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重点监测省及国家级监测点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结果,评价流脑监测现状,为预防控制流脑爆发、流行及探索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点监测省及监测点上报的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脑实验室检测资料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资料,对2006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国2006年流脑报告发病率<0.2/10万,重点监测省中以安徽省发病数较多(261例);监测重点省<15岁儿童平均发病率为0.45/10万,儿童、学生报告病例数分别占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总数的25.35%和41.31%。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占44.83%,C群Nm占41.38%;健康人群中检出A群Nm占17.76%,B群Nm占48.68%,C群Nm占17.11%;健康人群A群Nm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8.36%,C群为58.67%。结论流脑流行菌群仍以A群Nm为主,C群Nm检出增多;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Nm为主,C群N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A群。应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加强流脑监测,防止流脑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东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和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Nm)血清群谱。方法 收集广东省2006-2021年流脑报告病例、2006-2012年健康人群Nm带菌率调查、2016-2017年脑膜炎和脑炎监测(Acute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surveillance, AMES)、2007-2019年Nm耐药性试验等数据,分析流脑流行特征、Nm血清群分布和耐药率。结果 广东省2006-2021年报告流脑1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07/10万;0-4、5-9、10-14、15-19、≥20岁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7.29%、4.24%、5.93%、18.64%、33.90%。流脑病例Nm检出率为71.19%(84/118),其中A、B、C、W、Y、不可分群分别占4.76%、52.38%、26.19%、8.33%、7.14%、1.19%;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0.56%(32/5 743),各血清群分别占0.00%、65.63%、9.38%、3.13%、0.00%、21.88%;AMES病例Nm检出率为1...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贵州省流脑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流脑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51年以来贵州省流脑的发病资料,并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1~2010年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在0.047~220.41/10万,死亡率0.013~25.98/10万,有6个流行高峰。近年来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全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2005年分别下降91.8%和71.7%。2006~2010年,全省流脑发病和死亡排前3位的地区是安顺、铜仁和遵义,其中安顺病例占发病总数的34.9%;1~3月发病268例,占发病总数的73.0%;发病主要为小于15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9.5%;病例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7.8%和28.1%,2010年散居儿童构成较2009年上升35.1%。2006~2008年幼托儿童发病构成分别为3.7%、1.4%、7.0%,2009、2010年幼托儿童无流脑发病。自2007年贵州省检测出首例C群Nm阳性病例,2007~2010年共检出4例C群Nm阳性病例。结论近年来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预防控制效果显著。但病例以15岁以下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C群流脑病例呈增多趋势,散居儿童依然是贵州省常规免疫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贵州省流脑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流脑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1年以来贵州省流脑的发病资料,并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1~2010 年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在0.047~220.41/10 万,死亡率0.013 ~25.98/10 万,有6 个流行高峰.近年来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全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2005 年分别下降91.8%和71.7%.2006~2010 年,全省流脑发病和死亡排前3 位的地区是安顺、铜仁和遵义,其中安顺病例占发病总数的34.9%;1~3 月发病268 例,占发病总数的73.0%;发病主要为小于15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9.5%;病例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7.8%和28.1%,2010 年散居儿童构成较2009 年上升35.1%.2006~2008 年幼托儿童发病构成分别为3.7%、1.4%、7.0%,2009、2010 年幼托儿童无流脑发病.自2007 年贵州省检测出首例C 群Nm 阳性病例,2007~2010 年共检出4 例C 群Nm 阳性病例.结论 近年来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预防控制效果显著.但病例以15 岁以下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C 群流脑病例呈增多趋势,散居儿童依然是贵州省常规免疫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999-2017年江苏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发病流行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流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9-2017年江苏省流脑病例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1999-2017年江苏省累计报告流脑病例814例,年均发病率00575/10万,其中2004年发病率最高,2017年降到最低;流脑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5644%;12月份到次年4月份为流脑发病高峰,占8713%,其中2月发病最多;病例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4092%和 2277%;2006-2017年,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是主要流行菌株,占有明确菌群结果的5634%。结论 江苏省流脑发病呈下降趋势,但病死率有所上升,保持较高接种覆盖率,适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流脑疫苗补充免疫,同时加强流脑菌群变迁监测,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2015-201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血清群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流脑病例和Nm血清群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15-2019年报告流脑540例,年均发病率为0.78/1000万;在296例Nm血清群阳性病例中,A、B、C、W、Y、其他及不可分群分别占4.73%、36.15%、22.97%、6.08%、1.69%、28.38%;各血清群检出省份数分别为4个、19个、17个、10个、4个、20个;0-4岁、5-9岁病例中B群病例分别占58.56%、55.00%,10-14岁病例中C群病例占57.81%,≥15岁病例中其他及不可分群病例占33.66%;2015年vs 2019年A、C、B、W群病例比例分别为2.33%vs 1.28%、16.28%vs 37.18%、30.23%vs 32.05%、4.65%vs 10.26%。