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57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和三阴性乳腺癌组,回顾性研究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79例乳腺癌患者中91例(15.72%)患者是三阴性乳腺癌。三阴乳腺癌组和非三阴乳腺癌组相比较,平均年龄较小,分别为(48.63±10.81)岁和(51.32±11.47)岁;平均肿块较大,分别为(27.86±11.32)mm和(24.434±13.24)mm,两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相比较,三阴乳腺癌组绝经前比例较高(P=0.011),有乳腺肿瘤家族史比例亦高(P=0.020)。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66.28%),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80.85%,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3.26%)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4.04%,P〈0.05)。而两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状况和肿瘤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三受体阴性是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发病年龄较轻、肿块较大、绝经前比例高,预后差、缺乏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杨荣华  虞敏晶  徐玲玉  张桂普 《江苏医药》2012,38(23):2857-2859
目的 分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13例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A组,122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B组,49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和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A组髓样癌发生率21.3%,组织学Ⅲ级占60.6%,p53基因阳性表达率73.7%,均明显高于B组的5.9%,30.9%,40.9% (P<0.05);A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B组(49.2%vs.40.1%)P<0.05);A组局部复发率和肝、肺转移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生存分析显示,A组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和81%,均显著低于B组的76%和88%(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特定的临床特征,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病理确诊的89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其分为2组:三阴组( 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非三阴组,比较2组患者的发病时月经情况、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病例分期、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2组患者肿瘤直径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85.2%、83.9%,肿瘤直径2~5 cm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8.1%、53.2%;II期患者比例最高,分别为44.4%、51.6%;三阴乳腺癌患者绝经前确诊比例较非三阴乳腺癌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Ki-67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情况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比较,三阴乳腺癌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肿瘤多在2~5 cm,就诊时均以II期患者为主,淋巴结转移率接近。三阴乳腺癌较非三阴乳腺癌发病年龄更小,多在绝经前确诊,组织学分级更高,细胞增殖更活跃,更易出现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4.
李放  刘东  张从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53-3454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特点。方法157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其受体表达情况分为非三阴乳腺癌组(非三阴组,n=76)和三阴乳腺癌组(三阴组,n=81),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5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三阴组年龄<35岁患者占17.3%,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7.9%(χ^2=5.331,P<0.05);三阴组肿瘤大小≥5 cm患者占79.0%,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59.2%(χ^2=7.022,P<0.05);三阴组有家族史和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占9.9%和28.4%,均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2.6%和17.1%(χ^2=6.283、4.865,均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59、2.829、2.361,均P>0.05);三阴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80.2%,显著低于非三阴组的94.7%(χ^2=6.572,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轻、肿瘤体积大、家族史比例高,行保乳手术后患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总生存率与非三阴组相当,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特征的诊治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间收治的51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108例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其余患者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对比两类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发生率、复发率和临床特征。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髓样癌和组织学Ⅲ级比例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且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较为特殊的病理特征,且其预后效果较差,远处转移和复发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TopoⅡα、Ki67表达情况.方法 分析7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TopoⅡα、Ki67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同期1 14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的增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P< 0.05);Non-TNBC组Ki67阳性率低于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3,P=0.04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具有更高的肿瘤增殖活性,预后较其他类型患者差.  相似文献   

7.
