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罹患神经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罹患神经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MBU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40例大学生神经症患者与46名正常大学生进行父母养育方式测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FF2)、过分干涉因子(FF3)。拒绝否认因子(FF5)和过度保护因子(FF6)的得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MF3)和惩罚、严厉(MF4)因子得分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因子(FF1、MF1)、偏爱被试因子(FF4、MF5)以及母亲的过度保护、干涉因子(MF2)得分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父母的某些不良的养育方式可能是大学生罹患神经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Rutter)、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对山东省淄博市某小学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652人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总阳性检出率为14.35%。有行为问题者的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因子分显著高于无行为问题者,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者。Rutter总分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妥善的养育方式可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对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实施心理干预、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调查了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44例哮喘患儿,并与34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 哮喘组焦虑、抑郁、行为问题评分,哮喘组行为问题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行为与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过分干涉呈正相关;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儿童较健康儿童存在更多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养育方式对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父亲养育方式与母亲养育方式之间有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汉族与蒙古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问卷,对汉族与蒙古族共328名大学生进测查。结果 两个民族的男性大学生比较,父亲的FF2、FF3、FF6因子上有显性差异,母亲的MF2、MF3、MF4因子上有显性差异;女性大学生比较,父亲的FF4因子上有显性差异,母亲的MF2、MF3、MF4因子上有显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母亲的MF4与父亲的FF1呈负相关,与父亲的FF2、FF5呈正相关。结论 蒙古族的父母比汉族的父母在子女教养上态度更宽容,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暴力型罪犯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176名暴力型罪犯(研究组)及189名普通人群(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诊断总分的影响。结果人格障碍研究组总评分(41.38±13.05)高于对照组(26.15±14.16),且各分型得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家庭教养的方式评分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得分低于对照组,父母的惩罚严厉、父母的拒绝否认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的人格诊断问卷总分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r为-0.376、-0.329,P值均0.05),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及母亲的偏爱呈正相关(r=0.154~0.363,P0.05);研究组的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及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一定程度上影响暴力型罪犯人格特征的形成(P值均0.05)。结论暴力型罪犯人格存在明显偏离,与不良的养育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将6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与情绪障碍患儿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同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亲子关系诊断量表(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est,PCRT)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 Uppforstran,EMBU)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病例组PCRT的拒绝、支配和服从量表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EMBU中,父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干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父母的否认、拒绝和惩罚严厉因子分与PCRT的拒绝量表分呈正相关,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因子与PCRT的拒绝量表分呈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和情感温暖、理解与PCRT的支配量表分呈正相关;父母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PCRT的保护量表分呈正相关,惩罚、严厉因子与保护量表分呈负相关;父母的偏爱被试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PCRT的服从量表分呈正相关,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与服从量表分呈负相关。结论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其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与父母养育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韩煊  吴汉荣 《中国校医》2010,24(5):338-340,344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人格、父母人格及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HT)筛查学生心理问题,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416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根据筛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正常组与问题组学生人格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家长的人格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的父亲在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的母亲在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8.
