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8 92年Stowers首先将青春期前后的少年时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 ,称为未成年SLE。SLE男女发病率约 1:9,但在青春期前的比例为 1:3[1]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但因发病率高 ,发病迅速 ,临床症状严重 ,愈后差 ,备受人们关注。现回顾性分析 18例广东藉未成年男性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南方医院 1992年 1月~ 2 0 0 2年11月住院的 2 0例广东藉未成年男性SLE患者 ,年龄10~ 17岁 ,平均 14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 2d~ 8个月 ,平均约 3个月 ,最短住院 4d ,最长住院 162d ,…  相似文献   

2.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临床分析宫怡竺红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免疫复合体病,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有关男性SLE的研究报告较少。本文通过男性SLE病人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对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减少临床的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近8年中收治的男性SLE15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特点及其预后,并与同期女性SLE相比较。结果:男性SLE的肾脏损害、神经精神症状、浆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SLE(P<0.05);女性SLE的蝶形红斑、光过敏、雷诺现象、关节症状、皮肤血管炎及贫血的发生率高于男性SLE(P<0.05);免疫学检查方面,男性SLE的抗SSA、抗SSB高于女性SLE(P<0.05),而女性SLE的抗ds-DNA、抗Sm抗体高于男性SLE(P<0.05);预后男性SLE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女性SLE(P<0.05);结论:男性SLE忠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而脏器受损较重,治疗效果差,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lemiclupuserythemato susSLE)临床较为少见 ,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对 3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其临床特点较为突出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自 1990~ 2 0 0 1年收治SLE 2 6 5例 (含四川大学华西附一院资料 ) ,其中男 30例 ( 11.32 % ) ,男女比例为 1∶7.83。本组发病年龄 8~ 5 6岁 ,平均 2 9.0 3岁 ,90 %在 2 0~ 5 0岁发病。在相应年龄组抽取女性6 0例作为对照 ,发病年龄 6~ 70岁 ,平均 2 6 .3岁 ,92 .1%在 2 0~ 4 0岁发病。全部病例符合 82年美国风湿性疾病SLE…  相似文献   

5.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9,患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1]。由于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比较少见,我们通过对7例患者的观察,探讨其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特点之一是男女发病水平相差悬殊,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8。男性发病较少,又缺乏典型特征,容易误诊。故本文重点分析男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我院于1986年6月~1998年12月收治的女性红斑狼疮136例,同期仅收治男性狼疮18例,仅以18例男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好发于女性。男性SLE较为少见,而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既往男性SLE资料不多。为加深对男性SLE的认识,现对我院1955~1992年住院的22例男性SLE进行分析,并以同期44例女性SLE为对照。  相似文献   

8.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我国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76例男性SLE患者作临床分析 ,并与女性SLE匹配对比。结果 与女性相比 ,男性SLE患者的发病年龄、初发症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免疫学异常基本相似 ,但其面部蝶形红斑、脱发、关节炎的发生率较低 (P <0 .0 5 ) ,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 (P <0 .0 5 ) ,发病后 5a内的死亡率较高 (P <0 .0 5 )。结论 男性SLE不但预后较差 ,且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 ,诊断和治疗时都应注意。  相似文献   

