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Amp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采用国产封堵器对33例(男23例,女10例)VSD施行封堵术。所有病人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完成VSD封堵治疗。结果术中造影示嵴内型8例,膜部25例。29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其中2例分别采用6~8mm、4~6mm动脉导管未闭Amplatzer伞封堵,27例应用对称型室间隔封堵器,型号为4~12(7±2.39)mm。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为3.2~11(4.9±1.8)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根部距离0.8-9(3.1±2.2)mm,16例合并有膜部室间隔膨出瘤。28例即刻无分流,1例术后即刻有流速达4.5cm/s的2mm的残余分流。4例失败,原因分别为嵴内型缺损、多孔型大缺损2例、操作粗暴损伤三尖瓣。术后发生一过性束支传导阻滞3例,永久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各2例,一过性机械性溶血1例。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Ampla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中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氯化钡微囊牢固度和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石  孙诚谊  胡韵  刘兴贵 《贵州医药》2003,27(11):965-966
目的 研究海藻酸钠—氯化钡微囊的牢固性、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海藻酸钠和氯化钡为材料,采用气体吹喷制囊法制成微囊,将其置于生理盐水中37℃孵育2个月或置于生理盐水中37℃、150次/分水浴振荡1小时,观察微囊的破损率及形态改变。将5000个空微囊分别注射于12只大鼠腹腔内,于2、6、10周各取4只大鼠处死后用生理盐水灌洗腹腔,将灌洗液离心后计算其中空微囊数并观察微囊的形态改变。结果 海藻酸钠—氯化钡微囊在37℃培养箱孵育2个月,微囊破损率为10%;空微囊于37℃150次/分水浴振荡1小时,微囊破损率为18%;植入空微囊后第2周时腹腔灌洗,每只大鼠可洗出空微囊约3000个,微囊形状均呈圆形,完整,无纤维化;6~10周时每只大鼠可洗出空微囊约1000~1500个,其中50%~60%微囊形态完整,仍呈圆形,未见明显纤维化;20%~25%仍呈圆形,但纤维化明显;10%~15%微囊变形或有裂口,部分微囊有明显纤维化。结论 用海藻酸钠—氯化钡制成的微囊具有较好的牢固度及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V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25%,而VSD中约有90%的缺损位于膜部或膜周部。开胸VSD修补术已比较成熟,效果确切,但需要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且存在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着新型Amplatzer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器的问世,经导管VSD封堵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优点,成为当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5.
高飞 《医药论坛杂志》2011,(23):105-106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在膜部室间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明确诊断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间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观察封堵的疗效。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获封堵成功,封堵器置入的直径4~12mm,平均(6±2.5)mm。封堵器置入的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80±15)min,住院时间8~22d,平均(9±4)d。于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未见封堵器移位及再通,无血栓形成。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操控性能良好,使用操作简单。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且手术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丹丹  彭新洁  李彦红  韩倩倩  王召旭 《中国药事》2013,(11):1184-1188,1200
目的 考察一种新型的皮肤替代物双层人工皮肤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依据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规定的细胞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致敏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植入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方法,评价双层人工皮肤的生物相容性,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显示双层人工皮肤无急性毒性、无皮内刺激作用、无致敏作用,细胞毒性不超过1级;皮下植入后1周、4周和12周后,植入组织样品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囊形成与对照无明显差别;遗传毒性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基因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双层人工皮肤无遗传毒性.结论 双层人工皮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新女  王金环  鲁格  祁建滨  冯学泉  刘宏胜 《天津医药》2004,32(8):493-494,F003
目的:研究卡氮芥(BCNU)-聚乳酸缓释剂生物相容性。方法:将BCNU-聚乳酸缓释膜片(BCNU—PLA组)及聚乳酸缓释膜片(PLA组)分别植入2组Wistar大鼠的额叶脑组织内,观察其对脑、心、肝、脾、肺、肾及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BCNU—PLA组缓释膜片植入后造成的局部脑水肿持续7d以上,术后14d仍有2只鼠轻度脑水肿,但与PLA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器官及血液系统未见明显异常。聚乳酸缓释膜片植入后,除早期手术造成的轻微脑水肿外,其他器官与系统无异常。结论:BCNU-聚乳酸缓释剂安全、可靠,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国产VSD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芸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6):117-118
室问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和并发症低[1],明显优于传统外科手术,特别是国产VSD封堵器临床应用,实施介入治疗患者愈来愈多.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应用国产VSD封堵器治疗VSD 12例,临床成功率10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制备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膜,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推荐方案测评胶原蛋白-壳聚糖的溶血性、全身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皮内刺激性、致敏性。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壳聚糖溶血率为2.17%符合国家标准,急性全身毒性、亚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小鼠没有中毒症状、内脏器官正常,对皮内无刺激,并且对皮肤没有致敏性作用。胶原蛋白-壳聚糖生物相容性优秀。  相似文献   

10.
