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评价轻~中度单纯肥胖儿童左心功能状况。方法:30例单纯肥胖儿童(肥胖组)及27例正常体重儿童(正常组),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脉冲多谱勒超声获得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期速度(A),计算E/A;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测量后间隔、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二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峰值位移(D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结果:肥胖组LVEF、LVFS、E、A、E/A都在正常范围内,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室壁二尖瓣环处的Vs和Ds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6个室壁的平均Vs和Ds两组间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除少数室壁外,各室壁的舒张速度Ve、Va、Ve/Va以及6个室壁的平均Ve、Va、Ve/Va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单纯肥胖儿童左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减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能够定量单纯肥胖儿童左心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单纯肥胖对儿童左心功能的影响,为肥胖儿童心脏功能的研究提供检测手段。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显像技术,对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查,比较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各项检测参数。结果肥胖组LA,LV,IVS,LVPW,LVM较正常组增大;肥胖组E/A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室壁二尖瓣环处的Vs和Ds2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个室壁的平均Vs和Ds2组间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除少数室壁外,各室壁的舒张速度Ve,Va,Ve/Va以及6个室壁的平均Ve,Va,Ve/Va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可损害儿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儿童左心室肥厚,左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减低。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定量成像技术为研究儿童肥胖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寻求一种无创、可靠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用脉冲DTI检测20例健康成人(A组),3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正常患者(B组),3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患者(C组)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峰、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峰及Ea/Aa值,同时常规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期峰值速度E峰、A峰及E/A值。结果B组和C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DTI参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B组和C组间E峰、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Ea峰、Ea/Aa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DTI技术能定量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有利于对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优于传统的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讨家族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的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血压正常者100例,其中无高血压家族史者50例(对照组),有高血压家族史者50例(试验组).分别行M型、二维超声及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对照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及e与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比值(e/a)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lDed)、左心房内径(LA)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A)、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可以出现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变化.且可在高血压出现之前发生,家族史对其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12月医院收治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存在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设为肥厚组,49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两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和血流参数以判断其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肥厚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A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峰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肥厚组心肌舒张早期速度(e’)、心肌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速度与瓣环最大运动速度比值(e’/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二尖瓣血流频谱表现,客观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对该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法(PW)与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对130例尿毒症患者分别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法(PW)测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比值;采用PW-DTI技术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的二尖瓣环水平DTI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 PW-D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为86.15%,明显高于PW的6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9,P0.01)。结论 PW-DTI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地反映心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客观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强化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和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48例,使用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强化治疗24周后,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A)、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A)、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血清胱抑素C(Cys C)、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后,动态血压显示患者各时间段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血β2-MG、尿β2-MG、血清Cys C均下降(P0. 01);体质量也下降(P0. 05),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 01);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强化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等相关生化指标,有效保护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均接受12周相同的冠心病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同时进行运动训练.另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6min步行距离试验评估运动耐量.结果 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A)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E/A参数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运动训练组患者E、A、E/A参数均有所改善,6min步行距离均有增加,运动训练组E、A、E/A参数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运动训练组较常规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1);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运动训练能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Tei指数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24例(A组)及疑诊VMC患者26例(B组),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β受体功能亢进等;另选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C组),3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3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V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VA),计算VE/VA值,比较各指标阳性率。结果A组Tei指数显著高于B组、C组(P<0.01),EF、VE/VA低于B组、C组(P<0.01);A组Tei指数阳性率显著高于EF、VE/VA阳性率(P分别为<0.01、<0.05)。结论Tei指数反映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较EF或VE/VA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可较准确的评估心脏整体功能。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寻求一种无创、可靠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用脉冲DTI检测20例健康成人(A组),3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正常患者(B组),3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患者(C组)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峰、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峰及Ea/A血值,同时常规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期峰值速度E峰、A峰及E/A值。结果 B组和C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DTI参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B组和C组间E峰、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Ea峰、Ea/Aa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DTI技术能定量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有利于对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优于传统的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前左心室局部室壁功能异常对术后临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获取30例正常人和54例风湿性二尖瓣膜置换术(MVR)前后患者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比较手术前后不同室壁中部心肌运动收缩期峰值速度(Vs)、快速充盈期的速度(Ve),Vs/Ve比值,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比分析这些术前参数的变化与术后临床心功能转归的关系。