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氧下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低氧诱导因子let(HIF-1α)与c—Myc表达的影响和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氯化钴创建低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加不同浓度Tan Ⅱ A组。分别取0.5、2.0、10.0mg/L Tan ⅡA干预低氧胃癌细胞48h后,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HIF-1α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an Ⅱ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IF—1α和c—Myc蛋白表达,且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901,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Tan ⅡA可同时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HIF-1α和c—Myc蛋白的表达,提示Tan ⅡA可能对抑制肿瘤的无氧糖酵解和VEGF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钴(CoCl2)创建低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加不同浓度Tan ⅡA组.分别取0.5、1.0、2.0、5.0、10.0 mg/L的Tan ⅡA干预低氧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上述同样浓度的Tan ⅡA干预低氧胃癌细胞48 h和72h后.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Tan ⅡA(0.5、2.0、10.0 mg/L)干预低氧胃癌细胞48h后,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法证实,低氧条件下,Tan Ⅱ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P<0.01),10.0 mg/L Tan ⅡA作用细胞72 h后,其抑制率达71.2%.HOECHST染色法发现,低氧条件下,分别用0.5-1 0.0 mg/L浓度的Tan ⅡA作用胃癌细胞24、48 h,Tan ⅡA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F=60354.00,187922.10,均P<0.05),10.0mg/L Tan ⅡA作用细胞72 h后,凋亡率达40.70%±1.55%.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Tan Ⅱ 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低氧诱导的HIF-1α蛋白表达(F=712.326,P<0.01).结论:低氧条件下,Tan ⅡA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4.
丹参酮ⅡA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转导的影响,探讨TSN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取新生SD大鼠CF,应用5ng/ml TG即1刺激及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TSN预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N和Smads蛋白表达。结果:TGF^-在一定范围内以时间依赖方式诱导FN及Smads表达,刺激终末FN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增加1.3倍和1.8倍(P〈0.01,P〈0.01),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量增加3.9倍(P〈0.01)。TSN预处理可下调FN和p-Smad2/3表达,而且效应呈剂量依赖性。10~mol/L TSN预处理对FN和p-Smad2/3表达几无影响(P〉O.05,P〉0.05);1015和1014mol/LTSN预处理后,FN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32.7%、42.9%(P〈0.05,P〈0.01),FN蛋白表达量分别下降45.8%、57.1%(P〈0.01,P〈0.01),p-Smad2/3蛋白表达量分别下降40.5%、55.4%(P〈0.05,P〈0.01)。结论:TSN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2/3磷酸化,阻断CF内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 HCC),对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能准确估计肝癌原发灶转移能力的特异标记物、制定有效防止肿瘤转移的对策,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一、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降解系统与肝细胞癌局部侵袭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及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s,BMs)的主要成分是结构蛋白和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前者包括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建立大鼠AS模型.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组化观察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Tsn组内膜增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VCAM-1在Tsn组中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Tsn可明显抑制VCAM-1表达,此可能为其防治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观察丹参酮(Tan)ⅡA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的影响及其抑癌机制。方法选取0.5、1、2.5、5、10μg/ml浓度的TanⅡ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431细胞,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作用24、48、72 h时间点,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TanⅡA作用于A431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TanⅡA对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有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TanⅡA可以诱导A431细胞凋亡。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随TanⅡA浓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结论TanⅡA通过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途径,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膜联蛋白A2与S100A10组装成异四聚体转位细胞膜从而激活相关信号通路或者Ser^25磷酸化以后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增殖,可调节血管形成、与肝细胞癌(HCC)形成与预后相关。本文综述了膜联蛋白A2的分子构成、功能及对HCC诊断和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是丹参的有效活性成分,其中丹参酮ⅡA为丹参酮中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舒张冠状动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抗心肌肥厚等作用.由于其显著的心血管活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对丹参酮ⅡA的心血管作用及机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Tan Ⅱ 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HIF-1α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方法:用氯化钴(CoCl<,2>)创建低氧模型,采用0、0.5、1.0、2.0、5.0、10.0 mg/L的TanⅡA联合10.0 mg/L的5-FU分别作用于低氧SGC7901细胞24、48和72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上述同样方式作用于低氧SGC7901细胞24、48和72 h后,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TanⅡA(0、0.5、2.0、10.0 mg/L)联合10.0 mg/L的5-FU作用于低氧SGC7901细胞48h后,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IHIF-1α及突变型P53的表达.结果: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的Tan Ⅱ A联合10.0 mg/L 5-FU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均P<0.01),10.0 mg/LTan Ⅱ A联合5-FU作用细胞72 h后,其抑制率为67.46%.0.5-10.0 mg/L TanⅡA联合5-FU作用细胞24、48、72 h.TanⅡ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均P<0.01).HIF-1α及突变型P53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t=22.786,13.914,均P<0.01),不同浓度的Tan Ⅱ A联合10.0 mg/L 5-FU作用细胞48 h后,HIF-1α、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182.234,130.062,均P<0.01),且二者呈高度正相关(n=5,r=0.995,P<0.01).结论:在低氧环境下,TanⅡA可能通过抑制HIF-1α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从而增强5-FU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丹参酮(Tan)ⅡA对大鼠脑动脉瘤(CA)形成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A组)和治疗组(CA+TanⅡA组).CA组采用手术和高盐饮食诱导CA模型;CA+TanⅡA组采用手术和高盐饮食诱导CA后,腹腔注射0.9%NaCl溶液1 ml的TanⅡA(25 mg/kg).检测TanⅡA对血压的影响;观察C...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肝癌细胞株,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梯状”DNA确定凋亡的发生并计算凋亡率;用RT—PCR方法检测肝癌细胞TGF.