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针刺激穴位增强背核组织提取液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效应的特异性研究保天然,吴良芳,薛庆善,廖德阳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实验采用成年雄猫15只,切除脊髓一侧L1~L5、L7~S2背根节(DRG),保留L6背根为备用背根。电针刺激5只猫手术侧L6背根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大鼠坐骨神经(躯体性)和盆神经(内脏性)内与传递痛信号有关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在后根节内的分布特点,本研究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CGRP能、SP 能和NOS样神经元在相应的后根节内(坐骨神经,L4~L6 ;盆神经,L6~S1)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坐骨神经和盆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中有相当数量的CGRP和SP样阳性细胞,与这二者相比,NOS样细胞数量稀少;(2)盆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中CGRP/FG、SP/FG、NOS/FG 双标细胞的比率高于坐骨神经,而其前两种双标细胞与各该活性物质单标细胞的比率则低于坐骨神经;(3)三种物质与FG 的双标神经元以小型为主,少有中型细胞。因为既往的研究证明,分布有大量的CGRP、SP、NOS样终末的骶髓后连合核(SDCN)接受盆腔脏器伤害性信息传入,并且CGRP、SP都以外周来源为主。故本文结果进一步核实了SDCN 区接受来自外周的CGRP、SP投射,且确为经盆神经传入的细纤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激光损伤后神经元细胞有无凋亡改变及视网膜Muller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末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X切口末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视网膜Muller细胞GFAP表示。结果伤后6h、1、3、7d视网膜各层可见散在分布的TUNEL阳性凋亡细胞,尤以外核层多见,伤后3d,视网膜可见Muller细胞GFAP表达;伤  相似文献   

4.
苏剑斌  李继硕 《解剖学报》2000,31(2):113-115,I003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E)在成年大鼠背要节中的分布。方法 用GDN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尖及图像分析方法。结果 GDNF免疫反应主要存在于背根节的上神经细胞中,背根节的大神经细胞呈弱阳性反应,与背根节相连的感觉神经纤维呈免疫反应性。结论 GDNF在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中有一定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骨骼肌组织对鸡胚背根节细胞GAB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满 《解剖学报》1997,28(4):374-378,I008
采用在体和离体实验及随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周围靶组织对鸡背根节(DRG)内GABA细胞发育的影响。在胚胎6d行鸡胚单侧右后肢切除后12d切除侧后肢缺如,其DRG明显小于对照侧,其细胞数量也明显少地对照侧。实验侧的DRG细胞均呈GABA阴性,而对照侧有7.0%的感觉神经细胞为GABA阳性。在L4-S1脊髓边级切断右侧脊神经根后12d,DRG的形态无特殊异常,GA-BA免疫反应细胞的出现率与对照侧  相似文献   

6.
Calbindin—D28k mRNA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背根节初级传入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用同位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Calbindin-D28k mRNA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背根节初级传入神经元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大鼠三叉神经节中,约16.1%的神经元为Calbindin D28k阳性神经元,而在背根神经节中,阳性神经元占节细胞总数的20.6%,这两个神经节中的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大型细胞(8.1%和12.3%)及小型细胞(4.2%和6.8%)。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对AD模型鼠脑植入胚基底前脑后行为改善和移植区胚胆碱能神经元发育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使君子酸损毁SD大鼠基底大细胞核制成AD模型,分成BDNF、NGF、BDNF+NGF及单纯移植对照4组。在额、顶叶皮质植入同种胚基底前脑细胞悬液,前3组含相应神经营养因子,移植后每2d向侧脑室灌注相应神经营养因子共7次。移植后1、2.5和4个月时行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最后脑切片经AChE组织化学、ChAT和LNGFR免疫组织化学等染色,对移植区中的神经元及纤维作定量分析和图像处理。结果移植后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的动物较对照组行为改善明显迅速,BDNF+NGF组行为改善又较BDNF组或NGF组明显。形态学证实,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动物移植区中AChE阳性神经元数、16900μm2网格中AChE阳性纤维交点数及AChE阳性神经元面积均优于对照组,BDNF+NGF组的结果又好于BDNF组或NGF组。结论BDNF与NGF一样能促进植入胚基底前脑的AD模型鼠行为改善和移植区胚胆碱能神经元的发育生长,BDNF和NGF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一种因子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脊髓源性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切除5只成年雄猫一侧L1~L5和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术后11d用两侧背角提取液大于50k组份进行实验。发现,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多,且其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也显著增强;而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却明显减少,但其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与对照组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表明,猫脊髓背角中分子量大于50kD、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质具有神经营养活性,去传入使其活性增强,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去传入猫后角在体外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增强与在体备用根纤维侧支出芽的直接原因之一。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质与神经突起的生长似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用同位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Calbindin-D28kmRNA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背根节初级传入神经元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大鼠三叉神经节中,约16.1%的神经元为CalbindinD28k阳性神经元,而在背根神经节中,阳性神经元占节细胞总数的20.6%.这两个神经节中的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大型细胞(8.1%和12.3%)及小型细胞(4.2%和6.8%).从而提示Calbindin-D28k可作为上述两种神经细胞的标志物,在此类初级传入神经元的某些生理功能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脑缺血对青年和老年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慢性脑缺血对青、老年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慢性脑缺血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结果:青年缺血1 月组大鼠海马CA1、CA2~3 和DG 亚区NOS阳性神经元面数密度分别为29.1±2.3、23.5±2.1 和39.3±2.8,小于对照组相应三个亚区(49.6±1.3、49.3±2.1 和64.7±2.1),P< 0.01;青年缺血3 月组大鼠CA1、CA2~3 和DG 亚区NOS阳性神经元面数密度分别为40.2±1.6、39.3±2.5 和48.4±1.8,和对照组者相近,但大于缺血1 月组(P< 0.01)。