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间接眼底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的疗效和适应证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接受532倍频激光间接眼底镜下光凝治疗RD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36眼中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将巩膜扣带术中的冷凝改为532倍频激光间接眼底镜下光凝可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损伤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是治疗R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2年来对16例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手术方式的选择和PVR的程度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 16例患者随访3~12个月,13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未复位,2例复发,治愈率为81.3%。眼压和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较一般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低,术前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葡萄膜炎并提高手术效果,PVR A、B级以巩膜扣带术为宜,尽量不放视网膜下液,PVRC级以上须行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伴视网膜下增殖的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手术仍是难题,文中回顾性分析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治疗陈旧性RRD伴明显视网膜下增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陈旧性RRD患者15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B级(包括B级)以下病例15例(15只眼),男12例,女3例;年龄17~45岁。近视患者14只眼,所有患眼均有明显视网膜下增殖,术前视力:6例≤0.01,6例为0.02~0.08,3例≥0.1。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范围在1/2象限及以上,黄斑脱离,手术方法为传统的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视网膜复位14例,成功率为93.33%,其中男11例,女3例。多数复位患者的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Z=-3.24,P<0.01);1例未复位患者放弃再手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随访结果显示,当常规眼底检查正常时,黄斑区视网膜仍未完全复位。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RRD伴视网膜下增殖安全有效,黄斑区视网膜的完全复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及术后脱离复发病例的原因、再手术术式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60只眼)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或脱离复发行再次手术治疗的孔源性网膜脱离病例。结果:第2次手术与第1次手术后出院视力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手术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程度比第1次明显加重(P<0.05)。手术失败及早期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主要为PVR加重、新裂孔形成、原裂孔闭合不良。晚期复发原因可能为玻璃体基底部的牵拉。结论: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全面细致检查,术中确切封闭裂孔。巩膜扣带术仍然是再手术的主要术式。PVR严重时应行玻璃体切割术。绝大多数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  相似文献   

6.
间接立体检眼镜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间接立体检眼镜下进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间接立体检眼镜下查找裂孔并进行冷凝,外加压、环扎、放液或不放液。结果:一次性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4例,2例二次手术后复位成功。结论:间接立体检眼镜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郭雷  赵平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3):169-17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再次引起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1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后,裂孔位于巩膜嵴前坡,但仍有视网膜脱离。其中3例患者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嵴前坡,观察脱离程度变化,于术后4~6个月因脱离加重行放水冷凝术。另13例术后视网膜全脱离。其中3例因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行玻切加激光封闭裂孔治疗;另10例行双眼包扎,促吸收药物治疗,其中3例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行激光封闭裂孔;7例网膜下液部分吸收,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巩膜嵴前坡,行放水冷凝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裂孔完全封闭,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应依据眼内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与方式。如果PVR严重应行玻切术。如果PVR在C1级以下应先行保守治疗,视网膜下液吸收后可行激光治疗。局限于嵴前坡的持续脱离行单纯放水冷凝术可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应遵循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8岁,双眼视物模糊2年,左眼加重半个月入院.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矫正不应);左:指数/10 cm(矫正不应).眼压:右:46mmHg,左:17 mmHg(1 mmHg =0.133 kPa).右眼:结膜略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浅,房水清,虹膜纹理清,瞳孔正圆,直径约3.0mm,晶状体周边呈楔形混浊,玻璃体透明,小瞳孔下查眼底:视盘界清、色淡,C/D =0.8,黄斑中心凹光反射(+),视网膜血管走行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9.
赵昕  李敏  钟海彬  黄朝晖 《广西医学》2002,24(12):2036-2037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 ,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在直视下冷凝 ,准确、适量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该技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在国内逐渐开展 ,我院 1 998年以来应用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 2 5 6眼 ,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8年 5月~ 2 0 0 1年 1 2月收治视网膜脱离病人 436例 ,其中应用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治疗 2 5 3例 ( 2 5 6眼 ) ,男 1 72例 ,女 81例 ,有 3例为双眼。年龄 1 2~ 73岁 ,平均 41 .7岁。右眼 1 5 4眼 ,左眼 1 0 2眼。术前视力大部分在 0 .1以下 (表 1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巩膜外冷凝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在视网膜裂孔对应的巩膜外冷凝、放出视网膜下液、巩外加压。结果 随诊1mo以上,35眼中,32眼达到解剖复位,成功率为91.43%。结论 巩膜外冷凝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反应轻,疗效满意,是一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岳军  李红 《华中医学杂志》2001,25(4):211-211
大泡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较少见。笔者采用手术联合氩离子激光治疗大泡性视网膜脱离 11例 ,取得良好效果。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1例 19眼大泡性视网膜脱离 ,均为男性 ,年龄 2 9~ 5 0岁 ,平均 4 3 .6岁 ,左眼 1例 ,右眼 2例 ,双眼 8例。病程 1~ 4个月 ,其中 2~ 3个月 12眼。二、方法 基本步骤同常规方法 ,术中根据视网膜脱离范围作下方 1~ 2个象限巩膜冷凝 ,每象限作 3点铆钉式冷凝点 ,放视网膜下液 ,下方巩膜外硅胶垫压联合环扎术 ,术后 2~ 7天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查找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点并作氩激光凝固 ,激光参数 :功率 2 0 0~ 5 0 …  相似文献   

