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1261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62.7%,男性为58.1%.女性为68.9%;患1种、2种、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分别为24.6%,16.0%和22.1%;慢性病患病居前3位的依次为关节炎或关节病、背痛或椎间盘疾病、胃炎或溃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和生活环境是慢性病的主要社会学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应更加关注女性、老年人、家庭收入较低者。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人三种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三种常见慢性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探明这些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找出社区慢病防治途径和方法。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120名45岁以上的中老年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1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因素。结果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检出率经标化后分别是50.12%、44.26%和8.74%,与高脂血症相关的因素有7个,其中主要因素有人均月收入、体质指数(BMI)分级、腹型肥胖和粗粮摄入;与高血压相关的因素有11个,其中主要因素有年龄、吸烟、紧张程度、BMI分级和腹型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有5个:家族史、BMI分级、腹型肥胖、粗粮摄入和体育锻炼。结论肥胖和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是三种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粗粮摄入和体育锻炼是主要的保护因素,增强保护因素和减少危险因素是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西藏地区国家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纳入中老年人群共4 99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群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57.8%,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26.5%。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参考:男性,女OR = 1.497,95%CI:1.33~1.68)、年龄(参考:45~54岁;55~64岁:OR = 1.735,95%CI:1.510~1.993;65岁~:OR = 2.163,95%CI:1.923~2.567))、民族(参考:非藏族,藏族OR = 1.489,95%CI:1.069~2.074)、居住地(参考:城镇,农牧区OR = 1.472,95%CI:1.268~1.708)、是否贫困户(参考:贫困户,非贫困户OR = 0.811,95%CI:0.693~0.949)、婚姻(参考:已婚,未婚OR = 0.932,95%CI:0.727~1.194;丧偶OR = 1.209,95%CI:1.004~1.457;离婚OR = 1.665,95%CI:1.043~2.658)、就业(参考:在业,离退休OR = 1.757,95%CI:1.266~2.438;失业或无业OR = 0.993,95%CI:0.857~1.151)和每周锻炼次数(参考:从不,1~2次OR = 0.813,95%CI:0.688~0.961;3次及以上OR = 0.635,95%CI:0.553~0.73)均是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藏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其中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性别、年龄、居住地区、贫困情况、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和每周锻炼次数均是其影响因素。建议当地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时,针对性地对人群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目前黑龙江省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出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措施以及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绥化市望奎县农村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城市地区老年人口慢性病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居慢性病患病率的前五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吸烟是老年人慢性病主要的影响因素;城市老年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总体高于农村地区。结论被调查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水平,应加大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黑龙江省防治慢性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利用黑龙江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及两水平Logit模型,探讨黑龙江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影响黑龙江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有:饮用水类型、收入、是否为贫困户、性别、年龄、就业、医疗保险、健康体检行为、吸烟、饮酒及体育锻炼。结论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异性,加强对贫困户家庭成员、女性、老年人口、离退休、离婚或丧偶及不良行为方式等群体的健康关注和干预,将有利于改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湖北省西北地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老年人多维度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在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分别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多阶段随机等距法抽取调查人口,共调查1 091人,获有效问卷1 001份,有效应答率为91.75%;分析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湖北省西北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1.76%,城乡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较高。经济收入一般或差是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消极因素。家庭妇女、现在吸烟和参加体育锻炼是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女性、生活乐观和有宗教信仰是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经济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政府亟需针对城乡老年人采取不同的重点措施来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乳山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乳山市农村随机抽取934名5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34人,患有慢性病的483人,患病率为51.71%。慢性病患病率,男性为44.07%,女性为59.52%(P<0.01);50~59、60~69、70~79、≥80岁分别为41.15%、57.14%、61.88%、68.18%(P<0.01)。调查的934人中,患有≥2种、≥3种、≥4种、≥5种慢性病患者比例分别为18.52%、4.93%、1.07%、0.03%;高血压患病率为70.45%,关节炎患病率为23.66%,心绞痛患病率为8.57%,糖尿病患病率为6.32%,慢性肺部疾病患病率为4.93%,脑卒中患病率为3.7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工作中中等强度活动、有足够的钱满足需要是影响慢性病患病的因素,OR分别为0.33、1.05、0.27、1.73。[结论]乳山市50岁以上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女性、高年龄、工作身体活动强度低、经济来源不足的老年人容易患慢性病。 相似文献
