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虾壳聚糖干预后糖尿病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龙虾壳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4/12在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生化研究室和江苏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动物选用45d的健康雄性ICR清洁级小鼠100只。①龙虾壳聚糖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取正常小鼠20只,禁食3h后测定空腹血糖,按血糖水平的高低随机抽签法分成龙虾壳聚糖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龙虾壳聚糖用10g/L醋酸配制,龙虾壳聚糖组小鼠按剂量200mg/(kg&;#183;d)连续灌胃;正常对照组以10g//L醋酸20mL/kg灌胃,连续30d。30d后禁食3h测定其空腹血糖值。②制备糖尿病模型:取正常小鼠80只,用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剂量100mg/kg,容积10mL/kg,6d后测定禁食3h后各小鼠的空腹血糖,以血糖值≥25mmol/L者确定为高血糖模型成功动物。③龙虾壳聚糖对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取高血糖模型成功大鼠40只,随机分成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 3个剂量组和高血糖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给予10g/L醋酸灌胃,剂量20mL/kg,连续30d;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s剂量组分别给予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183;d)(用10g/L醋酸配制),连续30d。第31天禁食3h后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比较各组动物血糖值及血糖下降百分率。血糖下降百分率=[(实验前血糖值-实验后血糖值)/实验前血糖值]&;#215;100%。②龙虾壳聚糖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在各组小鼠测定空腹血糖值后,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剂量组分别继续给予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183;d);模型对照组给予10g/L醋酸灌胃,剂量20mL/kg。15-20min后经口给予葡萄糖溶液2.0g/kg,于0,0.5,2h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值。观察模型对照组与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剂量组在给予葡萄糖后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血糖曲线下面积=0.25&;#215;(0h血糖值+4&;#215;0.5h血糖值+3x2h血糖值)。结果:实验小鼠10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龙虾壳聚糖在50,100和200mg/kg的剂量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01),血糖降低百分率分别达16.08%、19.05和25.00%,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糖值仅降低9.92%。②龙虾壳聚糖100和200mg/kg剂量组均具有不同程度地增强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作用,血糖曲线下面积:模型对照组为(57.6&;#177;3.69)mmz,龙虾壳聚糖100和200mg/kg剂量组分别为[(52.1&;#177;3.06),(49.2&;#177;2.52)mml,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和P〈0.001)。③龙虾壳聚糖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④模型制备和行为学结果: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6d测定禁食3h后各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为25~28mmol/L。并出现了明显的多饮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结论:龙虾壳聚糖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和增强糖耐量的作用,且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酒精性肝损伤、提高缺氧耐受力、抗疲劳等功效的三七为主要成分,以茶作为载体的三七袋泡茶对正常小鼠和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2在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鉴定国家认可实验室完成。选用SPF级昆明种雄性小白鼠150只。①随机选取124只小鼠禁食24h后给予四氧嘧啶(65mg/kg)一次腹腔注射造模,6d后100只小鼠造模成功(空腹血糖10~25mmol/L)。②降低空腹血糖试验:取造模成功52只鼠做降低空腹血糖试验,随机分为4个组:三七袋泡茶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3只。三七袋泡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375,750,1500mg/kg剂量(分别相当于最小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的三七袋泡茶[由云南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成分为三七皂甙,含量为10%;批号:20040801,规格为1.5g/袋;人体推荐用量为75mg/kg]。实验前每次称取100g样品加入1L(85℃)蒸馏水浸泡,过滤后取滤液后再用1L(85℃)蒸馏水浸泡,然后将2次浸泡液合并,于沸水浴中低温(60℃)减压浓缩至100mL,用蒸馏水将其分别配成供试液],灌胃量0.002mL/kg。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1次/d,连续30d后检测禁食4h后的空腹血糖。比较各组动物空腹血糖及血糖下降百分率。血糖下降百分率=(实验前血糖值-实验后血糖值)/实验前血糖值×100%。③葡萄糖耐量试验:将其余4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组情况同“降低空腹血糖试验”,每组12只。小鼠分组后禁食4h,各组干预措施同“降低空腹血糖试验”,20min后各组灌胃2.0g/kg葡萄糖,测定给葡萄糖后0,0.5,2h血糖值,观察各组灌胃葡萄糖后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血糖曲线下面积=0.25×(0h血糖值 4×0.5h血糖值 3×2h血糖值)。