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22例、胰头癌14例,壶腹部癌8例和转移性胆管癌3例的PTCx线表现的观察,并与40例胆石症的PTCX线表现作对照分析,结合原发病的病理生理,认为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时,PTCX线片上有三方面表现:梗阻端或狭窄段形态发生改变,梗阻近端胆管或狭窄段出现移位;肝内胆管呈竹节样扩张。其中梗阻近端胆管或狭窄段呈左上移位,肝内胆管呈竹节样扩张是特征性X线表现。  相似文献   

2.
宋燕州  王瑞涛  许鑫森  魏吉超  刘昌 《肿瘤》2012,32(10):800-804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中晚期胆囊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72例中晚期胆囊癌患者,包括胆囊癌扩大根治术20例、姑息性切除术13例、单纯胆管内或胆管外引流术25例以及剖腹探查术14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66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胆囊癌扩大根治术19例,姑息性切除术13例,单纯胆管内或胆管外引流术22例,剖腹探查术12例.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术(4个月)、单纯胆管内或胆管外引流术(2个月)或剖腹探查术(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后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2.6%和26.3%,姑息性切除术后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7%和0.0%,单纯胆管内或胆管外引流术后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5%和0.0%,剖腹探查术后的1年和2年生存率均为0.0%.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后的1年和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余3种手术方式(P<0.05).20例接受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中,有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与姑息性切除术、单纯胆管内或胆管外引流术以及剖腹探查术相比,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应当考虑在中晚期胆囊癌患者中严格筛选合适病例以实施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血清学和影像学等检查手段的加入是否能够提高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eacreatography,ERCP)细胞学刷检和活检诊断胆管狭窄的敏感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ERCP细胞学刷检的胆管狭窄患者,计算单个或组合检查手段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包括组织学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总管Vater氏壶腹周围梗阻性疾病的CT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及Vater氏壶腹周嗣梗阻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树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及Vater氏壶腹周围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征象是肝内、外胆管的一种慢性纤维性炎症,其典型的形态学改变是肝内胆管膨大和狭窄交替的串珠样改变,还可能出现远端胆总管的狭窄。以上这种典型的胆管改变可在ERCP检查图像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瘤(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新  杨映红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0):1468-146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7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14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全部采用肝叶切除术,病理检查发现10例癌变(71.42%)。结论: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瘤以肝叶切除为最佳的治疗方法,并可预防癌变。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简称PSC)是一病因不明的少见疾病。临床上以肝内、外胆管系统弥漫性或节段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纤维增厚造成慢性梗阻性黄疸为特征。不易诊断,确诊主要靠手术和病理。诊断本病文献中亦称为“狭窄性胆管炎”闭塞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纤维性胆管炎”“总胆管非肿瘤性狭窄”等。多数作者同意称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首例由Delbet(1924)报告。后陆续出现一  相似文献   

8.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剑华  刘广森 《癌症》1992,11(5):397-398
1987年1月—1991年1月,我院采用金属导丝引导的食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36例,共扩张85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男性。年龄36~78岁,50~59岁占52.8%。根据刘广森提出的吻合口狭窄分级法:轻度狭窄7例(19.4%),中度狭窄27例(75.0%),重度狭窄2例(5.6%)。吻合口狭窄发生时间;术后3个月内18例(50.0%),第4~6个月12例 (33.3%),第7~12个月1例(2.7%),1~3年3例(8.3%),3年以上2例(5.5%)。  相似文献   

9.
