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介绍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机制和病因,指出早期诊断及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以免影响小儿的发育或造成难以恢复的骨骼畸形。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检测血清Ca、P、AKP、拍摄左腕关节、双膝关节x线片。结果: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婴幼儿患病率21.42%,3~7岁儿童患病率4、1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最高,6~7岁组最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无服用或无规则服用鱼肝油、户外活动每天少于2h、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患腹泻和厌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出现了上升趋势.该文探讨了其病因: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而未添加维生素D,尤其是那些摄入母亲自身是维生素D缺乏者乳汁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婴儿日照时间减少,从而使得婴儿体内由皮肤转化的内源性维生素D的量大大减少;在很多温带地区移民人群中佝偻病的高发病率.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一项国际妇幼保健问题,需再次强调对儿童及孕妇额外补充维生素D及日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0~7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0~7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03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为对照组,应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孕妇家庭状况、孕期饮食及生活规律、分娩及婴幼儿的基本情况,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佝偻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期经常吃鱼、孕期户外活动、孕期日照时间、孕期补维生素D或钙、婴儿7个月开始服用含高钙食物、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的面积是影响佝偻病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孕期多户外运动、及时补钙、小儿7个月开始服用含高钙食物、日晒暴露皮肤面积大等是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应该多进行健康宣教,早期预防、早期诊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证实维生素D职法对维生素缺乏性的佝偻病是否易造成中毒。方法 我们用Wistor大鼠建立幼鼠佝偻病模型并采用4个等级剂量的维生素D3(30万IU,60万IU,90万IU,120万IU)分别一次性肌注,并与正常且比较,观察幼鼠身长、体重、血钙、磷值、骨X片,骨病理及肾,大血管组织切片结果 显示治疗各组的体格、生化、X光及病理学改变均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佝偻病病变消失。经统计学处理,上述各实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泰兴镇0~3岁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80名门诊体检幼儿检测其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并对其母亲做佝偻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680名儿童中佝偻病发生率为22.05%,其发病与孕期缺钙、早产、低体重、双胎、喂养及辅食添加不当等因素有关(P<0.05);居住地区、男女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佝偻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给予母亲营养并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幼儿喂养方式,促进儿童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病。近年来,国内外对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有不同见解。鉴于此,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和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拟定了《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该《建议》主要依据1986年我国佝偻病诊断标准及2007年佝偻病防治建议为基础,参考2011年美国医师协会(IOM)和美国内分泌协会推荐指南、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以及国内文献作为《建议》的主要依据。该《建议》对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预防、诊断、治疗及家庭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较之前版本,在佝偻病的防治年龄及剂量进行了更新,并且更着重于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以期从根源上杜绝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促进儿童健康。本文将对更新部分进行解读,以便读者深入理解,有益于对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工作起到规范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严重者可致骨骼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虽然临床表现不明显,但也可危害儿童健康。因此.必须早期诊断,加强防治工作。我们采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同临床简易诊断标准相结合的方法.于2003年3月至2004年4月.对2431名3岁以下儿童进行临床简易诊断检查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母亲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知识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合理补钙,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日~6月30日进行健康体检的0~3岁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320名。前来为儿童体检的家长均认真填写"曲靖市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母亲文化程度、职业、孕产史、喂养史;儿童保健医生对婴幼儿进行认真体格检查并作详细记录。收回后进行分析。结果知道佝偻病是营养缺乏性疾病,占68.75%;知道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应增加,占57.19%;知道颅骨软化,"肋串珠"、"手镯"骨样改变,占84.06%;知道补充钙剂,占85.31%;通过书、报、电视、网络、广播获得,占55.63%。结论儿童母亲对佝偻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佝偻病的病因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当。医疗、保健部门应加强对佝偻病知识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2003年12月,广饶县妇幼保健院按照“四,二,一”体检的要求,对城镇5438名0~6岁儿童进行健康查体过程中,按照年龄分组对营养性贫血、Vit 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检测血清Ca、P、AKP、拍摄左腕关节、双膝关节X线片.结果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婴幼儿患病率21.42%,3~7岁儿童患病率4.1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最高,6~7岁组最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无服用或无规则服用鱼肝油、户外活动每天少于2 h、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 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患腹泻和厌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偏远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和饮食结构的影响,仍存在着一些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性疾病。本期我们特组织一些专家专题讨论一下维生素缺乏性营养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知识。希望帮助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营养性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使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能够逐年下降。以下我们分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B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C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防治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防治6个题目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介绍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生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年龄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别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多通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来确诊。  相似文献   

17.
晚发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6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 16 1例晚发性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 ,结果发现以膝关节疼痛、足跟痛、小腿疼痛就诊者 135例 ,占 83.9%;以腹痛就诊者 18例 ,占 11.2 %;以行走无力就诊者 8例 ,占 4 .9%。所以在临床上凡遇有以膝关节、小腿疼痛、腹痛就诊的患儿均应想到有佝偻病的可能并给予相应的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检测血清Ca、P、AKP、拍摄左腕关节、双膝关节X线片。结果: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婴幼儿患病率21.42%,3-7岁儿童患病率4.1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最高,6-7岁组最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无服用或无规则服用鱼肝油、户外活动每天少于2 h、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患腹泻和厌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3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73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佝偻病表现和颅内高压征象,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增宽。随访观察,发现其中一些患儿存在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且随着佝偻病的恢复,上述征象及CT异常征象逐渐消失。结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是外部性脑积水的一个重要病因,其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0~3岁小儿佝偻病发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早期筛查及干预。方法:对638例1月~3岁小儿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新生儿-母42例测定血BALP、钙、磷、碱性磷酸酶(AKP),随访1年。结果:BALP诊断佝偻病529例,患病率82.92%。佝偻病好发、高发以1~3月组、3~12月组更为明显。简易诊断为佝偻病509例,其中BALP>200 U/L者462例,检出率90.77%;无佝偻病129例,其中BALP≤200 U/L者仅62例。治疗组干预后患病人数217例,较干预前下降了54.8%,且初期、激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0~3岁小儿佝偻病患病率较高,采用血BALP早期筛查,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