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  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59.0%)、女性34例(41.0%);平均年龄(43.3±11.4)岁;61例(75.5%)患者主要因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肿瘤单发75例(90.4%);肿瘤平均直径为(0.8±0.7)cm;主要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80例(96.4%);病理分级以G1为主,共65例(78.3%),Ki-67指数平均值为(2.1±1.7)%;肿瘤分期Ⅰ期78例(94.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A阳性29例(34.9%)。治疗方式使用内镜下切除67例(80.7%),手术16例(19.3%)。中位随访时间24(3~90)个月,5年生存率100%,2例(2.4%)复发。肿瘤复发与Ki-67阳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5);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30)。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治疗方式、肿瘤分级对预后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1)。  结论  淋巴结阴性R-NENs直径>1.0 cm相对容易浸及固有肌层,直径≤ 1.0 cm也有浸及固有肌层的可能,建议此类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决定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为淋巴结阴性R-NENs的主要治疗方式,Ki-67指数较高患者治疗后相对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李志彬  柯彬  孙琳  刘宁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9):953-957
  目的  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5例胃MA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EnVision法检测嗜铬蛋白A(synaptophysin,Syn)、突触素(chromogranin A,CgA)、CEA、CK8/18和Ki-67的表达情况。  结果  本研究35例胃MANEC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61.6±7.5)岁。肿瘤位于贲门17例、胃体9例、胃窦8例、残胃1例。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易被误诊为腺癌,诊断主要依赖病理。肿瘤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成分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腺癌成分中CEA(+)32例,CK8/18(+)33例;神经内分泌癌成分中Syn(+)33例,CgA(+)27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3年内17例患者死亡,且均为Ⅲ期或Ⅳ期。  结论  胃MANE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低,发病时多为中晚期。在结构形态上由两种肿瘤成分构成,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3K27M和Ki-67在小儿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8年6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38例小儿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3K27M和Ki-67表达并结合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H3K27M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肿瘤病理级别有显著性相关(P < 0.05)。Ki-67在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100%,Ki-67高标记指数与性别、年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与病理级别、肿瘤部位有显著性相关(P < 0.05)。患儿的性别、年龄与生存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分级、肿瘤部位、H3K27M蛋白阳性、Ki-67高标记指数在患儿生存时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小儿脑胶质瘤中H3K27M、Ki-67的表达水平对小儿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预后具有提示意义,且H3K27M、Ki-67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靶向治疗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56(neuron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56,CD56)、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在92例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carcinoma,PES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间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y,IHC)检测PESC中CD56、CgA、Syn分子表达;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Kaplan-Meier法、Cox多因素回归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法比较各组间生存曲线差异。   结果   食管下段癌组织中CgA阳性表达率高于食管中、上段(72.2% vs. 41.1% vs. 1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56、CgA、Syn表达与患者性别(P=0.262,0.998,0.931)、年龄(P=0.250,0.998,0.703)、肿瘤浸润深度(P=0.253,0.997,0.061)、淋巴结有无转移(P=0.767,0.998,0.613)无关;N1、N0的PESC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3);PESC混合鳞癌(HR=2.58;95%CI:1.11~5.98)及CgA阳性表达PESC(HR=1.87;95%CI:1.02~3.43)预后优于单纯PESC及CgA阴性表达患者。   结论   CgA表达与PESC肿瘤部位有关;淋巴结有无转移不影响PESC患者预后;组织学类型及CgA表达是PESC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Foxol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36例)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2例)组织中Foxo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Foxol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6.67%, 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0。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 < 0.01)。Foxol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显著增高(P < O.01), 而Ki-67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P=0.107)。Foxol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 > 0.05)。  结论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Foxol及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Foxol的表达显著升高, 而Ki-67的表达则显著降低。提示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在良、恶性胸腹水的液基细胞涂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本实验收集恶性胸腹水标本49例作为恶性组, 良性胸腹水标本25例作为良性组。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layer cytology test, TCT)法对所有标本进行制片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恶性组和良性组的涂片中Ki-67蛋白的表达,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恶性组Ki-6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组(P < 0.01); 恶性组Ki-67阳性细胞平均标记指数(MLI)高于良性组(P < 0.05); 恶性组Ki-67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恶性组与良性组Ki-67表达分析显示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Ki-67可作为恶性胸腹水诊断的一个新的生物标记物, 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TCT方法, 有利于提高细胞制片质量, 便于胸腹水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2)和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石蜡包埋的4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及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多梳组蛋白EZH2和细胞周期蛋白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EZH2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P<0.05),EZH2表达阳性率66.67%(28/42),EZH2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不相关,而在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不表达。