<正>食管支架应用于临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其应用日趋广泛。本院自1997年1月开始至2014年3月共完成食管腔内支架置入术77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食管支架置入适应症主要包括:1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管管腔狭窄和堵塞,如食管癌、食管胃结合部癌(图1),化学烧伤后的食管狭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常规吻合口狭窄扩张效果不佳)(图2),贲门失弛缓症经球囊扩张不佳等;2食管(食管-气管/支气管)瘘或食管破裂等(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进而研究PD-L1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并且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并选取其中4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分子在60例癌症组织以及4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肝内胆管细胞癌中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PD-L1分子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7% vs 5%,P<0.05);不同TNM 分期间及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中,PD-L1分子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肿瘤直径与PD-L1表达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PD-L1分子呈高表达,并且很大可能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Cholangiocarcinoma is a disease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Our previous study revealed that cholelithiasis patients who undergo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are at a higher risk for subsequent cholangiocarcinoma than cholelithiasis patients who undergo cholecystectomy.AIM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urrent biliary events and subsequent cholangiocarcinoma risk in 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METHODSFrom one million random cases in the Taiwa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2004–2011, we selected symptomatic 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 older than 18 year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9 (study group). Cases for a control group were defined as individuals who had never been diagnosed with cholelithiasis, matched by sex and age in a 1:3 ratio. The study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ES/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both ES/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and cholecystectomy, and no intervention groups.RESULTSWe included 2096 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 without previous intervention or cholangiocarcinoma. A total of 12 (2.35%), 11 (0.74%), and 1 (1.00%) subsequent cholangiocarcinoma cases were diagnosed among 511 ES/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patients, 1485 patients with no intervention, and 100 ES/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and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rates of recurrent biliary event were 527.79/1000 person-years and 286.69/1000 person-years in the subsequent cholangiocarcinoma and no cholangiocarcinoma group, showing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subsequent cholangiocarcinoma risk and recurrent biliary events.CONCLUSION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 who undergo further cholecystectomy after ES/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have decreased subsequent cholangiocarcinoma risk due to reduced recurrent biliary ev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来替尼治疗ALK融合重排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的ALK基因融合重排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38.2%)患者接受阿来替尼单药一线治疗。男性7例(53.8%),女性6例(46.2%),中位年龄51(35~72)岁。应用Kaplan-Meier分析其生存情况。  结果  阿来替尼治疗ALK基因融合重排肺癌脑转移瘤,颅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24.5个月。药物不良反应较轻。  结论  在颅内可测量病灶得到局部治疗的基础上,阿来替尼作为ALK基因融合重排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注气与注水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内镜形态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在非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模式下62例接受注气肠镜与53例注水肠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息肉进行观察,分析病变的血管形态及表面的结构,应用国际结直肠内镜分型(NICE)实时预测病理类型,并将NBI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以及扁平息肉(即巴黎分型0~Ⅱa型)的检出率。结果:注水组扁平状息肉检出率为44.64%,其中左半、右半结肠检出率分别为26.78%、17.86%;注气组为40.00%,左半、右半结肠检出率分别35.56%、4.44%;两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ICE分型实时预测结直肠息肉病变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95%、96.61%、93.84%,其中注气组的分别为90.74%、97.27%、93.33%,注水组的分别为93.93%、95.65%、94.64%,并发现2例无蒂锯齿状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SSA),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气肠镜与注水肠镜预测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注水肠镜能提高右半结肠0~Ⅱa型息肉的检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HR-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检测在CIN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Ⅲ)行宫颈移行区大环切除术(LLETZ)后随访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的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间诊断为CINⅢ接受LLETZ(large loop exci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zone)手术的567例患者, 术后3、6个月及以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 以LCT(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及HCⅡ(hybrid captured-Ⅱ)法HR-HPV DNA检测作为随访的监测指标, 评估LCT联合HR-HPV检测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结果  1) 术后LCT预测病变残留灵敏度60.00%, 特异度88.15%, 阳性预测值8.30%, 阴性预测值99.19%;HPV预测病变残留灵敏度100%, 特异度85.64%, 阳性预测值11.11%, 阴性预测值100%;LCT预测病变复发灵敏度63.64%, 特异度92.27%, 阳性预测值14.00%, 阴性预测值99.23%;HPV预测病变复发灵敏度72.73%, 特异度85.97%, 阳性预测值9.30%, 阴性预测值99.38%。