④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测定实验:将未造模的正常小鼠26只随机分为2组:三七袋泡茶高剂量组(灌胃三七袋泡茶1500mg/kg,灌胃量0.002mL/kg)和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组13只。灌胃1次/d,连续30d后测定其禁食4h后的血糖值。⑤各实验均于实验开始及结束时称体质量。⑥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小鼠12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小鼠实验结束时体质量均有所增加,但与实验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实验开始与实验30d后,三七袋泡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③给药30d后各剂量给药组小鼠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三七袋泡茶高剂量组的血糖下降百分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④三七袋泡茶高、中剂量组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结论:①三七皂甙袋泡茶对2型糖尿病模型和正常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②三七皂甙袋泡茶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但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脱糖南瓜粉对预防和治疗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升高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室完成。①预防高血糖实验:40只小鼠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期8d,按剂量灌胃,1次/d,对照组灌蒸馏水,实验组灌脱糖南瓜粉10g/kg体质量,自由进食、饮水。在实验第4d,小鼠禁食16h,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按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液,72h后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②降血糖实验:取雌性小鼠60只,称重,禁食16h,按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液,72h后测空腹血糖,取血糖值在15~30mmol/L的小鼠30只,按血糖值、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按剂量灌胃1次/d,对照组灌蒸馏水,实验组灌脱糖南瓜粉液10g/kg体质量,小鼠自由进食、饮水,记录饮水量,称质量1次/周。实验期为2周,在实验末期测小鼠空腹血糖值、体质量及饮水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小鼠为70只。①预防高血糖试验结果:小鼠空腹血糖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犤(17.4±8.6,28.3±6.1)mmol/L,(P<0.05)犦;实验末期小鼠体质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25.9±2.9,19.9±1.3)g,(P<0.001)犦。②降血糖试验结果:实验末期小鼠血糖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犤(18.9±7.1,12.1±5.6)mmol/L,(P<0.01)犦;体质量有一定的回升,实验组小鼠比对照组略高,但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饮水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犤(12.5±3.9,26.3±1.1)mL,(P<0.001)犦。结论:脱糖南瓜粉具有明显预防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升高、体质量减轻的作用;并且具有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控制其饮水量、缓解烦渴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七袋泡茶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酒精性肝损伤、提高缺氧耐受力、抗疲劳等功效的三七为主要成分,以茶作为载体的三七袋泡茶对正常小鼠和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及体质量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1/02在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鉴定国家认可实验室完成。选用SPF级昆明种雄性小白鼠150只。①随机选取124只小鼠禁食24h后给予四氧嘧啶(65mg/kg)一次腹腔注射造模,6d后100只小鼠造模成功(空腹血糖10~25mmol/L)。②降低空腹血糖试验:取造模成功52只鼠做降低空腹血糖试验,随机分为4个组:三七袋泡茶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3只。三七袋泡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375,750,1500mg/kg剂量(分别相当于最小人体推荐用量的5,lO,20倍)的三七袋泡茶[由云南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成分为三七皂甙,含量为10%;批号:20040801,规格为1.5g/袋;人体推荐用量为75mg/kg]。实验前每次称取100g样品加入1L(85℃)蒸馏水浸泡,过滤后取滤液后再用1L(85℃)蒸馏水浸泡,然后将2次浸泡液合并,于沸水浴中低温(印℃)减压浓缩至100mL,用蒸馏水将其分别配成供试液],灌胃量0.002mL/kg。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1次/d.连续30d后检测禁食4h后的空腹血糖。比较各组动物空腹血糖及血糖下降百分率。血糖下降百分率=(实验前血糖值-实验后血糖值)/实验前血糖值&;#215;100%。⑧葡萄糖耐量试验:将其余4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组情况同“降低空腹血糖试验”,每组12只。小鼠分组后禁食4h,各组干预措施同“降低空腹血糖试验”,20min后各组灌胃2.0s/ks葡萄糖,测定给葡萄糖后0,0.5,2h血糖值,观察各组灌胃葡萄糖后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血糖曲线下面积=0.25&;#215;(0h血糖值+4&;#215;0.5h血糖值+3&;#215;2h血糖值)。④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测定实验:将未造模的正常小鼠26只随机分为2组:三七袋泡茶高剂量组(灌胃三七袋泡茶1500mg/kg,灌胃量0.002mL/kg)和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组13只。