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微创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共98例(共135个嵌塞单位),采用石英短纤维带与纳米树脂联合及单纯纳米树脂充填术(联合法)治疗73个嵌塞单位,树脂直接充填(充填法)62个嵌塞单位。修复后12、24、3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以及食物嵌塞的改善状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后12、24、36个月联合法治愈率分别为97.3%、97.3%和95.9%,无效率均为0;充填法治愈率分别为85.5%、82.2%和82.2%,无效率分别为4.8%、11.3%和12.9%(组间比较, P<0.05)。结论: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活髓后牙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可以在微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10例,嵌塞部位35处,采用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牙间隙数值,进行0~6个月的随诊观察,记录数值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隐形矫治技术对垂直型食物嵌塞进行治疗,治疗结束时牙间隙与治疗前牙间隙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牙间隙与治疗前牙间隙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张力  姚丽娜  袁玮  秦冰  刘平燕  李含笑 《口腔医学》2021,41(10):905-909
目的 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指导咬合接触重建.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3shape口内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对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接触分布及强度进行分析、诊断.对照组常规使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接触.两组患者均采用调牙合和微创修复治疗方式改善咬合接触.术后1个月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统计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结果 食物嵌塞治疗有效率试验组94.59%,对照组97.3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95.7%.结论 使用数字模型对食物嵌塞进行分析诊断操作简便直观,能正确指导临床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  相似文献   

4.
张力  姚丽娜  袁玮  秦冰  刘平燕  李含笑 《口腔医学》2021,41(10):905-909
目的 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指导咬合接触重建.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3shape口内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对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接触分布及强度进行分析、诊断.对照组常规使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接触.两组患者均采用调牙合和微创修复治疗方式改善咬合接触.术后1个月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统计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结果 食物嵌塞治疗有效率试验组94.59%,对照组97.3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95.7%.结论 使用数字模型对食物嵌塞进行分析诊断操作简便直观,能正确指导临床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  相似文献   

5.
张力  姚丽娜  袁玮  秦冰  刘平燕  李含笑 《口腔医学》2021,41(10):905-909
目的 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指导咬合接触重建.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3shape口内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对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接触分布及强度进行分析、诊断.对照组常规使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接触.两组患者均采用调牙合和微创修复治疗方式改善咬合接触.术后1个月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统计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结果 食物嵌塞治疗有效率试验组94.59%,对照组97.3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95.7%.结论 使用数字模型对食物嵌塞进行分析诊断操作简便直观,能正确指导临床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  相似文献   

6.
张力  姚丽娜  袁玮  秦冰  刘平燕  李含笑 《口腔医学》2021,41(10):905-909
目的 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指导咬合接触重建.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3shape口内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对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接触分布及强度进行分析、诊断.对照组常规使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接触.两组患者均采用调牙合和微创修复治疗方式改善咬合接触.术后1个月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统计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结果 食物嵌塞治疗有效率试验组94.59%,对照组97.3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95.7%.结论 使用数字模型对食物嵌塞进行分析诊断操作简便直观,能正确指导临床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4,(1):76-78
目的探讨垂直型食物嵌塞的调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后牙邻面接触关系正常的食物嵌塞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在后牙咬合运动过程中观察两邻牙间隙产生的情况,明确间隙是力直接导致形成还是在力作用下食物挤压形成,或两者兼有之,针对病因通过咬合纸检查与模型观察分析定位,按顺序进行调治疗,术后定期复查食物嵌塞情况。结果术后1周56例进食时无食物嵌塞,11例症状改善;术后2周63例进食时无食物嵌塞,4例症状改善;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食物嵌塞;术后半年,2例有复发现象,但症状仍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结论从后牙运循环咬合过程中观察两邻牙间隙的变化明确病因,结合模型观察分析,分步骤、按顺序进行定位调是治疗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模型分析和调法治疗运动型食物嵌塞的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6名食物嵌塞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取模.根据解剖变异、力方向失调、力大小失调对运动型食物嵌塞进行分类并制定调方案.治疗后按照"完全不塞"、"改善明显"、"轻微改善"、"完全没变化"记录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并在一年内进行随访.结果:上颌第一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82个牙,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金属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进行治疗,进行1年的临床随诊观察,通过对患牙邻接关系,牙龈健康状况及边缘密合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边缘密合性及牙龈健康状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邻接关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嵌体修复在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时较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增设种植修复体边缘嵴旁溢出沟,对后牙严重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复诊诉种植修复体与天然牙间存在食物嵌塞,进食加重,有明显不适感的41名上、下颌磨牙区种植修复患者,在种植修复体边缘嵴旁制备食物溢出沟,定期随访。结果 全部患者(100%)诉食物嵌塞症状明显改善,未诉明显不适感。结论 增设种植牙冠边缘嵴旁溢出沟可改善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症状,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磨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治疗体会深圳市人民医院华西口腔中心(518001)黄新文磨牙垂直型食物嵌塞是在口腔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本人从1993年底开始,对54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追踪复查,获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共收治磨牙垂直型食物...  相似文献   