结论中国流脑优势流行Nm血清群呈多元化变迁趋势以及地域和年龄分布差异;建议研发和应用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东莞市1992-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东莞市1992-2007年流脑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2-2007年东莞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42例,死亡9例,发病率在0.04/10万~0.72/10万之间.流动人口流脑的发病率(0.24/10万)高于本地人口(0.09/10万)(P<0.01);沿海片区发病率最高,为0.36/10万.2-4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65.49%.16~25岁组病例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9.86%.工人和民工发病较多,分别为67例和46例,占总病例数的47.18%和32.39%.结论 东莞市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对流动人口进行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加强流脑监测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贵州省1951-201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及免疫策略,为制定和调整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1951-2014年流脑监测资料及流脑免疫策略进行分析。结果 1951-2014年贵州省共报告流脑病例175 622例,死亡20 993例,1951-2014年贵州省流脑发病率0.014~220.41/10万,年均死亡率0.004~1.75/10万。全省流脑发病率从2006年的0.504/10万降至2014年的0.014/10万,下降97.22%;2007-2014年贵州省流脑年均发病28例、年均死亡4例,均分别较1951-2006年下降99.04%和98.93%。贵州省流脑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6.68%的病例发生在冬春季,高峰在2月;80%以上的病例为1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学生,流脑发病占比较大(50%)的是毕节、遵义和铜仁市,自2006年MPV联合免疫策略实施以来,全省流脑发病率大幅下降,无明显发病高峰,总体呈散发。结论接种MPV是降低贵州省流脑发病及死亡的有效措施,MPV常规与A群MPV应急接种联合免疫策略的实施对降低贵州省流脑发病及死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杭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趋势和发病特征。方法通过杭州市疫情报告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杭州市1959-2019年流脑病例,描述性分析不同时期流脑发病率和分布特征。结果杭州市1950-2019年共报告流脑58949例,发病率(/10万)从1950-1959年、1960-1969年的12.57(4177例)、106.26(44969例)下降到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0.07(46例)、0.01(9例)。2-4月份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1.35%。0-9岁、10-19岁、≥20岁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6.33%、37.33%、25.33%,其中婴儿病例比例从1976-1979年、1980-1989年的3.43%、7.52%上升到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15.22%、22.22%。结论杭州市1959-2019年流脑发病显著下降,从大流行转变为散发状态;应加强适龄儿童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和流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安徽省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07年流脑疫情资料。结果 合肥市2005~2007年流脑累计发病330例,2005年发病率为1.64/10万,至2007年上升到2.84/10万;经实验室确诊共,其中97.5%为C群,其余为未分群;冬春季发病高峰明显,每年1~4月流行期发病数均超过当年的70%;2005和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5~19岁组(8.63/10万,11.30/10万),2007年发病率最高为0~1岁组(11.15/10万),较2005年上升了近5.5倍;2005年城市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81.8%,2007年下降到43.6%,2005年农村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18.2%,2007年上升到56.4%;共发生19起聚集性流脑疫情,8起发生在学校,其中职业学校4起。结论 流脑流行病学特征逐年变化,尤其病例年龄分布特征明显,应适时调整最佳免疫策略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许燕  孙翔  吴昀  陈强  汤奋扬 《现代预防医学》2022,(17):3086-3089
目的 分析江苏省1950—2020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发病趋势及菌群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1950—2020年江苏省流脑病例监测数据,并对各时期流脑发病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1950—2020年江苏省流脑报告病例1 067 148例,在1965年、1959年、1977年,经历了3次流行高峰,广泛使用疫苗后,流脑发病率下降明显,2006年以来,流脑发病率一直处在0.1/10万以下。2006—2010年,流脑病例C群比例为50.77%,A群为32.31%,B群为1.54%。2011—2015年,C群占33.33%,A群占20.00%,W135群占20.00%,B群占6.67%,其他及不可分群占比15.38%,2016—2020年,C群进一步减少为16.67%,A群减少至8.33%,B群比例增加至25.00%,W135群比例为16.67%,其他及不可分群上升为33.33%。结论 江苏省流脑疫情维持在低位,菌群由以C群为主,向B群为主变迁,其他及不可分群比例显著上升。流脑防控局面发生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衢州市流脑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衢州市1950-2006年流脑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50-2006年衢州市累计报告流脑病例30294例,死亡145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11/10万,病死率为4.80%。全年均有发病,冬春季高发,3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42.85%。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36.60%。结论加强流脑监测,关注菌群的变迁,实施预防接种,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季节的第一个10周内,非洲流行地区的7个国家32个地区发生了爆发。这些国家共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5 719例疑似流脑,其中包括580例死亡。病例集中在2个地区:一个在非洲西部,包括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和尼日尔,主要流行A群脑膜炎球菌(Nm);另一个在非洲东部,包括肯尼亚、苏丹和乌干达,主要流行W135群Nm。以下3个爆发地区正在开展预防接种活动。布基纳法索:2006年1月1日~3月5日报告了3 636例疑似流脑,包括399例死亡(病死率11%)。12个地区达到了流行。在115份脑脊液(CSF)标本中和/或培养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4-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安徽省流脑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2004-2013年共报告1 457例,年平均发病率0.24/10万;死亡96例,病死率6.59%。病例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合肥市发病率最高(占全省发病总数的42.48%)。