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主人公是一位妙龄少女,她深爱着自己的男友。有一天,她问他:“我在你心里有多重?”他说:“你在我心里的重量是21克。”女孩很失望,她伤心地想:他对我的爱才21克,而我却把他当作自己的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主人公是一位妙龄少女,她深爱着自己的男友。有一天,她问他:“我在你心里有多重?”他说:“你在我心里的重量是21克。”女孩很失望,她伤心地想:他对我的爱才21克,而我却把他当作自己的生命。爱的天平倾斜了,女孩最终决定与男友分手。就在说分手时,  相似文献   

3.
一位男中学生的来信:“我是一名高中生,也是我们班的班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与班里的一名女生接触比较多。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她。上课的时候,总想多看她几眼。放学以后,满脑子都是她的形象,以至于写作业时常常一个人发呆。但平时我们在班里很少说话。我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我曾经努力忘记她,可是,我做不到。  相似文献   

4.
非常处方     
曾经有一位医生替一位卓越的实业家诊疗。劝他多多休息。实业家愤怒地抗议:“我每天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没有一个人可以替我分担一丁点儿的业务,大夫.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得提着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文件呀!”  相似文献   

5.
“翁格玛利”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术语,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够学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增强信心。在企业用人方面,一些精明的管理者也十分里注重利用“翁格玛利”效应来激发员工的斗志,从而创造出惊人的效益[1]。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及完成从学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因而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至关重要。若能充分使用“翁格玛利”效应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初到临床科室,对护生“翁格玛利”效应的应用护生以学生身份来到病房成为一名准护士,由于角色的转换工作一时难以适应。尤其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痛苦不堪的患者挂着输液瓶、裹着绷带、吸着氧气,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里摆放着目不暇接的各类治疗物品抢救器材和监护仪器等。护理人员夜以继日地为病人奔忙操劳着……。这个时候,她们对实习生活和白衣天使的美好憧憬可能一下子被不同程度的陌生、紧张、恐惧心理所取代而变得手足无措、晕头转向。我们带教老师要善于揣摸护生的心理动向,帮助她们尽快适应环境完成从主观臆想到实际工作的心理转换,帮助护生树立信心有良好的开端。每一位护生都要接触她的第一位患者,如果她顺利得到这位患者的认同和接受,必将会给她极大的...  相似文献   

6.
病例 :“疼痛对我意味着什么 ?”有一次 ,我在精神病诊所工作中 ,接到一位女士打来的电话 ,她的声音听上去充满恐惧和无助 ,言谈不断被哭泣声打断。她抱怨说 ,自己感到全身都疼 ,再也无法忍受了 ,必须立即采取方法来制止疼痛。我感到病人负担极重。她听上去好像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因此我问她 :“我觉得您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必须承受很多东西 ,面临着很多问题。”打电话的女士立即接住我的话 :“就在昨天我从我的医生那儿得知 ,我患有多发性硬化病。”治疗医师 :“为什么是多发性硬化 ?您多大岁数 ?”打电话的女士 :“我 33岁。因为右胳膊疼痛…  相似文献   

7.
凌非 《家庭护士》2005,(9):35-35
星期三下午上班的时候,一位气质极好、一看就属白领阶层的青年女子来找我的一位同事。正巧我的同事不在,她留下了姓名。等我的同事回来,我把情况作了汇报,还意犹未尽地说了一通“不去当演员,可惜了”之类的惋惜话。同事笑道:“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去当演员?事实上她不仅做过演员,而且还曾与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失之交臂过呢。”说着他报出那个角色。我的心里猛然一震:“那可是个令一名当年原本无名的女演员一夜之间红得发紫的角色啊!”  相似文献   

8.
卫竹翠 《家庭护士》2006,(9S):22-24
小编有位好友,是幼儿园老师,日子过得很滋润,每年暑假都要去旅游一番。前几天给她打电话,问:“哈喽,在哪里游?”“还没呢,要去西藏,火车票不好买。”电话那边的声音匆匆忙忙。西藏?火车票?我猛然明白了:7月1日,青藏铁路全程通车,她要去走“天路”。这厮,实在令我羡慕。可转念之间,我又是一惊:她要去西藏?就她那个身板儿?这厮太狂了,也不来向我咨询一下(要知道,我可是做过护士的,职称护师)。看来,小编我需要做一篇稿子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每逢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医院、学校都会举行授帽仪式。授帽仪式是护生成为护士的重要时刻。在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像前,伴随着“平安夜”的庄严乐曲,护生直跪在护理前辈面前,前辈为护生戴上圣洁的燕帽,护生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站在南丁格尔像前宣读誓言。“我宣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履行护士的天职;我宣誓: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位病人;我宣誓:我将牢记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把毕生经历奉献给护理事业。”  相似文献   

10.
    
