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组织NF-κB、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并探讨丹参注射液对NASH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每日予丹参注射液5ml/kg进行干预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观察丹参对NASH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明显升高,丹参治疗后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增强与NASH的发生密切相关,丹参注射液能抑制NASH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IκB激酶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κB激酶β(inhibit kappa B kinase beta,IKK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和高脂模型组(n=20),分别给予标准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16 wk末空腹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ALT、AST及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和EMSA法分别检测肝组织IKKβmRNA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活性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水平、肝组织IKKβmRNA表达及NF-κB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96.63±14.2 U/L vs 39.50±12.2 U/L,156.13±14.7 U/L vs 71.25±14.4 U/L.48.23±3.4 U/L vs 6.74±1.3 U/L,0.85±0.03 vs 0.22±0.02.10.12±1.34 vs 1.58±1.23,P<0.01);病理则表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及窦周纤维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5.63±7.21 vs 1.24±3.24,3.21±0.52 vs 0.49±0_36.6.26±1.86 vs 3.02±1.17,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IKKβmRNA的表达与NF-κB活性(r=0.930)、脂肪变性(r=0.681)和炎症坏死程度(r=0.864)以及血清TNF-α水平(r=0.762)正相关(P<0.05).结论:IKKβmRNA表达增加在NASH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过介导NF-κB活化,引起TNF-α的大量生成、释放,诱导加重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ATG)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内注射Ⅲ型肺炎链球菌建立脑膜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ATG低(ATG-L)、中(ATG-M)、高(ATG-H)剂量组以及ATG-H+重组高迁移率组蛋白B1(rHMGB1)组,另取正常大鼠为对照组,10只/组。治疗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系统评分;分离大鼠脑组织,检测其病理变化、含水量、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同时检测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系统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含水量、IL-1β、IL-6、TNF-α、HMGB1、TLR4、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及TUNEL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ATG-L组、ATG-M组、ATG-H组小鼠神经系统评分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均P<0.05),脑组织含水量、IL-1β、IL-6、TNF-α水平、TUNEL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数量、HMGB1、TLR4、p-NF-κB p65/NF-κB p65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ATG-H+rHMGB1组较ATG-H组神经系统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含水量、IL-1β、IL-6、TNF-α、HMGB1、TLR4、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及TUNEL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ATG可抑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神经元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电针对运动大鼠腓肠肌核因子(NF)-κ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采用Bedford渐增负荷跑台跑运动模型,用韩式电针仪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双侧足三里穴进行2/15 Hz、2/100 Hz两种不同频率的刺激,观察血清睾酮/皮质酮比值、腓肠肌NF-κB含量、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 1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酮比值显著降低(P0.05,P0.01);2运动组大鼠腓肠肌NF-κB、血清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P0.05,P0.01);3运动+2/15 Hz电针组和运动+2/100 Hz电针组两组大鼠腓肠肌NF-κB、血清TNF-α和IL-1β与运动后60 mi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4运动+2/15 Hz电针组大鼠腓肠肌NF-κB、血清TNF-α和IL-1β与运动+2/100 Hz电针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 1急性运动后可显著增加大鼠腓肠肌NF-κB、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2不同频率电针均可降低急性运动后大鼠腓肠肌NF-κB、血清TNF-α和IL-1β的含量;32/15 Hz可能是要筛选的电针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最佳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过程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β-连环蛋白(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积雪草酸(AA)对AMI模型大鼠血管新生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按照体重均衡的原则随机分组,其中12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余的大鼠制备AMI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AA高剂量组、AA中剂量组和AA低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干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AA。