10~19岁年龄组高发,主要为中小学生。流行菌株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为主,占所有检出菌群的86.87%。结论安徽省2004-2013年流脑流行优势菌群由A群变迁为C群,导致发病率上升,并出现新的流行特征。2009年以后,流脑防控成效显著,发病率逐年下降。2012-2013年,持续出现W135群流脑病例,表明流行隐患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随时掌握菌群流行动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6~2006年临沂市流脑疫情、病原学检验与血清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6~1980年合计发病212985例,年均发病率为81.14/10万,死亡14121例,病死率为6.63%;1981~1986年合计发病6781例,年均发病率为10.76/10万,死亡246例,病死率为3.63%;1987~2006年合计发病609例,年发病率均在0.30/10万以下,死亡34例,病死率为5.58%。2005年检测33例流脑病人的脑脊液、血液、皮肤淤点,检出脑膜炎双球菌12株(A群9株、C群3株)。2005年检测健康人群血清417份,流脑抗体阳性率,A群为95.20%,C群为39.33%(P<0.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A群为1∶26.67,C群为1∶9.91(P<0.01)。[结论]目前临沂市流脑发病率很低,已出现C群菌株引起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济南市1991-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方法 收集济南市1991-2018年疫情资料、2007-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MES)监测数据和2008-2018年健康人群带菌状况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1-2018年济南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22例,年均发病率为0.07/10万;发病季节高峰期在1-5月(占80.32%);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3.11%),15岁以上病例构成逐年增加;职业构成主要为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2007-2016年AMES监测系统检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共33例,占报告病例的1.17%,其中B群20例,C群10例,W群1例,不可分群(NG)2例。2008-2018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调查,共检出34株流脑菌株,A群流脑菌株6株,B群5例株,C群8株,X群2株,Y群1株,W135群5株,NG7株,平均阳性率为0.89%。结论 济南市流脑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流脑优势菌群已发生变迁,现阶段控制以B群为主的发病流行,成为流脑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8~2013年由C群脑膜炎耐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8~201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流脑单病/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16.0及微软公司办公软件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2008~2013年流脑年平均发病率为0.031/10万,其中C群流脑年平均发病率为0.0032/10万。C群流脑病例占实验室确诊流脑病例总数的47.59%,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北、江苏、湖北和广东省,其中安徽省C群流脑病例数占全国C群流脑总病例数的37.35%;10~19岁C群流脑病例占C群流脑病例总数的51.75%;学生C群流脑病例占C群流脑病例总数的56.81%。75%的A、C群流脑病例可出现发热、急性发病、头痛或者呕吐,50%的A、C群流脑病例出现高热;60%的A、C群流脑病例出现恶心、颈项强直或皮肤瘀点瘀斑;出现意识障碍和惊厥的病例较少。各单项临床表现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在A、C群流脑病例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2008~2013年流脑报告发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预防控制流脑取得显著成效。全国8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出C群Nm引起的流脑病例,45%实验室确诊流脑病例为C群病例,C群流脑有向全国逐渐蔓延之势。C群流脑青少年高发的年龄特征仍然存在。C群流脑病例临床表现及CSF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均不比A群流脑病例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4-2018年江西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价流脑防控效果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西省2004-2018年流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8年江西省共报告流脑病例2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40/10万;各设区市均报告流脑病例,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景德镇市(0.100/10万);12月-次年4月病例占82.77%,15岁病例占74.91%,学生占52.81%,男性占64.42%。结论 2004-2018年江西省流脑发病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病例以15岁人群、学生、男性居多;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季节性、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6—2020年深圳市恙虫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本市恙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06—2020年深圳市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恙虫病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20年深圳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547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0.30/10万人,历年发病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9年年均发病率达到最高,为0.59/10万;时间分布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期为5—11月(490例),占89.58%,10月累计报告病例数(86例)为最高,占15.72%。深圳市各辖区中以南山区累计报告病例数(208例)最多,年均发病率1.07/10万;病例多发生在40~59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5.34%;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工人为职业高发人群,占52.10%。结论 2006—2020年深圳市恙虫病发病呈波动性增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06/2007年度(2006年10月~2007年9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 对网络直报的流脑疫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山东省2006/2007年度流脑发病34例,发病率0.037/10万,比2005/2006年度(2005年10月~2006年9月)减少45.16%;死亡6例.同比减少40.00%.病例分布在12个设区的市;1~4月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62%;≤29岁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4.11%;在1个市1所学校发生聚集性流脑疫情.在流脑病例中分别检测出A、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1株和3株;在健康人群中检测出A、C群Nm各3株.结论 应采取以接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开展流脑病例、健康人群流脑带菌和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