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娟    郭洪菊  杨艳芳 《现代预防医学》2020,(14):2638-2643
目的 了解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的流行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4 000名绵阳市60岁以上城乡居民,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和95%CI。结果 最终调查3 996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9.66±6.51)岁,其中男性1 824人(45.65%),女性2 172人(54.35%)。检出帕金森综合征303例,检出率为7.58%。女性(OR = 0.586),文化程度越高(小学OR = 0.464,初中及以上OR = 0.252),经常打牌或玩麻将(OR = 0.399),每天体育锻炼(OR = 0.592)是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的保护因素。年龄大于80岁,居住在农村,职业为农民,患高血压,患脑卒中,存在睡眠问题,嗅觉有变化,有便秘均是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 帕金森综合征在老年人中很常见,患有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存在嗅觉变化。经常便秘。睡眠障碍的农村老年人群应引起重点关注,建议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云南省宁洱县≥60岁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洱县1 629例≥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省宁洱县≥60岁农村老年女性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χ2 = 32.928,P<0.001);受教育程度越低、家庭财产越低和医疗服务可及性越差的老年人,其患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高(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 = 0.801,95%CI:0.635~1.010;家庭财产中等OR = 0.659,95%CI:0.497~0.874;家庭财产好OR = 0.675,95%CI:0.527~0.865;医疗服务可及性好OR = 0.670,95%CI:0. 539~0.832)。结论 云南省宁洱县农村老年人的睡眠障碍患病率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差异。应加强受教育程度低、家庭财产低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农村老年人的睡眠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庆市大足区30~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四川盆地大气重污染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为基础,于2018年底在重庆市大足区5个镇街通过分层抽样选择986名30~79岁常住汉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人群患病率和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逐步后退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986人,平均年龄(51.67±12.22)岁。高血压患病率38.95%(384/986),标化患病率29.39%。多因素非条件逐步后退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59岁(OR=5.70,95%CI:2.29~14.19)、60~69岁(OR=5.81,95%CI:1.98~17.06)、70~79岁(OR=17.20,95%CI:4.90~60.37)、超重(OR=2.68,95%CI:1.50~4.76)、肥胖(OR=7.84,95%CI:3.70~16.62)、中心性肥胖(OR=2.18,95%CI:1.23~3.85)、高血压家族史(OR=3.06,9...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城乡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促进健康老龄化建设。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7—8月对泰安市6个县(市/区)3 896名≥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城乡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泰安市老年人失能率为4.8%,其中农村老年人失能率(5.5%)高于城镇老年人(3.5%)(χ2=8.040,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7.058)、自评健康状况差(OR=3.237)、睡眠质量差(OR=6.288)是城镇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OR=0.146)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OR=0.180)是城镇老年人失能的保护因素。年龄70~79岁(OR=2.116)或≥80岁(OR=7.270)、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256)或差(OR=4.368)、患有慢性病(OR=3.290)、过去一年曾跌倒(OR=2.151)是农村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参加体育锻炼(OR=0.568)是农村老年人失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异常的流行现况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具有绵阳市户籍并居住一年以上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2015-07/2016-08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AD8量表结合MMSE量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进行评定。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绵阳市老年人认知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3 996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9.66±6.51)岁,其中男性1 824名(45.65%),女性2 172名(54.35%)。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认知异常检出率为11.74%。与认知异常正相关的因素有:女性(OR=1.48)、年龄较大(70~74岁:OR=1.72;75~79岁:OR=2.39;≥80岁:OR=2.03)、农村(OR=2.66)、睡眠问题(OR=1.82)、嗅觉变化(OR=1.59)、患有糖尿病(OR=1.44)、哮喘(OR=2.28)、听力下降(失聪)(OR=1.70)。与认知异常负相关的因素有:小学文化程度(OR=0.61)、社会活动(每年几次:OR=0.67;每周几次:OR=0.40)、打牌或玩麻将(偶尔:OR=0.42;经常:OR=0.50)、经常使用电脑(OR=0.39)、读书看报(偶尔:OR=0.55;经常:OR=0.43)。以上P均0.05。