9.
李媛 《吉林医学》2009,30(17):1972-1973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并与20例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对照。结果:男性SLE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情况与女性相比大致相同,但临床表现肾脏损伤明显多于女性,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女性。结论:男性SLE脏器损伤较重,预后较差,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77~1986年间曾收治(SLE)223例,其中男性仅30例(11.36%),男:女=1:6.4,与文献报道的的1:4~12相符。现将30例男性SLE的临床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资料与女性患者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66~1990年收治的13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狼疮性肾炎(LN)95例(占70.9%),以慢性肾炎型最多(占66.3%)。C_3水平降低和抗ds—DNA抗体效价升高与LN有密切关系,指出从临床表现、蛋白尿、管型和辅以免疫学的检查一般可确诊;治疗目前仍以激素为首选,用强的松30~60mg/d,6~8周35例,好转29例(82.9%),疗效较好,用强的松四周后疗效不满意者,加用免疫抑制剂,78.3%仍获缓解。死亡16例,病死率16.8%,半数以上死于尿毒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神经精神狼疮(NPLE)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1992~1998年在本院风湿科诊治的26例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NPLE患者50%在起病1年内发病,有器质性脑病综合征11例,脑血管意外2例,癫痫4例,狼疮性头痛2例,精神症状或精神病7例。19例重症NPLE中,12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10例病情缓解,2例死亡;7例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者4例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及激素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老年SLE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3例中青年SLE患者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确诊所需时间较长(P〈0.05);老年SLE面部红斑、脱发、尿蛋白阳性及补体C3下降、ESR及CRP升高、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比例较低(P〈0.05);伴发浆膜炎、肺脏损害、高血压、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比例较高(P〈0.05);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接受间歇静脉滴注CTX治疗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激素副作用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P〈0.05)。结论老年SLE较少出现狼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脏器损害,激素副作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分析4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精神障碍,本组女性为多,常发生于皮肤损害后1~3年。临床类型以类精神分裂症型较多见。就SLE的精神障碍,躯体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及其诊断标准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就激素所致与SLE本身精神障碍之间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此外,对精神障碍治疗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作了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与狼疮肾炎有关的临床和免疫学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150例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狼疮肾炎患者5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方法分析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狼疮肾炎发病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皮肤血管炎、抗dsDNA抗体、RNP、Sm和La/SSB抗体等暴露因素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皮肤血管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皮肤血管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为狼疮肾炎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本院51例住院患儿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肾损害(84.3%)、发热(70.6%)、皮疹(68.8%)、淋巴结肿大(41.2%)较常见.实验室检查以ANA( )(92.0%)、补体降低(90.0%)、ESR升高(84.0%)、贫血(83.6%)较常见.病情活动性(SLEDAI积分)以轻至中度活动为主.结论:儿童SLE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应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早期确诊,避免误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全身性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未明。本课题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抗DNA免疫复合物(抗DNAICs)与狼疮性肾炎(LN)发病密切相关,能促系膜细胞产生白介素6(IL6),对疾病的活动性、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在细胞因子与LN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及内皮素(ET)等与SLE的活动性明显相关,而且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SLE活动性及肾损害密切相关。此外,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及淋巴细胞凋亡也参与LN的发病。在临床研究方面,本课题除对LN进行研究外,对狼疮脑、血液危象及肺胸膜病变等也作了深入研究,并发现SLE并发溢乳现象,证明与泌乳素(PRL)增高有关;肾活检对LN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评价有重要意义。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CTXIV)是治疗LN及其它内脏损害的有效的成功的疗法。本课题还研究小剂量环孢素A(CsA)治疗LN,取得良好疗效;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危重SLE是一有效的抢救措施。对SLE的预后因素也作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2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X线胸片,认为SLE肺部表现很多,除了肺纹理增多,小点状、网状阴影外,也可有大片状边缘模糊影,其内可有空洞形成。并认为本病可侵犯心肌全层,但以心肌损害为主。心脏改变较明显,而心功能不全相对轻微是本病特征之一。SLE可侵犯心瓣膜,但很少引起有意义的瓣膜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74例SLE患者和51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IL‐37水平,比较SLE患者和对照组IL‐37水平,分析SLE患者IL‐37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α干扰素(INF‐α)水平、补体C3、补体C4、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的相关关系,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14例SLE患者血清IL‐3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血清IL‐37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清IL‐37、IL‐6及INF‐α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C3、C4、SLEDAI无显著相关;14例SLE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IL‐37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SLE患者血清IL‐37水平高于健康人;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SLE患者的血清IL‐37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含量,以及SLE患者的血清肌酐及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显示:(1)SLE患者有较高的谪脂血症发生率,达63.9%,尤其以血清胆固醇(TC)升高为主,(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TC,TG,ApoB100水平明显升高;(3)SLE组中尉得血脂变化与尿白定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