管中度扩张。诊断:食管中下段癌。病理论断:鳞癌。例2患者为例1的胞弟.51岁。1997年7月3日来我院检查。主诉胸疼不适,渐进性的吞咽困难。X线检查见食管中段约5.5cm的狭窄,食管前壁见一腔内龛影约0.8cm×2.5cm.边缘不规则,正常粘膜在龛影邻近中断。诊断。食管中段痛。病理诊断鳞癌。讨论食管癌迄今病因尚未阐明,长期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1月余。钡剂造影检查见食管中下段长12cm,宽5.3cm,呈囊性扩张,腔内见软组织块影。胃镜示:距门齿35cm处见约直径3cm肿物,突向腔内,表面糜烂,暗红色,诊断为食管癌。于2005年3月14日在本院外科硬膜外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食管气管膜瘘的有效治疗新方法。方法:1例男性患者因车祸导致气管中段延续至隆突部气管后壁巨大缺口,完善CT、纤维支气管、胃镜等检查,行“食管中下段切除,胃经胸骨后上颈部,胃与食管颈部高位吻合术”修复巨大瘘口,术后随访1月。结果:相关检查发现缺口巨大、水肿、感染,缺口上下径约6.3cm,横径约2.4cm,相对应的食道前壁被腐蚀。该段气管与食管共腔、膨大,大小约6.3cm×4.5cm×3.7cm。另左主支气管后壁亦有一小缺口与食道前壁相通,缺口约0.6cm×2cm。予“食管中下段切除,胃经胸骨后上颈部,胃与食管颈部高位吻合术”治疗,术程顺利。随访示食管支气管瘘口后壁被部分胸段食管完整代替,瘘口消失,呼吸饮食恢复正常。结论:食管代气管修复巨大食管气管瘘可以顺利施行并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经胃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34~85岁,平均51.2岁,分别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针状刀剥离术切除肿瘤,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内镜随访。结果:33例患者均为完全切除,肿瘤直径为0.5~2.5cm,病理组织学显示食管平滑肌瘤25例、间质瘤3例、脂肪瘤和血管瘤各2例、黏膜下囊肿1例。5例发生术后即刻创面渗血,经局部喷洒止血药或钛夹止血,术后6例有轻度胸骨后疼痛,未发生其他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3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对于〈2cm的腔内生长型食管黏膜下肿瘤,内镜微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司××,男,59岁,山西人,农民。因进行性吞咽困难约半年入院治疗。X 线片示食管中段充盈缺损约5cm。手术所见:食管中段扩张,但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行食管中段切除术送检。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的一段食管,长8.5cm(10%福尔马林固定后),距上切端1.5cm 处有一息肉状肿物自粘膜突向腔内,并见一蒂与食管壁相连,蒂宽1.8cm,长1.0cm,蒂上部肿物大小5.5×1.8cm,呈长圆形,其长径与食管纵轴平行。瘤之表面轻度糜烂,部分区域呈灰红色。切面灰白色,质地较细腻,质实,部分区域松脆并伴小囊腔形成,近表面处有出血区。基底部食管粘膜粗糙,粘膜皱襞不清。蒂部切面呈灰白色,向食管壁内延伸,但肌层尚完整(图1)。镜下:于瘤体正中切开,取包括蒂部及食管壁在内的最大切面作组织块,石腊包  相似文献   