记得一位良师的教诲:“护土与教师同是天底下最伟大的职业”,于是,在我踏上南丁格尔的路,决定将我的青春奉献给捍卫灵魂与生命的职业——一名精神科护士时,我毫不后悔。然而,在过去风风雨雨的五年里,却有一件令我深深后悔的事。 那是火辣辣的七月.闷热的病房中,刚出院期满返院的她吃力地坐在大厅长椅上,紧裹在身上的薄连衣裙衬托出过于肥胖的体型,那长腰带已无法在  相似文献   

11.
妻是位白衣天使,一位普普通通的护士。和妻相识不久,友就告诫我趁早就“休”了她。问其原因,友只说因她是位护士。 “娶了她你会后悔的!”——这是友临走时抛下忠告的一句话。那时我还没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其实就是理解也为时晚矣,我已为妻所痴迷.已经选定她做我一生的伴侣,但“悲剧”也由此开始了…… 旅游结婚本是一件心情愉快且充满柔情蜜意的喜事。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亲亲宝贝园”,我是主持人“朱朱”!今天我可要为大家介绍一位特邀嘉宾哦,她就是长期以来为“宝贝计划”供稿的作者祝小仙,她可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硕士哦,所以一定要跟着朱朱往下看,好好学习哦!  相似文献   

1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抑郁症患者12~20亿。1994年美国学者Kessler调查了8089位15~54岁有抑郁障碍的美国社区人群,发现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7.1%;Chen (1999)对中国老年抑郁症患者的23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显示,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86%;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是名列前五位的致病和致残的原因。如此惊人的发病率和致残排列序位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各医学报刊常见抑郁症的相关报道。由于我国精神医学起步较晚,尚缺乏权威的理论体系,导致抑郁症诊断名称缺乏规范性,诸如“躯体化障碍、抑郁发作、抑郁障碍、抑郁症、抑郁性精神病、抑郁性神经症、隐匿性抑郁症、不典型抑郁症、等位抑郁症、次等位抑郁症”等等不一而足,“一病多名”、“异病同名”现象给临席的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甚至造成误诊误治。故市刊特将抑郁症作为“今日关注”的话题,旨在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抑郁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马拉维是一个非洲小国,在那里AIDS传播迅速,至1993 g该国已成为非洲发病率最高的国家。Catherine Phiri是一位27岁的护士,有2个孩子的母亲,其丈夫死于AIDS。1990年其HIV检测为阳性,成为该国第一个公开谈论她自身AILS情况的人。她说:“我一直认为HIV阳性患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预防AIDS宣传教育,效果最佳”。她最近向《美国护理杂志》投稿,说:“这并不容易,但我强烈地感到我应当帮助别人正视和谈论这一病症。”这篇报道一问世,她立即受到了歧视,她曾IW了 10年的医院耍求她辞…  相似文献   

15.
《家庭护士》2007,(2):4-8
2005年12月2日,重庆合川市的吴健飞突遭人生重创——他7岁的儿子吴意,惨死在妻子王红的手中!警方介入后,经权威机构诊断,认定王红惠有严重的“抑郁症”,无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判其无罪。清醒后的王红和丈夫吴健飞一样悲痛欲绝,并几欲自杀。吴健飞强压悲痛。尽心陪护妻子,积极为她治疗,终于使她走出了“抑郁症”的阴霾.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爱的方程式     
刚下班时,她改变了主意。她决定不像往日那样回家,做饭、与他无言相对地看电视。结婚五年了,日子变成既定模式,他们的对话也成了方程式里固定的函数。他问:“回来了?”她说:“嗯。”她说:“吃饭了。”他说:“好。”她问:“你爱我吗?”他说:“犯什么神经?”她的心里深深失落,她想,曾经的爱恋已经在淡如水的日子里冲洗掉了。  相似文献   

17.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亲亲宝贝园”。我是主持人“朱朱”!今天我可要为大家介绍一位特邀嘉宾哦。她就是长期以来为“宝贝计划”供稿的作者祝小仙,她可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硕士哦。所以一定要跟着朱朱往下看,好好学习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65岁的任大娘在出院后的几天里反复念叨一位护士的名字。她对家人说:“这以前我住过不少次院,病房里的护士进进出出,好象谁都管我,又好象谁都不管我,但这次第一天我就记住了她!要不是人家闺女忙,我真想请她来咱家吃顿饺子……”  相似文献   

19.
<正>母亲于2006年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一种自身免疫病),自此,她便成了北京协和医院(下文简称“协和”)的老病号。而我,因为陪诊,自然也就成了协和的“常客”。多年来,我没有错过她的每一次复诊,我可以在任何一位医生询问她病史的时候都能对答如流,甚至对于协和风湿免疫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名字我都能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20.
发现你自己     
一位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退休了的老夫妇坐在摇椅上回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丈夫忽然想起,谈恋爱时,妻子曾经说过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乘着船在大海上航行一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