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晶莹  俞梅华 《疾病监测》2022,37(5):679-683
  目的  了解2013 —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胰腺癌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为胰腺癌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死亡资料(ICD-10编码为C25.0~C25.9),运用Excel 2010、SPSS 19.0等软件计算胰腺癌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PYLL)等指标了解胰腺癌死亡水平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组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衡量,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计算β,对APC检验采用t检验。  结果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累计死亡2 455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6.34%,死因顺位保持在第5位,死亡年龄(70.45±10.95)岁,其中年龄最小者为27岁,最长者为97岁。 胰腺癌死亡构成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平均死亡年龄女性大于男性(P<0.05)。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粗死亡率为11.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8.02/10万,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标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男性胰腺癌粗死亡率13.48/10万,高于女性9.68/10万(P<0.05)。 2013 — 2020年胰腺癌死因顺位保持在第5位,女性死因顺位由2013年的第5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4位。 胰腺癌粗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死亡人群集中在45岁以后,在80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 2013 — 2020年湖州市各地区死亡率在青、中、老三组居民中呈明显增长的变化,老年组死亡率最高,达50.41/10万。 2013 — 2020年因胰腺癌死亡导致的PYLL为10 002.50人年,WPYLL为 3 903.00人年, PYLL率为0.52‰,WPYLL率为0.20‰,男性PYLL、WPYLL均高于女性。  结论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死因顺位逐渐靠前,老年人和男性是高危人群,女性死亡率有上升趋势,需引起关注。 加大健康宣传,营造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的氛围,从根本上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做好胰腺癌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胡碧波  傅克本  邵哲 《疾病监测》2022,37(9):1230-1235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浙江省余姚市户籍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生存现状。  方法   收集2015—2021年余姚市户籍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监测资料,计算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年龄别率、0~74岁累积率及35~64岁截缩率,标化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各组数据性别差异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 利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0.1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Kaplan-Meier法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2015—2021年余姚市结直肠癌新发病例2 843例,居发病瘤谱第2位,年均粗发病率为48.58/10万,中标发病率为27.12/10万,世标发病率为20.69/10万,0~74岁累积率为2.48%,35~64岁截缩率为31.94/10万,发病粗率与中标率均呈上升趋势(APC=7.36%、APC=4.00%,均P<0.01);死亡病例1 102例,居死亡瘤谱第5位,年均粗死亡率为18.83/10万,中标死亡率为9.87/10万,世标死亡率为7.09/10万,0~74岁累积率为0.67%,35~64岁截缩率为8.11/10万,死亡粗率与中标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APC=3.71%、APC=0.19%,均P>0.05);所有指标男性均高于女性。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全局AAPC=7.67%、全局AAPC=8.39%,均P<0.01)。 结直肠癌中位生存时间为4.71年,5年生存率为59.12%。  结论  浙江省余姚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应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重点人群(男性和40岁以上人群)开展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北京市户籍女性乳腺癌死亡情况及趋势,为开展乳腺癌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0—2020年北京市女性乳腺癌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每10万人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等指标,分析2010—2020年患者发病到死亡时间变化趋势及发生继发转移所占比例,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2010—2020年北京市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与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10—2020年北京市户籍女性因乳腺癌死亡总例数为9 108例,2020年粗死亡率为14.43/10万,较2010年(10.84/10万)上升了33.12%[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3.10%,P<0.001],年龄标化后上升趋势减缓(AAPC = 1.10%,P=0.012)。 2010—2020年北京市户籍女性因乳腺癌死亡年龄中位数及患者从发病到死亡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均整体上升。  结论   2010—2020年乳腺癌仍是北京市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居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第5位,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生存期相对延长,说明北京市近年来的乳腺癌防治工作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情况,为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糖尿病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内蒙古数据通过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计算199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糖尿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反映糖尿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199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糖尿病死亡率由3.58/10万增至8.03/10万,APC为2.8%;DALY率由2.90人年/1000人增长至6.59人年/1000人,APC为3.0%;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0.05),男性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 死亡人数、死亡率、疾病负担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7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糖尿病疾病负担严重,男性人群疾病负担及伤残疾病负担较严重,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强糖尿病防控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居民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以及四类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4 — 2018年杭锦后旗居民死因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根本死因进行分类和编码,通过Excel 2010及SPSS 24.0软件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和早死概率等指标;趋势分析采用趋势χ2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4 — 2018年杭锦后旗居民粗死亡率为558.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4.52/10万,男性、女性和全人群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203.30/10万)、恶性肿瘤(122.26/10万)、脑血管疾病(96.97/10万)、损伤和中毒(34.02/10万)和呼吸系统疾病(13.22/10万),共占总死亡的84.14%。 各年龄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45~64岁年龄组死亡率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9.29,P< 0.05);死亡主要集中于≥45岁年龄组,占比92.65%。 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3.30,P<0.001);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P< 0.05)。 砷中毒病区主要死因标化死亡率高于全旗总人群(P< 0.001),死因顺位前4位与全旗人群相同。  结论  2014 — 2018年杭锦后旗居民死亡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已成为该地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应通过加强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工作,降低慢性病的早死概率,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莹  周艳丽  高源 《疾病监测》2017,32(8):696-699
