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渐进式三维滚轮训练对男性前庭功能稳定性和心血管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2名前庭功能稳定性较差的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为期6 d、每天1次的渐进式三维滚轮训练。在训练前后利用电动转椅对被试者的前庭功能和心血管调节能力进行评价,观察在此过程中被试者前庭功能分级、Graybiel运动病评分、血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情况。结果 与训练前相比,三维滚轮训练6 d后被试者的Graybiel运动病评分显著降低(P<0.05),前庭功能合格率从训练前的66.7%提高至91.7%。在训练开始前,被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测试后较测试前均显著升高(P<0.05),电动转椅测试中的归一化低频功率(LFn)显著低于测试前(P<0.05),测试后的LFn显著高于测试中(P<0.05),测试中的归一化高频功率(HFn)显著高于测试前(P<0.05),测试后的HFn显著低于测试中(P<0.05);在训练结束后,被试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测试后的LFn显著高于测试前和测试中(P<0.05),测试后的HFn显著低于测试前和测试中(P<0.05);在训练前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滚轮单轴向旋转测试在评价人体前庭功能稳定性和心血管功能中的作用。 方法 12名受试者分别接受电动转椅和三维滚轮前倾30°单轴向旋转测试,观察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血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前庭功能分级表和Graybiel运动病评分量表对其前庭功能进行分级和评分,对比两种测试的不合格率。 结果 与测试前相比,受试者的Graybiel运动病评分在测试后均明显升高(P<0.05),且以上两种测试方法的前庭功能分级不合格率之间无明显差异;在分别进行电动转椅和三维滚轮前倾30°单轴向旋转测试后,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心率无显著性差异;低频功率(low-frequency power, LF)的归一化值呈降低趋势,高频功率(high-frequency power, HF)的归一化值呈升高趋势,LF/HF呈降低趋势,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结论 三维滚轮单轴向旋转测试与电动转椅测试在对人体前庭功能稳定性和心血管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前庭刺激后受试者血压(BP)、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及认知能力等的变化,为建立飞行人员前庭性错觉模拟体验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名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利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进行前庭刺激训练,持续时间3 min,其中加速阶段持续50 s,匀速旋转复合转头阶段持续2 min,减速阶段持续10 s。记录受试者训练后HR、BP、HRV、认知功能评分、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前庭症状变化及错觉发生情况。结果 与实验前相比,前庭刺激过程中受试者舒张压(DBP)、HR与呼吸频率(RR)均显著升高(P<0.05);前庭刺激后受试者注意力分配任务中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AI)显著下降(P<0.05),前庭症状评分显著增加(P<0.05),前庭功能稳定性分级为:0度4人,I度16人,Ⅱ度0人,Ⅲ度0人,前庭性错觉诱发率100%。结论 利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前庭刺激可引起适度的前庭反应,诱发前庭性错觉,对心血管功能和分配性注意力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为飞行员前庭性错觉模拟体验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通过比较三种不同转速下受试者前庭性错觉诱发情况、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和心血管功能的变化,为制定适宜的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名健康青年受试者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上分别接受15、20及25 r/min转速的前庭刺激,每种转速刺激持续时间5 min,并在匀速阶段做快速左右转头或抬头动作。记录受试者训练前后错觉发生率、前庭症状、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受试者在15、20及25 r/min三种转速的错觉诱发率分别为50%、85%和90%(P<0.05),前庭症状评分分别为3.9、4.7和5.9(P<0.05)。与实验前相比,20及25 r/min转速下受试者心率变异性高频功率显著降低(P<0.05)、低频功率显著升高(P<0.05),25 r/min转速下低频/高频显著升高(P<0.05),但三种转速间比较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种不同强度的前庭刺激均可不同程度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前庭反应和错觉诱发率均随转速增加而增加。20 r/min转速时前庭性错觉诱发率较高,同时前庭反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短臂离心机训练时不同头部运动方式产生的前庭刺激引起被试者的前庭症状评分、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等变化及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名男性被试者,分别进行3次足水平2 Gz、持续4 min的短臂离心机暴露,暴露期间被试者分别采取保持头部不动、左右转头45°或抬头30°姿势,记录实验中被试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及进行前庭症状评分,并分析不同前庭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保持头部不动方式相比,短臂离心机暴露符合左右转头45°或抬头30°均可引起明显的前庭症状,但收缩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等均无显著性改变,仅舒张压在短臂离心机暴露符合左右转头45°时显著升高(P<0.05)。两种头动方式间相比,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短臂离心机暴露过程中转头或抬头均可加大对前庭的刺激,但两种方式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为今后制定短臂离心机前庭功能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短臂离心机训练过程中增加前庭功能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9名被试者分别完成不转头和间断左右转头45度两次人体短臂离心机暴露,足水平2 Gz,持续10 min,记录实验过程中被试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同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价。结果 在短臂离心机暴露复合前庭刺激时,被试者心率、舒张压、心率变异性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较暴露前均显著升高(P<0.05,舒张压P<0.01),心率变异性高频功率显著降低(P<0.05);与单独短臂离心机暴露相比,舒张压显著升高(P<0.05),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呈现升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短臂离心机暴露复合前庭刺激可增强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利用短臂离心机开展前庭刺激训练6 d对男性心血管功能、心率变异(HRV)性和前庭症状的影响。 方法 12名男性被试者2人一组进行连续6 d人体短臂离心机暴露,足水平2 Gz,持续10 min,复合每分钟向左或向右交替转头45° 1次。记录实验前后被试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并进行HRV性分析,同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价。 结果 与训练前相比, 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6 d后被试者前庭症状明显减轻,前庭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 < 0.05);而被试者心率、舒张压、心脏泵血功能和HRV指标较训练前均无显著变化。 结论 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可显著增强前庭功能稳定性,但对心血管功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与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既往无有氧运动健身经历且符合研究要求的受试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愿意参加健身锻炼的50例设为观察组,按照研究要求定期进行广场舞有氧运动锻炼;将无主观意愿参加健身锻炼的50例受试者设为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不变。8 w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率变异性、心血管反射、平衡相关指标。结果 (1)心率变异性指标:观察组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均方根(SDNNindex)、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 MMSD)、总频谱、低频成分、高频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心血管反射;观察组心血管反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平衡指标:观察组睁眼、闭眼时摆动频率、摆动轨迹长、最大摆动角度、最大摆动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定期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反射,改善心率变异性,提高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功能,是一项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穴位电刺激对正常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进行对照、电针刺激和非穴位刺激3次试验。对照组仅安静平卧30 min,电针组给予双侧内关穴电针刺激30 min,非穴位组给予双侧前臂非穴位刺激,刺激参数同电针组。连续监测被试者心率变异性和心血管功能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和非穴位组相比,电针组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在电针期间显著升高(P<0.05);心率、每搏量及心排出量有升高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 结论 电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提高交感神经紧张度,调整自主神经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