老年缺血1 月组大鼠海马各区NOS阳性神经元面数密度分别为39.6±1.5、35.6±2.1 和54.7±2.5,小于老年对照组相应三个亚区(55.8±1.7、51.3±1.7 和64.9±1.9),P< 0.01;老年缺血3 月组大鼠各亚区NOS阳性神经元面数密度分别为43.1±2.4、38.7±3.4 和54.7±3.2,仍然小于对照组,P< 0.01。结果提示:慢性脑缺血可以影响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但青年和老年大鼠海马NOS神经元对慢性脑缺血损伤的易感性和反应性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v 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本实验对成年大鼠造成双侧坐骨神经损伤后 ,于右侧损伤处分别施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HSV-GDNF;左侧损伤处施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取损伤后 4、7、14和 2 8d大鼠的脊髓 L4 ~ L6 节段 ,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 Nissl染色 ,计数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 :坐骨神经损伤后 4、7、14和 2 8d,右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左侧。提示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HSV-GDNF可减少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在成年大鼠背根节中的分布。 方法 用 GDN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 结果  GDNF免疫反应主要存在于背根节的小神经细胞中 ,背根节的大神经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与背根节相连的感觉神经纤维呈免疫反应性。 结论  GDNF在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中有一定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实验组结扎后分别存活1、 3、 5、 7、 14、 21、 28d,取腰4~6背根神经节(DRG),行NGF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其表达变化.结果:结扎后1d DRG NGF表达无明显变化;3d开始下降,7d达最低值,持续到21d;28d恢复正常.结论:神经结扎后DRG神经元NGF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4.
大鼠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2A受体亚型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受体2A亚型(5-HT2A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构的分布。方法:5-HT2A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5-HT2AR阳性细胞体主要分布于嗅球的小球层和僧帽细胞层、海马始层、外侧缰核、丘脑背外侧核、下丘脑室旁核、中脑中央灰质、小脑浦肯野细胞、脑干运动核和感觉神经节等;5-HT2AR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面于嗅球的小球层和内丛层、大脑皮质、外侧隔核、杏仁外侧核、丘脑网状核、腹侧顶盖区、桥核、下橄榄及脑干运动核等。结论:5-HT2AR亚型阳性结构广泛分布于大鼠神经系统,它们可能介导5-HT在神经系统中的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德禄  崔燕 《解剖学报》2001,32(1):13-16,T004
目的 探讨明支配鸡输卵管子宫部的交感节后神经元的位置。方法 将CB-HRP溶液注入鸡输卵管子宫部浆膜下进行逆行追踪研究。结果 鸡输卵管子宫部受双侧T1-LS13交感干神经节、内脏神经节和肾上腺神经节的交感节后神经元支配,以左侧支配占优势。交感干上的标记细胞成前后两个相对集中区,分别位于L5-LS2和LS8-LS12节段,峰值在T7和LS10。结论 虽然鸡输卵管子宫部是左侧发育成熟器官,但其接受双侧交感神经的支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孤儿受体酪氨酸激酶 (Ret)在成年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节中的分布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大鼠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的作用。 方法 采用Ret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结果 Ret免疫反应存在于成年大鼠腰段脊髓神经元和背根节神经元中。 结论 Ret在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中有一定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王常利  苏剑斌  鄂玲玲  周长满 《解剖学报》2001,32(2):132-135,T005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单纯疱疹病毒(HSV)载体介导的GDNF(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了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坐骨神经损伤后4d、7d和14d大鼠()分成对照组、GDNF组和HSV-GDNF组)的腰段脊髓)L4-6),行石蜡包埋,切片、;用抗Bcl-2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cl-2免疫反应(Bcl-2-IR)神经元数目,并在图像分析仪Bcl-2-IR阳性神经元作光密度的色谱分析。结果:1.坐骨神经损伤后4d、7d,GDNF组和HSV-GDNF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Bcl-2-IR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损伤测,2.坐骨神经损伤后14d时,对照组、GDNF组和HSV-GDNF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对Bcl-2的表达已无明显差别。结论GDNF与HSV-GDNF能够增强坐骨神经扣内务 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退化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Roundabout 2(Robo2)在成年大鼠背根节和脊髓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分别存活3~28d,取其L_(4~6)背根节(DRG)和脊髓;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obo2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图像分析技术对阳性细胞的灰度值进行测定。结果:正常DRG感觉神经元表达Robo2 mRNA和蛋白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不表达。坐骨神经切断后3 d DRG内Robo2表达增加,7~14 d达高峰,21~28 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坐骨神经切断可导致DRG内Robo2的表达上调,可能与早期的感觉轴突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米瑞发  周长满  范明 《解剖学报》2001,32(4):324-328
目的 探讨神经损伤再生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刀坐骨神经夹伤后神经再生过程中,L4-6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内轻分子量(light,L)、中分子量(medium,M)和重分子量(heavy,H)神经丝蛋白亚基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光镜下,轴突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内各神经丝亚基mRNA的杂交信号明显减弱,神经丝-L和神经丝-M mRNA的杂交信号位于神经元胞浆内,而在神经元胞浆和胞核内均可见神经丝-H mRNA的表达信号。结论 神经丝3个亚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不同,神经丝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是神经元对轴突损伤的基本应答,而且在有效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肿瘤抑制因子PTEN蛋白在成年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节中的表达和分布。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 结果 背根节神经元及穿越背根节神经纤维轴突有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存在 ;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在脊髓主要位于灰质神经元。 结论 PTEN在成年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轴突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