岛的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各试验组细胞的生长不同程度受抑,并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Hoechst 33342染色可见凋亡细胞核浓染,亮度明显加深或有染色质边集现象,亦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提取基因组DNA电泳检测,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RT—PCR检测显示,丹参酮ⅡA作用48小时后TGF—β1表达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低。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TGF-β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丹参酮ⅡA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1,2],丹参酮ⅡA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能改善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缺血,有效清除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减轻脑水肿、预防脂质过氧化.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观察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通过检测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BI)等指标,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TanⅡA组及卡托普利组.后三组行肾上方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负荷增加心肌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腹主动脉而不结扎.造模后4周TanⅡA组腹腔注射TanⅡA 20 mg/(kg·d),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100 mg/(kg·d)灌胃,均每天上午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不给药.8周后检测心脏质量指数和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HYP)与血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HYP表达及血清TNF-α和心肌组织NF-κB p65含量均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HYP含量、血清TNF-α和心肌组织NF-κB p65水平均降低(P均<0.01).结论 NF-κB信号介导的心肌炎症反应参与了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TanⅡA能抑制TNF-α和NF-κB信号通路而改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免疫耐受及逃避机制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HCC有着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研究TME中引起HCC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产生治疗抗性的机制对HCC的临床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一种转录因子,包含受缺氧调控的α亚基,在缺氧环境中,肿瘤细胞高表达HIF-1α,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微血管生成、免疫逃逸以及治疗耐受等过程,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阐述缺氧TME中, HCC细胞激活HIF-1α的表达以促进癌细胞低氧适应,调控免疫逃逸和治疗耐受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因Yap1与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uh-7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0对人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收集时间2019年6月1日—2019年12月1日。实时荧光定量法和蛋白质印迹法用于检测基因Yap1的表达以及表型相关分子的变化。采用MTT细胞增殖检测试剂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不同干预下细胞凋亡、迁移相关标志物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检测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以及侵袭。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0对人肝癌组织标本中有8对Yap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相对于人正常肝上皮细胞L02,Yap1在肝癌细胞株Huh-7和HCCL-M3中表达增高。si-Yap1-3转染细胞蛋白水平沉默效率达87.004%。MTT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有效抑制Huh-7细胞增殖,其半数抑制浓度为8.683μmol/L。si-Yap1-3与丹参酮ⅡA联合处理Huh-7肝癌细胞,下游增殖迁移标志物E-钙粘蛋白表达增加,波形蛋白表达降低。Transwell实验结果示,相较于si-NC组,丹参酮ⅡA联合si-Yap1-3处理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43.19±2.88 vs 132.20±10.03,t=8.527,P=0.001;53.95±4.20 vs 179.10±11.11,t=4.484,P=0.011)。si-Yap1-3与丹参酮ⅡA联合处理组细胞凋亡相关标志物Bax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且联合处理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为25.98%,高于si-NC组的9.21%(χ^2=4.078,P<0.05)。结论沉默促癌基因Yap1联合丹参酮ⅡA能够促进肝癌细胞Huh-7凋亡,并抑制其迁移侵袭,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ishinone,TSN)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CFb为研究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三个剂量药物组,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CFb,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CFb中不同时间(24 h,36 h,48 h,60 h)NO水平;比色法测定CFb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TSN能够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降低Hyp含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升高不同时间点NO水平、提高SOD、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TSN抑制CFb增殖的作用与升高NO水平、提高SOD、降低MDA含量,以及拮抗AngⅡ的生物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CHF患者分为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丹参酮ⅡA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三组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SV)。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和6-keto-PGF1α在健康对照组与心衰各心功能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周治疗后,两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LVEF、CI、SV及6-keto-PGF1α增加明显,vWF降低明显(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改善CHF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增加心输出量,而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心肌肥大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俊  李树生 《高血压杂志》2005,13(8):488-491
目的 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基础上,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探讨STS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以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为模型,用AngⅡ刺激细胞外Ca^2+内流,丹参酮ⅡA及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Ver)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Ca^2+]i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江。[^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结果 AngⅡ刺激组[Ca^2+]i水平及蛋白核酸合成速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STS能有效地降低南AngⅡ刺激引起的[Ca^2+]i增高(P〈0.01VSAng1组)。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 VS AngⅡ组)。AngⅡ刺激组CaN、PKC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STS及Ver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CaN、PKC活性的增高。结论 CaN通路在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起重要作用;STS具有Ca^2+阻滞剂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由AngⅡ刺激引起的[Ca^2+]i增高,导致CaN活性降低阻滞心肌肥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扩张冠状动脉、予极化液、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丹参酮ⅡA,每日4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输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心电图指标、心绞痛停止时间、总有效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酮ⅡA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同时对心电图亦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