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中学营养教育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北京市属两区三类6所中学1178名初高中学生,实施五维四级半封闭型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75.21%的中学生存在不良饮食行为,40.83%的学生存在两项及以上不良饮食行为,主要表现为不专心就餐(45.59%)、经常吃零食(39.39%)、挑食偏食(29.37%)、经常摄取含糖饮料(29.37%)。中学生每周食用早餐两次以下的比例为8.4%,喜欢非健康类零食的比例为64.1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校外进餐(OR=1.548,95%CI:0.840~2.851)、高中年级(OR=1.800,95%CI:1.386~2.337)是学生综合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高(OR=0.355,95%CI:0.186~0.68)为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仍然普遍发生,年级、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和就餐地点影响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状况。研究提示应加强中学营养教育并应结合家庭社区共同实施,应根据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了解广州市城区中学生饮食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工作,对城区27所学校的初一和高一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饮食行为等资料.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 建立中学生饮食行为模式,采用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因子分析得到3种饮食行为模式:模式Ⅰ (37.09%)属于健康饮食行为模式,模式Ⅱ(33.37%)和模式Ⅲ(29.54%)属于西式饮食行为模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住校(ORⅡ=1.57,95%CI=1.33~1.85;ORⅢ=1.28,95%CI=1.07~ 1.52)、视屏时间≥2 h/d(ORⅡ =2.89,95%CI=2.51~3.33;ORⅢ =2.14,95%CI=1.85~2.48)与模式Ⅱ和Ⅲ呈正关联;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ORⅢ=1.31,95%CI=1.14~1.51)与模式Ⅲ呈正关联;高中生(ORⅡ =0.83,95%CI=0.73~0.95;ORⅢ =0.74,95%CI=0.64~0.85)、父母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父ORⅡ=0.64,95%CI=0.52 ~ 0.79;母ORⅡ=0.67,95%CI=0.54~0.82;父ORⅢ =0.72,95%CI=0.58~0.90;母ORⅢ=0.73,95%CI=0.59 ~ 0.89)与模式Ⅱ和Ⅲ呈负关联.结论 广州市城区中学生存在3种饮食行为模式,父母文化程度、视屏时间、年级、住校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中学生饮食行为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省三地区初中生饮食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制定三地区初中生非健康饮食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版)"对2244名初中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中,未做到每天喝牛奶、吃早餐、水果、蔬菜的检出率分别为87.3%、55.0%、67.8%、32.6%;喝汽水饮料、吃甜点、吃油炸食物≥1次/d的检出率分别为37.7%、17.3%、10.7%;过去1周内吃西式快餐、路边摊3 d及以上的检查率分别为3.6%、18.4%;偏食的检出率为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绩优异(OR=0.348,95%CI:0.204~0.593)、母亲文化程度为中学(OR=0.659,95%CI:0.470-0.924)和大专及以上(OR=0.314,95%CI:0.158~0.625)、城市学校(OR=0.601,95%CI:0.427-0.844)、走读(OR=0.553,95%CI:0.365~0.838)是非健康饮食行为的保护因素性,毕节地区(OR=3.301,95%CI:1.925~4.773)、初二年级(OR=1.707,95%CI:1.191~2.445)是非健康饮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非健康饮食行为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应加强三地区中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的预防,通过健康教育、营养宣教等活动加强学生和家长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状况与不良饮食行为的关联,为探索改善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矫正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西省农村地区50所中学4 311名七至八年级学生的健康素养及不良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  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58分)为18.21%。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三餐时间不固定的报告率最高,为62.33%,其次为经常喝含糖饮料(54.60%)、不经常喝奶制品(50.38%)、不每天吃早餐(36.23%)、不经常食用蔬果(19.53%)。低水平健康素养者三餐时间不固定(OR=1.35,95%CI=1.11~1.65)、不每天吃早餐(OR=1.23,95%CI=1.01~1.49)、不经常喝奶制品(OR=1.29,95%CI=1.07~1.55)、不经常食用蔬果(OR=1.45,95%CI=1.10~1.92)和经常喝含糖饮料(OR=1.39,95%CI=1.15~1.68)的风险均高于高水平健康素养者(P值均<0.05)。  