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中医症候、休息痛、晨僵时间、握力、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的改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ESR、CRP、RF、PLT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通络方对RA疗效显著,能降低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2.
从气血失和角度入手,结合脏腑病机及对脉道的影响,探析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气血升降失和,影响机体气血运行。血随气升,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气血升失和;气随血降,肺主气,胃主降浊,肾主纳气收藏功能异常易引起气血降失和。气血虚实失和,血虚则气之生化不足,气虚则无力行血以荣周身,导致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血失和,导致脉道通利不畅及脉管弹性减弱,血液在脉中受阻,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法对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DM教育,运动、饮食控制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通络方,每次煎煮取汁150 m L,日1剂,早晚2次饭前30 min温服。两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理化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有效率为89.9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24 h尿蛋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出和降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抑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血液透析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益气活血中药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尿素氮、肌酐、钾离子、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血液透析可以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可能与中药治疗CRF有关。  相似文献   

5.
益气摄血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多从气血相关的理论进行论治,气不摄血证是ITP临床常见的证型,补气摄血法是常用的治法。与西医相比,中医补气摄血的思路更好的抓住了止血这一关键矛盾,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疗目的。对ITP的研究,应探索与ITP证候具有特异性的关联性指标,尤其慢性ITP,临床多表现为气不摄血证,应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深入探索ITP气血相关的物质基础以及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验证益气摄血治疗ITP的临床疗效,阐明益气摄血治疗ITP的疗效机理,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当归补血汤对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环磷酰胺和放血法建立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检测成功后模型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补血汤(DBD)高剂量组、DBD低剂量组、贝那普利(BN)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另选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前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8周后称量各组受试动物的体质量,计算肾体比,检测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液学等指标,并对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与给药前相比有显著提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DBD受试动物的体质量显著增加,肾体比显著减小,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当归补血汤对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具有补气补血,控制肾脏肥大,改善肾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从生理、病因、病理,到辨证、施治,无一不是以气化论为理论根据的,因此,气化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真正核心,中医理论本质是气化论。气化作用激发和协调着气、血、津液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变化,维持着各个脏腑官窍的正常活动和机体的整个生命全过程。人体内气、血、津、液的产生、输布、发挥作用等,亦无不有赖于气化。气化有常,则津液流行,气血充盛,五脏安和,疾病不生;气化失常则津液不行,气血衰少,五脏动摇,变生百病;气体终止,则精气竭绝,阴阳离散。在临床上无论治疗气血病证,亦或是津液病证,调理气机、推动气化都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脾虚模型大鼠脑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活性表达,以及扶正益气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四君子汤组)、治疗:2组(玉屏风散组),每组各10只。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大鼠脾虚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的TGF-β1和TNF-α表达变化与四君子汤玉屏风散的治疗作用。结果:TGF-β1在海马CA1区和下丘脑腹侧核表达明显降低,TNF-αmRNA在海马CA1区和下丘脑腹侧核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TGF-β1水平及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结论:益气扶正中药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器官、调控细胞因子TGF-β1和TNF-α活性表达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活血药、益气活血药在Lewis肺癌转移过程中差异的分子机制,为中药逆转免疫逃逸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肺转移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Thl7/Treg细胞百分比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CD;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γ干扰素(IFN-γ)动态水平;RT—PCR检测各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Foxp3、RORγtmRNA动态表达水平。结果从各组药物抑制肺转移率看出,益气活血药苏木加黄芪优于单纯活血药苏木(P〈0.05),与环磷酰胺组相似(P〉0.05);除苏木黄芪组外,各荷瘤组小鼠脾Thl7与Treg细胞随时间迁移呈现出上升趋势;Thl7与Treg细胞的效应因子IL-17、IL-23、IFN-γ以及Thl7与Treg细胞关键转录分子RORTt、Foxp3呈现出与Thl7和Treg细胞相应的动态改变。结论益气活血药苏木加黄芪组在抑制肿瘤免疫耐受的形成和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免疫炎症反应优于单纯活血药苏木组和环磷酰胺组;各组药物对肿瘤转移机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益气活血药优于单纯活血药和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评估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气虚兼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 0 1 3年5月—2 0 1 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 2 2例脾肾气虚兼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金水宝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参苓白术散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8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肾气虚兼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味参苓白术散颗粒治疗效果显著,起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罗尧岳  石协桐  刘婵  郑源  吴涛  陈北阳 《中医药学刊》2014,(2):330-332,I0003
