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郭黎  蔡伟  邵云平 《疾病监测》2022,37(3):352-355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食堂厨工诺如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结合同时期中小学校食堂厨工隐性感染诺如病毒的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诺如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止疫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和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中小学校食堂厨工粪便标本或肛拭子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食堂厨工个人基本信息和对诺如病毒的认知情况,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中小学校食堂厨工隐性感染诺如病毒的疫情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感染影响因素。  结果  共有30家中小学校的785名食堂厨工参与本次调查和采样,问卷回收有效率94.27%(740/777)。 标本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0.27%(2/740);阳性组和阴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时间、进入食品操作间之前是否更换工作服、佩戴一次性口罩、是否洗手、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是否爱吃生冷海鲜产品、诺如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的认知情况、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不适症状是否去医院就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不适症状是否及时上报食堂管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44,P<0.05)。 中小学校因食堂厨工隐性感染诺如病毒的疫情发病率与非食堂厨工感染的疫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122,P<0.05),疫情单位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0,P<0.05)。  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校食堂厨工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率为0.27%,诺如病毒感染在流行期存在引起聚集性疫情发生危险,应加强食堂厨工诺如病毒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警惕性,做好健康监测,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及时上报并暂时脱岗隔离;在诺如病毒流行高发期,定期对食堂厨工采样检测,严格落实阳性检测者隔离措施,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1年山东省某小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疾病的流行情况,采集水样本、典型病例的粪便或呕吐物、密切接触者的肛拭子标本进行胃肠炎病毒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搜索到病例69例(9例为小区内幼儿园儿童,60例为社区居民), 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76.81%),腹泻(69.57%)。 0~5岁儿童罹患率最高(21.18%)。 17份病例标本和2份密切接触者标本GⅡ组诺如病毒阳性,基因型均为GⅡ.4[P16]。  结论   本次事件是由GⅡ.4[P16]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是由患病儿童呕吐物造成环境污染,社区人员密切接触导致,及时识别和妥善处置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2021年北京市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及措施,探讨疫情处置经验。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三间分布,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肛拭子和环境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和肠道致病菌检测。  结果   共搜索到156例疑似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24.5%(156/638)。 病例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98.1%),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露模式;病例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不同教学楼、不同楼层、不同班级间罹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罹患率为33.1%(95/352),女性罹患率为26.2%(61/286),男女性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6, P=0.098)。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近距离接触患者呕吐物(≤1 m)为本起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14,95%CI: 2.76~53.39)。 57件肛拭子标本和3件环境涂抹标本检出GⅡ组诺如病毒。  结论   本次事件是由GⅡ组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近距离暴露患病儿童呕吐物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未及时处理呕吐物和疫情迟报为本次疫情规模较大的重要原因,建议学校及时规范处置呕吐物。 同时建议学校加强监测,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和处置,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3 —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基因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4、12月、2019年3月发生的4起学校/托幼机构急性胃肠炎患者送检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RT-PCR法对核酸阳性标本的多聚酶和衣壳蛋白部分区域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 利用在线分型工具和系统进化分析对病原序列进行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  共计28份标本中分别有5、4、2、5份为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7.1%(16/28)。 4次疫情各有1份标本测序成功;在线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支分析显示,4起疫情的病原均为GⅡ.P7-GⅡ.6重组型诺如病毒,但进化分支不同,其中2013年疫情标本检出GⅡ.P7-GⅡ.6c型;2014年2起疫情均为GⅡ.P7-GⅡ.6b型,2019年疫情中检出的GⅡ.P7-GⅡ.6a型。  结论  GⅡ.P7-GⅡ.6型重组型诺如病毒是引起湖州市2013 — 2019年4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每年毒株存在一定基因进化分支的差异。 鉴于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持续和广泛的流行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型别重组型诺如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王仁媛  许莉  李超  黄玲  曾良英 《疾病监测》2022,37(6):839-843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海南省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31 860名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检出率进行统计。 将有出生缺陷患儿设为病例组,另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出生时间匹配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结果   31 860名新生儿中共检出出生缺陷患儿41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32%。 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神经管缺陷、尿道下裂。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016—2017年(OR=2.903,95%CI:1.815~4.612)、异常生育史(OR=2.518,95% CI:1.604~3.805)、出生体质量(OR=5.182,95% CI:3.627~8.519)、孕期饮酒(OR=4.257,95% CI:3.106~6.115)、孕期吸烟(OR=4.613,95% CI:3.327~7.185)、孕早期病毒感染(OR=3.526,95% CI:2.413~5.114)、孕期服药史(OR=8.903,95% CI:5.275~15.927)、孕期有毒物质接触史(OR=7.602,95% CI:4.713~13.165)、孕期营养不良(OR=6.127,95% CI:3.952~11.864)及孕期不良精神刺激(OR=2.308,95% CI:1.462~3.287)是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结论   海南省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仍较高,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应针对性地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张辉  李倩  唐红  刘继锋  李思瑶  李焱 《疾病监测》2022,37(6):844-849
