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安阳市40~79岁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现状,并调查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阳市4个区各随机选取1个常住人口≥1 000人的社区,将该社区内的40~7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相关筛查的问卷调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参照《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及《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居民进行心血管疾病高危情况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高危因素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3 150名安阳市40~79岁常住居民进行研究,男性1 597人,占50.70%,女性1 553人,占49.30%,平均年龄(64.02±6.31)岁。检出心血管疾病高危670例,检出率21.27%,其中病史型高危268例,风险评估型高危402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221)、年龄为60~69岁(OR=3.221)、年龄为70~79岁(OR=4.521)、BMI为24.0~27.9 kg/m2OR=2.698)、BMI为≥28.0 kg/m2OR=2.845)、高血压病(OR=4.654)、LDL-C异常(OR=2.331)是安阳市40~7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 安阳市40~7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检出率较高,尤其受性别、年龄、高血压等因素影响,需要针对上述重点高危人群广泛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健康教育,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及死亡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郑州市的全国心血管病监测点(中牟县)35~75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2017-2019年中牟县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调查资料,采用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了7 100名35~75岁居民,检出心血管病高危者1 699名,检出率为23.51%,标化率为18.76%。高危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和BMI的升高而上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0.001)。4种高危类型中,血压高型检出率最高(17.13%),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史型和患病风险高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52%、3.72%和3.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超重和肥胖、中心性肥胖、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是至少一种心血管病高危检出类型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中牟县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及规范化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房山区35~75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现况,分析该类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方法 收集2017—2018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展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数据,对房山区11 953名35~75岁常住居民筛查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8年房山区35~75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出率18.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0.3%,女性检出率16.1%。高危人群分型中,高血压型、病史型、血脂异常型、患病风险≥20%型检出率分别为9.4%、6.1%、4.2%和2.9%;筛查人群超重/肥胖、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饮酒的暴露率分别为76.1%、48.9%、25.6%、19.0%、18.2%和14.3%;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共患暴露率较高,≥2种危险因素共有者达94.6%。结论 房山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总体暴露水平较高。应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体重、血压水平和吸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中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为进一步改善该人群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探讨我国自行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59岁常住居民1 882人,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人群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其10年ICVD的发病危险性。结果 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10%(低危)者,男性为714人(94.1%),女性为1 016人(94.3%);发病危险度≥10%(高危)者,男性为45人(5.9%),女性为61人(5.7%)。在高危人群(绝对危险度≥10%)中,收缩压升高、总胆固醇升高、超重/肥胖、糖尿病检出率分别为93.4%、50.9%、90.6%、55.7%,在低危人群(绝对危险度10%)中分别为24.2%、19.0%、73.0%、11.3%,两组人群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35~59岁人群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国人10年ICVD发病危险评估方法能较准确地检测人群的发病分布情况,有利于对高危人群的简单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35~59岁居民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暴露及分层情况,评估未来10年该人群ICVD事件的发病风险,为ICVD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4-5月采用分层等比例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抽取2357名35~5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简易模型评估该人群未来10年发生ICVD的绝对危险度及平均危险度。结果北京市房山区35~59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41.3%、14.7%、52.0%、69.6%、29.5%;居民未来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分级中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的检出率分别为84.8%、11.2%、3.4%、0.6%,不同性别、年龄居民未来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房山区35~59岁居民未来10年ICVD发病平均危险度均高于评估方法的参考值,其中男性居民未来10年ICVD的发病平均危险度为(3.02±2.88),高于女性居民的(2.4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01)。结论北京市房山区35~59岁居民ICVD发病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未来10年ICVD发生风险较大,应积极控制吸烟、体重、高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做好ICVD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西藏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6年5月-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西藏7个项目市(区)抽取41 476名35~75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  在符合条件的41 476名城乡居民中筛出高危者9 185人,高危率为22.15%,其中有1个危险因素者7 882人(85.81%),2个危险因素者1 457人(15.86%),≥3个危险因素146人(1.59%)。心血管病史型检出率为0.89%,血压高型检出率为18.62%,血脂异常型检出率为3.74%,WHO评估10年患病风险≥20%的检出率为2.17%。