13.
韩泉洪  王琳  惠延年 《医学争鸣》2003,24(13):1164-1166
目的 :探讨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巩膜扣带术中将冷凝改为半导体激光透巩膜视网膜光凝封闭裂孔的治疗效果 ,讨论其手术的并发症和适应证范围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中接受半导体激光透巩膜视网膜光凝治疗的RRD患者 34例36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随访 3~ 6mo ,36只眼中 ,视网膜一次手术完全复位 32只眼 (88.9% ) ,视力 >0 .1者 31只眼(86 .1% ) ,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半导体激光透巩膜视网膜光凝 ,可简化手术 ,操作准确 ,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是治疗RRD的有效方法之一 .  相似文献   

14.
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中,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使裂孔能紧贴在手术嵴上并形成牢固粘连,在巩膜扣带术中采用巩膜外电凝或冷凝,至今仍被认为是手术成功的常规步骤.近年来临床实践使人们在治疗视网膜脱离中对巩膜凝固应用的必要性和危害性有了新的认识.我院自1997年来采用非凝固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1例31眼,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作先  王毓琴 《上海医学》1998,21(8):493-495
同种异体巩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王作先雷文跃王毓琴顾树新鲁凤君庞建雄视网膜脱离(网脱)是常见的危重并可致盲眼病之一。大多数发生在中、高度近视、外伤或某些全身疾病的病例。其病变基础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由于网脱的原因不同,临床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县级医院开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总结1999年10月~2001年5月间进行的18例孔源性网脱巩膜扣带术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国产二氧化碳冷冻机对18例患眼裂孔及格变区进行冷冻,术中引流视网膜下液(SRF)6例。所有病例均进行环扎加压术。结果:术后18例患者术眼均完全复位,术后视力在0.05以上者16眼,1例0.04,最好视力0.8,术后1例一年后因PVR复发。结论:基层县级医院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掌握要领,可以开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巩膜扣带术。  相似文献   

17.
李雪冰 《当代医学》2010,16(2):101-101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0例5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加压、环扎、放液等手段治疗。结果一次手术治愈率91.2%,总治愈率93,7%,术后增进视力94.5%。未愈原因:视网膜巨大裂孔、玻璃膜体增殖膜形成。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通过巩膜冷凝、环扎外加压手术治疗获得视网膜复位,改善视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避免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18.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激光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24例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率及PVR变化。结果24例24眼,随访至少6月,平均7.5个月,经一次眼内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视网膜复住18例占75%(18/24),2例行多次眼内注气术视网膜完全复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总的视网膜复住率达83%(20/24)。4例需要再次手术,3例由于眼内注气术后出现视网膜新裂孔改行巩膜扣带术获得视网膜复位,1例因为PVR发展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复住。最终视网膜复住率达1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是治疗某些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手术具有简便、易行、耗时少,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