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致皮肤色素沉着的可能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1例多粘菌素B致皮肤色素沉着患者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检索,探讨诱发皮肤色素沉着的机制及应对措施.结果 患者静脉使用多粘菌素B后第14天观察到头、颈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考虑合并用药西罗莫司血药浓度蓄积所致,将西罗莫司剂量减半并监测该药血药...  相似文献   

2.
米诺环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菌药,近年来以其较低的细菌耐药发生率和良好的抗菌效应而被用于多重耐药菌所致慢性感染以及天疱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治疗。长期口服米诺环素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根据发生部位、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米诺环素诱导的皮肤色素沉着(MISH)可分为4种类型,但第4型的定义尚存争议。在不同研究...  相似文献   

3.
硫酸多粘菌素B是一种碱性多肽类抗生素.由于其对产NDM-1细菌(超级细菌)具有较高体外敏感性,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在工业上分离纯化的难度很大.本文主要对硫酸多粘菌素B的提炼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配制复方多粘菌素B滴耳液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依据1995年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滴耳剂制备方法制备,对白色鼠给药并进行观察。结果 动物实验证实复方多粘菌素B滴耳液对耳蜗行细胞无影响,质量符合规定。结论 该滴耳剂质量稳定,无耳毒性反应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任书青  杨树民 《河北医药》2005,27(4):308-309
皮肤色素沉着给患者带来不便,其诱发因素很多。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本文将可诱发色素沉着的药物归纳如下,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粘菌素B是临床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重要选择,而目前其药动学研究依旧缺乏,临床使用受制于肾毒性、神经毒性及个体差异.因此,开展多粘菌素B药动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对于其正确使用十分必要.本综述就目前多粘菌素B的检测方法、药动学研究以及血药浓度监测方案进行概述,期望为开展多粘菌素B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升该病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2月份至2009年2月份收治的88例皮肤色素沉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含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共34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共2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皮肤色素沉着,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十分适于在该病的治疗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耐多药革兰阴性菌院内感染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目前尚无新的针对性抗菌药物被研发,所以多粘菌素B又被应用于临床。目前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为这些感染治疗的最后选择。本文综述了多粘菌素B的微生物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临床学资料。多粘菌素B在体外,对常见耐多药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有迅速杀灭作用。对其耐药的病原菌还很少见。近期研究显示,多粘菌素B静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疗效好。但这些研究由于存在设计缺陷,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尽管体外试验结果提示联合治疗是不错选择,但没有临床的研究给予支持。鉴于多粘菌素类将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耐多药病原菌感染,迫切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来指导该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多粘菌素B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粘菌素B(PMB)0.1~10 mg/kg ip可抑制小鼠免疫功能,使小鼠碳粒廓清功能降低,抗体生成减少;抑制对SRBC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在体外,1.5~15.4μg/ml的PMB可抑制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对外周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多粘菌素B的不良事件进行挖掘,为临床安全使用多粘菌素B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年1季度至2019年4季度一共64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Ex药品名称标准化、MedDRA不良事件系统分类等数据清洗后,提取多粘菌素B相关不良事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  相似文献   