范明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41-42,4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主要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孕激素受体等阳性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患者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中年人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人和青年人。观察组大多数患者发生浸润性导管癌,且淋巴结转移率及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为Ⅰ期及Ⅱ期患者。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78.6%,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与预后效果有关,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大小是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大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3年生存率较低,淋巴结阳性及肿瘤大小是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阙丽梅 《北方药学》2012,(12):64-6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我院自2003年7月~2012年7月收治乳腺癌患者2973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592例,所占比例为19.91%。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观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及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伴随其他肿瘤、亲属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双乳癌、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伴随良性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以及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且其无瘤生存率也比非三阴性乳腺癌低。结论:我国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的主体是散发性乳腺癌、其独立预后的影响因素是淋巴结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及经放疗后,能够取得不错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urora激酶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7例三阴性乳腺癌及13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Aurora激酶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Aurora激酶A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3.7%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三阴性乳腺癌中Aurora激酶A表达与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状况、5年无病生存有关,而在13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Aurora激酶A表达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Aurora激酶A呈高表达。Cox多因素分析中,Aurora激酶A高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周桂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157-157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03年2月~2007年10月本院收治240例经临床病理诊断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三阴乳腺癌42例,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这42例石蜡标本切片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3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并随访。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3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7.5%,三阴乳腺癌7年生存率为54.7%。该组患者肺部转移最常见。结论:三阴乳腺癌临床生存率较非三阴性乳腺癌低,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此类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36例乳腺癌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合并T2DM组(n=49)及非合并T2DM组(n=87),对两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无病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雌激素受体状况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T2DM组复发转移率(29%)高于非合并T2DM组(14%),无病生存率低于非合并T2DM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的预后分析显示,合并T2DM、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状态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T2DM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12例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免疫组化检查证实ER、PR和HER2/neu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144例(20.2%)。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生存预后等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中有20.2%(144/712)为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截至2009年10月31日,14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2~147个月),有57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38例已死亡。三阴性乳腺癌组局部复发率及骨、脑转移发生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组患者相比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肺、肝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2、5、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1%%、58.2%和53.7%,总生存率分别为80.8%、66.5%和55.2%。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原发性乳腺癌中1/5。这些患者以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发生内脏转移及总生存率低为主要特点,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出现肺转移和肝转移可能与该器官表达某些特异性受体有关,也可能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周涛  李勇  杨丽  李春晓  王占东  刘月平 《河北医药》2016,(22):3409-3412
目的:探讨ANXA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 MaxvisionTM法回顾性检测153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NXA3的表达情况,比较ANXA3阳性表达组( n =96)与ANXA3阴性表达组( n =57)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ANXA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7%,且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正相关,ANXA3蛋白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亚组进一步分析,ANXA3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80.65%)明显高于其他类型(χ2=8.207, P =0.042),但在其他亚组之间ANXA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0.951, P =0.622)。结论 ANXA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转移淋巴结个数呈正相关,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ANXA3高表达可能预示乳腺癌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89例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83例患者采取了手术和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52例行术后放疗,89例均未行内分泌及分子靶向治疗。结果本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93.5%,病理完全缓解率为8.7%,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27例(30.4%),内脏转移率较高。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对常规标准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化疗等全身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0T MRI和钼靶的诊断结果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分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0例(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0例(non-TNBC组)。分析病灶的钼靶和MR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TNBC组在钼靶表现中,肿块形态多为圆形和椭圆形,且边缘清晰,少见毛刺;TNBC组在MRI表现中,肿块形态多为圆形和椭圆形,且边缘清晰,少见毛刺,肿块后方回声表现多为增强或无变化。TNBC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钼靶X线、3.0T MRI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三阴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整理并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123例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结果123例乳腺癌患者中,青年组(≤35岁)女性乳腺癌占7.3%,中年组(>35~60岁)女性乳腺癌占67.5%,老年组(>60岁)女性乳腺癌占25.2%。青年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老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全部乳腺癌中有非特殊类型乳腺癌101例,特殊类型乳腺癌22例;青年组乳腺癌9例全是非特殊浸润癌,而>中年组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占81.9%,老年组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占77.4%,青年组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占比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指标青年组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8.9%,高于中年组的77.1%和72.3%,以及老年组的70.9%和67.7%,但各组间VEGF-C/VEGF-D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60岁是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青年组女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及VEGF-C/-D表达阳性率均高于中、老年组,其恶性程度更高,临床处理需注意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3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实施体检的非三阴乳腺癌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出现的病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大肿块发生率和脉管转移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同时其侵袭性较强,在临床上主要独立预后因素为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率,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及Ki67在70例三阴性乳腺癌(A组)及38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B组)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及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和87.1%,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60.2%和72.3%(P<0.05).HIF-1α及Ki67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1或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况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HIF-1α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r=0.479,P<0.01).结论 HIF-1α及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乳腺癌60例患者。将其按照并正检验结果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对照组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两组的临床病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通过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对比,其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局部复发为20%,远程转移为26.67%,而对照组局部复发为6.67%,远程转移为10%,观察组局部复发和远程转移高于对照组,其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恶化程度快,其手术后情况不佳,病死率高于其他癌症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了解两民族TNBC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TNBC患者176例,分为汉族及维族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176例TNBC患者中,其中汉族为70.5%(124/176)、维族为29.5%(52/176)。汉族与维族TNBC患者的发病年龄、绝经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病理分期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rank检验行生存分析显示3年无瘤生存率,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为7.7%,汉族三阴性乳腺癌为12.6%,两组对比无差异(P=0.362)。结论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较汉族患者偏晚,T3期所占比例要高于汉族患者,T1期比例低于汉族患者,同时Ⅲ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患者。但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