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居民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以及四类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4 — 2018年杭锦后旗居民死因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根本死因进行分类和编码,通过Excel 2010及SPSS 24.0软件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和早死概率等指标;趋势分析采用趋势χ2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4 — 2018年杭锦后旗居民粗死亡率为558.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4.52/10万,男性、女性和全人群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203.30/10万)、恶性肿瘤(122.26/10万)、脑血管疾病(96.97/10万)、损伤和中毒(34.02/10万)和呼吸系统疾病(13.22/10万),共占总死亡的84.14%。 各年龄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45~64岁年龄组死亡率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9.29,P< 0.05);死亡主要集中于≥45岁年龄组,占比92.65%。 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3.30,P<0.001);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P< 0.05)。 砷中毒病区主要死因标化死亡率高于全旗总人群(P< 0.001),死因顺位前4位与全旗人群相同。  结论  2014 — 2018年杭锦后旗居民死亡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已成为该地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应通过加强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工作,降低慢性病的早死概率,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史珊珊  石亚锋  邵哲 《疾病监测》2019,34(5):460-463
目的分析2014-2017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死因构成和减寿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死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PYLL率(PYLLR)等指标。结果2014-2017年余姚市年均死亡率为739.9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5.49/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832.53/10万,标化死亡率484.60/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649.51/10万,标化死亡率386.28/10万,男性整体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81.589,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234.41/10万)、呼吸系统疾病(136.09/10万)、脑血管病(99.82/10万)、心脏病(90.47/10万)和伤害(74.33/10万),前5位死因合计占总死因的85.84%;前5位死因PYLL为79 305.00人年,AYLL为13.01人年,PYLLR为26.49‰,其中伤害对寿命损失最大。结论余姚市居民死亡以恶性肿瘤为主,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建省劳动力人口意外死亡的态势。方法选择标化死亡率和标化 PYLL 率指标对 1990~1994年福建省疾病监测点劳动力人口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0~ 1994年福建省监测点劳动力人口标化意外死亡率为39.9/10万~68.8/10万,标化 PYLL 率为 11.5‰~29.6‰;意外死亡的“早死”现象较其他死因突出;平均标化 PYLL 率死因排位:自杀居首位(占27.8%)。淹死第二(占19.9%),交通事故第三(占14.5%);农村各类劳动力 PYLL 率均明显高于城市,潜在劳力的淹死、农村青年女性的自杀、男性的交通事故等因素已成为目前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意外死亡是福建省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死因,并以自杀、淹死、交通事故为主要危害死因,研究这些死因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已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安徽省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的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安徽省2014年23个全国疾病监测点常住居民老龄系数为10.18%,人群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4.94/10万和551.44/10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72岁。死亡率男性(716.95/10万)高于女性(530.53/10万)(U=44.81,P0.05)、农村(659.26/10万)高于城市(587.56/10万)(U=17.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均期望寿命女性(80.59岁)高于男性(75.33岁)、城市(78.20岁)高于农村(77.12岁)。慢性病占总死因的86.87%,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对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伤害对男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女性,而心脏病对女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男性。对城市和农村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安徽省居民健康影响日趋严重,在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伤害死亡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7 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期间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情况,计算伤害死亡率。 抽样进行死因回顾调查,通过死因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等指标分析疏附县维吾尔族伤害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共调查死亡个案866例。 伤害死亡率为78.13/10万,占全死亡人数的13.74%,标化死亡率为79.20/10万。 男性和女性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07.13/10万和48.10/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2.99/10万和44.19/10万。 伤害死亡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为3 978人年,占全死因PYLL的40.00%。 伤害前3位死因依次是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溺亡。 1 ~ 岁组主要伤害死因为意外溺亡、意图不明的溺亡和道路交通事故;5 ~ 岁组为意外溺亡;15 ~ 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倒;45 ~ 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和跌倒;65 ~ 岁组为跌倒、道路交通事故和砸死。结论疏附县户籍居民伤害死亡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且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壮年,伤害PYLL构成比较高,伤害已成为疏附县居民早死和劳动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不同年龄组的主要伤害死因各异,应对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丁晶莹  俞梅华 《疾病监测》2022,37(5):679-683