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之间存在关联,学校、家庭、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提升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来矫正其不良饮食行为,以改善初中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亚健康症状的关系,为青少年亚健康的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6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3 06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线调查未检测出亚健康症状的学生继续进行为期9个月的随访.结果 基线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52.46%.1 204人完成随访,随访期间亚健康症状的新发率为13.87%.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共同筛选,偏食(OR=1.629,95%CI=1.092~ 2.430)、不良减肥行为(OR=2.410,95%CI=1.334~4.354)、故意伤害(OR=1.930,95%CI=1.249~2.984)是躯体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吸烟(OR=2.849,95%CI=1.106~7.340)、自杀(OR=3.380,95% CI=2.000~ 5.714)是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偏食(OR=1.574,95%CI=1.125~2.200)、故意伤害(OR=1.586,95%CI=1.079~2.330)、自杀(OR=2.742,95%CI=1.682~4.470)是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重庆市中学生的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应持续关注这一领域,并为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暴露而开展适当的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了解西部偏远乡村小学生饮食偏好及挑食行为影响因素,为改进西部学龄儿童饮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甘肃省天水市、庆阳市共11所乡村小学,对一至六年级1 20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饮食偏好、挑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等.结果 将学生对各类食物喜欢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前3位依次为水果类(87.6%)、蔬菜类(80.3%)、谷类(76.8%);将学生对各类食物不喜欢的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前3位依次为肉类(26.2%)、鸡蛋(17.6%)、坚果(14.8%).总挑食行为检出率为28.9%,低年级学生挑食行为检出率高于其他年级(X2=16.14,P<0.01);挑食学生碳酸饮料的摄人情况高于非挑食学生(P<0.05);高年级(OR=0.66,95%CI=0.50~0.89)、男生(OR=0.68,95%CI=0.51~0.91)以及老师对学龄儿童吃零食喝饮料行为有约束(OR=0.60,95 %CI=0.36~ 0.99)是学龄儿童挑食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部偏远乡村小学生饮食偏好与城市学生有所不同,教师对其不良饮食行为的管束纠正与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知识辅导及食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2012年商洛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本市6所中学的7 428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亚健康状况,自编因素调查问卷调查相关因素,分析亚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市中学生亚健康检出人数为3 517名,检出率为47.35%。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健康饮食(OR=2.218,95%CI=1.374~6.812)、缺乏文体活动(OR=1.112,95%CI=1.102~3.611)、作息时间不规律(OR=1.126,95%CI=1.102~3.611)和心理压力大(OR=1.106,95%CI=1.008~2.372)为中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商洛市中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问题较为严重,应尽快制定实施包括心理、生活习惯、体育锻炼、健康教育及科学用药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了解大学生快餐食品消费行为现状,为有效开展大学生饮食行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某医科大学一至四年级400名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进行快餐食品消费行为现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过去1周外卖食品消费、打包带饭和在街头小吃或快餐店就餐的报告率分别为34.8%,62.8%和4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居住在城镇(OR=3.04,95%CI=1.72~5.37)和高中在学校寄宿(OR=1.66,95%CI=1.04~2.67)的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频次更高;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学生更可能选择打包带饭(OR=2.08,95%CI=1.36~3.18).此外,女生(OR=2.03,95%CI=1.33~3.09)和高中寄宿学校(OR=0.55,95%CI=0.36~0.83)是大学生在街边小吃或快餐店就餐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快餐食品消费行为报告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快餐食品的摄入.  相似文献   

9.