结论绵阳市老年人认知异常检出率处于中等水平,但应重点关注女性、70岁及以上人群、农村老年人、存在睡眠问题、嗅觉变化者、有糖尿病、哮喘、听力下降(失聪)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饶县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5~10月抽取广饶县3个区县中6个社区的≥65岁老年人624人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对其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广饶县≥65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8.27%(461人),其中经常吸烟的患病率为86.75%(203人),经常饮酒的患病率为87.38%(180人),不参加运动的患病率为88.35%(220人),摄入食盐6 g的患病率为91.41%(351人),超重的患病率为88.14%(312人)。经常吸烟(OR=4.66)、经常饮酒(OR=2.57)、不参加运动(OR=4.92)、摄入食盐6 g(OR=9.19)、超重(OR=4.29)是导致老年患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广饶县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经常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了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老年人轻度行为损害(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MBI)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精神健康和预防认知功能下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1 298名≥60岁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使用轻度行为损害量表(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 checklist, MBI-C)评估研究对象MBI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MBI的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老年人MBI患病率为32.97%(95%CI:30.41%~35.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慢性病(OR=1.32,95%CI:1.01~1.72)、日常生活功能受损(OR=1.61,95%CI:1.24~2.09)和自评不健康(OR=1.81,95%CI:1.40~2.35)的老年人MBI患病风险较高,参加体育锻炼(1~30 min:OR=0.74, 95%CI:0.55~0.99;>30 min:OR=0.65, 95%CI:0.48~0.89)、睡眠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老年人失能状况并分析失能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CHARLS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60岁农村户籍老年人的失能状况进行分析,利用Katz指数量表评价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判断其失能状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失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从CHARLS 2013数据库中选取≥60岁农村老年人样本,共7 629人,其中失能农村老年人668人,失能率为8.8%;洗澡的失能率最高5.8%,吃饭的失能率最低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0岁(OR=4.186,95%CI=3.364~5.210)、低经济收入(OR=2.689,95%CI=1.832~3.947)、患有≥3种慢性病(OR=2.301,95%CI=1.827~2.897)、睡眠状况较差(OR=1.727,95%CI=1.384~2.155)、心理健康状况较差(OR=2.511,95%CI=1.962~3.214)的农村老年人失能风险较高;每月饮酒超过1次对农村老年人失能具有保护作用(OR=0.530,95%CI=0.417~0.675)。结论中国农村老年人失能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60岁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4—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义乌市抽取1 576名≥60岁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浙江省重大公共卫生监测项目调查问卷》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1 569人,其中男性707人,女性862人,平均(69.42±7.26)岁。患认知功能障碍121例,患病率为7.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70岁-=1.792,95%CI:1.135~2.830;OR80岁-=4.060,95%CI:2.487~6.628)、女性(OR=1.739,95%CI:1.135~2.664)和自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OR=2.339,95%CI:1.239~4.415)是≥60岁老年人患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同住人数≥4人(OR=0.462,95%CI:0.246~0.867)和参加运动(OR=0.592,95%CI:0.356~0.983)是≥60岁老年人患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义乌市≥6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7.71%,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同住人数和运动情况是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脑卒中患病率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3个社区筛查点≥40岁常住居民12 908例,结合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筛查,利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患病率性别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2 908例社区居民,脑卒中粗患病率4.06%,脑卒中标化患病率3.70%,男性脑卒中的标化患病率(4.79%)高于女性(2.76%)。在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OR=1.65, 95%CI:1.46~1.88);非在婚(OR=2.58 95%CI:1.57~4.24);无医疗保险(OR=1.61, 95%CI:1.02~2.17);有卒中家族史(OR=2.84, 95%CI:1.94~4.14);吸烟情况(现在吸烟:OR=1.58, 95%CI:1.17~2.15;戒烟:OR=2.57, 95%CI:1.74~3.79);饮酒频率(偶尔:OR=0.58, 95%CI:0.40~0.85;经常:OR=0.58, 95%CI:0.34~0.96);水果摄入不足(OR=1.69, 95%CI:1.30~2.19);奶类和奶制品摄入不足(OR=1.43, 95%CI:1.09~1.87);口味偏咸(OR=2.73, 95%CI:2.09~3.55);患有高HCY血症(OR=1.82, 95%CI:1.39~2.39)是影响脑卒中患病的主要因素。在女性人群中,年龄越大(OR=1.42, 95%CI:1.19~1.68);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2.12, 95%CI:1.18~3.79;高中:OR=1.94, 95%CI:1.04~3.64);有卒中家族史(OR=3.07, 95%CI:2.03~4.66);缺乏体育锻炼(OR=1.73, 95%CI:1.21~2.49);水果摄入不足(OR=1.86, 95%CI:1.35~2.55);口味偏咸(OR=1.87, 95%CI:1.33~2.63);患有高血压(OR=1.40, 95%CI:1.01~1.95);患有高HCY血症(OR=1.59, 95%CI:1.15~2.20)是脑卒中患病的主要因素。结论深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患病率仍较高,不同性别之间的脑卒中患病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性别的人群特征制定干预措施,以有效地开展脑卒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赵国玉  于帅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9):1054-1057
