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组织中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的表达情况、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施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52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相应癌和癌旁组织构建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标本中DCLK1和OV6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差异化表达DCLK1病人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状况、甲胎蛋白(AFP)、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包膜状况、微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指标,Kam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DCLK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18例(34.6%),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8例(15.4%),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6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20例(38.5%),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9例(17.3%);DCLK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AFP、微血管侵犯相关(P值分别为0.007、0.038),且与O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5,P0.001);DCLK1表达水平与肝癌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相关(P=0.022)。结论 DCLK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DCLK1可能是肝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个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癌病人癌组织中Dickkopf相关蛋白2(DKK2)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病人86例,收集病人膀胱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 cm),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DKK2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中DKK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回归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PRR11表达水平,并应用 χ2检...  相似文献   

4.
肿瘤蛋白D52(TPD52)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卵巢癌和血液系统恶性病变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可参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以及抑制DNA修复等生物学行为,并诱导机体产生对肿瘤的保护性免疫,是肿瘤诊断与分子靶向治疗中最有应用前景的候选蛋白之一。笔者对TPD52在肿瘤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在肿瘤诊疗中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为TPD52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更好实现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叉头框蛋白Q1(FOXQ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诊治的NSCLC病人癌组织标本196例及癌旁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法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OXQ1和CyclinD1蛋白表达;分析FOXQ1、CyclinD1的表达与NSCLC病人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FOXQ1与CyclinD1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SCLC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OXQ1、CyclinD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FOXQ1、CyclinD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NSCLC组织中FOXQ1、CyclinDl高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SCLC组织中FOXQ1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FOXQ1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irdin蛋白在胆管癌与癌旁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Girdin蛋白在42对胆管癌与其癌旁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Girdin蛋白表达阳性率(79%)高于癌旁组织(52%)(P<0.05).胆管癌组织中Girdin的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等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rdin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转移与进展,这为胆管癌的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活化细胞黏附分子(ALCAM)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甲状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LCAM的表达,比较ALCAM在两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CAM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71.2%vs.34.6%,P0.05),但在ALCAM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越低,甲状腺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越低,患者5年总生存率越低(均P0.01)。结论:ALCAM表达增高可能参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进程,然而,在恶性度高、预后差的甲状腺癌的肿瘤组织中ALCAM表达反而降低的原因推测可能与其脱落释放入血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肾细胞癌患者中肾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并对Cyclin D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CyclinD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3.3%,而癌旁肾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 D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体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yclinD1可作为判断肾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PM1D m RNA表达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提取86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总RNA,q PCR法检测PPM1D m 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水平。根据癌旁肝组织中PPM1D m RNA表达量,将肝癌患者分组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PM1D m 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证实上述结果。以癌旁肝组织PPM1D m RNA表达量为阈值,高表达组56例,低表达组30例。两组患者的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以及肿瘤复发、家族史等临床病理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性别、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HBV感染及酒精摄入史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低表达组为32个月。结论:PPM1D m RNA表达水平可能与肝癌恶性程度相关,可能成为肝癌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基因NEK9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效应,并探讨其表达量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10~2011年我院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并统计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EK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NEK9的表达量与其相对应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肝细胞癌组织中基因NEK9的表达量在m RNA水平显著高表达(25/30)(P0.05),在蛋白质水平亦呈显著高表达(65%及21.7%)(P0.05);癌组织中NEK9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转移和复发等临床病理参数有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NEK9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NEK9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表面括约肌预切开(PPDS)在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所有ERCP术病例资料,将在ERCP操作过程中导丝意外进入胰管的困难胆管插管者,根据术中选择插管方法,分为两组:(1)PPDS组,(2)双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46例)和河南省人民医院(34例)的80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n=40)行腹腔镜原发灶切除+肝转移灶同期/分期切除手术+术后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行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的临床分期较化疗前明显好转(χ2=5.12,P=0.021),肝转移灶直径缩小[(6.4±3.8)cm vs (4.2±3.0)cm,t=2.74,P=0.008]。两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725.4±61.8)mL vs (842.6±167.1)mL,t=3.33,P=0.001],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7.50%(19/40) vs 12.50%(5/40),χ2=11.67,P<0.001];术后6个月KPS评分高于对照组[(67.38±12.39)vs (51.03±10.55),t=6.35,P<0.001];术后12个月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5.38%(6/39) vs 37.50%(15/40),χ2=4.9,P=0.026],两组术后12个月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7.69%(3/39) vs12.5%(5/40),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老年患者客观缓解率,降低近期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但会增加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能否在临床推广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五医院行PD术的206例患者资料,比较VTE组及非VTE组患者在术前资料、手术因素、血常规、PLR方面的差异,绘制术前PLR预测术后V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PLR临界值进一步将VTE组分为高PLR亚组和低PLR亚组,分析两亚组在VTE血栓形成部位、术后生存时间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PD术后发生VTE组(63例)和非VTE组(143例)在PLR上具有统计学差异(t=5.324,P<0.001)。