龙耀斌 《内科》2007,2(4):501-503
目的探讨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前庭旋转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3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训练6次,共4周。评价指标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前和全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对象在试验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4周后治疗组的平衡、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具有更佳的疗效,且平衡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左室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冠心病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1例,另有高血压病患者51例(高血压康复组)。冠心病康复组和高血压康复组进行有指导的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未进行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前及24周后查血压、血脂、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平板负荷试验、6 min步行试验等项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康复组和高血压康复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66.2±6.26)%:(69.53±5.04)%:(68.41±5.08)%,P0.05],颈动脉斑块明显缩小[左斑块(2.14±1.62)mm:(1.21±0.87)mm:(1.35±1.35)mm,右斑块(1.81±0.93)mm:(1.01±0.89)mm:(1.12±0.95)mm,P均0.05],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359.27±89.58)m:(457.12±62.05)m:(426.45±52.68)m,P0.01],自感劳累分级减少[(14.84±0.78):(14.35±0.66):(14.39±0.60),P0.01]。上述指标冠心病康复组和高血压康复组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利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13.
王凯兴 《心脏杂志》2016,28(6):666-670
目的 探讨促生长激素神经肽家族新成员Alarin对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并为进一步认识Galanin家族分子的生物学作用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3种不同来源的Alarin(1-25,3-25,6-25)分别来自Kofler实验室赠送的Alarin(1-25, 3-25),国内上海强耀生物技术公司合成的Alarin(1-25, 3-25)和第四军医大学基因所合成的Alarin(1-25,3-25,6-25),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2组:阳性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NE)组〕和实验组(Alarin组),通过整体动物实验测定血流动力学和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测定血管张力,分别观察Alarin对实验大鼠心脏功能、血压、心率、血管张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在实验组中3种不同来源的Alarin(1-25,3-25,6-25)分别在不同剂量时对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左室收缩压、左室收缩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等心脏功能指标均没有明显影响,且不同终浓度的Alarin对大鼠腹主动脉的张力也无明显影响。而在NE组中,等剂量NE可明显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左室收缩压、左室收缩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等等心脏功能指标,且对大鼠腹主动脉具有明显的收缩作用。结论 Alarin对大鼠心脏及大血管的基础生理功能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应用离心泵和滚压泵的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的肺功能,探讨二者对CPB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准备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在手术时分别应用离心泵和滚压泵作为主泵。在麻醉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CPB结束后1小时和即将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之前三个时点分别抽取桡动脉血立即行血气分析,根据PaO2和PaCO2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结果两组的AaDO2在三个时点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组内比较,后两个时点与第一时点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应用离心泵和滚压泵的CPB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早期的肺换气功能较术前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on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function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Twenty-three sedentary men and women, 68.2 ± 4.6 (mean ± SD) years of age completed medical screening, including ECG studies and serum chemistries, graded exercise testing,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 determinations, and renal function testing prior to being randomly assigned to an exercise group (EG, n = 13), or to a non-exercising control group (CG, n = 10). The EG completed 16 weeks (3-bouts · wk?1) of supervised exercise training on treadmills and stair-climbers, progressing in intensity from 50% to 85% of maximal heart rate reserve. 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 (ERPF)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were measured by single-bolus I.V. radioisotope injections, VO2max was measured during maximum exercise testing. The EG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VO2max (from 21.8 ml · kg?1 min?1 to 26.0 ml · kg?1 · min?1; p = 0.0009), while the CG showed no change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ERPF or GFR in either group after the 16-wk training or control periods (p > 0.05).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although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renal function is neither improved nor adversely aff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