在Ki-67阳性的33例腺样囊性癌患者中,25例EZH2表达阳性,表达率75.76%(25/33),Ki-67阴性表达的9例中,3例EZH2表达阳性,表达率33.33%(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ZH2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增加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提示腺样囊性癌中EZH2通过其在细胞周期管理中的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及Ki-67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危险度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5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CD133、CD117和Ki-67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术后无瘤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为20例骨软骨瘤。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检验标准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的骨软骨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6、P=0.008、P<0.001);CD133或Ki-67蛋白阳性表达骨肉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及平均转移时间短于CD133或Ki-67蛋白阴性骨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Ki-67在外科分期和远处转移对骨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其中CD133是外科分期及远处转移而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CD133和Ki-67表达可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initially diagnosed stage Ⅳ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IDBCB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IDBC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3岁。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34.3个月,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7.8%和12.2%。首发转移模式仅为骨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为41.7个月,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20.4%。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子亚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淋巴结状态、Ki-67指数、骨转移数目(number of bone metastasis,NBM)、初始转移模式、药物治疗模式及局部治疗与预后相关;74例IDBCBM患者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首发骨转移模式,NBM,药物治疗模式,Ki-67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 0.05)。  结论  Ki-67的高表达、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NBM较多、骨合并内脏转移均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但局部的手术和放疗是否获益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抗原4F2重链(4F2 heavy chain, 4F2hc)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学特征、细胞增殖以及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F2hc、Ki-67和CD34在6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计数Ki-67标记指数(Ki-67 LI)和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4F2hc在胶质瘤中高表达, 其免疫阳性染色既定位于瘤细胞也定位于血管内皮; 4F2hc表达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升高而明显增强(P=0.001), 在高度恶性胶质瘤中4F2hc表达明显强于低度恶性胶质瘤(P=0.002);4F2hc表达与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存在明显正相关(P=0.003), 但与微血管密度无明显相关性(P=0.214)。  结论  4F2hc与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可能在胶质瘤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寻找影响预后独立指标。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术的100例MPM病例,研究石棉接触、CA125、腹水、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评分、完全细胞减灭(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TNM分期、组织学分型、脉管瘤栓、神经侵犯、Ki-67指数,收集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预后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独立影响MPM预后的临床病理学因素。结果:本研究男性48例(48%),女性52例(52%),中位年龄54(24~72)岁,有石棉接触史患者19例(19%),腹水患者90例(90%),CA125≥35 U/mL 58例(59%),PCI评分≥25分56例(56%)、CC评分为0~1分49例(49%)、2~3分51例(51%)。上皮样型79例(79%),非上皮样型21例(21%),Ⅰ期患者10例(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标本中MMR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并评价其在Lynch综合征和散发性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  结果  607例患者中MMR表达缺失率为35.58%。MMR蛋白表达缺失的阴性组与表达正常的阳性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P53、CD34、D2-40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VEGF、Ki-67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检测MLH1、MSH2、PSM2、MSH6蛋白可以作为初步筛选Lynch综合征患者的方法。  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MMR检测,筛查Lynch综合征患者和家族成员,进行管理及干预,可降低部分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肺小活检中提高肺癌组织学分型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三家医院小活检肺癌128例,免疫组化根据形态学观察情况选用抗体包括p63、p40、CK5/6、TTF-1、NapsinA、CK7、CgA、Syn、CD56、Ki-67等标记,通过单纯形态学观察和结合免疫组化分别进行肺癌组织学分型。结果:128例肺癌中单凭形态学观察肺癌分型准确率为77.34%,结合免疫组化分型准确率为91.41%,提高了14.07%。结论:肺癌小活检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能提高肺癌组织学分型。建议在形态学基础上综合运用一组抗体:鉴别腺癌与鳞癌时选用TTF-1、NapsinA、CK7、p40、p63、CK5/6;倾向小细胞癌时选用CgA、Syn、CD56、Ki-67、TTF-1、p4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颅内室管膜瘤患者276例, 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Ki-67指数、术后是否放疗、术后是否化疗对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  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是否放疗均能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1), 并且是影响总生存时间(P<0.001, P<0.001, P = 0.002)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1, P<0.001, P<0.001)的独立因素; Ki-67指数是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P<0.001)。肿瘤位于幕上、Ki-67指数≥10%是提示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 肿瘤全切、术后行放疗是保护因素(P<0.001, P=0.001)。  结论  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Ki-67指数、术后是否放疗是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尽可能的肿瘤全切和术后放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