7.
纵隔淋巴结核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一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5岁。因胸痛、进行性吞咽困难2周就诊。查体:体温正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食管造影见中段充盈缺损,疑为占位病变。电子胃镜检查,见食管中段有一个2cm直径向腔内突出的圆形肿物,表面光滑,色泽正常,病理报告为炎性变,临床曾疑为食管平滑肌瘤。因进食困难,遂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胸腔内有淡黄色胸水50ml,分段探查食管,在主动脉弓右下方有炎性粘连,并有较硬组织与食管重度粘连,在气管隆突旁有淋巴结向食管内突出,切除肿大淋巴结及增生组织,术后病理示纵隔淋巴结结核,向食管腔突入,属溃疡性干酪增殖性结核。 讨论 1.食管平滑肌瘤是食管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半数患者无症状,可在食管造影时偶然发现。本病进展缓慢,腔内型平滑肌瘤内镜检查时可见肿块位于食管粘膜下,向腔内凸起,呈广基的半球状或丘状,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或偏灰白色,食管壁扩张好,虽食管腔狭窄,但内镜可顺利通过。肿块表面取活检不易做出诊断,当有溃疡时,自其深处取活检能做出诊断。本例活检报告为炎性变,不能完全排除食管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9岁。主因进食哽噎感1个月于2007—10—03入院。体格检查:消瘦,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X线胸透检查两肺未见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下段直径约4cm肿块,管腔狭窄,黏膜破坏,管壁僵硬,钡剂通过受阻。腹部超声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分类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余查体未见异常。全麻下行左侧剖胸手术,发现食管下段有约3cm×3em×3cm的肿块,肿块侵及食管外膜,  相似文献   

9.
例1:男,78岁。因吞咽困难月余,食后呕吐,呛咳2天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愎部无压痛。常规胃镜检查,见食管内距门齿30cm处团块状异物,致管腔完全阻塞。以活检钳反复钳取异物,见异物为碎肉食物,并自活检钳管道向食管腔内注水,同时吸引,将水及细碎组织吸出,直至腔内异物疏松,退镜。嘱反复少量饮水以冲刷食管内异物。  相似文献   

10.
Barrett氏食管(Barrett’sesonhagus,BE)是一少见食管病变,我们遇一例误诊为食管癌行食管切除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1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在某医院经食管钡餐X线和纤维内镜检查均提示为食管癌。术中见距贲门5cm处食管粘膜有长6cm病变区,行食管中、下殷切除术。病理检查切除食管长12cm,距一断端2cm处粘膜面有一6cm×3cm的暗红色绒布样区。表面粗糙,有处为颗粒状略向腔内突出,有处糜烂、溃疡稍凹陷。病变区食管壁明显增厚,致管腔狭窄。病变区与周围正常粘膜互相交错但界线清楚。镜下见病…  相似文献   

11.
四川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解晨昊  阎齐  赵雍凡 《四川医学》2002,23(4):369-370
目的:了解四川省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的细菌学状况,为食管癌手术感染的预防以及食管胃吻合口愈合环境提供细胞学资料。方法:对270例食管癌术前已作食管冲洗和8例非食管疾病患者食管腔内粘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70例食管癌经术前冲洗清洁处理,有92例培养出细菌,占34.07%,共12种细菌140株,8例非食管疾病患者全部培养出细菌,共9种细菌。结论:食管腔内无论有无梗因素存在,均有细菌生长,应视为有菌环境,可能成为手术感染的来源并对吻合口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手术前食管腔内冲洗清洁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56岁,3年前间断出现进食后呕吐,呕吐物为刚进食的食物,当时患者自觉症状轻,未进一步诊治.近2个月来自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进食梗,到我院行胃镜检查见食管上端距门齿16 cm见一直径约2.5 cm、深约3.5 cm憩室,憩室与食管腔之间有长约2.0 cm的嵴样组织,憩室底部光滑(图1),食管吞钡检查见咽食管连接处有一囊袋状结构(图2),诊断为食管Zenker憩室,拟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5岁。进食时咽部疼痛5个月,4个月前曾行纤维食道镜检.病理报告:食道上段浅表鳞状上皮组织。曾按咽喉部炎症给予对症治疗.无效。近半月咽痛加剧,右侧明显.并牵扯右耳痛。遂行经体表颈段食管超声检查,探头频率75MHz,通过左、右颈前区横、纵断扫查,均可见颈部食管明显壁增厚改变,右侧壁、后壁为著.最厚达1.8cm.病变范围约4cm,粘膜面不平整,发声运动后食管腔无变化。右颈外淋巴结0.5cm。超声诊断:颈部食管壁增厚性改变.考虑癌.周围小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三腔二囊管辅助经胸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9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接受食管肌层切开术,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经左第7肋床作8-10cm切口进胸,利用术前插的三腔二囊管充气辅助游离肌层,注水检查黏膜有无损伤,全组均未作抗反流手术。结果全部病例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9d,1例术中损伤黏膜于术中修补,未发生食管瘘等并发症,术后吞咽困难消失,无胃食管反流症状,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三腔二囊管辅助经胸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胸骨后疼痛、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入院后进行钡餐检查,钡餐所见食管中段不规则龛影,提示为食管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再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所见食管距门齿24~26cm右侧壁可见新生物生长,食管腔无明显狭窄,取活组织1块,未见  相似文献   

