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姜伟  曹京燕  潘博  于雁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1):638-642
  目的  探讨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4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 并与34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  结果  化疗前肺癌组VEGF及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化疗后有效组VEGF及b-FGF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肺癌组VEGF和b-FGF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表明VEGF浓度的升高仅与化疗疗效和NSE升高相关(P < 0.05), b-FGF的升高与各项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证实VEGF和b-FGF低浓度组的平均生存期均明显长于高浓度组(P < 0.05)。  结论   SCLC患者血清VEGF和b-FGF浓度与生存明显相关, 可以作为SCL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子。此外, 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浓度变化可以作为预测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炎症细胞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TBIL对NSCLC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以及预后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NSCLC患者33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NSCLC患者血清TBIL水平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男性高于女性(P<0.05),但在不同年龄、有无吸烟史及患病时间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淋巴浸润程度、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和不同肿瘤分期中,血清TBIL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BIL、白蛋白、谷草转氨酶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当女性患者TBIL>9.85 μmol/L时,患者无病生存期相比TBIL≤9.85 μmol/L时延长,男性患者TBIL水平与无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组,男性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在TBIL高水平组较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在高水平组较低;女性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在高水平组较高,NLR、CD3、CD4细胞比例在高水平组较低(P<0.05)。  结论  血清TBIL在NSCLC早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进展期患者,有望成为NSCLC的治疗指导依据;TBIL与中性粒细胞和NLR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在肺癌免疫调节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 2-M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DLBCL组),选择同期至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所有DLBCL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化疗前后均留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采集所有DLBCL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上述因子的变化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疗效的关系。  结果  入院时DLBCL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化疗后DLBCL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均降低,与同组化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化疗R-CHOP方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CHOP组(P < 0.05);伴典型B症状患者血清LDH水平高于未伴B症状患者(P < 0.05),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均高于分期为Ⅰ~Ⅱ期患者(P < 0.05),伴骨髓侵犯患者高于未伴骨髓侵犯患者(P < 0.05),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为高危的患者高于低危患者(P < 0.05),治疗反应无效的患者高于有效患者(P < 0.05);DLBCL患者血清VEGF、β2-MG及LDH水平表达三者互相比较均呈正相关,三者与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均呈负相关(P < 0.05)。  结论  DLBCL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较高,且在治疗后呈明显下调,三者表达水平的变化均与患者临床分期、骨髓侵犯、IPI指数和治疗反应相关,提示其可作为DLBCL患者疾病监测、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清肌酐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其血清Cys-C、尿素(Urea)、肌酐(Scr)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含量。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Ⅲ期中Cys-C水平较Ⅰ期和Ⅱ期明显升高(P<0.01);Ⅲ期中Scr和β2-MG水平较Ⅰ期和Ⅱ期明显升高(P<0.05)。而Ⅰ期和Ⅱ期血清Cys-C、Scr和β2-MG水平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与β2-MG呈正相关(r=0.474,P<0.05)。结论:Cys-C可以作为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敏感内源性标志之一,而且优于Urea、Scr和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分期和判断预后中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野生型 p53 诱导的磷酸酶 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在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SCLC细胞及血清标本中Wip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Wip1在SCLC耐药细胞H69R中的表达较敏感细胞H69明显增加(P<0.01)。Wip1在SCLC血清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Wip1 在化疗耐药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较化疗敏感者者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Wip1表达与SCLC患者的疾病分期、化疗敏感性及患者的生存状态关联(均P<0.05)。血清Wip1水平预测SCLC化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8230~0.9600,P<0.01);Wip1的表达与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关联(均P<0.05)。疾病分期、化疗敏感性及血清Wip水平是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SCLC患者血清中Wip1的表达可能与化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有关,Wip1可能是SCLC患者潜在的疗效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真实世界中改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在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 年 8 月至 2020 年 11 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并行根治术后HIPEC的48 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HIPEC组;将同期80例根治术后仅接受静脉化疗的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无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  HIPEC组3年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7.5% vs. 72.5%,P<0.05 );对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显著低于HIPEC组( 17.2 vs. 25.4,P<0.05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PEC是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HR=0.465,95%CI:0.269~0.803;P<0.01 );在热灌注治疗中选择白蛋白紫杉醇可显著减少肿瘤复发率(HR=0.385 ,95%CI:0.178~0.831;P=0.015),HIPEC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更低 (HR=0.305,95%CI:0.136 ~ 0.682;P<0.05)。HIPEC主要的急性期不良反应为无菌性腹膜炎,部分患者远期出现肝功能异常,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治术后行改良HIPEC可以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该置管方法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控,能满足治疗需要。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作为HIPEC的药物似乎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变化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健康志愿者30例、无远处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9例及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44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依次为A(对照组)、B、C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3.8±20.8)岁、(62.0±11.8)岁、(64.0±15.7)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或直肠癌。B组59例,其中结肠癌26例为B1组,直肠癌33例为B2组;C组44例,其中结肠癌23例为C1组;直肠癌21例为C2组。测定A、B和C组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其中分别测定B组术前术后血清IL-17和TGF-β浓度。   结果   血清IL-17浓度测定结果显示,B组术前高于术后,C组高于B组(术前和术后),B、C组均高于A组,B组术前术后比较、B组和C组比较及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术前、术后血清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B组,B、C组均高于A组,C组和B组比较,B、C组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结肠癌(B1组)和直肠癌(B2组)组比较、C组结肠癌(C1)和直肠癌(C2)组比较,血清IL-17和TGF-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IL-17水平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结直肠癌进展和肿瘤负荷增加,血清IL-17水平升高。血清TGF-β水平和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在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相关机制使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表达上调,从而异常激活PD-L1信号通路,介导肿瘤免疫逃逸。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sPD-L1)是PD-L1的一种存在形式。