2)术后HPV持续阳性患者复发几率高于非HPV持续感染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复发率在HPV持续阳性组与再次感染组为高, HPV持续阴性组术后无复发。  结论  术后LCT联合HR-HPV检测预测残留或复发有重要价值, 是一种有效的随诊方法。术后HPV感染状态与复发相关, 临床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患者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于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共198例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内镜下判断是否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分为2组,分析其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有无差异。  结果  198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有119例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并与ESD术后切缘阳性有关(P=0.032)。ESD术后标本切缘阳性34例,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有白色苔藓样病变(P=0.036)、病变累计管周范围(>3/4 管周,P<0.001)、术后病理(黏膜内癌以下,P=0.002)、病变浸润深度(M3以下,P<0.001)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患者ESD术后切缘阳性风险性增加;病变累计管周范围>3/4 管周、病变浸润深度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胃镜活检及转移淋巴结取样用于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实际状态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并研究原发灶Her-2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按照《胃癌Her-2检测指南》中规定的检测流程对107例胃镜活检标本、手术标本及76例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状态分别进行判读, 将检测  结果  进行比较。  结果  107例标本中胃镜活检标本与胃癌原发灶Her-2状态的一致率为86.9%, 两类标本的Her-2状态具有一致性(Z=6.3813, P < 0.000 1);76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Her-2状态的一致率为81.6%, 二者的Her-2状态具有一致性(Z=3.0274, P=0.002 5);胃癌Her-2状态与Lauren分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P < 0.05)。  结论  胃镜活检标本及淋巴结转移灶与胃癌原发灶的Her-2状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前两者能够较好的预测胃癌原发灶的Her-2状态; 需要制定一个专门针对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评分标准以完善胃癌的Her-2诊断系统; 胃癌Her-2状态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刚  王莉  石松荔  曹雅静  唐涛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1):1639-1642
  目的  与传统细胞学诊断方法相比较, 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的4 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2 189例采用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技术及DNA倍体分析技术捡测, 1920例行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者行宫颈活检检测, 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传统宫颈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50例(2.61%), 均行阴道镜活检, 检出阳性病例6例(12.0%); 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201例(9.18%), 其中183例行阴道镜活检, 检出阳性病例125例(68.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对同时两种检出方法的135例病例进行比较, 传统细胞学技术筛查出阳性病例50倒, 阴性病例85例; 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筛检出阳性病例74例, 阴性病例61例。两种筛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以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作为评价标准, 液基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32.3%, 特异度为97.3%;DNA倍体分析技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4%和82.6%, 两者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资料,62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47例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等。  结果  ESD组61例完成内镜手术,1例中转外科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08±30.36)min,术中出血量(18.66±30.70)mL,术中有7例发生穿孔,创面或穿孔采用荷包缝合24例,单用金属夹缝合32例,5例创面未缝合;EFR组46例完成内镜手术,1例中转外科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2.13±20.95)min,术中出血量(17.06±23.25)mL,创面穿孔采用荷包缝合25例,单用金属夹缝合21例。ESD组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迟发性穿孔2例;EFR组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ESD组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间质瘤36例、平滑肌瘤14例、脂肪瘤5例、异位胰腺3例、其他4例,EFR组间质瘤40例,平滑肌瘤3例,其他4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复查无复发。  结论  ESD及EFR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16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  结果  164个甲状腺结节中, 良性病灶96个, 恶性病灶68个良性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后均早于周围腺体增强, 晚于周围腺体廓清, 多数结节表现为周边环状增强, 恶性结节大多以低增强为主, 增强回声不均匀, 早于周边甲状腺组织消退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93.75%、91.18%及93.75%;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91.67%、88.24%及91.67%: 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85.42%、82.50%及97.62%。  结论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两者联合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PCR-SSCP筛检非小细胞肺癌(NSCLC)ECFR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潜力。  方法  分别采用DNA测序法和PCR-SSCP分析对一定数量的NSCLC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 以DNA测序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PCR-SSCP法的灵敏度、假阴性率、特异度、假阳性率、约登指数、粗符合率、预测值和似然比等指标; 同时随机抽取20%的样本, 重新进行PCR-SSCP分析, 计算两次结果的Kappa指数值。  结果  PCR-SSCP分析的灵敏度为97.2%, 假阴性率为2.8%, 特异度为94.3%, 假阳性率为5.7%, 约登指数为0.915, 粗符合率为94.8%, 阳性预测值为77.8%, 阴性预测值为99.4%, 阳性似然比为17.1, 阴性似然比为0.5, 前后两次PCR-SSCP分析的Kappa指数值为0.81(P < 0.05)。  结论  PCR-SSCP检测NSCLC 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