目的 掌握2006-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相关的干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2006-2015年东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资料,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结直肠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东城区居民结直肠癌年均粗死亡率为18.80/10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6.82%,t=-7.721,P0.001),标化死亡率为9.98/10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3.25%,t=-4.440,P=0.002)。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高于女性(U=3.127,P0.01)。东城区结直肠癌PYLL为22 882人年,潜在减寿率(PYLLR)为2.38,AYLL为14.68人年。PYLL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4.81%,t=-4.930,P0.001),PYLLR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4.60%,t=-4.840,P=0.001),AYLL无明显变化趋势(t=1.223,P=0.256)。结论 东城区结直肠癌死亡率及PYLL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男性健康的影响大于女性,提示继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在50岁以上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居民伤害死亡分布情况及发展态势,为该区域人群伤害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19和SPSS 25.0软件完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等指标的计算,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趋势性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  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的平均总死亡率为53.68/10万,随着年份变化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6.200%,P<0.05)。 男性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77.62/10万,随着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6.854%,P<0.05),死因前3位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43.95/10万),自伤(7.39/10万),非故意中毒(5.33/10万)。 女性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28.89/10万,随年份变化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APC=?4.305%,P<0.05),死因前3位同男性一致。 0~14岁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17.38/10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9.154%,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6.74/10万),意外淹溺和沉没(5.47/10万),跌倒(1.27/10万);15~64岁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55.18/10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7.504%,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30.86/10万),自伤(6.94/10万),非故意中毒(4.11/10万);65岁及以上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113.5/10万,总体变化无明显趋势(APC=?3.343%,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47.48/10万),自伤(28.45/10万),跌倒(11.18/10万)。  结论  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道路交通事故为首位伤害死因,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死亡存在不同分布特点,应针对性地采取防控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史珊珊  石亚锋  邵哲 《疾病监测》2019,34(5):460-463
目的分析2014-2017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死因构成和减寿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死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PYLL率(PYLLR)等指标。结果2014-2017年余姚市年均死亡率为739.9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5.49/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832.53/10万,标化死亡率484.60/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649.51/10万,标化死亡率386.28/10万,男性整体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81.589,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234.41/10万)、呼吸系统疾病(136.09/10万)、脑血管病(99.82/10万)、心脏病(90.47/10万)和伤害(74.33/10万),前5位死因合计占总死因的85.84%;前5位死因PYLL为79 305.00人年,AYLL为13.01人年,PYLLR为26.49‰,其中伤害对寿命损失最大。结论余姚市居民死亡以恶性肿瘤为主,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远郊社区城镇化进程中居民过早死亡的情况及趋势。 方法根据2009年至2018年浦东新区某社区户籍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P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居民减寿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的趋势。 结果2009年至2018年该社区居民合计死亡2437人,其中629人死亡年龄<70岁,占25.81%(629/2437);合计PYLL为8099.20人年,PYLL率为23.18‰,PYLL标化率为14.05‰,AYLL为3.32年/人。PYLL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APC(95%可信区间)=-3.98(-7.29~-0.54)%,P=0.03];AYLL呈逐年下降趋势[APC(95%可信区间)=-5.72(-9.44~-1.84)%,P=0.01]。主要过早死亡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交通事故和循环系统疾病,PYLL率分别为11.27‰,2.76‰和2.07‰,主要AYLL损失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和恶性肿瘤,AYLL分别为13.37‰,12.7‰和5.03‰。 结论当地居民过早死亡导致的减寿情况逐年降低,防止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控制过早死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20年青海省调查地区居民死亡特征,掌握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为制定相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2020年青海省死因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青海省居民总死亡率为613.60/10万(标化率813.94/10万);城市死亡率为607.79/10万(标化率722.26/10万);农村死亡率为647.95/10万(标化率844.03/10万);牧区死亡率为580.08/10万(标化率854.70/10万);牧区死亡率最高,其次是农村,城市最低。居民前6位的死因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占报告死亡数的87.0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83.66%;主要慢性病PYLL占总PYLL的48.25%。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9.87%,城市为15.74%、农村为21.12%、牧区为21.02%。居民期望寿命为73.97岁,男性71.90岁、女性76.27岁。结论 4类慢性病已成为青海城市、农村和牧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慢性病过早死亡和PYLL是预防...  相似文献   

11.