8.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武陵山区腹地,为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了解鹤峰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10年对该地区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鹤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底登记在册的≥60岁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此外,将行政村和居委会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对抽到的行政村和居委会中2010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60岁的全部农民和小城镇周边居民(以下简称居民)亦作为调查对象.有效调查3 076人,其中男性1 651人(53.67%),女性1 425人(46.33%),男女比例为1∶0.86,年龄60~98岁,平均(68.3±6.8)岁.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9.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曹卫华1李立明1周杏元2祝国英2戈戎2林益强2李草凡1张金锋2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老年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上海市南市区社区监测老年人(≥60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口学因素和生活方式对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进行数据处理,探究中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找出影响中老年人患慢性病的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因素。结果人口学因素中,女性、年龄低于65岁、居住地为农村、地域分布在中西部的居民患慢性病的风险低;生活方式因素中,无午睡习惯、每天真正睡着时间小于7小时、不参加社会活动、吸烟是危险因素。结论生活方式因素与中老年人群患慢性病关系更为紧密,中老年人应提高睡眠质量,养成午睡习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戒烟限酒。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健康贫困脆弱性的研究识别慢性病患者中的高脆弱性群体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反贫困政策的调整与施行提供借鉴。方法:以2016年全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慢性病患者个人特征、健康水平、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预防与控制5个维度出发,选取与其相关的21个评价指标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贫困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tobit回归找出影响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关键因素。结果:慢性病患者个人特征中,城乡、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中,健康状态、两周不适、BMI指数和睡眠质量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中,医疗总花费、看病点满意度、对医生的信任度、看病地点和看病点医疗水平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障中,医疗保险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吸烟和喝酒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做好脆弱性评估工作,精准识别脆弱性较高的慢性病患者;构建多元参与的共治网络,建立健康贫困脆弱性预警体系;完善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市中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现状,探讨影响中老年就医行为的社会支持因素,以期提出中老年居民建立健康就医行为的社会支持策略.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该市≥40岁的户籍居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影响中老年就医行为的因素有性别、教育程度、医保类型、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健康档案服务、患病时获得照顾或陪同就医、体检、就医时机、就医相关偏好等因素.结论:政府支持、医疗服务支持、经济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支持利用度对科学就医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社会支持利用程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沈阳市部分中老年人血脂水平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沈阳市某社区45岁以上中老年人109例进行血脂测定及问卷调查。结果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3.8%和22.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4.7%和22.9%;45~59岁组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被调查的中老年人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1.1)h,其中有24%的人睡眠质量较差,每天活动少于30min的人占33.9%,有33.9%的人有吸烟史,有14.7%的人每周饮酒多于2次,有喜食高糖、高盐或油炸食品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人占46.7%。超重检出率为51.9%,肥胖检出率为4.8%,与体重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血清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沈阳市部分中老年人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均较高,可能与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聂玉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9):83-84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收集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社会支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定.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 (1)在该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中,有51.6%生活质量下降,51.6%存在心理障碍.(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该老年患者人群QOL的主要因素为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水平及是否患有肿瘤病.结论 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普遍的,受主要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水平及是否存在肿瘤的影响.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健康,提高社会支持力度,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比较,为实施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共4 547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进行评分。结果: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19,P<0.05),其中农村组抑郁发生率为44.0%,城镇组为29.5%。回归分析显示,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共有的危险因素是女性、西部、睡眠时间较短、自评健康状况较差、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受损、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城镇组特有的保护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及以上,城镇组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共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农村组特有的保护因素是有配偶、家庭月生活支出1 000~5 000元,农村组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共患2种慢性病。结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与城镇相比,抑郁发生率更高,应重点关注高危群体的心理健康,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居民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需求,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对上海市闵行区45~74岁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500人,平均年龄(59.92±7.52)岁,中老年居民抗菌药核心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确率分别为53.04%、64.88%和73.48%.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分别对抗菌药核心知识、态度和行为产生不同影响.被调查者主要从医务人员(84.6%)获得抗菌药相关知识和技能.结论 中老年人抗菌药使用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相差较大,文化程度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在未来的干预中,需要考虑低文化程度人群的适应性,并同时加强对医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