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敏  李晓乾  幸玉华  黄睿 《华南预防医学》2023,(9):1168-1170+1175
目的 研究渭南地区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10—12月在渭南辖区2区7县各抽取1个社区预防接种点,基于偶遇法将在调查时间段内进入预防接种点的6月龄内婴儿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以描述性分析方法对6月龄母乳喂养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渭南地区婴儿母乳喂养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研究对象2 764人,其中母乳喂养率33.18%(917/2 764),混合喂养率43.60%(1 205/2 764),人工喂养率23.23%(642/2 7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20)、产次(OR=2.204)、返岗情况(OR=0.242)、家庭月收入(OR=2.008)、乳头扁平/凹陷(OR=0.671)、产后母乳喂养指导(OR=1.993)、家庭支持度(OR=1.777)是渭南地区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论渭南地区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其受到年龄、产次、返岗情况、家庭月收入、乳头扁平/凹陷、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家庭支持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应识别和关注高危群体,改善影响母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重庆市婴幼儿母乳喂养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地域差异和经济情况,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重庆市主城4个区和2个周边区县共633名0~36月龄婴幼儿的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数据录入Epi Data 3.1数据库,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地区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5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伴喂养方式为纯母乳喂养、自觉母乳量能满足婴儿、对母乳喂养有信心是纯母乳喂养的有利因素;介意公共场所母乳喂养是纯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结论 被调查地区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彭水县0~2岁婴幼儿喂养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重庆市彭水县县城中7个社区及8个乡镇中606名0~2岁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和半固体食物引入时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6%,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35.3%,63.9%的婴幼儿在出生24h后开奶。大部分婴幼儿蔬菜、水果、谷类、蛋类、豆类、禽畜类、鱼类添加过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居住地为乡镇,开奶时间较早,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喂养人年龄40岁,母乳喂养知识得分优秀者,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地区婴幼儿喂养中开奶不及时,纯母乳喂养率和持续时间有待提高,半固体食物添加月龄不合理,添加过晚现象严重,应向家长提供正确喂养婴幼儿知识指导。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某社区婴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190例6月龄婴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1.58%,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喂养方式和4~6个月是否添加辅食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4~6个月未添加辅食的OR值分别为3.0和19.8。[结论]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和适时补充铁元素,以减少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合肥市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并研究纯乳母喂养影响因素,为提高纯母乳喂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0年1—10月在合肥某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活产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在婴儿出生后满6个月时通过医院分娩记录获取其母亲/父亲联系方式对婴儿母亲进行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 537名婴儿纳入研究,纯母乳喂养724例,占28.54%,优势母乳喂养298例,占11.75%,补充喂养356例,占14.03%,母乳喂养819例,占32.28%,奶瓶喂养340例,占13.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母亲年龄越大(OR=0.441)、婴儿母亲乳头凹陷/扁平(OR=0.360)、婴儿母亲开奶时间≥30 min(OR=0.431)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小,婴儿母亲学历越高(OR=2.499)、职业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OR=1.806)、个体经营者(OR=1.730)、农民/无业者(OR=2.018)、婴儿父母支持母乳喂养(OR=2.392)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大。结论 合肥市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其受到母亲年龄、学历、职业、乳头凹陷/扁平、开奶时间以及父亲是否支持母乳喂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当针对现状及影响因素加强纯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港市6月龄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社区为调查地点,对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现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方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 694名婴儿中,纯母乳喂养满6个月的婴儿占8.62%(146名)。纯母乳喂养满4个月不足6个月的婴儿占32.88%(48/146),4个月的婴儿占67.12%(98/14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奶时间24h(OR=3.56,95%CI:2.07~6.12)、无带薪产假(OR=1.63,95%CI:1.01~2.65)、住院期间哺乳有困难(OR=1.49,95%CI:1.02~2.18)是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P 0.05或0.01)。结论贵港市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和家庭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探索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和家庭支持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仅为41.5%,不同喂养方式的调查对象家庭支持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9,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较低,家庭支持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应重视对家庭的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8.