目的分析≥35岁(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SPFS)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分娩并于产后6~8周行盆底筛查的高龄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孕期及分娩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后SPF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500名高龄产妇平均年龄(39.84±2.50)岁,产次1~4次,平均(2.16±1.04)次。高龄产妇产后SPFS发生率为20.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OR=3.842)、有便秘史(OR=3.271)、滥用泻药(OR=3.656)、第二产程时间≥2 h(OR=6.052)、局部炎症(OR=2.319)、孕期体重增加≥20 kg(OR=4.676)、有焦虑情绪(OR=5.658)是SPF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盆底功能锻炼(OR=0.242)是保护因素。结论高龄产妇产后发生SPFS风险较高,影响因素较多,需引起医务工作者及个人重视,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导致SPFS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重庆市大足区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重庆市大足区所有社区预防接种点进行编码,然后按照东、南、西、北分为4个地区,在每个地区随机选取1个社区预防接种点作为调查地点,采用偶遇法在调查时间段内对进入预防接种点的6月龄婴儿母亲进行婴儿喂养情况及母乳喂养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  相似文献   

13.
骆琴  彭树花  骆佳美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06-1509
目的 调查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及相关因素,为产妇产后泌乳指导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2家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及喂养相关因素,并对产妇初次泌乳时间进行随访跟踪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671名产妇纳入研究,年龄21~43岁,平均(31.6±2.9)岁,其中初产妇438人,经产妇233人;胎数单胎642人,双胎29人;分娩方式阴道分娩512人,剖宫产159人。产后初次泌乳时间<24 h 329人、24~<48 h 176人、48~<72 h 105人、≥72 h 61人,分别占49.03%、26.23%、15.65%、9.09%。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895)、经产(OR=0.689)、分娩孕周≥37周(OR=0.498)、分娩方式为剖宫产(OR=1.637)、乳头凹陷/扁平(OR=2.565)、母婴同室(OR=0.520)、首次吸吮乳房时间≥30 min(OR=2.787)、每天吸吮乳房次数越多(OR=0.845)是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以<24 h所占比例较大,初次泌乳时间受到年龄、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乳头凹陷/扁平、母婴同室、首次吸吮乳房时间、每天吸吮乳房次数多种因素影响,应当加强孕前、产前教育,鼓励阴道分娩,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多吸吮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丰台区≥60岁常住居民进行AD患病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调查对象进行初筛,阳性者由精神科医师按诊断标准确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AD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调查丰台区≥60岁人群5 901人,年龄60~92岁,以70~79岁为主,占39.3%,男女性别比为0.96∶1。检出AD 者319 例,患病率为 5.4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2.284)、未婚/丧偶/离异(OR=2.487)、内向性格(OR=2.298)、过量饮酒(OR=12.820)、社会支持水平低(OR=1.514)、血脂异常(OR=2.512)均为老年AD的危险因素;有兴趣爱好(OR=0.29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045)均为老年AD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AD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升高,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流行情况,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1年6—10月在郑州市金水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10个社区或村(城镇街道办事处及村镇各5个)常住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 148名老年人完成调查,男性557人,占48.52%,女性591人,占51.48%。共有302例自报诊断为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26.31%,其中高血压患者214例,冠心病73例,脑卒中15例,患病率分别为18.64%,6.39%,1.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705、1.936)、男性(OR=3.404)、BMI≥24.0 kg/m2OR=1.359、1.562)、偶尔或经常吸烟(OR=1.592、1.80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639、0.602)、运动锻炼不足(OR=2.469)、高血脂(OR=2.420)、高血糖(OR=2.877)是该区≥60岁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较高,对于心血管病的影响因素需尽快给予积极地干预,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缓解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肾功能下降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积极防治肾功能下降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儋州市辖区内抽取10个社区,每个社区预计调查500名≥6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老年人肾功能下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肾功能下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4 921名儋州市≥60岁居民调查结果,男性2 569人,女性2 352人;年龄60~87岁,平均(68.9±4.8)岁。