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间560例乳腺癌,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状态, 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以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作用。  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36.1%(202/560), 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5.0%(49/109), 明显高于非三阴组33.9%(P=0.031)。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p53状态均无明显相关(P>0.05), 但在低年龄组(66.7%vs.41.7%)、淋巴结转移组(51.1%vs.37.1%)和p53阳性组(51.8%vs.34.0%)方面发现VEGF表达有增多的趋势。三阴性乳腺癌VEGF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发生复发和转移(23.9%vs.9.7%), 3年无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76.6%vs.90.3%, P=0.044)。  结论  VEGF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影响复发的预后因素之一, 有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uPA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例三阴性乳腺癌、5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及20例乳腺良性疾病标本中uPA的表达,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uPA在三阴性乳腺癌、非三阴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6%、55.36%和10.00%,统计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组uPA阳性表达率为93.33%,而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为50.00%(P<0.05);组织学分组中,G1级组uPA阳性表达率为33.33%,G2级组为71.43%,G3级组为92.31%,阳性表达率随着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表达与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结论:uPA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勤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4):214-217
目的:探讨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6月间584例乳腺癌,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中P53蛋白的表达状态,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作用。结果:乳腺癌患者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27.6% (161/584),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中P53阳性表达率为35.9%,明显高于非三阴组24.8% (P=0.010)。在组织学Ⅲ级乳腺癌患者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41.2%,明显高于Ⅰ和Ⅱ级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三阴性乳腺癌组P53阳性者较阴性患者易发生复发和转移(40%和18.7%,P=0.006),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降低 (61.3%和78.6%, P=0.022)。在发生复发转移的三阴组和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中P5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86)。P53的表达在年龄、月经状态、 TNM分期、 肿瘤大小、 淋巴结状态等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江苏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病理确诊的TNBC 176例的免疫组化检测FAS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FAS的不同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NBC中FAS的阳性率为68%.FAS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随访显示,FAS阳性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FAS阴性者(55% vs.84%,21% vs.73%,均P<0.01).结论 TNBC中FAS阳性者预后差,FAS可能成为TNBC新的治疗靶点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靶向药物的靶点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p53、MMP-9、MMP-2、PKC-α、Bcl-2、CD117、BRCA1、COX-2蛋白在34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9种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VEGF、p53和MMP-9阳性表达率97.1%、70.6%和73.5%,且表达量均较高。VEGF蛋白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87,P=0.024),p53蛋白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36,P=0.001)。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cl-2蛋白表达量和阳性率均高于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P〈0.05)。[结论]VEGF、p53和MMP-9蛋白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且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甲基化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甲乳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524例,应用联合亚硫酸氢钠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观察BRCA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BRCA1 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BRCA1蛋白表达。结果:共有157(30.0%)例TNBC患者,有25(4.77%)例存在BRCA1启动子甲基化,所有BRCA1启动子甲基化的肿瘤均为TNBC。TNBC患者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BRCA1 mRNA水平显著低于BRCA1启动子未甲基化患者[(0.019±0.005) vs (0.095±0.013),P<0.001],免疫组化分析未在BRCA1启动子甲基化患者中检测出BRCA1蛋白表达。BRCA1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非甲基化患者(logrank P=0.038)。BRCA1蛋白低表达患者的OS与RFS均低于高表达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logrank P=0.526,P=0.467)。结论:BRCA1启动子甲基化导致了BRCA1表达的下降,并与TNBC患者较差预后相关。BRCA1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促成BRCA1功能丧失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T富集结构域蛋白1B(ARID1B)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ARID1B在TNBC、非TNB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RID1B在120 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69/120)、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ID1B在90例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1%(55/90),在30例非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10/3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7)。TNBC患者ARID1B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53表达均无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ARID1B高表达TNB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7.9个月(95%CI:25.1~30.8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者的49.1个月(95%CI:40.2~5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ARID1B在TNBC中高表达且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Ki-67指数及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其有可能是TNBC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RCA1和MDR1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药物敏感性,分析对临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二步法)检测手术切除的45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和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和MDR1的表达情况,并采用X2检验方法,分析BRCA1、MDR1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绝经前所占比例为80%,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Ⅱ级以上者三阴性乳腺癌组为71.1%,非三阴性乳腺癌组为3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上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低表达,应用含铂类方案化疗患者生存期长(P<0.05).结论:相对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在绝经前发病率高、组织分级高等高危特点;BRCA1和MDR1高表达与其临床预后及对药物敏感度呈负相关,提示在临床预防、治疗和预后中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侵袭性强,预后差,治疗手段匮乏.该研究通过检测人TNBC与对应癌旁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的表达,研究ICAM-1蛋白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9例TNBC及其对应的50例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在59例TNBC及5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率.分析ICAM-1蛋白的表达与TNBC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浸润、Ki-67、p53和E-cadherin等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中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0).ICAM-1与淋巴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分别为0.036、0.027和0.048),与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脉管癌栓、Ki-67水平、p53和E-cadherin表达等无关.ICAM-1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显著较ICAM-1低表达组短(P=0.036),但对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没有显著影响.另外,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ICAM-1表达、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2,95%CI:1.6-6.4,HR=2.7,95%CI:1.3-5.9,P均<0.05).