≥40岁、职业为农民和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更易成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均有P<0.05),女性和婚姻状况为在婚的西藏城乡居民更不易成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结论  西藏35~75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男性高危率高于女性,高危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西藏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因素以血压高为主,男性、非在婚、年龄较大者、农民等是该地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的关键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郑州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高危分型、风险等级及预防性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以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并完成心血管科疾病筛查而评估为心血管疾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心血管科医师采用China-PAR模型完成评估,对评估结果为心血管疾病高危者进行预防性药物服用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高人群高危现状及预防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预防性药物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 684例心血管疾病高危者,男性896例,女性788例;年龄39~75岁,平均(56.9±9.4)岁;BMI为18.2~29.7 kg/m2,平均(22.8±3.1)kg/m2;居住为城镇者920例,农村者764例;吸烟753例;心脑血管病家族史114例。以血压高型者最多(48.28%),1种高危类型者比例最高(86.70%),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中、高风险者占44.77%(754例)。共有233例研究对象遵医嘱需预防性用药,其中服用抗血栓药物者127例(7.54%),服用他汀类药物者106例(6.29%)。不同年龄、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预防性药物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种类高危类型者预防性药物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高危类型者预防性用药率更高;不同高危类型者预防性药物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分层者预防性药物使用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风险者预防性用药率更高。结论 郑州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以单一高危类型者多见,以血压高型、血脂异常型者更多,年龄增加、有心血管病家族史、高危类型种类更多、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分层更高者预防性用药率也更高,应根据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个体状况加强健康管理工作,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心血管病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以国家心血管病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为依托,将2016年1—12月河南省中牟县辖区内心血管病项目初筛数据中35~7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并应用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 104名35~75岁居民进行研究,男性1 122人,女性982人;年龄35~75岁,平均(59.3±6.4)岁;BMI 17.1~27.4 kg/m2 ,平均(22.6±3.1)kg/m2。检出心血管病高危228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0.84%。其中血压高型高危所占比例最高(36.84%),其次为心血管病史型高危(26.32%)、患病风险≥20%型高危(20.18%)、血脂异常型高危(1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499)、年龄越大(OR=2.795)、BMI≥24.0 kg/m2OR=2.255)、居住地为农村(OR=2.044)、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和高中或中专(OR=1.866、1.383)、饮酒超量(OR=1.994)、体育锻炼1~2次/周、≥3次/周(OR=0.581、0.489)是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 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其受到性别、年龄、BMI、居住地、学历、职业、饮酒、体育锻炼多种因素影响,需针对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人群加强宣教工作并重点筛查,做好心血管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心血管病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三门峡市城区常驻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因素的特征,探讨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对人群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技术方案》第Ⅳ期操作手册,调查三门峡市城区35~75岁常驻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BMI、吸烟、饮酒、既往疾病史、血压、血糖、血脂等,根据技术方案判定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分析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结果 筛查对象8 472人,检出高危对象2 052人,检出率24.2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8.86%(956/3 312),女性为21.24%(1 096/5 160),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家庭年收入增加呈下降局势,随BMI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男性、超重与肥胖均为心血管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商业服务业是心血管高危人群的保护因素。结论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在性别、受教育程度、BMI上存在差异,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石嘴山市大武口区35~75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为大武口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早诊早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5914名大武口区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进行心血管病初筛调查。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先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大武口区35~75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高危检出率为16.67%,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特别是6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率达31.03%;男性(20.47%)高于女性(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增长、丧偶、失业、高血压病史、超重和肥胖是大武口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女性和偶尔饮酒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保护因素。结论大武口区应重点关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针对男性、年长者、丧偶、失业者、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者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降低大武口区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涂雯  张曼  杨莉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9):1118-1122