灌胃1次/d,连续30d后测定其禁食4h后的血糖值。⑤各实验均于实验开始及结束时称体质量。⑥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小鼠12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小鼠实验结束时体质量均有所增加,但与实验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实验开始与实验30d后,三七袋泡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③给药30d后各剂量给药组小鼠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三七袋泡茶高剂量组的血糖下降百分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④三七袋泡茶高、中剂量组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 结论:①三七皂甙袋泡茶对2型糖尿病模型和正常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②三七皂甙袋泡茶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但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脱糖南瓜粉防治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升高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脱糖南瓜粉对预防和治疗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升高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室完成。①预防高血糖实验:40只小鼠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期8d,按剂量灌胃,1次/d,对照组灌蒸馏水。实验组灌脱糖南瓜粉10g/kg体质量,自由进食、饮水。在实验第4d,小鼠禁食16h,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按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液,72h后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②降血糖实验:取雌性小鼠60只,称重,禁食16h,按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液,72h后测空腹血糖,取血糖值在15~30mmol/L的小鼠30只,按血糖值、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按剂量灌胃1次/d,对照组灌蒸馏水,实验组灌脱糖南瓜粉液10g/kg体质量,小鼠自由进食、饮水,记录饮水量,称质量1次/周。实验期为2周,在实验末期测小鼠空腹血糖值、体质量及饮水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小鼠为70只。①预防高血糖试验结果:小鼠空腹血糖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7.4&;#177;8.6,28.3&;#177;6.1)mmol/L,(P〈0.05)];实验末期小鼠体质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5.9&;#177;2.9,19.9&;#177;1.3)g,(P〈0.001)]。②降血糖试验结果:实验末期小鼠血糖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18.9&;#177;7.1,12.1&;#177;5.6)mmol/L,(P〈0.01)];体质量有一定的回升,实验组小鼠比对照组略高,但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饮水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5&;#177;3.9,26.3&;#177;1.1)mL,(P〈0.001)]。结论:脱糖南瓜粉具有明显预防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升高、体质量减轻的作用;并且具有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控制其饮水量、缓解烦渴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蚕丝蛋白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代谢调节作用,为中医药干预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2003-01/06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室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后,连续用蚕丝蛋白溶液灌胃30d后,观察其对糖尿病模型小鼠以及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蚕丝蛋白在1000和3000mg/kg的剂量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血糖降低百分率分别达15.50%和17.48%,而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糖值仅降低了9.95%;1000,3000mg/kg剂量的蚕丝蛋白溶液具有明显增强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作用。蚕丝蛋白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蚕丝蛋白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具有辅助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亮氨酸溶液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糖耐量及血液、脑组织生化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1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小白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亮氨酸1mg/d组、亮氨酸5mg/d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前测定2次空腹血糖。亮氨酸1mg/d组、亮氨酸5mg/d组、模型组用四氧嘧啶水溶液腹腔注射复制拟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在12mmol/L以上为造模成功。测定造模后2,3,5,9,15,17,22d空腹血糖;并在第22天做治疗前糖耐量实验,测定空腹、葡萄糖灌胃后30min,2h血糖水平。亮氨酸1,5mg/d组分别用的10g/L的亮氨酸水溶液0.1mL( 0.4mL蒸馏水)和0.5mL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0.5mL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7d。