11.
对产生黏菌素的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JSIM-211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能在不含苯丙氨酸的最小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株.对该突变株再次诱变,得到新的酪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这些新的突变株经发酵筛选,得到一个良好的多黏菌素B产生菌.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Poly-Pred中多粘菌素B二剂量测定法,同时对复方制剂中新霉素对多粘菌素B含量测定的干扰作用进行了考察。用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USPI号培养基,在4~25u/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当对照液与供试液含有相当量的新霉素时,即可减少新霉素对多粘菌素B含量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体外作用。方法:对仪器检测多重耐药的PAE进行部分手工药敏试验筛选出多重耐药PAE23株,再用纸片扩散法观察多黏菌素对多重耐药PAE的敏感性。结果:23株多重耐药PAE对多黏菌素B均敏感,抑菌环直径均在12~14mm之间。结论:对重症感染多重耐药PAE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多黏菌素,以及不同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动杆菌属细菌是临床常见的非发酵糖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是引起多种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不动杆菌逐渐出现了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株,有效抗菌药物极少,给临床感染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近年来发现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好疗效,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也存在耐药性,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耐药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机制主要与AdeABC外排泵系统有关,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外膜LPS修饰.还需要针对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的耐药机制进一步研究,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愈后,为多黏菌素B在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34例确诊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颅内感染的病例资料,按药物治疗方案中是否使用多黏菌素分为两组,观察其脑脊液指标恢复情况、临床转归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颅内感染,能显著改善脑脊液指标、提高细菌清除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无急性肾功能损伤出现,但是不能降低28d死亡率。多黏菌素使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联合鞘内给药。结论 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颅内感染有一定疗效,可用于治疗严重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producing K. pneumoniae (KPC-KP) bloodstream infections (BSIs) are related to high mortality rates,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tality in patients treated mostly with colistin. There is a paucity of studies addressing polymyxin B (PMB) treatment for KPC-KP infection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patients with monomicrobial KPC-KP BSI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30-day mortality. Antimicrobial therapy was defined as empirical (started within the first 48 h) or definitive (initiated after >48 h) and was evaluated as follows: monotherapy (only one in vitro active agent or combination therapy of one in vitro active agent plus one or more in vitro non-active agents);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two or more in vitro active agents. A total of 82 KPC-KP BSIs were included; 40 patients (48.8%) died in the first 30 days. Mortality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wo in vitro ac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mostly PMB plus amikac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37.5%) compared with monotherapy (64.7%) (P=?0.01). Combination therapy [adjusted hazard ratio (aHR)?=?0.4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22–0.83; P?=?0.01]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30-day survival when controlled for non-surgical admission (aHR?=?2.33, 95% CI 1.14–4.80; P?=?0.02) and use of vasoactive drugs (aHR?=?7.37, 95% CI 3.01–18.02; P < 0.01). In conclusion,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two in vitro active agents, mostly PMB plus amikacin, showed a survival benefit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mens.  相似文献   

17.
张玉昆  唐英春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11):688-690,697
探讨亚抑菌量多粘菌素B对大肠埃希氏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小鼠病情的影响。建立小鼠大肠埃希氏菌、白色念珠菌单独及混合感染模型,以亚抑菌量多粘菌素B拮抗内毒素活性,观察各组小鼠死亡率、血浆内毒素水平,肺组织中白色念珠菌菌落数及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结果:大肠埃希氏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组小鼠死亡率明显高于各自单独感染组(P<0.05);大肠埃希氏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组24h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大肠埃希氏菌单独感染组(P<0.01);大肠埃希氏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组24h和48h后白色念珠菌菌落数明显高于白色念珠菌单独感染组(P<0.01);大肠埃希氏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明显低于两者单独感染组(P<0.01);亚抑菌量多粘菌素B能明显降低混合感染组小鼠死亡率、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肺组织中菌落数,并能增强混合感染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P<0.05)。结论:亚抑菌量多粘菌量B可改善大肠埃希氏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小鼠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用毛细管电泳测定硫酸多黏菌素B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 以含30mmol/L羟丙基-β-环糊精、5%异丙醇的130mmol/L三乙醇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5)为运行缓冲液,熔融石英毛细管总长60cm,有效长度51.5cm,内径50μm,分离电压24kV,柱温25℃,进行了线性、检测限、精密度等方法学考察试验,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及制剂的检测中。结果 实现了多黏菌素B中主要组分B1、B2、B3、B1-I与相邻杂质的分离,对比了不同来源硫酸多黏菌素B有关物质的差异。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较好,为硫酸多黏菌素B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多方面对多黏菌素进行总结,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阐述多黏菌素B与多黏菌素E在结构、作用机制、抗菌谱、肾毒性、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和药动学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多黏菌素B以活性的硫酸盐制剂给药,直接发挥抗菌作用,主要通过非肾脏途径消除,受肾功能影响较小,可迅速达到血药质量浓度;而多黏菌素E以无活性的前体药物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给药,CMS需在肾脏内转化成多黏菌素E后发挥抗菌作用,但过程缓慢且转化不完全。多黏菌素E个体差异大,且血药质量浓度受肾功能影响。总体而言,多黏菌素B比多黏菌素E临床药理特性更好。结论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在疗效和代谢方面不等价,因此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和优化多黏菌素的给药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选择近几年国内外运用他克莫司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特异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及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