目的:探讨乌鸡白凤丸对肾虚血亏大鼠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血、饥饿加灌服羟基脲制备肾虚血亏大鼠模型,用乌鸡白凤丸进行干预,采用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腺体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ER、PR、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乌鸡白凤丸能有效增加肾虚血亏大鼠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ER、VEGF蛋白表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鸡白凤丸具有促肾虚血亏大鼠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及内膜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ER、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气虚血瘀证对抗栓疗效的影响。方法:123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后规范抗栓治疗,根据术后1周是否有气虚血瘀证表型分为气虚血瘀组(49例)和非气虚血瘀组(74例),同时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血浆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PCI术后气虚血瘀组MPA、vWF、GPⅡb/Ⅲa高于非气虚血瘀组(P<0.05),而PLT、F(1+2)和F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后强化抗栓治疗的基础上,气虚血瘀证仍然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但不影响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寒邪诱发的高血压性脑卒中前状态的气虚血瘀患者的效果。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脑卒中一级预防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血脂、血压及脑动脉供血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ET、IMT及TCD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可改善高血压性脑卒中前状态患者临床症状、血压、血脂及脑动脉供血情况,对中风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机械损伤加混合细菌感染法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动物模型,运用益气活血法的3个优化组方对模型大鼠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6、IL-10、TNF-α、IgG及IgM的浓度变化。结果:对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呈现出IL-2、IL-6、IL-10、TNF-α以及IgG、IgM参数的顺序关系,IL-2、IL-6参数的改变呈现干预的正向关系,IL-10、TNF-α呈现干预的复杂性关系,IgG、IgM却没有意义(P0.05);IL-6、TNF-α的B组、C组与A组参数的差异,反映3组之间的治疗作用。结论:益气活血法对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呈现出顺序关系、正向关系、复杂性关系、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的关系,还呈现出不同比例中药的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16.
滋阴益气活血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活血复方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肾脏与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治作用机理。方法:运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的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滋阴益气(常规剂量)活血复方组、滋阴益气(大剂量)活血复方组5组。分别灌胃治疗1月后,观测并比较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对肾脏的形态学结构、肾功能及血流通 动力学各方面的影响。结果:滋阴益气活血复方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降低尿蛋白排泄率与肌酐清除率,使早期糠尿病大鼠血NOS、ET增高的状态得到改善。结论:运用滋阴益气活血法能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改善肾血管血流动力学是其重要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面感染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创面感染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对感染性创面进行常规清创,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连接负压吸引设备,每天冲洗250 mL×3次,调整负压在30~40 kPa进行持续吸引。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治疗组采用十全大补汤冲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创面疼痛、渗出、水肿、肉芽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冲洗联合VSD治疗骨科创面感染气血亏虚证,能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创面疼痛、渗出及水肿程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增强环磷酰胺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组和联合组(CTX+PESV组),每组10只。记录肿瘤生长曲线,并采用逆转录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型CD80、CD86的表达变化。结果连续治疗21天后,联合组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明显抑制(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ESV组中CD80、CD86的表达有所增强,而CTX组中CD80、CD86的表达有所下降,联合组与CTX组相比强度和表达量均有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ESV组和CTX组TGF-β1和VEGF-A mRNA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与PESV组和CTX组比较,联合组TGF-β1和VEGF-A的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PESV可抑制Lewis肺癌中VEGF-A和TGF-β1的表达,促进DC的成熟,恢复其抗原摄取提呈功能,逆转CTX对机体的免疫损伤,从而起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检索CNKI、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共计690例患者。通过系统分析,益气活血法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能明显改善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症状,能够提高PaO2,增强肺功能,提高6 min步行距离,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漏斗图提示本结果具有可信性。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脑病一科就诊的80例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8.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