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90%以上由人类疱疹病毒(EBV)引起,5%~10%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弓形体、腺病毒等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1].小儿常见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近年来虽对该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误诊,现将我院儿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IM 31例误诊临床资料加以总结,现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90%以上由人类疱疹病毒(EBV)引起,5%~10%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弓形体、腺病毒等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1]。小儿常见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近年来虽对该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误诊,现将我院儿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IM31例误诊临床资料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3.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成都医药》2004,30(3):146-14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绝大多数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预后一般良好,现将我院2000年2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0例IM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儿童中IM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一,常累及多个脏器,出现严重并发症以致危及生命,故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两年来36例儿童IM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魏学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16-1617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伴眼睑水肿、呼吸道梗阻症状的特点及发生率.方法:对78例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M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外.伴眼睑水肿及呼吸道梗阻症状发生率分别达48.71%、46.15%,其中以跟睑水肿、呼吸道梗阻为首发症状的分别占12%、14%.结论:眼睑水肿、呼吸道梗阻为IM不可忽视的重要体征之一,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观察.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tectious mononueleosis,IM)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绝大多数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预后良好.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20例IM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方法将60例IM患儿分成2个月~2岁,-7岁,~14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岁以下IM患儿占75%,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为主。皮疹在年幼儿多见;扁桃体上有白色分泌物者以2岁以上儿童多见;外周血白细胞年幼儿升高明显;异型淋巴细胞年长儿偏高;血清ALT、AST在年长儿偏高;EB抗体在年长儿中阳性率高。结论应该重视IM某些临床特点,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陈勇 《现代临床医学》2004,30(3):146-14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绝大多数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预后一般良好,现将我院2000年2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0例IM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IM)临床特点,分析IM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治技术。方法:收集102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分成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就诊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及肝肿大为主。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其中有22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才明确诊断。入院后予以抗病毒治疗对控制病情有一定疗效。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常侵犯全身多个器官,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进行临床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重铜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53例IM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归纳和分析。结果儿童IM多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多集中在夏秋季,该病临床表现有发热、淋巴结不对称性肿大、咽峡炎及扁桃体肿胀、眼睑水肿和鼻阻、肝脾增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有皮疹表现。实验室检查中血象可发现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明显增高,EB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该病诊断。结论IM的发病过程中有免疫因素的参与。发热、咽峡部改变和颈部淋巴结不对称肿大是该病的典型三联征,可并发肝脾增大、肝功能损害,同时需注意早期眼睑水肿的改变,抗EB病毒衣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诊断IM的方法之一,是反映近期EB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可作为IM早期、敏感、特异的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 (EB)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常有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人群普遍易于感染,儿童及青少年更多见,且多数病例为学龄前期儿童[1].我科近年来收治IM患儿62例,给予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对症护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 对入院前误诊、人院后确诊为IM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IM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EBV-IgM阳性可协助诊断.结论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为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不一,缺乏典型表现,易造成漏诊、误诊[1].现将我院儿科出院诊断为IM的86例患儿中入院时误诊的42例(48%)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免疫异常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或以某个器官表现突出。现将我们近两年来收治的36例IM做一临床分析,并对本病的治疗做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大庆地区的住院患儿。男16人,女20人。年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患儿随机分为病毒唑加静脉丙球治疗组和单纯病毒唑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患儿退热时间、肝脏缩小、咽峡伪膜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静脉丙球治疗IM不仅使临床表现恢复快,而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是治疗IM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118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118例患儿,其中男66例(55.93%),女52例(44.07%).发热、咽炎、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102例(86.44%),咽炎、扁桃体炎98例(83.05%),颈部淋巴结肿大93例(78.81%),肝脏肿大35例(29.66%),脾脏肿大29例(24.58%),皮疹42例(35.59%),双眼睑水肿12例(10.17%),外周血白细胞>10×109 97例(82.20%),其中>20×109 29例(24.58%),异形淋巴细胞10%~20%96例(81.36%),异形淋巴细胞>20%22例(18.64%),肝功能异常51例(43.22%),心肌酶谱异常36例(30.51%),血沉增快35例(29.66%).结论 IM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对于急性起病、有发热、咽痛、淋巴结或肝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水肿等症状者,须高度考虑IM,需进一步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耿志强  刘华雷 《河北医药》2012,34(18):2878-287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90%以上由EB病毒所致.主要临床特征: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症状重叠并混淆,尤其是散发病例,临床易出现误诊误治,现将笔者今年发现的3例误诊误治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好发于儿童,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淋巴组织及有淋巴结的组织和内脏,临床表现多样.我院儿科于2008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收治36 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现将其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石宏  相恒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61+163-161,163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期减少误诊.方法 对86例确诊的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入院前误诊或诊断不清的48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为主,外周血白细胞在幼儿升高更明显,而异型淋巴细胞则偏低;血清ALT、AST在年长儿更高,误诊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结论 应重视IM的临床特点,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及时的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IM)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IM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发热(100%),咽峡炎47例(88.7%),颈淋巴结肿大46例(86.8%),肝脾肿大44例(83%),部分患儿表现皮疹31例(58.5%),眼睑浮肿25例(47.2%),鼻塞12例(22.6%),消化系统症状10例(18.9%),呼吸系统症状39例(73.6%)。白细胞及变异淋巴细胞在2~3周升高明显,表现典型。3d后测定EBV-IgM阳性率高。结论 IM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血象变异淋巴细胞及EBV-IgM出现时间有选择性的检查,综合判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