  目的   调查2021年西安市一起幼儿园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暴发原因,并对病原体进行分子鉴定分型。  方法   根据诺如病毒疑似病例定义主动搜索病例,同时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三间分布特征,结合队列研究方法分析疫情暴发原因;采集典型病例肛拭子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分型。  结果   该起暴发疫情共持续3 d,累计报告病例31例,病例均为幼儿,罹患率为14.16%(31/219),其中4岁病例占比最大(93.55%,29/31),小(4)班罹患率最高(40.00%,12/30);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100%)、腹泻(12.90%)和腹痛(6.45%),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流行曲线提示疫情为一次性暴露后同源感染引起。 队列研究显示近距离暴露呕吐物幼儿发病风险是远距离暴露幼儿的3.98倍(相对危险度 = 3.98,95% 置信区间: 2.159~7.334)。 病例样本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61.54%(8/13),经基因测序和鉴定分型确定渉疫毒株为GⅡ.3[P12]基因型诺如病毒。  结论   该起疫情暴发原因是托幼儿童暴露于首发病例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感染毒株为GⅡ.3[P12]基因型诺如病毒。 建议托幼机构加强教职工诺如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尤其是对病例呕吐物和排泄物的应急处置,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常州市武进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来自中小学及托幼机构的急性胃肠炎患者诺如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该地区诺如病毒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常州市武进区2020年11月—2022年10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涉及中小学及托幼机构的有急性胃肠炎症状者(n=231)及与其密切接触的无症状人员(n=95)的肛拭子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及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326份样本中,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5.09%(147/326);诺如病毒基因分型以GⅡ型为主,占85.71%(126/147)。140例诺如病毒阳性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占95.71%, 134/140),且GⅠ型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更严重。4~6月的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9.21%(45/76);男性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更高,诺如病毒阳性检查率达54.94%(89/162)。年龄小是诺如病毒的易感因素,0~6岁婴幼儿的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56.69%),其次为7~12岁儿童(46.43%)。结论 常州市武进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浙江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提出当前防控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浙江省学校发生的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19年报告173起学校诺如疫情,涉及170所学校,累计3172例病例,波及161711人,总罹患率为1.96%.诺如病毒疫情主要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20年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基因特征,为加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9月2-10日甘肃省某高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中有呕吐腹泻症状在校人员的232份粪便标本,初步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初筛和基因组鉴定,随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诺如病毒...  相似文献   

10.
匡小舟  肖文佳  刘捷宸  张曦  滕峥  潘浩 《疾病监测》2021,36(10):1069-1074
  目的  对2018 — 2020年上海市5岁以下感染性肠胃炎住院患儿进行主要病毒病原学检测,了解目标人群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迁移变化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疫苗研发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采集上海市某儿科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并收集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采用ELISA、荧光PCR以及巢式PCR方法对轮状病毒、杯状病毒(包括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检测和分子分型。   结果  共采集粪便标本805份(男性543份,女性262份),病毒检出率为47.33%,检出率最高的病毒为杯状病毒(31.18%),其次为A组轮状病毒(17.64%);杯状病毒中诺如病毒GⅡ型的占比最高(95.62%)。 轮状病毒以G9P[8]为主要流行型别(占比90.85%)。 诺如病毒GⅡ型以GⅡ.4[P31]和GⅡ.3[P12]为主要流行株(占比分别为32.08% 和19.58%);但2020年以来,新兴亚型GⅡ.4[P16]和GⅡ.2[P16]检出率明显高于2018和2019年(χ2=17.337,P<0.001; χ2=11.044,P=0.001)。 此外本地首次从1名4月龄患儿粪便中发现1株乐儿德轮状病毒疫苗株。   结论  杯状病毒检出率高于轮状病毒的趋势加剧,使杯状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疫苗的研发和上市需求愈发迫切。研究首次揭示了住院儿童中诺如病毒GⅡ型的主要流行和新兴亚型,为多效价的诺如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轮状病毒G9型别近年检出率升高,需要对轮状病毒型别变化保持警戒、追踪和深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梧州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可能危险因素,探讨疫情处置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三间分布特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采集典型病例肛拭子、自备井水、储水池、市政末梢水、物表、留样食物等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和常见致病菌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142例,罹患率为5.55%(142/2 559);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83.10%)、腹痛(83.10%)、发热(67.61%)、恶心(63.38%)、腹泻(50.70%);不同宿舍楼学生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78,P<0.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自备水漱口[比值比(OR)=3.78、95%置信区间(95%CI):1.736~8.234)]和接触过病例(OR=2.97,95%CI:1.465~5.312)是主要危险因素,自备水漱口的频率与罹患率呈剂量反应关系(χ2=14.935,P=0.002)。8份病例肛拭子...  相似文献   

12.
