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治疗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单中心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病理证实为阑尾源性PMP并经CRS+HIPEC治疗604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4例患者经历621次CRS+HIPEC治疗,平均年龄56.7岁,其中女性364例(60.3%),男性240例(39.7%),平均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为25.7。28.5%(172/604)的患者完全减瘤(CCR 0/1)。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131/604),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7%(4/604),术后5年生存率为53.6%。高级别病理类型、不完全减瘤(CCR 2/3)、PCI>20、3~4级不良事件是PM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阑尾源性PMP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恶性肿瘤综合征,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国际推荐的PMP标准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估CRS+HIPEC治疗PMP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安全性。  方法  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CRS+HIPEC治疗182例PMP临床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因素,并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  结果  182例PMP患者接受CRS+HIPEC治疗,低级别PMP 73例(40.1%),部分低级别、部分高级别PMP 50例(27.5%),高级别PMP 53例(29.1%),PMP伴印戒细胞6例(3.3%);中位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30分,PCI≥20分为134例(74.0%);肿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0~1分者为79例(44.1%);死亡48例(26.4%),生存134例(73.6%),中位生存时间64.7个月(95%CI:43.1~84.3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4个独立预后因素:年龄(HR=12.079,95%CI:1.605~90.916)、CC(HR=0.211,95%CI:0.069~0.641)、是否有吻合口(0个vs. >1个)(HR=5.519,95%CI:1.176~25.907)、吻合口数量(1个vs. >1个)(HR=7.543,95%CI:1.592~35.732)。围手术期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率分别为1.6%、19.8%。  结论  PMP患者在腹膜肿瘤专科单位接受CRS+HIPEC治疗,达到完全肿瘤细胞减灭,可延长生存,围手术期安全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完全手术切除Ⅰ期肺腺癌患者的病理亚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接受完全手术切除的Ⅰ期肺腺癌153例,按WHO 2004年版肺癌病理分类标准进行亚型分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病理亚型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153例Ⅰ期肺腺癌以腺癌混合亚型最多见,占53.59%(82例);腺癌单一亚型占39.87%(61例),按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乳头样腺癌、腺泡样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oalveolar carcinoma,BAC)和实性腺癌伴黏液形成(solid adenocarcinoma with mucin,SACM),分别占27.45%(42例)、5.88%(9例)、3.92%(6例)和2.61%(4例);还有10例变异型腺癌,包括9例黏液性腺癌(5.88%)和1例胎儿型腺癌(0.65%).术后3年生存率以BAC和胎儿型腺癌最高(100%),SACM最低(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含SACM成分(9例)与不含SACM成分(144例)腺癌组患者的肿瘤大小、胸膜侵犯和T分期无明显差异,但含SACM成分的肺腺癌术后3年生存率(54.55%)要低于含SACM成分的肺腺癌(7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肿瘤组织中含有SACM成分是Ⅰ期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腹膜假黏液瘤(PM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症候群。本研究旨在研究卵巢转移情况对阑尾源性PMP女性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2008—2019年间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1 008例PMP临床数据库, 比较卵巢转移组和卵巢未转移组之间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差异。结果共入组164例患者, 卵巢转移组113例, 卵巢未转移组51例。中位随访28(1~131)个月, 中位总生存(OS)期为51个月(95%CI为46.3~55.7个月), 卵巢转移组为38个月(95%CI为33.7~42.3个月), 卵巢未转移组未达到中位OS。5年OS率卵巢转移组为55.8%, 卵巢未转移组为88%。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减灭程度0/1, 卵巢未转移和低级别病理学类型是良好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阑尾源性PMP女性患者, 卵巢转移是预后不良因素, 推荐女性患者早期行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至2009年间16例罕见的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病人发病年龄23-86岁,中位年龄51岁,男:女为5:11.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阑尾类癌预后较好,黏液性腺癌预后次之,腺癌预后差.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病率低,术前诊断困难.对于有浸润倾向的恶性肿瘤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黏液性腺癌,应避免手术中黏液外漏.腹腔化疗和全身化疗可以改善晚期阑尾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丁文  孙菲  李艳芳 《肿瘤学杂志》2013,19(2):129-132