有研究证实sPD-L1在肺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与疾病进展相关,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sPD-L1在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SCLC的初治患者94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sPD-L1的动态变化,并分析sPD-L1表达与TNM分期、远处转移以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的相关性。  结果  SCLC组血浆sPD-L1水平高于健康人组(P < 0.05和P < 0.01)。疾病缓解期的SCLC患者化疗后血浆sPD-L1水平比化疗前显著降低(P < 0.01);疾病进展期患者化疗后血浆sPD-L1水平比化疗前显著升高(P < 0.01)。SCLC患者sPD-L1异常高表达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P < 0.05)。血浆sPD-L1表达与肿瘤标志物ProGRP呈正相关。  结论  SCLC患者外周血浆sPD-L1的表达较健康人增高,且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对比单药紫杉醇二线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经一线(氟尿嘧啶类联合铂类)治疗后进展的HER-2阴性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单药组给予单药紫杉醇化疗,联合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的主要终点为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安全性。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PFS优于单药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联合组DCR、ORR均高于单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单药组(P < 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紫杉醇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比单药紫杉醇二线治疗胃癌,联合组PFS、DCR、ORR均优于单药组,虽然联合组DCR、ORR较单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组组患者的PFS较单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联合组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国西北地区非高发区N2~3期鼻咽癌根治性放化疗后序贯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疗效,以明确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初治、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N2~3期的患者,给予诱导化疗2~3个周期后联合同期放化疗,研究组(维持化疗组)在根治性放化疗后继续予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4个周期,对照组(未维持化疗组)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评价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及顺应性。  结果  共17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研究组84例,对照组95例。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均衡。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4.4(5.97~70.26)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79.3%、68.1%(χ2=3.898,P=0.048),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75.6%、64.2%(χ2=5.428,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不良反应及晚期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特异性药物不良反应均为2级以下。  结论  在中国西北地区非高发区N2~3期鼻咽癌患者中,根治性放化疗后序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后3年DMFS和3年DFS获益,患者治疗耐受性、依从性良好,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SCLC患者资料,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6例)与单纯化疗组(5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 +-CTC)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9例SCLC患者及1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资料,采用叶酸受体靶向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液中FR +-CTC水平,化学发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防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 RIOM)的疗效。  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NPC患者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观察组。试验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口服沙利度胺片, 并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漱口, 对照组自放疗开始仅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漱口。观察两组RIOM发生时间及程度。  结果  试验组RIOM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试验组3、4级RIOM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口腔照射剂量体积在平均剂量、V30、V35、V40、V45、V50、V5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营养制剂、激素、抗生素使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嗜睡、周围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沙利度胺可降低NPC的RIOM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全病程智能管理平台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236例,分为研究组130例及对照组106例,评价使用该平台对于患者管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患者化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低合并发热的例数及其住院例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住院例数均减少,对化疗不良反应处理的及时性有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平台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管理中,有利于督促患者及时就诊,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导致住院的例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手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与同期单纯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期了解HIPEC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HIPEC的80例Ⅲb期胃癌患者与同期单纯手术90例Ⅲb期胃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分为HIPEC组(研究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研究组:印戒细胞癌24例,非印戒细胞癌56例;BorrmannⅠ型12例,BorrmannⅡ型28例,BorrmannⅢ型23例,BorrmannⅣ型17例。对照组:印戒细胞癌26例,非印戒细胞癌64例;BorrmannⅠ型15例,BorrmannⅡ型30例,BorrmannⅢ型26例子,BorrmannⅣ型19例。两组患者术后4周均予以SOX方案化疗8个疗程。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及Borrmann分型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6.25%和28.89%(P<0.05);印戒细胞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0%和15.38%(P<0.05);非印戒细胞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1.07%和34.38%(P>0.05);BorrmannⅠ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1.67%和40.00%(P>0.05);BorrmannⅡ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1%和33.33%(P>0.05);BorrmannⅢ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9.13%和26.92%(P<0.05);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1%和15.79%(P<0.05)。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HIPEC安全可行,有利于提高患有印戒细胞癌、BorrmannⅢ型及BorrmannⅣ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鳞癌术后伴有低危复发因素患者减少不良反应的最佳处理方式。  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山东省肿瘤医院共收治经术后病理证实, 伴有1~2个低危不良预后因素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42例)、化疗+后装治疗组(47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4例), 比较3组患者的无疾病生存率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随访时间为6~55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单纯放疗组、化疗+后装治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3年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4.0%、93.4%和97.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急性重度不良反应(Ⅲ~Ⅳ级)发生率分别为9.5%、16.7%和34.1%, 同步放化疗组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和化疗+后装治疗组(P < 0.05), 而单纯放疗组与化疗+后装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Ⅰ~Ⅱ度慢性放射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4.3%和25.0%, 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显著高于化疗+后装治疗组(P < 0.05), 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早期低危宫颈鳞癌患者, 与同步放化疗相比, 术后采用化疗+后装治疗或单纯放疗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而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theropy,HIPEC)治疗胆囊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胆囊癌合并腹膜转移患者,31例患者给予HIPEC联合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术后1个月全身化疗为研究组,53例给予细胞减灭术+术后1个月全身化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72±2.96)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4.93±2.09)个月(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损伤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PEC治疗进展期胆囊癌临床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