目的 调查武汉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一般资料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方面的健康促进行为状况,以便针对性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及医疗建议。方法 于2020年6—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中随机选取1个常驻人口≥5 000人的社区,对该社区内的≥40岁常住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一步完成健康促进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 315名武汉市社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脑卒中筛查,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39例,占比10.32%。危险因素≥3项者183例,8项危险因素筛查比例依次为:缺乏运动122例(66.67%)、血脂异常118例(64.48%)、超重或肥胖106例(57.92%)、高血压103例(56.28%)、脑卒中家族史74例(40.44%)、吸烟史66例(36.07%)、糖尿病34例(18.58%)、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5例(2.73%),满足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史的高危人群为56例,其中既往脑卒中史49例(87.50%),既往TIA史7例(12.50%)。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情况、经济状况(月收入)、医保类型的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HPLP Ⅱ总评分为(116.01±18.13)分,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间关系(64.42%)、营养(59.28%)、压力管理(58.08%)、健康职责(53.14%)、自我实现(57.13%)、运动锻炼(47.70%)。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状况不容乐观,缺乏运动以及高糖高脂饮食是主要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应针对以上要素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5个街道,对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利用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计算识别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结果 共有效调查802人,其中男性371人,女性431人。年龄为40~92岁,平均(55.20±11.10)岁;多为已婚,占比90.15%,受教育程度分布均衡,职业占比最高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88%)。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95例(检出率24.31%),男性检出率(34.50%)高于女性(15.55%)(P<0.01)。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为4.76%。19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暴露率最高的前5项危险因素是高血压(76.92%)、血脂异常(64.10%)、缺乏运动(61.54%)、吸烟(43.08%)、糖尿病(33.33%)。结论 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普及筛查工作,并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高露露  王线妮  高媛  张楠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179-1183
目的 调查中老年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聚集性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西安市3个区(灞桥区、雁塔区和未央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社区,共9个社区,以辖区内≥40岁的常住居民做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按照《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规定对调查对象脑卒中高危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完成调查人数18 312人,其中男性8 483人,占46.32%;女性9 829人,占性53.68%。年龄40~93岁,其中50~59岁所占比例较高,为30.13%。共筛选出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特征的居民3 325例,高危率18.16%。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中老年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检出的8项危险因素前3项依次为体育运动缺乏(71.40%)、高血压(70.86%)和吸烟(47.67%)。3 32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符合3项危险因素为1 880例(56.54%),符合4项为894例(26.89%),符合5项404例(12.15%),符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重庆市2个主城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涪陵区和长寿区抽取13 744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空腹指尖血进行快速血糖、血脂检测,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生活方式、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的采集。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涪陵区和长寿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3.15%。男性检出率为25.11%,高于女性检出率的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P<0.01)。男性(OR=1.23)、家务人员(OR=1.17)、学历越高(OR=1.15、1.60)、吸烟(OR=1.23)、高血压(OR=7.37)、血脂异常(OR=9.91)、糖尿病患者(OR=1.28)、肥胖(OR=1.17)人群的心血管病检出风险较高,年龄较小(OR=0.66、0.53、0.56、0.66)、退休人员(OR=0.80)的心血管病检出风险较低。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海口市≥40岁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特点,为该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6月在海口市某医院对进行健康体检的海口市≥40岁人群调查其人口学特征以及心血管病高危因素(血压升高、总胆固醇升高、血糖升高、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不健康膳食、缺乏体育锻炼),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特点。结果 纳入1 319名≥40岁健康体检人群,男性692名,女性627名。检出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人群673例,检出率为51.02%。其中检出1种高危因素者469例(69.69%),检出2种高危因素者119例(17.68%),检出≥3种高危因素者85例(12.63%)。男性、70~78岁、居住地为村镇、初中及以下学历、无业或退休人员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比例更高(P<0.05或P<0.01)。血压升高者97例(14.41%),总胆固醇升高92例(13.67%),血糖升高82例(12.18%),超重或肥胖120例(17.83%),吸烟136例(20.21%),饮酒158例(23.48%),不健康膳食109例(16.20%),缺乏体育锻炼197例(29.27%)。结论 海口市≥40岁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广泛流行,部分人群不同危险因素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成都市食管癌高发地区居民食管癌认知情况及其饮食偏好。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食管癌相关知识和饮食偏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486名成都市青白江区20岁及以上居民,男性257人,女性229人,分别占52.88%、47.12%,以40~59岁为主,占51.03%,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39.92%,已婚者占52.67%,家庭月均收入4 000~7 999元占37.86%,城镇和乡村分别占48.56%、51.44%。调查对象的食管癌知识知晓率为60.91%(296/486)。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城镇和农村调查对象食管癌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正确率最高(61.73%)的为知晓本地为食管癌高发地区。202人(占41.56%)喜食硬食,253人(占52.06%)喜食咸食,190人(占39.34%)喜食烫食,238人(占48.97%)喜快速进食。文化程度越高,喜食硬食、喜食咸食、喜食烫食、喜快速进食所占比例越低,农村居民喜食硬食、喜食咸食、喜食烫食比例均高于城镇居民(P<0.05或P<0.01)。结论 食管癌高发地区居民对食管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良饮食习惯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7.
史平  王丹  杜鹏  刘敏 《中国健康教育》2013,(1):39-41,60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石景山区1240名中学生,进行超重肥胖流行状况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效应答的1232名学生中,超重学生有126人,超重率10.23%;肥胖学生有99人,肥胖患病率8.03%,超重肥胖共发生225人,检出率为18.26%。高中男生(8.33%)肥胖率明显高于高中女生(5.74%),超重(26.19%)和肥胖(21.21%)及运动锻炼60 min以上≥3 d/周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组(51.6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锻炼60 min以上<3 d/周(OR=6.92)、使用计算机时间每天超过2 h(OR=6.55)、经常吃路边摊(OR=5.65)、每天看电视超过2 h(OR=4.30)、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2 h(OR=3.88)、经常吃油炸食品(OR=1.86)和甜点(OR=1.54)等是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青少年存在着程度不同静态生活方式和的不良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是引起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