  目的  了解2013 —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胰腺癌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为胰腺癌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死亡资料(ICD-10编码为C25.0~C25.9),运用Excel 2010、SPSS 19.0等软件计算胰腺癌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PYLL)等指标了解胰腺癌死亡水平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组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衡量,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计算β,对APC检验采用t检验。  结果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累计死亡2 455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6.34%,死因顺位保持在第5位,死亡年龄(70.45±10.95)岁,其中年龄最小者为27岁,最长者为97岁。 胰腺癌死亡构成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平均死亡年龄女性大于男性(P<0.05)。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粗死亡率为11.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8.02/10万,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标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男性胰腺癌粗死亡率13.48/10万,高于女性9.68/10万(P<0.05)。 2013 — 2020年胰腺癌死因顺位保持在第5位,女性死因顺位由2013年的第5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4位。 胰腺癌粗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死亡人群集中在45岁以后,在80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 2013 — 2020年湖州市各地区死亡率在青、中、老三组居民中呈明显增长的变化,老年组死亡率最高,达50.41/10万。 2013 — 2020年因胰腺癌死亡导致的PYLL为10 002.50人年,WPYLL为 3 903.00人年, PYLL率为0.52‰,WPYLL率为0.20‰,男性PYLL、WPYLL均高于女性。  结论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死因顺位逐渐靠前,老年人和男性是高危人群,女性死亡率有上升趋势,需引起关注。 加大健康宣传,营造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的氛围,从根本上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做好胰腺癌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史珊珊  邵迪初  邵哲 《疾病监测》2017,32(12):970-975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1-2015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以及PYLL率(PYLLR)等指标。结果 2011-2015年余姚市伤害死亡率为73.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86/10万;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28.50/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4.39/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12.98/10万)、淹溺(5.48/10万)和自杀(5.20/10万);0~岁儿童少年组以淹溺(6.61/10万)为主要伤害死因,15~岁中青年组伤害死亡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12.25/10万), 65岁老年组伤害死亡以意外跌落为主(178.40/10万),PYLL为25 563.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21.63人年,PYLLR为6.77。结论 伤害是浙江省余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寿命损失,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伤害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三仟  熊炜  万信  曹瑜  胡松波 《疾病监测》2023,38(1):101-105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负担及变化趋势,并评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实现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2012—2021年南昌市新建区死因监测数据,采用R 4.2.0和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1.0软件计算粗死亡率、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率(YLL率)、早死概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各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AAPC进行描述。结果 2012—2021年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合计粗死亡率和YLL率分别为544.87/10万、109.91‰,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男性粗死亡率、YLL率和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癌症YLL率和早死概率分别为49.77‰和8.90%,为4类慢性病中最高;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下降最明显。结论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早死负担呈下降趋势,按照此趋势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早死概率变化情况,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整理2015—2020年河南省36个国家级监测点的死亡数据资料,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通过与“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目标(下降30%)比较,评价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结果 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87.67%升高到90.47%,呈上升趋势(APC=0.57%)。总人群、男性、女性的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早死概率由2015年的17.98%下降到2020年的17.19%;男性(APC=-0.81%)、女性(APC=-1.45%)、城市(APC=-0.91%)、农村(APC=-0.90%)均呈下降趋势。相同年份早死概率比较,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高于城市。四类慢性病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魏余琴  王晓玉  凌莉 《疾病监测》2020,35(9):831-835
目的分析2015 —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4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政府制订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方法死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导出的死亡个案,人口资料来源于公安系统数据,标化人口采用四川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2015 — 2019年雅安市主要慢性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分析其变化趋势。 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判别。结果2015 — 2019年雅安市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由496.35/10万上升到535.30/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1.91%,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标化死亡率由372.48/10万上升到393.87/10万,APC为1.41%,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3)。 2015 — 2019年雅安市4类主要慢性病的过早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22.38%,早死概率从14.92%下降至14.58%,APC为?0.57%,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2015 — 2019年雅安市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逐年上升,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缓慢下降,但防控形势仍严峻。 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导致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慢性病,应优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朱瑶  赵军  颜玮  陈轶英  徐艳 《疾病监测》2022,37(7):891-894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江西省常住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4—2021年江西省20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计算呼吸系统疾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运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衡量死亡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21年江西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56 196例,粗死亡率为83.