16.
食管霉菌病甚少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X线、病理和细菌学检查证实一例六年情况报告于下.病例报告:男性,31岁,农民。进食不畅快三月余,于食尤甚.病人主诉在90年曾患口腔糜烂一次时间长达半月余.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见特殊,其中三次拉网检查均未找到癌细胞.91年7月25日食管造影见中下段14cm之间断不规则充盈缺损及狭窄,粘膜显示不清,X线诊断食管癌91年12月31日造影食管中段管壁不规则,粘膜稍粗,原狭窄消失,病变明显好转.92年9月26日造影管腔扩张好,粘膜及管腔形态正常,钡剂通过速度稍慢,X线诊断为食管炎.93年8…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对吞咽困难病因的认识,对68例吡类患者内镜检查,发现良性疾患者61.8%,食管炎较多,占良性组21.4%,余38.2%为食管贲门癌,食管癌居多且多发于食管中下段,鳞癌多于腺癌,恶性组仅26.9%有明显的管腔狭窄,提示,吞咽困难除可因机械性阻梗所致外,肿瘤生长的刺激,食管局部炎症及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等均可导致,对食管炎者应定期复查内镜,对吞咽困难才应常规作为食管中下段活检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8.
腔内超声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Wang Y  Sun Y  Liu Y  Li Y  Wa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7):456-458
目的:研究食管腔内超声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1996年9月到2000年8月,对23例食管粘膜下肿瘤和11例食管外压性疾病患进行了腔内超声检查。其中32例还进行了CT扫描检查,除3例血管外压性疾病外,其余全部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23例食管粘膜下肿瘤患者中,腔内超声对食管平滑肌瘤诊断的准确率为95.7%(22/23),而CT仅为42.9%(9/2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4.69,P=0.0196),11例食管外压性疾病中,腔内超声均能准确地将其与食管平滑肌瘤区分开来。结论: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腔内超声是一项很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晚期喉咽癌多同时累及喉腔、食管上段及颈淋巴结,手术切除后产生的组织缺损大,对其如何修补一直是个难题,我科自1989年1.临床资料4月至1992年12月共作5例全喉下咽切除胃空肠代食管术,现将初步经验报道如一下:2手术步骤2.l颈部手术组:3例行“U”形切日,2例行正中切口,分离暴露甲状腺、限体、切断舌骨从舌骨甲状膜进入咽腔,在病变上1~3cm处环形切除下咽,连同一侧甲状腺,整个限及上段食管,同时作一侧颈廓清术。作空肠段移植者分离一侧甲状腺上动脉及颈外静脉,以备与空肠皿管吻合,作胃代食营者将食管中下段作周围性向下剥离。…  相似文献   

20.
栾汛  李功  曲阳  华灵芝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2):1372-1372,F004
患者,女,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病情加重入院。食管钡透见食管上段扩张.中段狭窄,粘膜尚光滑。门诊纤维内窥镜检查提示:距门齿23-34cm右侧壁见一不规则隆起,表面欠光滑,病变界限不清。取组织3块送检,病理诊断食道乳头状瘤。遂行食管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