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机体在高原缺氧环境中,红细胞过多增生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海拔5000m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雌激素用于治疗HAPC已有多年的历史,与扩血管治疗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1].研究证实雌激素可抑制红细胞增生[2],因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见于成年男性、少见于女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一直是高原医学工作探索的难题.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3].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并发胰腺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仅次于阑尾炎,居第2位,发病率为1‰~8‰,我院今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及其血红蛋白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藏两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世居和移居人群中进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调查及对其血红蛋白(Hb)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拉萨地区人群中HAPC总发病率为2.39%,那曲-安多地区为12.95%,随海拔升高而发病率增多,汉族的发病率高于藏族,男性高于女性;(2)HAPC患者红细胞中MetHb为10.14%,显著高于高原健康人红细胞中的MetHb含量(6.35%),这可能是HAPC患者血液携带氧功能降低原因之一;(3)HAPC患者红细胞的穆斯堡尔谱除正常oxy-Hb和deoxy-Hb组分外,还发现存在第三组分“c”,这可能是血红蛋白的变性产物,是否与红细胞携带氧有关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1例临床分析刘利军张新华陈丽(包钢三医院儿科,包头014010)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并非少见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2.5%~5%〔1〕。由于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本病可因血液粘稠、血流缓慢引起组织缺氧,造成多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5.
刘宏涛 《医学争鸣》2009,(24):3018-3018
0引言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区,乙型肝炎居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第1位,年发病数约66万例,其中1/4是慢性乙肝患者,普通人群乙肝携带率约10%.现就2007—01/2009-02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消化内镜》2008,(12):55-56
慢性高原病(曾用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世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女性Hb≥19g/dl,男性Hb≥21g/d)。当病人移居到地海拔后,其症状消失,如果再返高原则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占癌症中发病率的5%。在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中则居第1位。1976年我轻声多年来的27000例白血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的年发病率与死亡率约2-3/10万。  相似文献   

8.
白血症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占癌症中发病率的5%。在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中则居第1位。1976年我国对多年来的27000例白血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的年发病率与死亡率约2-4/10万。  相似文献   

9.
自1991年6月至1995年4月我院共接收青藏线疗养员1464例,根据其病历对慢性高原病患病率与移居高原的年龄、性别及高原生活年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提示世居者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慢性高原病(在海拔2840m~3000m中度高原)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病等多在移居高原8年以后开始发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多发生在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我国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而HBV和HCV有着相同的传播途径,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HCV重叠感染相互之间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对726例HBV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抗-HCV检测和HBV标志物检测。结果:726例HBV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0.47%,男性阳性率为15.78%,女性阳性率为1.87%,年龄组以31—40岁阳性率最高为24.64%,不同人群以吸毒人员阳性率最高为78.89%。结论:HBV、HCV重叠感染通过注射是主要感染途径;HBV、HCV重叠感染者血清抗-HBe阳性率高于HBV携带者,显示HBV、HCV重叠感染使HBV的复制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来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处方完整、主治明确,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建立用药数据库,且基于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西药中,使用前5位的分别为肝素钠、乙烯雌酚、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和藻酸双酯钠,常用的治疗法则为改善微循环法、抗凝治疗、酶制剂、雌激素、呼吸兴奋剂等.结论:该病是由于机体慢性缺氧所形成的高原病,以血瘀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应以抗凝和改善微循环为治疗大法,并可从服用雌激素、服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兴奋呼吸入手,抑制红细胞的生成,达到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调查太原市62个厂矿1981~1985年在册职工176849人,占职工总数76.41%。职工按近似工种分5大系统,男性乳腺癌调整死亡率为8.15/10万,居癌死亡第9位。女性乳腺癌调整死亡率为8.15/10万,居癌亡第6位。按行业分布,女性乳腺癌死亡最高是机械,其次是印刷、冶金和纺织系统。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吸烟者27.51/10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9.71/10万,RR为2.9。  相似文献   