[目的]探讨与卵巢黏液性腺癌预后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收治的106例卵巢黏液性腺癌病例资料。[结果]106例患者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0%和59.0%。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手术是否能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合并卵巢腺瘤或交界瘤病史、淋巴结病理、腹水病理是卵巢黏液性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和是否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其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卵巢黏液性腺癌,FIGO分期、手术是否能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卵巢黏液性腺癌治疗的首要方法是手术治疗。对于早期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保守性手术。对于晚期患者,应尽量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在非根治性阑尾来源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非根治性阑尾来源低级别P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及HIPEC对其治疗价值。结果237例接受术中HIPEC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接受HIPEC治疗的患者(52%vs.26%,P<0.001);同时接受术中及术后HIPEC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接受术中HIPEC治疗的患者(57%vs.44%,P=0.004)。单因素分析显示HIPEC、根治程度、减瘤前PCI>30、减瘤后PCI>30、CA19-9异常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未接受术中HIPEC治疗以及CA125异常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无法达到完全减瘤的阑尾来源低级别PMP患者,姑息性减瘤术联合HIPEC治疗仍可显著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杨晗  马毓梅  夏娜 《肿瘤学杂志》2015,21(11):880-884
摘 要:[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Ⅲ期和Ⅳ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49例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为33.00%,中位生存时间为47.0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术后残留灶、阑尾转移、淋巴结转移、化疗周期是影响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和术后化疗周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在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配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阑尾黏液性肿瘤较为罕见,可发生腹膜转移形成腹膜假黏液瘤。目前,临床上多应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o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进行治疗。其组织学类型、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评分及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等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尚为明确。将规范的组织学分类作为预测因子应用至临床,探讨不同组织学分型、PCI评分和CC评分等因素对伴有腹膜转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行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经CRS联合HIPEC治疗后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转归。按照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消化道肿瘤推荐的分类标准和国际腹膜表面肿瘤组的规范化组织学分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明确组织学分型、PCI评分、CC评分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  结果  共48名患者接受了CRS+HIPEC的治疗。经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CI 评分 、CC评分、原发组织学类型和腹膜组织学类型均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与PCI评分≤10分相比,20~30的危险比为10.38;CC评分与0分相比,1分和3分的危险比分别为4.26和14.74;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9.81;腹膜组织学类型中,与无细胞黏蛋白相比,高级别腹膜黏液癌的危险比为14.3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仅原发组织学类型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110.79。  结论  对于经过CRS+HIPEC治疗阑尾黏液性肿瘤及其引起的腹膜假黏液瘤,规范化地进行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腹膜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与原发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相比呈正相关。原发病灶和腹膜灶恶性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相对于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原发病灶组织学分型与患者预后更为密切,是更好的预测指标。同时,患者预后与CRS的CC评分和PCI评分有关,PCI评分和CC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因此,在CRS+HIPEC治疗中,应对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进行组织学分型,尽可能减瘤彻底,规范化地HIPEC治疗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0.