喂养方式对6个月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0~6月龄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彬县、长武两县随机抽取健康单胎新生儿及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以体格测量方法评价婴儿营养状况。【结果】1 249例婴儿及其家庭参加调查,婴儿母乳喂养率为97.28%,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5.49%;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婴儿体重、身长、上臂围在1、3、6月龄时均显著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P<0.05);纯母乳喂养婴儿各种疾病患病率在1、3、6月龄时均显著低于非纯母乳喂养婴儿(P<0.05)。【结论】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食品,能完全满足4~6月内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普及科学喂养知识,提倡母乳喂养,将有助于提高当地婴儿的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9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分析该地区婴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准化问卷,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529名9月龄婴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版《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中的8个指标。结果 调查地区早开奶率为64.9%,9个月时持续母乳喂养率为92.5%,适龄喂养率(即6个月以下进行纯母乳喂养,6~9月的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辅食)为75.0%,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为64.1%,但9月龄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频率合格率仅为17.6%,且辅食合理添加率仅为14.2%。结论 调查地区婴儿中母乳喂养情况较好,但存在适龄喂养率较低及辅食种类和辅食添加频率偏少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0~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婴儿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7月住院的婴儿400例,月龄0~6个月。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自行设计适合本地情况的调查问卷,由医院护士对400例婴儿的母亲进行回顾式调查。结果 400名婴儿中,0、1、2、3、4、5、6月龄母乳喂养率分别是96.0%、79.0%、68.5%、62.5%、52.5%、2.5%、0.5%,呈明显下降趋势(χ2=1 186.459,P0.05),其中4~5月龄时,呈直线下降趋势。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则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母乳量不足、添加辅食、乳头异常、母亲患病、家人支持断奶的婴儿被终止母乳喂养的比例远高于母乳量充足、未添加辅食、乳头健康、母亲健康和家人反对断奶的婴儿。营养合理、无体质疲劳感婴儿母亲奶量充足,分别占98.4%、96.0%,明显高于营养不当、疲劳体质者(26.8%、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8.82、176.76,P0.05)。结论 1~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较低,加强1~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和技术指导工作,提高产妇自我健康维护意识,帮助产妇及其家庭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观念,有利于提高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纯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为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9年4—6月在泸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中医院和泸州市人民医院分娩活产儿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在产后6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婴儿6个月内喂养情况及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纯母乳喂养现状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泸州市448名产后6个月的新生儿母亲。产妇年龄19~46岁,以26~35岁为主,占56.7%,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94.8%,所在地以城市为主,占95.8%,以初产妇为主,占58.3%。纯母乳喂养率为6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0.548、0.453)、乳头凹陷或扁平(OR=0.386)、产后抑郁情绪(OR=0.556)、睡眠质量差(OR=0.557)的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较低。婴儿出生后1 h内进行了母乳喂养(OR=2.375)、家人尤其是丈夫支持母乳喂养(OR=7.050)、孕期参加产前健康教育等知识讲座(OR=1.578)的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泸州市纯母乳喂养现状较好,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较多,可根据当地产妇特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重庆市大足区老年人群帕金森综合征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招募重庆市大足区社区≥60岁老年人,采用帕金森病筛查量表(PDSI)进行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筛查,评估为运动障碍者进一步由神经科专业医师进行确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帕金森综合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配合完成问卷及PDSI量表筛查的重庆大足区老年人共4628名。346例检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率为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OR=1.702、2.540)、高血压(OR=2.208)、糖尿病(OR=2.251)、脑卒中(OR=1.436)、有睡眠问题(OR=1.997)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性均较高。经常饮茶(OR=0.437)、参与扑克、麻将等娱乐(OR=0.671),体育锻炼(OR=0.569)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结论重庆市大足区≥60岁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受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睡眠障碍、饮茶、体育锻炼、参与扑克麻将娱乐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适度、科学锻炼,维持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预防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骆琴  彭树花  骆佳美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06-1509
目的 调查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及相关因素,为产妇产后泌乳指导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2家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及喂养相关因素,并对产妇初次泌乳时间进行随访跟踪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671名产妇纳入研究,年龄21~43岁,平均(31.6±2.9)岁,其中初产妇438人,经产妇233人;胎数单胎642人,双胎29人;分娩方式阴道分娩512人,剖宫产159人。产后初次泌乳时间<24 h 329人、24~<48 h 176人、48~<72 h 105人、≥72 h 61人,分别占49.03%、26.23%、15.65%、9.09%。