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73.32/10万,标化死亡的AAPC为-4.16%,呈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0~、1~4、50~59、60~69、70~79岁年龄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尘肺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4—2021年江西省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COPD,加强对农村、男性、高龄老人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丁晶莹  俞梅华  黃铮 《疾病监测》2022,37(10):1371-1375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特征分布及寿命损失时间趋势情况,为防治乳腺癌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监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等指标,了解乳腺癌死亡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乳腺癌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从2012年的5.43/10万上升至2021年的7.10/10万,APC为3.98%,呈上升趋势(P<0.05);标化死亡率从3.98/10万上升至5.19/10万,APC为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死亡最早出现在18岁,死亡率主要从30岁以后逐渐增加,并在55~59岁组出现第一个小高峰(13.08/10万),在80~84岁年龄组死亡率达到最高峰(23.38/10万),其中70~74岁组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APC=7.57%,P=0.016)。 乳腺癌死亡造成的PYLL为9 985人年,PYLL率从2012年的0.66‰上升至2021年的0.77‰;WPYLL为6267人年,WPYLL率从0.43‰上升至0.44‰,变化趋势不明显。 女性乳腺癌PYLL率、WPYLL率均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高峰在50~54岁,分别为1.90‰和1.30‰。   结论  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患乳腺癌最早死亡的为18岁, 50~54岁中年女性为高危人群。 女性乳腺癌造成的PYLL、WPY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应加强对青少年女性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中年女性的“三早”预防的宣传教育,及早治疗乳腺相关疾病,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减少癌前病变,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我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年度报告数据分析2014年云南省大理州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卫生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描述居民死亡水平;以潜在减寿年数(PYLL)描述疾病生命损失。结果 2014年大理州共报告死亡个案20989例,居民死亡率为585.83/10万(标化死亡率601.08/10万),男性死亡率(685.49/10万)高于女性(521.25/10万)(2=383.56,P0.001);三大类疾病死亡构成依次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82.11%)、损伤和中毒(11.36%)、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6.53%);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89.00%;全人群PYLL前5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男性前5位PYLL与全人群一致;女性顺位第1位为循环系统疾病、第2位为肿瘤、第3位为损伤和中毒;全人群期望寿命77.08岁,其中男性74.46岁,女性79.94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将增加6.24、3.08、1.68和1.56岁。结论 大理州居民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是青壮年减少寿命的主要原因,各年龄组主要死因有差异,应针对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辽宁省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为基础,对辽宁省居民主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结果进行分析,为当地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辽宁省户籍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恶性肿瘤发病数据、传染病发病数据和2016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数据等指标,对辽宁省居民的主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辽宁省城乡居民粗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伤害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人群健康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评估湖北省伤害导致的死亡水平,对制订省级伤害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方法  使用2019年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分析湖北省常住居民伤害死亡情况。 数据经过整理、查重、剔除后,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不同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ArcGis 10.2软件分析湖北省伤害死亡病例的空间分布。  结果  2019年湖北省常住居民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59/10万、53.15/10万;男性分别为77.07/10万、69.19/10万;女性分别为47.65/10万、37.22/10万。 伤害死因顺位前3位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除了被杀以外,主要不同类型的伤害死亡,男性均高于女性(P<0.001)。 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3.46/10万、46.64/10万;农村居民分别为73.73/10万、60.87/10万。 除了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χ2=2.90,P=0.087)、被杀(χ2=0.21,P=0.643)以外,主要不同类型的伤害死亡,农村居民均高于城市(P<0.001)。 伤害死亡率在5~14岁年龄组最低(9.32/10万),在65岁以上年龄组最高(265.13/10万)。 恩施州、荆门市、十堰市、咸宁市、天门市、仙桃市、荆州市的伤害死亡水平较其他市(州)高,而武汉市、孝感市最低。  结论  湖北省居民伤害负担较重,尤其是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 伤害死亡存在性别、城乡等差异,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艳  徐珏  付文  刘冰 《疾病监测》2022,37(8):1106-1111
目的 了解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杭州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收集2006—2020年杭州市死因监测资料,计算糖尿病相关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糖尿病相关疾病及并发症构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粗死亡率为28.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04/10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的APC分别为10.30%和5.97%,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男性粗死亡率为27.71/10万,低于女性的29.25/10万(χ2=21.608,P<0.001),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的APC分别为7.14%和5.23%,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逐渐升高(χ2=60 754.086,P<0.001),其中45~54岁、55~64岁和65岁以上组,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