实验过程中,测定造模前、后空腹血糖及亮氨酸治疗前、治疗7d后的血糖水平;测定治疗7d后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尿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及大脑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浓度和清除率、蛋白质含量。结果:纳入40只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治疗7d后糖耐量实验进入结果分析33只;治疗7d后血清、脑组织生化指标进入结果分析均为35只。①各组小鼠造模前、后空腹血糖及亮氨酸治疗前、治疗7d后的血糖水平比较:各组小鼠造模前两次空腹血糖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造模后第2,3,5天,模型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0.05)。灌服葡萄糖后30min,亮氨酸1,5mg/d组、模型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2h时仍处于较高水平。亮氨酸治疗7d后,灌胃葡萄糖后2h亮氨酸1,5mg/d组的血糖已有明显下降,特别是亮氨酸5mg/d组下降最明显。②各组小鼠亮氨酸治疗7d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亮氨酸1,5mg/d组、模型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以亮氨酸5mg/d组最高。模型组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亮氨酸1,5mg/d组(P<0.05~0.01),以亮氨酸5mg/d组最低。③各组小鼠亮氨酸治疗7d后脑匀浆生化指标比较:亮氨酸1mg/d组小鼠的脑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亮氨酸5mg/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1)。模型组小鼠的O2-清除率低于亮氨酸1,5mg/d组(P<0.05)。结论: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均出现异常;血清尿素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脑组织氧自由基清除率下降。亮氨酸能够改善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上述症状,其中亮氨酸5mg/d剂量组的治疗作用优于亮氨酸1mg/d剂量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豆豉中的多糖类成分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探讨其降血糖的活性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3/06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药学系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小白鼠130只,分为3部分进行实验。①治疗性给予豆豉多糖:取30只小鼠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另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豆豉多糖200mg/(kg·d)和400mg/(kg·d),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给药4d和7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②豆豉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取3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豆豉多糖200mg/(kg·d)和400mg/(kg·d),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d。末次给药2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糖水平。③预防性给予豆豉多糖:取3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豆豉多糖200mg/(kg·d)和400mg/(kg·d),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4d。灌胃结束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d),3d后测定各组小鼠血糖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实验共纳入13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性给予豆豉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豆豉多糖灌胃后,模型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给药4d时,高剂量和低剂量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在给药7d后,随着多糖浓度的提高,血糖下降越明显,并呈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②豆豉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豆豉多糖可明显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P<0.01)。③预防性给予豆豉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预防性给予小鼠豆豉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P<0.01),说明豆豉多糖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豆豉多糖可明显增加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论:豆豉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对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09在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小鼠40只禁食12h,随机分为对照组、四氧嘧啶组(50mg/kg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2mg/kg腹腔注射×4)阿托品组、四氧嘧啶配伍中剂量(1mg/kg腹腔注射×4)阿托品组,各10只。配伍阿托品组分别于注射四氧嘧啶前0.5h,后0.5h,2,3d共4次给予腹腔注射阿托品,全部在造模后4,14d测定空腹血糖。