28天后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管新生和心室重构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心肌SIRT3、β-catenin和PPARγ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心脏功能变差,微血管密度(MVD)增加,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mRNA表达和血清IL-6、TNF-α、NF-κB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MVD增加,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mRNA表达均增加,血清IL-6、TNF-α、NF-κB水平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AA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改善,MVD增加,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mRNA表达均升高,血清IL-6、TNF-α、NF-κB水平降低(P0.05)。结论积雪草酸抑制大鼠梗死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信号通路,对AMI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讨肾衰饮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炎症状态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进行4 w的干预治疗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E染色显示大鼠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血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血清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衰饮能有效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发生,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美洲大蠊提取物组(低、中、高剂量组),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法干预制造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通过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 88)、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腺体腔扩张,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间质可见淋巴细胞等炎症浸润,提示造模成功.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胃黏膜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美洲大蠊提取物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造模后,模型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及胃黏膜组织中TLR4、MyD 88、NF-κB p65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各组TNF-α、IL-6、IL-1β水平及胃黏膜组织中TLR4、My D88、NF-κB p65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其中维酶素组、美洲大蠊提取物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洲大蠊提取物中剂量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胃黏膜组织形态,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My D88、NF-κB p65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验方二陈汤与苓桂术甘汤对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40只雄性SD大鼠8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二陈汤组、苓桂术甘汤组,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罗格列酮剂量1mg·kg-1、二陈汤4.52g·kg-1、苓桂术甘汤组3.31g·kg-1治疗4周。12周后将大鼠处死并观察药物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并对肝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二陈汤与苓桂术甘汤以及两方含药血清对NASH大鼠肝组织以及经软脂酸刺激肝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软脂酸对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二陈汤与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对软脂酸的拮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和苓桂术甘汤可有效降低NASH大鼠血清ALT、AST(P0.05),同时改善肝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和降低TNF-α和NF-κB蛋白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虽然二陈汤治疗后NASH大鼠肝组织TNF-α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性下降(P0.05),但是血清ALT、AST并未显著性降低(P0.05),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改善软脂酸对肝细胞增殖的抑制(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与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均能抑制软脂酸刺激的肝细胞TNF-α和NF-κB蛋白表达(P0.05)。[结论]罗格列酮、二陈汤、苓桂术甘汤能改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降低TNF-α和NF-κB蛋白表达。软脂酸可以明显抑制肝细胞增殖率,罗格列酮与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能拮抗软脂酸对肝细胞增殖的抑制。苓桂术甘汤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少TNF-α表达,从而减轻肝脏炎性损伤,进而达到治疗NASH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逆转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库普弗细胞中LPS诱导的IκB激酶-β(IKK-β)表达以及对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正常Wistar大鼠库普弗细胞,并应用LPS(1μg/ml)及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10 nmol/L和50 nmol/L)干预培养,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液。体内实验: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后者以高脂饲料(2%胆固醇+10%猪油+5%玉米油)喂养复制NASH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以1 mg·kg^-1·d^-1、4mg·kg^-1·d^-1剂量的罗格列酮和等容积等渗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标本。RT-PCR检测库普弗中细胞IKK-β、肝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分别检测库普弗细胞中IKK-β蛋白表达和肝组织NF-κB活性变化,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 LPS可显著增高体外培养库普弗细胞中IKK-βmRNA、蛋白的表达及上清液中TNFα水平。