检出肾功能下降390例,检出率为7.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634)、年龄(OR=1.960)、BMI≥24.0 kg/m2OR=1.732)、饮酒史(OR=1.128)、体育锻炼(OR=0.369)、贫血(OR=1.701)、高血压(OR=2.672)、糖尿病(OR=3.758)、血脂异常(OR=3.174)、肝功能异常(OR=1.436)为海南省儋州市老年人群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南省儋州市≥6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检出率较高,且受到性别、年龄、饮酒史、体育锻炼频次、贫血、高血压、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状况多因素影响,应关注肾功能下降高发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避免肾功能下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养老社区老年人群跌倒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长期(在该社区生活≥6个月)生活在燕达养老社区中年龄≥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人口学特征、跌倒情况、既往史、个人生活习惯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照明、预防跌倒意识等,对该人群跌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跌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28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3.46 ± 6.68)岁。跌倒发生率为24.53%(105/428)。年龄71~80、≥81岁(OR=1.573、1.880)、女性(OR=1.803)、未使用助行器(OR=2.483)、白内障(OR=3.709)、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OR=1.546)、未进行规律体育锻炼(OR=5.226)、高血压(OR=3.445)、有跌倒相关慢性疾病(OR=4.101)、使用致跌倒相关药物(OR=1.765)、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3.350)、照明差(OR=2.392)、无预防跌倒意识(OR=2.731)、喜欢穿拖鞋出门(OR=5.478)、喜欢饮酒(OR=2.483)者发生跌倒风险较大。结论 燕达养老社区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仍需加强对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现状,并探讨该地区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相关因素,为防治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听力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听力损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 849名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91岁,以45~64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45.06%,男性占63.69%,以汉族为主,占96.20%。1 145例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923)、女性(OR=2.036)、吸烟(OR=1.919)、饮酒(OR=1.982)、有耳毒性药物接触史(OR=7.279)、有噪音接触史(OR=3.473)、高血压(OR=5.894)是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耳毒性药物接触及噪音接触等因素均可能是该地区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需进行相应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中老年女性人群骨密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12月南京市鼓楼地区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密度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8 550名≥45岁女性进行调查,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23±13.46)岁。共检出骨质疏松者1 303例,检出率为15.24%。年龄越大(OR=1.589)、BMI<18.5或≥24.0(OR=1.044、1.950)、绝经(OR=2.745)、血清铁蛋白异常(OR=1.754)、糖尿病(OR=2.125)、慢性阻塞性肺病(OR=3.108)、高血压(OR=2.12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655)的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高尿酸血症(OR=0.448)、户外活动次数越多(OR=0.716)的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风险较低。结论 鼓楼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BMI、户外活动次数、血清铁蛋白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应有意识地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深圳市年龄≥60岁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深圳市罗湖区下辖全部51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有年龄≥60岁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开展调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收集相关信息。 结果 本调查共纳入7 98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平均年龄为(67.68 ± 5.41)岁,女性偏多,占57.2%。共检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 257例,患病率1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79岁(OR=2.60)、80~92岁(OR=3.91)、超重(OR=1.82)、肥胖(OR=4.1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OR=2.12)、患高脂血症(OR=1.59)的老年人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较高;文化程度越高、新鲜水果、大米以及豆制品食用频次越多的老年人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较低;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OR值分别为0.82、0.65;与<4次/月组相比,新鲜水果的食用频次4~11次/月、≥12次/月的OR值分别为0.55、0.46;与<12次/月组相比,大米的食用频次≥12次/月的OR值为0.46;与<4次/月组相比,豆制品的食用频次≥12次/月的OR值为0.80。 结论 深圳市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高龄、超重、肥胖、HDL-C异常和患高脂血症是老年人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摄入较多的新鲜水果、大米和豆制品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