PLR预测术后V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 0.784~0.928),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75.0%,PLR临界值为244.54。高PLR亚组(n=30)术后双侧静脉血栓(BVT)12例、肺栓塞(PTE)13例,低PLR亚组(n=33)BVT 5例、PTE 6例,两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BVT:χ2=4.925,P=0.026;PTE:χ2=4.720,P=0.030)。高PLR亚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95%CI 10.238~11.762),低PLR亚组为12个月(95%CI 10.530~13.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9,P=0.015)。结论 术前PLR是PD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LR值越大,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的风险越高,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根据术前PLR值早期干预具有VTE高风险的患者,可以延长患者PD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254例初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融不完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2(29~129)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为39(95%CI 29~5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68(95%CI 55~80)个月。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 cm(HR 1.954,95%CI 1.276~2.992)、Child-Pugh B级(HR 2.183,95%CI 1.481~3.217)、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50×109/L(HR 4.344,95%CI 2.878~6.555)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特殊部位患者(毗邻门静脉、下腔静脉、胆囊等) (n=61)与非特殊部位患者(n=193)中位OS [62(95%CI 34~90)个月 vs 70(95%CI 59~81)个月,P=0.160],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9.8%(6/61) vs 5.2%(10/193),P=0.226]无统计学差异。8.3%(21/254)原发性肝癌患者消融不完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3 cm是肿瘤MWA不完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 8.841,95%CI 3.322~23.527)。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MWA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且适用于特殊部位的肿瘤。消融最大径> 3 cm肿瘤存在MWA不完全的风险。肿瘤最大径>3 cm、Child-Pugh B级、PLT<50×109/L是影响MWA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分析手术切除联合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5-FU)与非手术治疗对局部区域复发的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探讨前者的临床作用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入组自2010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就诊并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726例,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局部区域复发(LRR)患者共27例,其中13例选择手术切除联合植入型5-FU,14例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巩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预后信息。结果 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复发年龄,LRR类型、IHC结果等无明显相关(P>0.05)。接受手术治疗联合植入型5-FU的患者较非手术治疗患者显著降低二次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其中位LRPFS为28个月,优于非手术组的16个月(χ2=6.38,P=0.012)。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并未改善整体预后,两组患者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术后LRR患者,接受积极手术切除病灶同时植入缓释型5-FU,辅以巩固放疗,可有效提高局部病灶控制效果,延长局部无进展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脊柱后入路手术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行脊柱后入路手术患者117例,手术过程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方法是采用本手术室基于风险管理循证基础上新创建的护理模式,通过识别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点,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人员同质化培训机制、标准体位摆置流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胰腺癌Bcl-2/腺病毒E1B-19k相关蛋白3(Bcl-2/E1B-19k-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术后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8例胰腺癌根治术,并在术后规律应用吉西他滨辅助化疗或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胰腺癌术后组织切片,对其进行BNIP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通过实验染色强度及范围进行评分,并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BNIP3低表达组比较,BNIP3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时间(OS)[13(95%CI 11.378~14.622)个月 vs 18(95%CI 16.592~19.408)个月]和无病生存时间(DFS)[7(95%CI 4.082~9.938)个月 vs 14(95%CI 12.936~15.064)个月]均降低(P<0.05)。BNIP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淋巴转移情况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BNIP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分化程度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BNIP3的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与应用吉西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更适用于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HSCR)患儿术前家庭通便护理指导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将100例年龄<3个月的HSCR患儿分常规组和改良组各50例,常规组对家长进行常规灌肠指导,改良组指导家长根据家庭通便护理合格指征为患儿进行个性化家庭通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腹胀、腹部鼓音、大便性状、小肠结肠炎、肠穿孔发生例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诊断及家长文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腹部有鼓音常规组及改良组分别为15例、4例,χ2=6.50,P=0.01。大便颜色陈旧、气味异常者常规组8例、改良组1例,χ2=4.40,P=0.03。两组患儿均无并发小肠结肠炎、肠穿孔或灌肠后吃奶量下降等拒奶表现。结论 以家庭通便护理合格指征为标准指导新生儿HSCR患儿家长进行个性化家庭通便护理,安全有效,易于被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家长接受,可用于新生儿HSCR患儿家庭的家庭通便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胆囊腺鳞癌的预后很差,本研究目的是寻找胆囊腺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价放化疗对胆囊腺鳞癌预后的意义。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214例胆囊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法探讨胆囊腺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胆囊腺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年生存率为34.4%,3年生存率为17.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R 1.407,95%CI 1.019~1.944,P=0.038)、M分期(HR 2.219,95%CI 1.595~3.086,P<0.001)、放疗(HR 1.609,95%CI 1.010~2.564,P=0.045)、化疗(HR 1.594,95%CI 1.101~2.307,P=0.013)是胆囊腺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42例患者同时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个月,明显优于未放化疗组(121例,中位OS为5个月)和仅化疗组(49例,中位OS为10个月)。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χ2=12.25,P<0.05)。在TNM分期II期和IV期亚组中,同时接受化疗和放疗的胆囊腺鳞癌患者OS比仅接受化疗的患者更长。结论 年龄、M分期、放疗、化疗是胆囊腺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放疗联合化疗可以有效改善胆囊腺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手术与直接手术治疗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n=60),通过术后展开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直接手术治疗(直接手术组,n=30)与新辅助治疗+手术治(联合治疗组,n=30)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相较于直接手术组患者其术后生存率明显提高(χ2=3.880,P=0.049);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及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67%与80.00%,均较直接手术组的73.33%与53.33%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χ2=6.405,P=0.011;χ2=4.800,P=0.028);联合治疗组术后胰腺癌复发率及转移率分别为10.00%与43.33%,均较直接手术组的33.33%与70.00%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χ2=4.811,P=0.028;χ2=4.343,P=0.037);联合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较直接手术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