安鲁彪  夏奥  史冠军 《肿瘤学杂志》2021,27(10):848-853
摘 要:[目的] 分析扩大姑息减瘤范围对改善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手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治疗但仅达到姑息减瘤的阑尾来源PMP患者资料,并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matching,PSM)方法平衡资料中的选择偏倚。[结果] 共567例未接受达到完全性CRS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PSM后良好匹配患者153对。匹配后CC-2(残余肿瘤直径为2.5 mm~2.5 cm)患者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33%和18%,与CC-3(残余肿瘤直径>2.5 cm)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5年生存率39%,10年生存率30%;P=0.829)。 以PMP初始诊断日期计算生存期,两者间也无显著性差异(10年生存率 CC-2 vs CC-3:32% vs 44%;P=0.292)。 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2.1,P<0.001),病理类型(OR=1.57,P=0.004)和是否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EC)(OR=2.01,P=0.00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无法彻底清除病灶的PMP患者,扩大切除手术范围并不能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该部分患者实施HIPEC治疗存在生存获益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结直肠腺癌侵袭性前缘的生长方式,计数肿瘤细胞巢出芽的数量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的数量,探讨以上参数与相关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院行手术切除的126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样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6例病理切片进行染色,广谱CK用于标记肿瘤细胞巢出芽,CD8标记T淋巴细胞进行评估。  结果  结直肠腺癌侵袭性前缘的浸润性生长方式,高级别肿瘤细胞巢出芽与肿瘤大小病理分期(pT)(P=0.029,P < 0.001),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pN)(P < 0.001,P=0.023)及脉管浸润相关(P < 0.001,P < 0.001);高级别肿瘤细胞巢出芽与肿瘤组织学低分化程度相关(P < 0.001);高级别CD8+T淋巴细胞浸润可能与阻碍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0)。  结论  结直肠腺癌侵袭性前缘的浸润性生长方式,高级别肿瘤细胞巢出芽与患者预后相关,两种组织学形态特征易于观察,可重复性好,借助于广谱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P16蛋白、P53蛋白、CvclinDl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卵巢浆液性癌(低级别19例, 高级别26例)及25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进行P16、P53、CvclinD1蛋白检测, 并分析其意义。  结果  P53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 显著低于高级别癌中的69%(P < 0.05), 而CyclinD1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9%, 显著高于高级别癌中的15%(P < 0.05), P53和CvclinDl表现为负相关(r=0.211)。P16在低、高级别癌肿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2%, 高级别癌阳性率高于低级别癌,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53和CyclinDl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对于形态上介于高、低级别之间的浆液性癌, 二者可能成为分级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诊治现状、自然病程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具有完整自然病程的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非规范化治疗情况(误诊时间、误治时间、既往抗肿瘤治疗情况)、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情况、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评分、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脏器切除数量、腹膜切除区域数量、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等]、随访生存时间,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采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5年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60.6%),女性37例(39.4%), 中位年龄54(24~76)岁,既往抗肿瘤治疗者59例(62.8%),中位误诊时间0.8(0~62.5)个月,中位误治时间15.3(0~214.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CRS+HIPEC治疗,中位手术时间10.1(4.8~16.5)h,中位脏器切除数2(0~8)个,中位腹膜切除区域数5(0~9)个,中位PCI评分32(3~39)分,CC评分2~3分者达80.9%(76/94),SAE发生率35.1%(33/94)。94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30.8(2.4~218.4)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63.8%、44.7%和23.4%。分层分析显示,既往腹腔化疗(46.5 个月vs. 26.3个月)、PSS 1~3分(39.0个月 vs. 21.9个月)、低/高级别病理类型(41.5/40.9 个月vs. 20.1个月)、KPS≥80分(41.5 个月vs. 23.9个月)、无淋巴结转移(35.5 个月vs. 17.1个月)、Ki-67<50%(46.4 个月vs. 20.8个月)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P<0.05)。5年生存预后分析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下5个因素与5年生存率有关:PSS评分(P=0.021)、既往腹腔化疗(P=0.008)、病理类型(P=0.004)、淋巴结转移(P=0.008)和Ki-67表达程度(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出以下3个影响5年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既往腹腔化疗(HR=0.458,95%CI:0.253~0.827,P=0.010)、淋巴结转移(HR=2.879,95%CI:1.345~6.163,P=0.006)、Ki-67≥50%(HR=2.502,95%CI:1.418~4.417,P=0.002)。  结论  PMP非规范化治疗现象较普遍,误治时间长,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表达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RS+HIPEC术前腹腔灌注化疗可能为PMP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86例GEP NET G3的原发肿瘤部位包括胰腺(40例)、胃肠(37例)以及原发肿瘤不明(9例)。镜检肿瘤均分化良好,呈器官样、巢状生长,局灶可见假腺样、细条索样或缎带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肿瘤的Ki-67指数范围为21%~60%,中位值为30%,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type 2,SSTR2)的阳性率为83.9%(26/31),在检测病例中没有发现微卫星不稳定和P53异常表达(分别为0/24、0/11)。生存分析表明,获得随访的76例患者,27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8.6(26.6~70.6)个月,确诊时有无远处转移和能否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确诊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以及Ki-67指数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HR=7.33,95% CI:1.56~34.10)。  