探究贵阳地区中学生固定正畸过程中牙龈炎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牙龈炎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贵阳地区1000例固定正畸中学生临床资料,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中学生人口统计学资料.于正畸治疗3个月后,统计患者牙龈炎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牙龈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固定正畸中学生有554例发生牙龈炎,发生率为55.40%,GI值为(1.23±0.14)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5.34,95%CI=1.49~19.17)、乡镇(OR=4.32,95%CI=1.44~ 12.96)、每次刷牙时间<1 min(OR=6.13,95%CI=2.12~17.72)、睡前经常进食甜食(OR=4.77,95%CI=2.10~ 10.79)、矫治器装置不良(OR=5.89,95%CI=1.77~ 19.63)与牙龈炎发生均呈正相关,母亲最高学历本科以上(OR=0.14,95%CI=0.05~0.39)、使用含氟牙膏(OR=0.27,95%CI=0.11~0.70)、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OR=0.30,95%CI=0.11 ~0.82)与牙龈炎发生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贵阳地区中学生固定正畸过程中牙龈炎发生率较高,男生、居住地为乡镇、每次刷牙时间不足、睡前经常进食甜食、矫治器装置不良等可导致牙龈炎发生率升高,而母亲学历高、使用含氟牙膏、加强口腔卫生健康教育能够降低正畸过程中牙龈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更好地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7个省的8 746名中学生进行计算机辅助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因素与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结果 在调查的8种健康危险行为中,59.87%的中学生存在至少1种,35.33%的中学生存在至少2种;男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72.83%)高于女生(47.11%),高中生(62.87%)高于初中生(56.96%)(x2值分别为602.019,31.739,P值均<0.01).男生的健康危险行为与居住地为农村(OR=1.70,95%CI=1.42~2.04)、独生子女(0R=0.78,95%CI=0.66~0.92)、父亲大专以上学历(OR=0.68,95%CI=0.50~0.93)、与父亲关系不融洽(OR=1.85,95%CI=1.43~2.40)、与母亲关系不融洽(OR=1.50,95%CI=1.07~2.10)、父亲管教不严(OR=1.74,95%CI=1.24~2.46)有关;女生健康危险行为和与父亲关系不融洽(OR=1.56,95%CI=1.24~ 1.95)、与母亲关系不融洽(OR=1.92,95%CI=1.44~2.56)、父亲管教不严(OR=1.65,95%CI=1.24~2.19)以及家庭生活氛围不融洽(OR=2.68,95%CI=1.72~4.18)有关.结论 打架、吸烟、饮酒、不良情绪等健康危险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亲子关系、父母管教、家庭氛围等过程性变量相较家庭结构变量对中学生行为影响更为明显.在预防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了解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医疗目的用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学生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3 073名职业中学学生,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用药情况.结果 职业中学学生非医疗目的用药报告率为11.88%.职中学生用药报告率不同性别、民族、年级、是否住校、吸烟、饮酒、每月零花钱、自杀意念、学习压力、家庭经济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校(OR=1.768,95%CI=1.214~2.576)、每月零花钱≥500元(OR=2.407,95%CI=1.520~ 3.813)、吸烟(OR=1.676,95%CI=1.252~ 2.243)、有自杀意念(OR=1.709,95%CI=1.257~2.324)、家庭经济困难(OR=4.119,95%CI=1.150~ 14.750)或中等(OR=4.149,95%CI=1.238 ~ 13.907)是学生用药的危险因素,职中二年级(OR=0.448,95% CI=0.334~0.602)是学生用药的保护因素.结论 职业中学学生非医疗目的用药报告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对职中学生进行安全用药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为实施中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5所中学545名初高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饮食摄入得分3.20±1.11分,健康饮食行为得分2.08±0.86分,饮食综合得分5.28±1.50分,饮食摄入中得分较低的是摄入鸡蛋和牛奶,健康饮食行为中得分较低的是拒绝零食和拒绝饮料:饮食摄入得分在年级(F=6.508)、父亲文化程度(F=9.936)、母亲文化程度(F=8.076)、独生子女(F=5.445)方面存在差异(P<0.001):健康饮食行为得分男生较女生高(t=6.162,P<0.001):饮食行为综合得分男生较女生高(t=4.171,P<0.001)、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高(t=4.561,P<0.001).中学生在关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了解营养知识、以及增强饮食健康四方面健康态度的积极性均较高,分别为83.9%、82.6%、80.4%、80.6%,但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意愿比例较低(66.4%):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意愿低年级学生表现较高年级学生好(χ2=10.958,P=0.012).结论: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存在问题,健康态度较好.研究提示应加强中学生营养教育,应根据现存饮食行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分析初中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为改善青少年饮食行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广东省、吉林省16所中学2 565名初中生进行健康素养及不良饮食行为(挑食/偏食行为、食用西式快餐行为)调查.结果 北京市、广东省、吉林省初中生健康素养总平均得分为(72.45±8.99)分,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9.5%,10.0%,26.2%;挑食/偏食行为和过去7 d食用西式快餐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34.1%和42.9%;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健康素养不足和不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会增加初中生发生挑食/偏食行为(OR=2.022,95%CI=1.5982.559;OR=3.614,95%CI=2.4725.080)及食用西式快餐行为(OR=1.494,95%CI=1.2051.853;OR=3.614,95%CI=2.4725.080)的风险.结论 具备基本健康素养能够降低初中生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学校、家长可通过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方式来改善饮食行为,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和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丰台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共2 668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相关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因素影响.结果 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87.4%,早餐营养充足的占11.3%;经常吃零食、挑偏食、经常吃水果和经常吃西式快餐等饮食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5.3%,75.0%,73.1%,3.9%.