张琰  蒋丹捷  高华  史碧君  吴锋  吴逸平 《疾病监测》2021,36(11):1207-12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4~6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护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近视筛查,描述调查对象的近视患病现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088名学生的总近视率为61.5%。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住地(OR=0.547,95%CI:0.417~0.717)、年级(OR=2.188,95%CI:1.556~1.251)、每天家庭作业时间(OR=0.498,95%CI:0.327~0.759)、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OR=1.358,95%CI:1.019~1.809)、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OR=0.732,95%CI:0.549~0.976)、父母近视情况(OR=2.233,95%CI:1.706~2.922)与调查对象近视率差异存在关联。  结论  居住地、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父母近视是调查对象近视患病的影响因素。 为降低目标人群的近视患病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6 —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首次和非首次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16 — 2020年利用滚雪球抽样、群体宣传、活动场所招募等方式招募MSM展开调查。  结果  共调查并纳入分析1 870例MSM,年龄(34.99±13.39)岁。 其中27.4%(505/1 870)的研究对象在此次调查中首次接受HIV检测。 本次调查中首次和非首次接受HIV检测的MSM中HIV抗体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3.7%和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01)。 在首次接受HIV检测的MSM人群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及大专及以上学历相对初中及以下学历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低(OR=0.46,95% CI:0.23~0.92,P=0.029;OR=0.37,95% CI:0.16~0.84,P=0.017);相比近1年被诊断性病者,未被诊断性病者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低(OR=0.29,95% CI:0.09~0.92,P=0.036);相比在酒吧/歌舞厅/茶室/会所获得的样本,自愿咨询与监测点所得样本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高(OR=2.35,95% CI:1.21~4.56,P=0.011);相对获得艾滋病预防相关卫生服务者,未获得相关服务者HIV检测阳性的风险较高(OR=1.83,95% CI:1.07~3.11,P=0.026)。  结论  台州市首次接受HIV检测的MSM中HIV风险较高,需要对学历较低、有性病史、自愿咨询与监测点等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口服轮状病毒疫苗Rotarix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后对轮状病毒胃肠炎(RVGE)的保护效果,为Rotarix疫苗在全球轮状病毒高低死亡率地区的使用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2001-2021年公开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有关Rotarix疫苗的文献,共纳入了63990人研究对象,其中低死亡率地区纳入研究对象27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6所学校发生的急性胃肠炎疫情GⅠ诺如病毒的基因型别特征。方法 收集2018—2019年西城区6所学校急性胃肠炎病例的粪便标本37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对提取的GⅠ和GⅡ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检测。采用RT-PCR进行GⅠ诺如病毒聚合酶区和衣壳蛋白VP1区部分片段的扩增和测序。用诺如病毒在线分型工具对测序成功的毒株进行初步鉴定和基因分型,用BioEdit 7.0.9.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MEGA 6.06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 6所学校(18,S1~S4和19,S5~S6)发生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均为聚集性疫情,GⅠ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3.78%(31/37),GⅡ诺如病毒未检出;聚合酶区和衣壳蛋白VP1区进化分析分别显示,1起疫情的4株诺如病毒毒株分别与GⅠ.Pd参考株和GⅠ.3b参考株在同一分支,5起疫情的19株诺如病毒毒株与GⅠ.Pb参考株和GⅠ.6a参考株在同一分支;每所学校毒株相似性为100.0%。双区分型合并结果,1起疫情由GⅠ.Pd-GⅠ.3b引起,该重组株与GⅠ.3[P13]/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2-2019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和相关行为情况,探索MSM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MSM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9年对上海市MSM开展哨点监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浙江省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的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浙江省2013-2019年报告的有腹泻病例的暴发疫情,分析其发生时间、空间、罹患率、持续时间、病例临床特征、病原学检测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在851起报告事件中,共发现317起暴发疫情有报告腹泻病例,涉及16种疾病,按事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