结论:ICAM-1蛋白可以作为判断TNBC恶性程度的指标,ICAM-1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a-B晶体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通过分析a-B晶体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其在TNBC的预后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30例TNBC,50例非TNBC的石蜡标本切片组织中的a-B晶体蛋白,比较TNBC与非TNBC组织中a-B晶体蛋白表达差异性,对a-B晶体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B晶体蛋白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在非TNBC中的表达率42.00%(21/50)(χ2=4.566,P< 0.05);a-B晶体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个数、P53表达、ki-67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且呈正相关。a-B晶体蛋白在TNBC中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个数、肿瘤分期、P53表达、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  a-B晶体蛋白的阳性表达在TNBC与非TNBC之间存在差异。a-B晶体蛋白在TNBC中高表达,且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TNBC。a-B晶体蛋白与乳腺癌预后不良相关,而a-B晶体蛋白在TNBC中的高表达可能为TNBC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探讨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33例乳腺癌患者,依据ER、PR、Her-2的表达状况将其分为两组,三者表达均为阴性即为三阴性乳腺癌,另一组即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333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82例,占24.62%,其淋巴结阳性率为41.5%,截止至随访日期,82例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21例(25.61%),251例非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38例(15.1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远处转移的危险比为2.041(P=0.015),肺转移的危险比为2.551(P=0.036),手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危险比为1.948(P=0.042),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4.4%,非三阴性乳腺癌为84.9%,两组曲线比较P=0.02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阳性率较非三阴乳腺癌高,其复发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主要是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具体表现为肺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并在术后的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高,且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1997-2007年间手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8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18.7%.17例患者于术后48个月内死于复发和转移,其中13例发生肺转移;9例发生肝转移;8例发生骨转移.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8.5个月.3年生存率为63.6%.结论: 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均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仅为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和CD15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探讨两蛋白在TNB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TNBC的64例女性患者的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BC组织中TIGIT、CD155的表达情况。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预后情况,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TIGIT、CD15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TIGIT、CD155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中TIGIT和CD15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31/64)和79.9%(51/64)。TIGIT和CD155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均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BC组织中TIGIT和CD155的表达均与较差的DFS相关(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0年期间住院治疗的5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的3年、5年生存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为85.5%和73.3%,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95.1%和88.0%,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和远行转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肿瘤体积较大,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三阴性、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COX-2,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共219例乳腺癌标本,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177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的COX-2,VEGF的表达情况,应用D2-40标记检测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管密度。结果 COX-2,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66.7%,59.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管密度相关(均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期无关(均P>0.05),COX-2与VEGF之间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COX-2在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分别为66.7%,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为59.5%和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和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两者之间有相关性,他们的阳性表达与区域淋巴管的形成和浸润有关,可能共同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在淋巴转移方面可能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聪  张悦  任延律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37-1041
摘 要:[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8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β3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整合素β3表达与患者的绝经状态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整合素β3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时间及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时间均显著差于整合素β3阴性者。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整合素β3是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10,95%CI:1.069~3.413;P=0.029)。[结论] 整合素β3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病例资料,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ER、PR和HER-2均阴性的1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47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9例(6.6%),浸润性导管癌124例(91.2%),T3分期以上23例(16.9%),区域淋巴结阳性者60例(44.1%)。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31~86个月),复发及转移患者41例(301%),死亡24例;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9.6%和84.1%;术后复发转移,以肺内转移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肝脏。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6个月(5~62个月),复发后3年生存率为35.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分期、辅助化疗周期数等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有关。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预测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发病年龄较轻、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临床分期较晚、术后早期复发率高、复发后生存时间短等特征,淋巴结转移数目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三阴性乳腺癌、35例癌旁乳腺组织、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 建立Cox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7.8%, 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4.3%,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0, 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腋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 >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 Livin蛋白低表达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优于Livin蛋白高表达组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 仅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Livin均被剔除。   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相关性, 提示Livi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进展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针对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目前在免疫治疗领域产生了很多潜在的新治疗策略。三阴性乳腺癌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是明确其免疫表型和特征,设计出新的、有针对性的免疫调节靶点来进行治疗。研究最多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解救治疗和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本研究对癌症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联合使用的疗效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