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与其性别、年级、母亲文化程度、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及家长食物选择倾向有关(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广泛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和学生饮食行为干预,促进学生良好饮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了解农村中学生性侵犯的防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农村中学生性侵犯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湖北省某市农村2所初中学校的初一、初二年级和1所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共1 658名在校学生,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的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关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的7个问题中,男生回答“有时”或者“经常”的频率更高,其中5个条目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得分合格(性侵犯防范能力得分≥12)的危险因素为男生(OR=1.509,95% CI=1.230~1.852)和亲密度得分低(OR=1.259,95%CI=1.138~1.393);保护因素为非留守(OR=0.774,95% CI=0.627~0.956)、非住校(OR=0.558,95%CI=0.455~0.686)、≤12岁(OR=0.363,95%CI=0.268~0.493)和13~16岁(OR=0.160,95% CI=0.101~0.254).结论 农村中学生预防性侵犯的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开展加强农村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相关态度行为,为促进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应用统计描述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生殖健康调查共有383名中学生接受调查,知识方面:知识及格率为55.61%,年级(OR=2.361,95%CI:1.563~3.566)是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格的保护因素;态度方面:女学生更倾向于对中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OR=0.553,95%CI:0.359~0.853),高中生更易于持赞成态度(OR=1.782,95%CI:1.160~2.737);行为方面:在集体宿舍居住(OR=0.450,95%CI:0.245~0.824)和高年级是不恋爱的风险因素(OR=0.348,95%CI:0.166~0.729)。结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恋爱风险,学生的居住方式对恋爱等的态度及行为构成影响,学校进行相关教育和干预时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7.
探讨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7省市28 612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7d饮食行为回顾法收集饮食行为资料.结果 共确定4种饮食行为模式:模式1贡献率为16.58%,与油炸食品、高能量零食、西式快餐、含糖软饮料、在外就餐有关;模式2贡献率为13.02%,与蔬菜、水果、肉或肉制品有关;模式3贡献率为15.58%与早餐、奶有关;模式4贡献率为9.50%,与饭碗大小、吃饭速度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模式1(OR=1.146,95% CI=1.058~1.242)和模式4(OR=1.848,95% CI=1.699 ~2.01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模式3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734,95%CI=0.676 ~ 0.798).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关联,应加强营养教育,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探讨影响农村中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家庭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自编式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对整群抽取的宿州市某镇4所中学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家庭一般情况和因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父母亲与子女分离情况,并由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家庭经济水平、父母亲文化水平、父母是否外出务工过、外出务工累计时间和外出务工与子女联系频率等因素后,男生(OR=1.659,95% CI=1.249~2.204)、父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2.759,95%CI=1.413~5.387)、母亲外出务工过(OR=1.346,95%CI=1.051~ 1.724)、母亲外出务工时与孩子的联系频率较低(OR=1.700,95% CI=1.062~.2.721)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性别、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外出务工行为对农村中学生成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济南市济阳区中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结构,找出城乡中学生饮食行为的差别,为有效开展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3月抽取济阳区2所中学的275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中学生体重指数、饮食行为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格答卷中60.62%(157人)的中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仅有39.38%(102人),但有98.07%(254人)认为饮食与健康有关系,83.78%(217人)愿意愿意接受营养知识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74.13%(192人)表现出对营养知识感兴趣,91.12%(236人)认为有必要开展中学生营养知识宣传。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城区中学生的膳食结构要优于乡镇中学生(P0.05),挑食是发生不正常体重指数的危险因素(OR=2.18)(P0.01),而经常喝酸奶及乳酸饮料是发生不正常体重指数的保护因素(OR=0.49)(P0.01)。结论营养知识得分高的学生在早餐行为、喝水情况、膳食结构方面要优于得分低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二年级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宝安区10所学校二年级共918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饮食相关行为调查,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年级小学生每周食用 6 d及以上牛奶、蔬菜、水果的报告率分别为60.24%、69.28%、60.02%;经常看生产日期、阅读营养标签、参与买菜和做饭的报告率分别为66.45%、59.04%、25.05%,仅有11.22%的学生从不偏食、挑食。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的饮食行为好于男生(β的95%CI=0~0.67,P=0.048),学生营养知识(β的 95%CI=0.17~0.33,P<0.001)、家长饮食行为(β 的95%CI=0.16~0.34,P<0.001)、学生运动时间(β 的95%CI=0.29~0.63,P<0.001)和学生认为营养知识的重要性(β 的95%CI=1.14~2.23,P<0.001)等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结论 本区二年级小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其饮食行为主要受性别、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家长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