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强,NF-κB活性与COX-2的表达和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罗格列酮体外可抑制LPS诱导库普弗细胞中IKK-βmRNA和蛋白的表达,体内通过抑制肝组织NF-κB活化,减少COX-2表达,均表明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活化,下调炎症介质基因表达,从而减少了NFα等炎症介质合成、释放,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结论 PPAR-γ特异性激动剂罗格列酮通过干预IKK-β/IκB/NF-κβB/TNFα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从细胞分子水平逆转NASH大鼠肝组织的炎症反应,这为临床上有效治疗NASH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调控Toll样受体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对脑动脉瘤(CA)大鼠动脉瘤壁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C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苷(50 mg/kg)组、CpG-ODN(TLR9激活剂,4 mg/kg)组、积雪草苷(50 mg/kg)+CpG-ODN(4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检测大鼠脑血管壁厚度和动脉瘤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脑血管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脑血管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血管组织TLR9、MyD88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管壁明显变厚,脑动脉血管隆起,呈瘤样改变等CA症状,脑血管壁厚度、动脉瘤体积、脑血管组织和血清中IL-1β及TNF-α水平、脑血管组织TLR9、MyD88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积雪草苷组大鼠CA症状变轻,脑血管壁厚度、动脉瘤体积、脑血管组织和血清中IL-1β及TNF-α水平、脑血管组织TLR9、MyD88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P0.05);而CpG-ODN组大鼠CA症状加重,脑血管壁厚度、动脉瘤体积、脑血管组织和血清中IL-1β及TNF-α水平、脑血管组织TLR9、MyD88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P0.05)。使用积雪草苷和CpG-ODN联合处理,较积雪草苷组大鼠CA症状加重,脑血管壁厚度、动脉瘤体积、脑血管组织和血清中IL-1β及TNF-α水平、脑血管组织TLR9、MyD88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积雪草苷可通过下调TLR9/MyD88/NF-κB p65通路蛋白表达减轻CA大鼠脑动脉血管组织的炎症,减小瘤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LPS)和硫化氢干预组(Na HS+LPS),每组10只。静脉注射LPS建立ARDS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增多,肺组织中NF-κB表达增加(均P0.05);硫化氢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TNF-α、IL-6含量降低,肺组织中NF-κB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脂多糖致ARDS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6含量、减少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殷忠  薛白  高好考  王海昌  杨晔 《心脏杂志》2011,23(5):589-593
目的:评估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TDZD-8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并探讨此作用是否与其下调NF-κB、抑制炎症有关。方法: 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I/R+TDZD组、I/R+载体(Vehicle,V)组及假手术(Sham)组。大鼠局部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3 h。用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及ELISA法评估心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NF-κB、GSK-3β磷酸化的水平。结果: TDZD-8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抑制NF-κB激活以及心肌源性TNF-α和IL-6的浓度(P<0.01)。结论: GSK-3β抑制剂TDZD-8能够减轻MIRI,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激活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巍  严少南  孙晓梅  龚作炯 《肝脏》2007,12(4):268-270,274
目的 观察甜菜碱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甜菜碱干预组和高剂量甜菜碱干预组.以高脂肪饲料加入诱导脂肪肝药物丙基硫氧嘧啶饲养大鼠构建NASH模型,并对低(200 mg/kg)、高(400 mg/kg[1])剂量干预组大鼠以甜菜碱溶液灌胃.第12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炎症因子γ-IFN和凋亡相关因子NF-κB在肝组织内的表达,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胰岛素和炎症因子TNF-α、γ-IFN、IL-10、IL-18,测定Glu、ALT、AST、TG和T-CHO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甜菜碱显著降低血清Glu、ALT、TG、T-CHO、胰岛素抵抗(IR)指数、肝脏内γ-IFN和NF-κB表达(P<0.05)、γ-IFN、胰岛素、TNF-α、IL-18(P<0.01),显著升高IL-10(P<0.01),显著改善脂肪变性和炎症,且低、高剂量干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甜菜碱可防治大鼠NASH,机制可能为改善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因子和肝细胞凋亡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ISO)对高糖高脂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SO预处理MIN6细胞后高糖高脂培养48 h,CCK8法筛选ISO最佳干预浓度。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组(11. 1 mmol/L葡萄糖)、高糖高脂损伤模型(M)组(33. 3 mmol/L葡萄糖+0. 25 mmol/L棕榈酸)及ISO预处理(ISO+M)组(10μmol/L ISO+33. 3 mmol/L葡萄糖+0. 25 mmol/L棕榈酸)。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测定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IκB)激酶β(p-IKKβ)、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及NO含量M组高于Con组,ISO+M组低于M组(P0. 01)。IL-1β、IL-6、TNF-αmRNA,p-IKKβ、p-IκB、iNOS蛋白与NF-κB p65蛋白表达M组高于Con组,ISO+M组低于M组(P0. 05)。结论 ISO可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可能与抑制IκB激酶(IKK)/IκB/NF-κB/iNOS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脑皮层组织中IκB激酶β(IKKβ)及核因子-κB (NF-κB)表达,探讨眼针治疗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CIRI模型组和眼针组.CIRI模型组和眼针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ACO)再灌注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皮层IKKβ、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层组织IKKβ及NF-κB蛋白水平均显示出高表达(P<0.01),眼针组同模型组相比,IKKβ及NF-κB蛋白表达则下调(P<0.01).