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过程常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一过程。肠-肝轴是由肠道菌群与门脉系统、胆管系统组成的双向肠肝交流体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基于肠肝交互循环,影响着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尽管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患者的生存情况仍然不尽人意。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这也可能是慢性肝病向肝癌进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添加益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粪菌移植等方式调节肠道菌群,重塑肠道菌群稳态,能有效延缓肿瘤进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及维持机体健康,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肠道菌群在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一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及其对肝癌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前瞻选取92例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1、3个月时检测患者的肠道菌群情况,并依据患者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92例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  相似文献   

3.
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中,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跃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位,乳腺癌的防治成为重中之重.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肠道菌群相关基因被发现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并通过影响雌激素水平、免疫功能、乳房局部组织菌群等过程参与乳腺癌的多个病理过程,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探讨肠...  相似文献   

4.
詹宏杰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675-679
人体肠道菌群代谢成分通过与受体结合、刺激炎症因子分泌,与其他变化一起,引起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的发生。而肠道内的益生菌则通过屏障作用、抑制DNA 损伤等机制保护肠道黏膜,抵御CRC 的发生,并可被用于预防及辅助治疗CRC 。胃肠道手术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影响微生态平衡。本文将针对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关系的最近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生活 方式与过去有着显著区别。在我国,能量摄入过多、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问题日益严重以及肥胖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 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因此,深入研究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寻找科学合理的干预方式是目前医学界亟待 解决的问题。尽管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在结肠癌发生、发 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状态下,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 免疫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会破坏肠道菌群稳态,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可继发 多种疾病,其中包括结肠癌。已有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可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延缓疾病进展。此外, 多种益生菌有抑制肿瘤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改变膳食结构来调整肠道菌群,从而抑制结肠癌发生和发展。本文就肠道 菌群在结肠癌中的致病机制和益生菌对结肠癌的预防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多指生活在人体小肠、结肠和盲肠的细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基因数目超过人体100倍,是人体已知最大的微生物群,与宿主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宿主与微生物组间的探索维度.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负荷,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形成新的稳态,干扰疾病和治疗进程,并与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是当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可通过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塑造肿瘤免疫环境,并且可能关联其他免疫生物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新生抗原、微卫星不稳定,影响ICI治疗最终疗效。因此,通过对肠道菌群准确有效的干预,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肠道菌群临床转化研究的重点。目前以肠道菌群为治疗靶点,借助抗生素、粪便移植、口服益生菌等手段来提高ICI疗效,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治疗方式值得深入研究,但临床仍面临较多问题。为此,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CI治疗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 3 和第 5 位,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结直肠癌病因复杂,其中 肠道微生态是影响癌变过程的关键环节。肠道菌群是维持人体胃肠道及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物病原体在结直肠 癌发病机制包括微生物代谢、宿主免疫和炎症途径的调节、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调节、细菌基因毒素等环节。传统中药 给药方式主要为口服,中药进入胃肠道后不可避免与肠道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中药主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调 节宿主免疫功能,以及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调节等途径实现防治结直肠癌的作用。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系 统的平衡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菌群失调具有改善作用;中药可以提高宿主抗癌免疫反应以及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下的 骨髓来源的细胞功能发挥抗肿瘤疗效;促进有氧培养菌的耐酸能力并抑制了厌氧培养菌的耐酸能力,从而增强了整体肠道 菌群的抗氧化性。另外,中药亦能改善微生物的代谢、减轻代谢性炎症,以及抑制产生大肠杆菌的体外和体内基因毒性, 中草药的药效成分经肠道微生物转化后发挥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综上,肠道菌群在部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中具有重要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是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9.
10.
人类微生物群是由寄生在人体上皮屏障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其中大部分位于肠道内,与宿主之间形成共生的关系。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虽然受到年龄、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菌群不但能够维持局部稳态,还能调节机体代谢、炎症和免疫等生理过程。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群,特别是肠道菌群能够显著调节机体对癌症治疗的反应性以及机体对毒副反应的敏感性。检查肠道菌群中各菌种之间的比例可作为筛查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本文将综述微生物群具有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抗肿瘤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证据,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从而为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慢性炎症反应、细菌酶和毒性代谢产物作用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近年来通过无菌动物实验、基因敲除动物实验以及新一代的高通量测序使人们对肠道菌群和大肠癌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继而从不同角度提出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的作用模式,本文将结合相关作用模式从肠道菌群先后影响结直肠癌不同发病阶段的角度阐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机制,为进一步认识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癌症是我国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手术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方式,而癌症患者围术期神经精神症状异常往往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癌症患者围术期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阐述癌症患者围术期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症状关系的研究现状,以期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为癌症防治工作提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王娅楠  顾岩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17):910-913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约十万亿个由500~1000不同种类组成的细菌,影响着人体消化和吸收功能、抵御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参与药物代谢过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是对人类生命威胁较大的恶性肿瘤。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代谢或免疫等途径影响肺癌的发生,同时影响肺癌对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的疗效,但不同患者获益不一。肠道菌群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肠道菌群和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intestinal flora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of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ial flora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cancer. Methods Overall, 67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who received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treatment between January 2019 and December 2020 at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dao and had complete clinical dat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26 individuals who were healthy on ...  相似文献   

15.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脂质活性氧的铁依赖性堆积,并在乳腺癌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通过激活铁死亡途径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改善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对放疗的敏感性及抑制癌细胞远处转移,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潜在新靶点。本文将对铁死亡发生机制及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薛达  张雷 《现代肿瘤医学》2020,(8):1379-1382
CD47分子是一种高度糖化的跨膜蛋白,存在于所有组织的多种细胞表面上。近几年的研究表明,CD47分子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在大部分肿瘤细胞中呈现高表达,它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后,可对免疫细胞吞噬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使其产生免疫逃逸,故可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诊断、治疗困难,预后不理想。与其他肿瘤类似,胰腺肿瘤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CD47与胰腺癌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故本文将从CD47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表达情况及与胰腺癌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并对胰腺癌的免疫治疗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肿瘤发生、炎性肠病、肠道放射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源于核事故调查、临床研究、动物模型探索等多种证据证实,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可作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暴露水平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肠道受照剂量、放射损伤的关系,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肿瘤发生、炎性肠病、肠道放射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源于核事故调查、临床研究、动物模型探索等多种证据证实,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可作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暴露水平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肠道受照剂量、放射损伤的关系,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爽  孔丹 《现代肿瘤医学》2022,(7):1332-1336
卵巢癌为妇科肿瘤中的头号杀手,大部分患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及有效的筛查方法导致其发现较晚,预后不佳,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45%,中晚期患者多伴有腹水形成及化疗耐药性,这成为卵巢癌诊治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的迅猛发展,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是否可以通过免疫靶向治疗,更好的指导个体化治疗及改善卵巢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