结果⑴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患者Vs、Ve均比正常人降低(P〈0.05);⑵手术前Vs、Ve、Vs/Ve明显减低患者,手术后NYHA分级、客观评分明显减低,手术前Vs、Ve、Vs/Ve无明显减低,患者手术后NYHA分级、客观评分较高;⑶若以手术前Vs/Ve〉0.75、LVEF〉45%作为判定患者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符合临床NYHA分级Ⅰ-Ⅱ级、客观评分A-B级的界定值,其敏感性88%,特异性75%,阳性预测值86%。结论MVR手术前左心室心尖区和前间壁的局部室壁运动功能异常与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后不全的发生密切有关,QTVI定量评价RM患者左室心肌功能,为进一步了解MVR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变化及其局部与整体心肌功能的变化提供较为敏感、精确的方法,对术后临床心功能分级的转归有一定预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速度矢量成像(VVI)技术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左心长轴功能。方法: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晚孕组30例,正常孕妇晚孕组30例做对照组。采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VVI分析软件,选用AdultHeart程序,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左室长轴切面二维动态灰阶图像,用VVI技术分别测量60例受试者左心室6个室壁16节段心肌长轴上收缩期及舒张期的速度峰值(Vmax)、应变峰值(Smax)、应变率峰值(SRmax,)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二尖瓣血流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升高、E/A比值降低,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左心室各节段的收缩期速度峰值(Vsmax)、收缩期应变峰值(Ssmax)及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Rmax)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各节段舒张期速度峰值(Vdmax)、舒张期早期应变峰值(Sdmax)、舒张期应变率峰值(SRdmax)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左心室长轴方向收缩功能与正常孕妇组比较无明显改变,左心室长轴方向舒张功能较正常孕妇组减低,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左心室存在有舒张功能的异常。VVI技术的应用能够早期客观敏感地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左心长轴方向局部心肌运动功能的微小变化,为临床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功能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定量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受试者分肺心病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晚期(A峰)和舒张早期(E峰)峰值比A/E及二尖瓣前环、后环组织多普勒Tei指数。结果肺心病组EF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肺心病组A/E较正常组增高,差异显著,P〈0.01;肺心病组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左室Tei指数是反映左心整体功能的敏感指标,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可综合评价肺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均接受12周相同的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同时进行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另选取30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6 min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结果各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治疗前,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明显增高,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E/A比值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运动训练组患者E、A、E/A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P<0.05),运动训练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组织多普勒技术结合左室球形指数评价二尖瓣关闭不全(MI)左室几何形态学变化与左室局部心肌节段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技术(QTVI)测量62例MI患者及30例正常人左心室几何形态学及其左室整体和局部心功能指标,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作为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指标,以肺静脉D峰速度(PVd)与a峰速度(PVa)比值PVd/PVa为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的指标;以不同室壁中间部心肌运动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加速度(a)、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的速度(Ve和Va)作为左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以左室球形指数(SI)即左室长径/短径比值(L/D)包括以左室收缩末球形指数(Sis)及舒张末球形指数(SId)作为反映左心室几何构型变化的指标,比较MI患者及正常人上述各参数差异,并分析各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MI患者Ve、Va、a、Vs、PVd/PVa比值、Sis、SId较正常人低;a与Sis呈正相关(r=0.602,P〈0.05),Ve/Va与SId呈正相关(r=0.635,P〈0.05)。结论MI左室几何形态学变化与其心功能相关,左心功能越好,左室球形化程度越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少症(甲低)对新生儿左右心功能以及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对50例确诊为甲低的足月新生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并与35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比较.分别用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PWD)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E)检测各组新生儿的左心和右心收缩舒张功能,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房径(LA)、主动脉径(AO),计算LA/AO,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峰值速度(A),计算E/A值,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计算Ea/Aa值.同时进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ECG),分别检测心率(HR)、PR间期(PR)、QT间期(QT)、QRS波电轴(QRSa)、QRS波时限(QRS)、校正QT间期(QTC)等指标.结果 传统M型心超显示LA、AO及LA/AO在甲低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甲低组LVEF和LVFS显著低于对照组;PWD显示甲低组二尖瓣与三尖瓣口血流E峰及E/A值均低于对照组,但A峰无显著性差异.QTVI示甲低组二尖瓣及三尖瓣环Sa、Ea和Ea/A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Aa无显著性差异.甲低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R间期及QT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但两组间QRS波电轴、QRS波时限及QTC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少症对新生儿可同时造成左心与右心的收缩、舒张功能损害,并对新生儿的窦房结起搏产生显著影响,引起心脏自律性改变,而心肌动作电位、房室传导等电生理活动则尚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速度梯度技术在评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TV I技术分析3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儿(CH组)及30例正常婴幼儿(对照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速度曲线,测量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速度(Ve、Va),并计算长轴和短轴方向上舒张早期及晚期心肌速度梯度MVG1、MVG2和MVG3等参数。结果 CH组患儿左心室后间隔、后壁、前间隔各节段MVG1、MVG2及MV G3较对照组婴幼儿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组患儿左室侧壁、下壁及前壁各节段MVG1、MV G2、MV G3与对照组婴幼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患儿左心室长轴及短轴方向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降低,为临床早期干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结合M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心尖搏动图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幅度、跨二尖瓣血流速度及压力变化,评价心房颤动复律后心房顿抑的发生.方法 38例心房颤动患者于复律后1 h行超声检查.采用TD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游离壁舒张晚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Am)、舒张早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Em),M型超声测量二尖瓣环游离壁舒张晚期心肌最大运动幅度(DAD)、舒张早期心肌最大运动幅度(DED),脉冲多普勒测量舒张早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A),心尖搏动网记录心房收缩压力波.根据有无心房顿抑分为顿抑组和非顿抑组.结果 复律后1 h,11例患者发生心房顿抑.复律方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顿抑组复律前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及左房内径与非顿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收缩期A、Am及DAD值顿抑组均为0,非顿抑组分别为(43±34)cm/s、(6±4)cm/s、(0.27 ±0.18)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房颤动复律后有心房顿抑发生.左房内径越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心房顿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术前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心脏舒张功能及心电图(ECG)改变。方法101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血压正常组50例,高血压组51例,采用CDFI监测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二尖瓣A峰值血流速度(PFVA)、二尖瓣E峰快速充盈加速时间(AT)、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A/E值]及ECG的改变。结果左室舒张功能、ECG改变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速度A和A/E在血压正常组中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血压组则以A/E升高、峰值速度A增加最为敏感。ECG改变在血压正常组有7例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窦缓和室早;高血压组有38例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劳损或左房室增大等。高血压组中,CDFI发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房室增大者46例;而ECG显示左房室增大仅为4例。结论CDFI对左室舒张功能监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5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在本院产检的健康孕妇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T-3DE心脏形态学参数、心脏功能指标,检测两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的重量指数(LVM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Hcy、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