骆小波  李晓弈  刘玲  黎昌兰  常悦 《疾病监测》2023,(11):1391-1397
目的 了解我国2010—2021年人群自杀疾病负担现状与趋势,为相关预防措施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21中国死因监测数据,计算不同组别自杀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采用Joinpoint 4.9.0软件描述不同组别自杀标化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1年自杀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4.60%,P<0.001),标化死亡率由的9.94/10万下降至5.71/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3.89%和-5.62%(均P<0.001)。2017—2021年10~24岁年龄组自杀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APC=17.17%,P<0.001);2010—2021年25~44和75岁及以上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97%和-7.22%(均P<0.001);2010—2021年45~59和60~74岁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5.69%和-8.65%(均P<0.001)。2010—2021年YLL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3.2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淄博市宫颈癌发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宫颈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分析2016-2021年淄博市宫颈癌(ICD-10)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发病、死亡及疾病负担指标。结果 淄博市宫颈癌发病率由2016年的14.77/10万升至2021年的17.54/10万(APC=4.51%,t=3.37,P=0.028);标化发病率由12.13/10万升至14.83/10万(APC=4.85%,t=3.92,P=0.017);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45~54岁组发病率升至高峰。沂源县25~44岁年龄组发病率由2016年的12.60/10万升至2021年的30.63/10万(APC=24.73%,t=3.87,P=0.018)。宫颈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2016-2021年宫颈癌所致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由0.72‰升到0.86‰,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4.50%;城市中宫颈癌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高于农村;城市与农村宫颈癌所致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率在DALY率中的占比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3.70%、-5.40%;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9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变化,为制定跌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7研究结果,采用死亡数、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YLD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DALY率等指标,利用2017年全球标准人口对各项率进行标化,描述内蒙古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情况,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反映跌倒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2017年内蒙古因跌倒造成的死亡数、YLD、DALY分别为854人、3.68万人年、6.34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32.53%、204.22%、37.98%, 而YLL下降了21.46%。1990—2017年标化死亡率由4.21/10万下降到3.23/10万,AAPC为?1.0%;标化DALY率由216.71/10万下降到208.10/10万,AAPC为?0.4%;标化YLL率由155.70/10万下降到97.53/10万,AAPC为?2.0%;标化YLD率呈现上升趋势,AAPC为2.20%,以上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性的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标化YLD率、标化DALY率均高于女性。 人群死亡率、YLL率、DALY率随年龄先下降后上升,在5~14岁年龄组最低,7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 与1990年相比,0~14岁人群因跌倒所致的死亡和疾病负担有所下降。  结论   1990—2017年内蒙古人群因跌倒所致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因跌倒导致的伤残疾病负担则上升,7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跌倒所致的死亡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4.
杨丽萍  彭财伟 《疾病监测》2021,36(9):955-957
  目的  分析2012 —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探讨影响该区人间布病疫情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 —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人间布病疫情资料及防控工作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2 — 2020年共报告人间布病86例,无死亡病例,2016年发病率最低(0.55/10万),2020年发病率最高(4.39/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趋势χ2=3.897,P=0.048),局部地区相对高发,以男性和农民为主,职业接触为主要感染途径,有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结论  南浔区人间布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职业人群防护未到位、病羊流入后未进行检疫流入市场、病羊和本地湖羊混养、私下屠宰和买卖的行为造成感染是主要原因,应持续加强联防联控,重点加强职业人群和羊只源头管控,继续扩大人群健康教育,提升一般人群的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宁波市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中肿瘤发病监测子平台,获取2011—2021年宁波市户籍人口恶性肿瘤发病资料。 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结合人口学资料后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分部位发病率并标化。 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根据Segi 1960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 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0.0软件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根据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95%置信区间衡量上升或下降幅度。 采用频数表法计算平均发病年龄和标化平均发病年龄,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病年龄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11—2021年宁波市恶性肿瘤世标率的上升幅度为3.19%(2.49%~3.90%),其中女性(5.53%)上升幅度高于男性(1.07%),P=0.001;农村地区上升幅度为4.78%,城市地区保持平稳。 分年龄发病情况,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上升幅度最高(14.00%);恶性肿瘤经标化平均发病年龄每年平均下降约0.38岁。 分部位发病情况,男性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的世标率呈上升趋势,胃癌、肝癌、食管癌的世标率呈下降趋势;女性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体癌的世标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和肝癌的世标率呈下降趋势。  结论   宁波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标化平均发病年龄降低,女性是重点防控人群,农村是重点防控地区,肺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是重点防控癌种。  相似文献   

16.