结论  GEP NET G3的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易发生远处转移是其临床特点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后明确的成人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接受替莫唑胺标准放化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接受活检或病灶切除手术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WHOⅢ级和Ⅳ级),并完成标准同步放化疗和至少2个周期替莫唑胺5/28天方案辅助化疗的患者29例,收集患者临床和随访信息,应用Cox回归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1.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Ⅲ级vs.Ⅳ级,HR=0.386(95% CI:0.164~0.911,P=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病理级别对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起病至接受手术的时间、病灶大小、手术方式以及贝伐珠单抗使用情况等对预后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高(>60分)和较低级别(Ⅲ级)与患者良好预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11)。  结论  病理分级低和KPS评分高是成人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是患者预后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对于根治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价值,并建立预后模型以早期发现术后预后较差的患者。  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0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且术后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5例,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为术前测定,并对相关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期进行分析。  结果  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6.5%和36.3%。血小板和/或纤维蛋白原升高的患者生存期较短。多因素分析提示病理分期(P<0.05)、复发或转移(P<0.05)及血小板水平(P<0.05)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7、24和20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术前血小板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风险模型的建立或可较早发现高危患者并尽早给予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41例复治晚期NSN? 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腺癌38例,其他病理类型3例。19例患者为二线治疗,22例患者为二线以上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18例,突变阴性23例。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化疗的平均周期数为3.1个,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平均周期数为5.0个。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2.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2.9%。二线治疗与二线以上治疗的患者疗效接近,ORR分别为10.5%、13.6%(P=0.572),DCR分别为89.5%和77.3%(P=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6个月(95%CI:3.619~5.581)、11.9个月(95%CI:9.797~14.003)。单因素分析提示EGFR突变、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 > 4个及女性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χ2=19.673,P < 0.001;χ2=6.820,P=0.009;χ2=6.374,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状态、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29,P=0.001;HR=0.336,P=0.01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出血、高血压、蛋白尿等,多数为1~2级。  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NSNSCLC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EGFR突变阳性、贝伐珠单抗使用4个周期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鸟苷酸结合蛋白α亚基(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ubunit,Gsα)表达与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65例PMP患者病理标本,行常规组织病理学和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sα蛋白表达,研究Gsα蛋白表达与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65例PMP肿瘤行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Gsα高表达者35例(53.8%),低表达者30例(46.2%)。单因素分析显示,Gsα高表达与下列5个临床病理指标呈正相关:术前肿瘤标志物(χ2=3.68,P=0.087)、术中腹水量(χ2=3.69,P=0.055)、腹膜癌指数评分(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χ2=3.12,P=0.077)、肿瘤细胞减灭程度评分(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χ2=2.72,P=0.099)、组织病理分级(χ2= 5.85,P=0.016)。多因素分析显示,Gsα蛋白高表达仅与组织病理分级呈独立正相关:高级别或高级别伴印戒细胞的组织病理类型(OR=3.47,95%CI:1.1 ~ 15.6,P=0.02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8.08,95%CI:2.42 ~ 26.97,P=0.001)、既往手术(HR=0.24,95%CI:0.07 ~ 0.81,P=0.022)、组织病理分级(HR=3.92,95%CI:1.12 ~ 13.70,P=0.032);Gsα蛋白表达(HR=3.25,95%CI:1.01 ~ 10.5,P=0.048)为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Gsα蛋白高表达与高级别或高级别伴印戒细胞的组织病理类型呈正相关,提示PMP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治疗前胸部CT特征对克唑替尼(crizo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经克唑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前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评价,并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结果  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10个月。胸部CT特征与克唑替尼疗效无相关性(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较大(P=0.009)、中央型(P=0.002)、存在实变(P=0.002)、存在胸腔积液(P=0.001)或存在癌性淋巴管炎(P=0.019)提示患者PFS较短。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位置(HR=3.219,95%CI:1.517~6.833;P=0.002)为独立预后预测因素。  结论  晚期NSCLC治疗前胸部CT特征对预测克唑替尼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