12.
后牙食物嵌塞症的治疗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用复合树脂充填加调(牙合)的方法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食物嵌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食物嵌塞症的病例124人共137例嵌塞部位,按接触区间隙存在的特点分为静止型食物嵌塞与运动型食物嵌塞,分别采用树脂充填及调(牙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术前牙周与牙体情况,术后1周与6月复查食物嵌塞情况.结果 静止型食物嵌塞103例,运动型食物嵌塞34例.治疗前嵌塞部位龋均及牙周炎症指数明显高于对照侧.治疗后1周嵌塞症状完全消失115例,占83.9%;明显好转22例,占16.1%.术后6月复诊:嵌塞症状完全消失120例,占87.6%;明显好转17例,占12.4%.结论 多数食物嵌塞症通过树脂充填与调(牙合)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ZA-1偶联剂在两种加成型硅橡胶及两种丙烯酸树脂之间交叉使用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ZY—1硅橡胶与A-2186硅橡胶分别与临床中常用的热凝丙烯酸树脂和自凝型树脂制成硅橡胶一偶联剂一丙烯酸树脂粘接试件,分别测试试件粘接强度。选择ZY-1组进行热氧老化试验。结果:四组硅橡胶偶联剂粘接系统中,ZY-1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2186组(P〈0.05)。热凝和自凝丙烯酸树脂对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所有实验组的破坏方式均为内聚破坏。热氧老化处理后ZY-1丙烯酸树脂粘接试件的粘接强度与未老化组相比有显著性提高。结论:丙烯酸树脂材料的种类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不大。两种不同的加成型硅橡胶与ZA-1偶联剂交叉使用时粘接强度略有下降,但粘接效果不影响临床使用。热氧加速老化实验使ZY-1加成型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的粘接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固定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并对保留固定义齿扩隙树脂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100例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的病例,分析食物嵌塞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由于与健康邻牙接触不良而导致食物嵌塞者,采用保留固定义齿扩隙树脂修复法进行治疗。结果 固定义齿与健康邻牙间接触不良是食物嵌塞的主要原因(70%)。随访3年,100例固定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扩隙树脂修复法是固定义齿与健康邻牙接触不良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光固化树脂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适应症、但用其治疗食物嵌塞尚无报道。笔者用此技术对邻牙无接触关系的食物嵌塞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例1 患者男,25岁。因左上后牙嵌塞食物三年就诊。查:(?)(牙合)面釉质有窝状凹陷,远中边缘嵴至接触点水平釉质缺损、远中牙间隙内有食物嵌塞。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合瓷嵌体在治疗磨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应用。方法45例为垂直食物嵌塞的患者,68颗牙。采用聚合瓷嵌体治疗。结果经过8m~24m的随访观察,均未出现嵌塞现象。边缘密合,无继发龋,无龈炎发牛,对颁牙无明显磨耗,咀嚼功能正常,患者满意。结论对磨牙区食物嵌塞的患者采用聚合瓷嵌体治疗可以扶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车针所致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6颗新鲜离体、无龋的人第三恒磨牙暴露出牙本质表面,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标准粒度金刚砂车针(蓝标)进行粗磨;B组用标准粒度+细粒度金刚砂车针(黄标)进行粗磨并进一步细磨抛光。处理后的牙齿分别与3种自粘接型复合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Cement(SC)、MultilinkSpeed(MS)、RelyX U200(RX)粘接制成微拉伸试件,试件在水中存储24 h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牙本质表面处理、树脂水门汀类型进行分析,并判断两者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A组牙本质表面粗糙,玷污层较厚,牙本质小管口未完全堵塞;B组牙本质表面粗糙程度降低,牙本质小管口完全堵塞,玷污层变薄。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牙本质表面处理方法、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类型均会对粘接强度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两者之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SC、RX和MS的B组粘接强度均低于A组,牙本质表面使用蓝标车针研磨后,3种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经过黄标车针抛光后,MS的粘接强度显著低于SC和RX,但SC和RX之间无显著差异。断裂模式计数显示3种树脂水门汀断裂模式主要为界面断裂。结论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及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类型都会对粘接强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瓷化后牙树脂联合支架充填治疗混合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混合型食物嵌塞34例48个嵌塞部位,用瓷化后牙树脂Tetric Ceram HB加不锈钢丝支架联合充填,观察2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复查31例44个嵌塞部位,成功42个(成功率95.45%)。结论:瓷化后牙树脂Tetric Ceram HB联合支架充填是治疗混合型食物嵌塞的一种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建邻接面紧密度预防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固定修复中冠与邻牙最适的接触紧密度,防止冠与邻牙之间垂直型食物嵌塞。方法:三个临床客观指征:就位完全,咬合完全,冠对邻牙有一定挤压感的方法,判断粘固前修复体与邻牙达到了最适合的紧密邻接关系,复查观察了冠与邻牙相邻接触面1400个。结果:均无食物嵌塞,成功率100%。结论:为临床修复体粘固前就能预防食物嵌塞,重建两者接触区正常的位置和良好的接触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制作方法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微渗漏的影响.对36颗经根管治疗的单根离体牙根,使用纤维桩加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不同方法制作桩核修复体,通过染色透明化法,观察修复体的微渗漏情况.直接成型-直接粘接法制作的修复体微渗漏值(4.94±1.71) mm显著高于直接成型-再粘接法(0.91 ±0.33) mm和间接成型-再粘接法(0.87-0.27) mm(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