结论 眼针抑制脑皮层组织中IKKβ及NF-κB的表达,可能是眼针治疗CIRI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加味脑泰方通过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脑泰方(JWF)组、JWF+EX527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JWF组给予加味脑泰方灌胃干预14天,JWF+EX527组给予加味脑泰方灌胃及SIRT1拮抗剂EX527腹腔注射干预14天,比较四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SIRT1、核因子κB(NF-κB)、叉头框蛋白(FoxO1)表达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脑组织中Bax、NF-κB和FoxO1表达量均明显增加,脑组织中Bcl-2、SIRT1表达量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JWF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脑组织中Bax、NF-κB和FoxO1表达量均明显减少,脑组织中Bcl-2、SIRT1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JWF组比较,JWF+EX527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脑组织中Bax、NF-κB和FoxO1表达量均明显增加,脑组织中Bcl-2、SIRT1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加味脑泰方能够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的机制为激活SIRT1并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FoxO1介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DM大鼠IR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Wistar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另取24只予高脂饮食喂养联合STZ注射构建DM模型,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Ang-(1-7)组[Ang-(1-7)300μg/(kg.d)皮下注射],每组各10只。干预8周后检测FPG、FIns及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敏感指数(HOMA-ISI),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肝脏炎症通路及In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Ang-(1-7)组体重、FIns、HOMA-ISI、IRS-2 mRNA、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mRNA和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FPG、Ang II、HOMA-IR、肝脏指数、IκB激酶β(IKKβ)mRNA和蛋白、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TNF-αmRNA、IL-6 mRNA、糖原合成酶激酶3α(GSK-3α)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M组比较,Ang-(1-7)组FPG、Ang II、HOMA-IR、肝脏指数、IKKβmRNA和蛋白、NF-κB mRNA和蛋白、TNF-αmRNA、IL-6 mRNA、GSK-3α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FIns、HOMA-ISI、IRS-2 mRNA、PI3K m RNA和蛋白、Akt-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Ang-(1-7)可能通过抑制肝脏IKKβ/NF-κB炎症通路及上调IRS-2/PI3K/Akt-2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I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调控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大鼠结肠黏膜大体评分和病理组织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和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白藜芦醇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结合进行验证。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病理评分、TNF-α、IL-6、IL-1β水平、TLR4和NF-κB蛋白及mRNA水平较高,IL-1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各剂量组TNF-α、IL-6、IL-1β、TLR4和NF-κB蛋白及mRNA水平较低,IL-10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验证白藜芦醇与TLR4、NF-κB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6.37、-5.31。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和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木犀草素对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1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力衰竭组(H组)和木犀草素治疗组(L组),各17只大鼠。采用开胸手术建立心力衰竭动物模型,L组大鼠给予50 mg/(kg·d)木犀草素(体积3 mL)灌胃。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形成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IL-1β、IL-6、TNF-α、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H组LVEF、FS降低(P<0.05),LVEDD、LVESD、LVEDV、LVESV增加(P<0.05);与H组比较,L组LVEF、FS升高(P<0.05),LVEDD、LVESD、LVEDV、LVESV降低(P<0.05)。HE染色:S组大鼠心肌组织正常;H组大鼠心肌坏死和炎症浸润严重;L组大鼠心肌坏死和炎症浸润明显减轻。Masson染色:与S组比较,H组胶原面积比增加(P<0.05);与H组比较,L组胶原面积比降低(P<0.05)。与S组比较,H组血清BNP、IL-1β、IL-6、TNF-α水平及心肌组织IL-1β、IL-6、TNF-α、TLR4、MyD88、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组比较,L组血清BNP、IL-1β、IL-6、TNF-α水平及心肌组织IL-1β、IL-6、TNF-α、TLR4、MyD88、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和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发挥对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和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炎症因子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1)及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F-κB、血清hs-CRP、TNF-α、IL-6、IL-1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外周血NF-κB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OMA-IR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