家庭环境与子女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烽  杨波 《中国校医》2004,18(5):407-408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与子女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疾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对 5 37名高中在校生进行调查。 结果 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孩子内向、外向呈正相关 ;父亲严厉惩罚、父母拒绝否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与孩子掩饰呈正相关 ,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 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的身体健康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部及与家庭背景、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以及自拟家庭情况问卷分别为240名犯罪青少年和240名一般青少年进行了集体测查。结果:犯罪青少年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犯罪组家庭结构不完整较多,父母化程度偏低;犯罪青少年父母给予子女较少情感温暖,理解,较多地偏爱和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方式;父母养育方式中除FF1和MF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外,基余各因子均与SCL-90所有因子呈高度正相关。结论: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其父母养育方式失当,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血中微量元素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评定160例ADHD患儿(实验组)和1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父母养育方式,测定血中微量元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因子分和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惩罚、严厉"、血铅水平、"父亲拒绝、否认"是预测ADHD的重要因素。【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患儿血铅水平是预测ADHD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焦虑、抑郁与个性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医学生焦虑、抑郁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医学生27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14.8%和23.2%,男生均高于女生,其中焦虑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结果SAS与SDS,EPQ-P,EPQ-N成正相关,与EPQ-E,EPQ-L成负相关;SDS与SAS,EPQ-P,EPQ-N成正相关,与EPQ-E,EPQ-L成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焦虑的因素主要有EPQ-P,EPQ-N和性别,影响抑郁的因素主要有EPQ-P和EPQ-N。结论 医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的发生与个性特征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356名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EMBU与SCL-90结合表,对某校356名医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男女生的父亲惩罚严厉及偏爱被试差异有显著性;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因子及母亲拒绝否认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情感温暖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性,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性.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良的教养方式可增加子女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师范院校本科新生的调查,了解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干预措施,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对577名深圳大学的师范本科新生进行测试,用SPSS14.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师范大学男女新生内外向(E)量表分高于国内常模,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量表分低于常模;男女新生的精神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内外倾向性、掩饰性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来源学生与城镇学生在内外倾向性和掩饰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理科、文科和艺术类新生除内外倾向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它因子无差异。结论应高度重视师范生的个性培养,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席波  付茂笋  孙付胜 《中国校医》2006,20(2):126-128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济南市3所高校随机抽取95名贫困大学生和121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父母教养方式评问卷(EMBU)和一般情况问卷测试。结果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差异无显著意义,两者的父母教养方式部分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性别和户籍可预测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极应对方式。同时,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母亲的惩罚严厉可预测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结论父母科学的教养方式有利于贫困大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使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昆明医学院毕业生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对266名本科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毕业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2.1%,SCL-90各因子男、女生除躯体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毕业生在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的4个分量表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外倾和掩饰性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而神经质、精神病性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结论医学毕业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且心理问题与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父母文化程度与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广州地区200名男性在校中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分析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养育方式各因子的关系。【结果】 父母亲文化程度与家庭情感温暖、理解无显著相关,母亲文化程度与母亲对儿子的拒绝、否定、惩罚、严厉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养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儿子接受负性情感教育的机会增多,值得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期高中生抑郁症状与自学能力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的家庭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皖中、皖南及皖北2 893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对学生开展抑郁症状、自学能力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内容的在线调查。  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高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8.9%。有抑郁症状高中生的父母情感理解与温暖因子评分较低,其余各因子评分相对较高,除父母偏爱被试因子外,各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自学能力较低学生的父母情感理解与温暖、父母偏爱被试及父亲过度保护因子评分均较低,父母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因子评分较高(P值均 < 0.05)。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情感理解与温暖(OR父亲=0.95,OR母亲=0.95)和父亲过分干涉(OR=0.95)评分与高中生抑郁症状及自学能力低下呈负相关,父亲拒绝与否认(OR=1.07)与父亲过度保护(OR=1.06)评分与高中生抑郁症状及自学能力低下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高中生抑郁症状及学习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联,尤以与情感理解与温暖因子及父亲教养方式关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自尊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整群选取某医学院一~四年级学生369名进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尊量表(SES)的测试。结果父、母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偏爱被试等因素得分差异有显性;医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有非常显或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对子女的自尊有负性影响,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自尊有正性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自尊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子女自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1104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量化评估2009年某部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干预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组成调查问卷,对1104名新兵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 (1)1104名新兵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2000年新兵常模(P〈0.01)。与2004年国内军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抑郁、偏执、敌对性因子分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或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状态、特质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与国内军人常模比较,EPQ-P、EPQ-N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EPQ-E、EPQ-L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2)EPQ-E、EPQ-L、成熟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成熟性和混合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总分、EPQ-P、EPQ-N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对新兵SCL-90总分有显著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EPQ-N、状态焦虑、退避、掩饰性、自责和社会支持利用度(P均〈0.01)。结论 2009年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新兵心理健康受个性、状态-特质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高一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一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况,探索父母养育方式的可能影响因素,为开展父母养育方式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人格诊断问卷第4版(PDQ-4)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北京市957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结果 母亲的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偏爱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父亲与母亲EMBU相同因子高度相关(T≥0.7);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养育方式相同因子可以合并为一个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受父母关系、受教育程度、年龄以及家庭收入、居住地、子女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格偏离组的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和偏爱得分高于对照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在大多数家庭是比较一致的,且母亲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青少年人格偏离与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