13.
背景:接受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出现红细胞压积异常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较高。尽管患者术前几乎都要进行红细胞压积筛查,但是有关术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的不良影响的证据较为有限。 目的:于实施非心脏大手术的退伍老兵中评估术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术后30天预后的影响。 设计:利用全国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VA)于术质量改进计划数据库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术前红细胞压积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类:贫血(红细胞压积〈39.0%)、正常(红细胞压积39.0%~53.9%)和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54%)。对红细胞压积异常与术后30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系进行评估。 地点及患者:纳入1997至2004年于全美132个退伍军人医疗中心接受非心脏大手术的310311例患者(年龄≥65岁)。 主要观测指标:主要观测指标为术后30天死亡率,次要观测指标包括术后30天死亡率或心脏事件(心脏骤停或Q波心肌梗死)发生率。 结果:与红细胞压积正常者相比,红细胞压积发生正向或负向偏离者术后30天死亡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有所增加。研究发现,红细胞压积水平较正常范围每增减1个百分点,术后30天死亡率就可增加1.6%(95%可信区间,1.1%-2.2%)。进一步分析显示,当红细胞压积降至39%以下或超过51%时,校正后30天死亡风险和心脏病患病风险就开始增加。 结论:接受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退伍军人)术前轻度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均可增加术后发生死亡和心脏事件的危险。今后的研究应明确上述发现可否见于其他人群,明确术前纠正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能否降低术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的发病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及预防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1-2005年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分别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并对不同组别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20-39岁年龄组乙肝的发病率为65.2%,〈20岁、40-59岁、≥60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分别为:14.1%、17.1%、3.6%,各年龄组比较p〈0.01(x^2=22.094)。男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81.0%,女性为19.0%。结论乙型肝炎的发病率20-39岁是发病的一个高峰期;40岁以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其中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简称慢阻肺,居当前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慢阻肺将居全球死亡原因第3位,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川渝地区40岁以上慢阻肺发病率分别为9.6%和12.8%,高于全国8.2%的发病率(4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16.
<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发病少见。由于血细胞数量增多和凝血功能异常,致使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和血栓,如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脑、心、脾和下肢等不同部位的血栓,表现为脑梗死、心肌梗死及脾梗死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肾功能不全在临床上比较少见[1],尤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多种病理表现改变可以对肾功能产生影响,而肾功能不全亦会影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生存质量。在我院行CRRT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尿毒症  相似文献   

17.
何文林 《四川医学》1999,20(3):247-249
高原低氧、衰老和严重的肺部疾病的多重影响,使高原老年肺心病患者发生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低;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显著升高;红细胞体积增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增高(47.4%)及血小板较少等一系列不同于高原地区的血象改变。世居组和60~75岁组血液改变轻于移居组和75以上年龄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从1985年到1996年间386名公司职工的乙型肝炎患病率,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公司在职职工,其中男316人,女70人,测定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2结果表面抗原阳性42人,占普查人数的10.9%,其中男38人,女4人,分别占普查人数的12%和5.7%,男性高于女性。ALT增高19人,均为男性,占普查人数的4.9%。据80年代初全问病毒性肝炎抽样调查结果推算,肝炎发病率为2.4%左右,而该公司乙肝发病率达4.9%,表面抗原阳性率达10.9%。3因果分析3.l乙肝与性另I]、年龄的关系19例乙肝患者,其中20~29岁的有4入,3O~39…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高原部队医疗服务效能、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年西藏那曲175名军官的健康查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八位主要疾病谱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异常,脾脏增大,肺气肿,高血压,部分疾病与年龄及入藏时间有相关性。体检正常者仅12例,检出阳性率为93.1%;检出2种及以上疾病者116例,占66.3%。结论西藏那曲驻军军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加强对高原疾病的预防和高原疾病的诊治研究,是该地区卫生勤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的运用,分析我市在2008-2012年的5种常见传染病资料,找出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并提出相关的传染病控制建议与措施。结果:分析调查的5种传染病,总发病率为0.149%,发病率最高的是痢疾(0.076%),第二位肺结核(0.027%),第三位病毒性肝炎(0.021%),第四位性病(0.016%),第五位流行性出血热(0.008%)。其中流行性出血热和痢疾属于季节性传染病,其他则存在区域性,而且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结论:今后对肺结核与痢疾的防控重点是降低老年肺结核发病率与儿童痢疾发病率,而控制其余3种传染病的关键是降低男性青壮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