《疾病监测》2014,29(10):814-818
目的了解温州市0~19岁儿童青少年的死亡特征、水平和对寿命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温州市死因监测数据,通过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儿童青少年的死因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3年温州市0~19岁儿童青少年粗死亡率为39.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30/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42.74/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36.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0~19岁儿童青少年PYLL前3位分别为损伤中毒、先天异常、围生期疾病,全死因PYLL为86 985.00人年、PYLLR为25.47‰、AYLL为63.77年/人。损伤中毒对0~19岁儿童青少年生命健康影响最大,导致的PYLL为25 729.50人年,围生期疾病对0~岁组影响最大,导致的PYLL为14 490.00人年。结论损伤中毒是引起0~19岁儿童青少年寿命损失的最主要死因,围生期疾病对0~岁婴儿寿命损失影响最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爽  张辉  王卓  王德征  郑文龙  江国虹 《疾病监测》2022,37(11):1484-1489
  目的   了解2000—2020年天津市≥60岁老年居民伤害死亡谱的特征及变化情况。  方法   伤害死亡数据来源于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库,计算不同性别、地区和年龄组的伤害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 采用SAS 9.2统计软件,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计算构成比的变化趋势。 采用Joinpoint 4.3.1软件分析不同伤害原因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结果   天津市≥60岁人口占全年龄组伤害死亡的构成比从2000年的24.20%上升到2020年68.01%(P<0.01)。≥60岁人群伤害粗死亡率从2000年的53.26/10万上升到2020年的88.81/10万(AAPC=2.62%,P<0.01);标化死亡率从2000年的54.92/10万上升到2020年的85.29/10万(AAPC=2.55%,P<0.01)。 男性、农村居民和≥80岁老年人的伤害死亡率相对较高。道路交通伤害、跌倒、自杀、意外中毒和溺水是天津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的前5位原因。伤害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有跌倒(AAPC=8.21%,P<0.01)和溺水(AAPC=1.64%,P=0.009);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的有自杀(AAPC=?1.89%,P=0.014)、意外中毒(AAPC=?9.66%,P<0.01)和被杀(AAPC=?5.59%,P<0.01);道路交通伤害、火灾、砸死、触电和自然环境因素意外的标化死亡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00—2020年天津市≥60岁居民伤害死亡率不断攀升,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男性、农村居民和≥80岁老年人的伤害死亡率相对较高。 跌倒、道路交通伤害、自杀等伤害原因应作为老年人伤害防控的重点工作,应继续开展针对性防控,提升老年人口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史珊珊  邵迪初  邵哲 《疾病监测》2017,32(12):970-975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1-2015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以及PYLL率(PYLLR)等指标。结果 2011-2015年余姚市伤害死亡率为73.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86/10万;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28.50/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4.39/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12.98/10万)、淹溺(5.48/10万)和自杀(5.20/10万);0~岁儿童少年组以淹溺(6.61/10万)为主要伤害死因,15~岁中青年组伤害死亡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12.25/10万), 65岁老年组伤害死亡以意外跌落为主(178.40/10万),PYLL为25 563.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21.63人年,PYLLR为6.77。结论 伤害是浙江省余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寿命损失,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伤害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自贡市居民2001~2009年伤害死亡原因,为自贡市制定伤害防制策略、措施及提出相应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1~2009年自贡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对死因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自贡市伤害累计报告死亡10 957人,粗死亡率38.13/10万,标化死亡率36.07/10万。伤害死亡率以65岁以上老年人最高。前6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是:溺水、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合计占伤害死亡的76.55%。伤害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334 325.50人年,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为34.67年,PYLL率为11.63‰,男性PYLL率高于女性。结论自2006年以来,自贡市居民伤害死亡呈上升趋势,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伤害死亡已成为影响自贡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自贡市伤害死亡谱和目标人群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艳  徐珏  付文  刘冰 《疾病监测》2022,37(8):1106-1111
目的 了解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杭州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收集2006—2020年杭州市死因监测资料,计算糖尿病相关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糖尿病相关疾病及并发症构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粗死亡率为28.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04/10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的APC分别为10.30%和5.97%,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男性粗死亡率为27.71/10万,低于女性的29.25/10万(χ2=21.608,P<0.001),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的APC分别为7.14%和5.23%,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逐渐升高(χ2=60 754.086,P<0.001),其中45~54岁、55~64岁和65岁以上组,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