抗血小板溶栓素(Anti-PlateletThrom-bolysin,简称抗栓素)是从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acutus)毒液中提纯的具有抗凝、去纤、溶栓和抗血栓形成等疗效的一类新药[1]。已有研究报道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不同的分离纯化工艺纯化的蛇毒制剂,其疗效和毒性具有较大的差异[2],且已有资料报导蝮蛇抗栓素可致过敏反应[3]。为了解采用新的分离纯化工艺纯化制备的抗血小板溶栓素对机体有无局部刺激、降压、致热以及溶血等毒副作用,以及反复使用后对机体是否会产生明显的速发型或迟发型致敏毒副作用及其最小致敏剂量,本研究采用多种不同种属的动物(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6例患者术前由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PMVSD,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2.7~11.8(6.45±2.20)mm;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沿导丝经传送鞘管送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术后72h、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除2例患者行左心室造影发现PMVSD合并膜部瘤有2个以上破口,考虑封堵器不能完全封闭而放弃外,全组患者封堵器植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全部封堵器病例无残余分流;72 h、1月、3月随访时TTE检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和封堵器移位。术后3月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P<0.05);右室收缩压明显下降(P<0.05)。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间歇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3 d后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窦速”、I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月随访时消失。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轻、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伞)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TTE常规两切面和X线对268例VSD缺损的测量,以及伞释放后腰径的测量,将TTE和X线所测缺损与选用的封堵器大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68例VSD均封堵成功,TTE五腔切面与X线测量缺损数值最为接近(P>0.05).TTE与X线测量伞腰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X线测值较准确.通过TTE两切面及X线对缺损的测量,得出伞号与缺损之间的相关公式(P<0.05).结论 TTE和X线在VSD封堵器选择中互为补充,均发挥重要作用,以回归公式指导封堵器选择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Amplatzer双面伞堵闭器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Amplatzer双面伞堵顺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超声心图及临床诊断为ASDⅡ病人30例,选择经导管Amplazer双上房间隔缺损关闭治疗。结果:超声测定ASDII直径为13-25mm,ASDII最大伸展径及所选Amplatzer房间隔堵闭器为18-38mm,成功率为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24小时后及3个月后残余分流分别为40%,9.9%和3.3%,手术中除一过性房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他并发症,3个月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及心脏大小改善,未发现并发症。结论:Amplatzer双面伞房间隔堵闭器关闭ASDⅡ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好。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非对称型封堵器(AVSDO)或对称型封堵器(SVSDO)介入治疗267例次PMVSD病人.结果 255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技术成功率95.5%(255/267).120例次接受AVSDO封堵,150例次接受SVSDO封堵(3例病人先后采用不同封堵器接受两次手术).室间隔缺损(VSD)大小(4.9±2.5)mm,AVSDO大小(7.5±2.7)mm,SVSDO大小(7.8±2.5)mm.AVSDO和SVSDO组的即刻关闭率分别为93.8%和95.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和22.7%(SVSDO组死亡1例),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8.0%.2例伴膜部瘤的VSD用AVSDO封堵后出现残余分流,改用SVSDO成功封堵;1例VSD用SVSDO封堵后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改用AVSDO后无主动脉返流.结论 两种封堵器介入封堵VSD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心律失常是它们共同的主要并发症,应认真防治.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封堵ASD,术后72 h、1个月、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除2例因房间隔缺损太大(大于40 mm)外,全组患者封堵器植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选用的封堵器直径8~40 mm,术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全部封堵病例无残余分流.3个月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及心脏大小改善,右室收缩压明显下降.结论经导管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弹簧圈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1988年Lock等首先报道应用Rashkind双伞封堵器关闭肌部小型室间隔缺损及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缺损,随后有cardioSEAL封堵装置和Sideris纽扣式封堵器等应用于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08-2609
目的:总结外科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011年3-4月对25例VSD患儿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辅助下行非体外循环下外科微创封堵术.结果: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输血,无手术中和手术后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1.5 h.结论:外科微创封堵VSD较传统外科手术切口美观、不需要体外循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与内科介入治疗相比,不受X线辐射,适应范围广,术后远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掌握手术配合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护理效率,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1例11个月男性患儿,因感冒入院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室间隔缺损,为行室间隔缺损修复术入院。患儿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医生经验性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根据药敏结果且考虑患儿为幼龄,临床药师建议将本品替换为美罗培南;患儿术后继发肺动脉高压,建议在使用安立生坦、前列地尔的前提下,给予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患儿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艾司洛尔和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期间定期监测患儿血压、心率、血象及体温,并关注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患儿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