选取大鼠58只禁食20h,随机分为高剂量(130mg/kg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组、中剂量(100mg/kg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组、高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组、中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14,10,14,10,10只。除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注射四氧嘧啶,分别于注射四氧嘧啶前0.5h,后0.5h,2,3d共4次给予腹腔注射阿托品(2mg/kg),并于造模后4,14,30d测定空腹血糖,以空腹血糖≥11.1mmol/L判定为糖尿病模型。测定各组动物的空腹血糖及血糖缓解幅度[血糖缓解幅度(%)=(前高血糖数值-后高血糖数值)/前高血糖数值×100%],计算糖尿病大鼠成模率、累计死亡率、平均存活时间。结果:纳入小鼠40只和大鼠58只,38只小鼠和51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其中造模第2天四氧嘧啶组小鼠死亡1只,采血时四氧嘧啶配伍中剂量阿托品组小鼠死亡1只;采血测血糖前高剂量四氧嘧啶组和高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组大鼠分别累计死亡2只和3只,采血时此两组又各死亡1只。①小鼠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和中剂量阿托品组高血糖缓解幅度均较单用四氧嘧啶组明显(分别为10.3%,10.6%,47.5%,P<0.01),高剂量阿托品血糖稳定效果更佳。②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造模后4d大鼠血糖水平升幅较四氧嘧啶组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组、四氧嘧啶组分别为(11.6±3.6),(21.0±6.7)mmol/L],造模后30d血糖稳步升高,表现出缓慢温和及滞后特点,且高水平血糖的稳定性较好[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组、四氧嘧啶组分别为(15.3±5.9),(13.3±5.5)mmol/L]。③与同量四氧嘧啶组比较,造模后30d大鼠中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者成模率高(86%,80%)而死亡率低(30%,50%),平均存活时间延长(22.4,15.8d);造模后30d高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者成模率高(75%,67%)、死亡率也高(71%,57%),平均存活时间较短(7.7,8.3d)。④胰腺病理显示,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者胰岛稀少,胰岛萎缩,β细胞破坏严重,而单用四氧嘧啶缓解者胰岛受损较轻,可见胰岛细胞修复增生。结论:中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效果较好,能提高糖尿病成模率、降低死亡率并使高血糖水平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亮氨酸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生化指标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亮氨酸溶液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糖耐量及血液、脑组织生化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2/20016—01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小白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亮氨酸1mg/d组、亮氨酸5mg/d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前测定2次空腹血糖。亮氨酸1mg/d组、亮氨酸5mg/d组、模型组用四氧嘧啶水溶液腹腔注射复制拟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在12mmol/L以上为造模成功。测定造模后2,3,5,9,15,17,22d空腹血糖;并在第22天做治疗前糖耐量实验,测定空腹、葡萄糖灌胃后30min,2h血糖水平。亮氨酸1,5mg/d组分别用的10g/L的亮氨酸水溶液0.1mL(+0.4mL蒸馏水)和0.5mL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0.5mL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7d。实验过程中,测定造模前、后空腹血糖及亮氨酸治疗前、治疗7d后的血糖水平;测定治疗7d后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尿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及大脑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浓度和清除率、蛋白质含量。结果:纳入40只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治疗7d后糖耐量实验进入结果分析33只;治疗7d后血清、脑组织生化指标进入结果分析均为35只。①各组小鼠造模前、后空腹血糖及亮氨酸治疗前、治疗7d后的血糖水平比较:各组小鼠造模前两次空腹血糖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造模后第2,3,5天,模型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0.05)。灌服葡萄糖后30min,亮氨酸1,5mg/d组、模型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2h时仍处于较高水平。亮氨酸治疗7d后,灌胃葡萄糖后2h亮氨酸1,5m洲组的血糖已有明显下降,特别是亮氨酸5mg/d组下降最明显。②各组小鼠亮氨酸治疗7d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亮氨酸1,5m异/d组、模型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以亮氨酸5mg/d组最高。模型组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亮氨酸1,5mg/d组(P〈0.05~0.01),以亮氨酸5mg/d组最低。③各组小鼠亮氨酸治疗7d后脑匀浆生化指标比较:亮氨酸1mg/d组小鼠的脑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亮氨酸5mg/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1)。模型组小鼠的O2-清除率低于亮氨酸1,5mg/d组(P〈0.05)。结论: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均出现异常;血清尿素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脑组织氧自由基清除率下降。亮氨酸能够改善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上述症状,其中亮氨酸5mg/d剂量组的治疗作用优于亮氨酸1mg/d剂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