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895)、经产(OR=0.689)、分娩孕周≥37周(OR=0.498)、分娩方式为剖宫产(OR=1.637)、乳头凹陷/扁平(OR=2.565)、母婴同室(OR=0.520)、首次吸吮乳房时间≥30 min(OR=2.787)、每天吸吮乳房次数越多(OR=0.845)是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以<24 h所占比例较大,初次泌乳时间受到年龄、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乳头凹陷/扁平、母婴同室、首次吸吮乳房时间、每天吸吮乳房次数多种因素影响,应当加强孕前、产前教育,鼓励阴道分娩,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多吸吮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西安市≤6月龄婴儿体格发育状况及营养状态,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10个社区或村(5个属于城镇街道办事处,5个属于村镇政府),在每个社区或村随机选择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2021年6—8月在选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6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婴儿进行体格检查(身长及体重)及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对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婴儿营养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婴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 714名婴儿参与本研究,男婴5 951人,占50.80%,女婴5 763人,占49.20%。≤3月龄占45.65%,4~6月龄占54.35%。共有1 972例≤6月龄婴儿检出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83%。其中生长迟缓的发生率为1.15%,体重不足的发生率为0.96%,消瘦的发生率为1.47%,贫血发生率为14.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情况(部分母乳喂养OR=1.440,人工喂养OR=1.523)、户籍所在地(OR=2.396)、添加辅食类别数量>2种(OR=1.690)、摄入蛋黄(OR=1.657)、摄入水果(OR=1.355)为≤6月龄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安市6月龄及以下婴儿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贫血为主要的营养不良原因。户籍所在地、喂养方式、添加辅食类别数量、摄入蛋黄及水果是6月龄及以下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可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现况并分析母婴相关行为因素,为做好泌乳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对郑州市2所医院产科分娩的2 103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其个人情况,统计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率并分析孕期及产后行为与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获得有效调查对象2 064例,泌乳Ⅱ期启动延迟456例,发生率为22.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OR=2.438)、母婴同室(OR=0.393)、孕期参加孕妇学校学习(OR=0.773)、产前母乳喂养指导(OR=0.850)、产后母婴接触时间(OR=0.640)、产后催乳(OR=0.723)、首次吸吮乳房时间(OR=2.021)、每日吸吮乳房次数(OR=0.693)是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的影响行为。结论 郑州市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与其孕期及产后多种行为相关,如生产方式、母婴同室、参加孕妇学校学习、产前母乳喂养指导、产后母婴接触时间、产后催乳、首次吸吮乳房时间、每日吸吮乳房次数,应对以上行为给予足够重视,增加泌乳促进行为,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天津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方式对天津市辖区内0~24月龄婴幼儿母亲进行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天津市0~24月龄婴幼儿400名,以男婴为主(占58.5%),年龄以7~12月龄居多(占32.5%),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82.5%)。过敏性疾病患儿149例,患病率为37.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0~6月龄(OR=1.998)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风险较大,居住地为城市(OR=0.517)、知晓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可降低孩子过敏风险(OR=0.303)和孕期补充益生菌(OR=0.511)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较小(P<0.05或P<0.01)。结论 天津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居住地为城市、知晓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和孕期补充益生菌可降低孩子过敏风险,应加强关注0~6月龄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常住居民对新冠疫苗的认识,探讨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星,于2020年11月1日至12月15日邀请广州市荔湾区18~59岁常住居民在线填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等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5 763名18~59岁常住居民,其中男女分别占23.58%、76.42%,新冠疫苗接种的愿意率为8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教师(OR=3.009)、家务(OR=2.691)、医疗卫生人员(OR=2.652)、餐饮食品业(OR=2.292)的居民以及认为疫苗安全(OR=24.007)、认为得新冠肺炎的几率很大(OR=17.528)的居民接种意愿较高。结论 广州市荔湾区18~59岁常住居民接种新冠疫苗意愿较高,职业、对疫苗安全性的认知、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是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重庆市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行为表现和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为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3月6日00:00至24:00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滚雪球抽样和方便抽样调查,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 980份,调查的城市农村人数比为2.19∶1,男女性别比为1∶1.90,调查对象的年龄以37~55岁居多,占67.55%。54.95%调查对象为高认知水平,64.48%调查对象行为表现良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住地为城市(OR=1.372),女性(OR=1.256),学历为高中或专科(OR=1.977)、本科及以上(OR=3.149),职业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OR=1.284)、教师(OR=1.530)的认知水平较高;女性(OR=1.114),学历为高中或专科(OR=1.217)、本科及以上(OR=1.225),家庭中有医务人员(OR=1.213)、高认知(OR=1.968)的行为表现较好。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微信(90.49%)、网络媒体(87.55%)和电视(82.56%)获取健康教育信息;对疾病知识(85.40%)、防护措施(84.53%)和防控措施(78.71%)的需求均较高。结论 在本次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重庆市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当把农村地区人群、低学历人群和学生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丰台区≥60岁常住居民进行AD患病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调查对象进行初筛,阳性者由精神科医师按诊断标准确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AD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调查丰台区≥60岁人群5 901人,年龄60~92岁,以70~79岁为主,占39.3%,男女性别比为0.96∶1。检出AD 者319 例,患病率为 5.4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2.284)、未婚/丧偶/离异(OR=2.487)、内向性格(OR=2.298)、过量饮酒(OR=12.820)、社会支持水平低(OR=1.514)、血脂异常(OR=2.512)均为老年AD的危险因素;有兴趣爱好(OR=0.29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045)均为老年AD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AD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升高,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