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EUS)技术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可在早期被诊断。运用内镜粘膜切除术(E№)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来治疗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消化道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粘膜下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消化道癌的诊断价值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龙见方对消化道癌的诊断常规采用X线钡剂对比照片及内镜下活检的方法诊断,但有部分较早期癌肿及粘膜下癌不易诊断,为探讨粘膜下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消...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EUS)技术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可在早期被诊断.运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来治疗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消化道功能影响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深受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1].近来我院对经胃镜检查发现的21例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应用镜外附管协助ESD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后,利用超声内镜确定病变范围及浸润层次,对病灶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消化道早期癌、癌前期病变、黏膜下肿瘤及宽基息肉的患者行EMR治疗。结果20例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者行EMR治疗,随访1-37个月,无1例复发及癌变,其中2例自行追加外科手术,术后病理均阴性。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8例,随访1-37个月,无1例复发。宽蒂息肉7例随访1-41个月,原部位无复发。术中并发出血2例、术后出血1例,均在内镜下或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成功。结论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癌前期病变、黏膜下肿瘤及宽基息肉等,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高龄、合并有严重疾病及多次手术后不能再次外科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本院自2007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祝其凯  张志宏 《内镜》1996,13(2):89-91
早期胃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要求判断癌肿浸润深度,本文通过对37例早期胃癌内镜,手术,病理所见,探讨胃癌浸润深度与其大小,形态,恶性程度的关系1:直径小于20mm者多为粘膜层癌(m癌)大于20mm者多为粘膜下层癌(sm癌);2.I型,Ⅱa及Ⅱb型为m癌,Ⅲ型多为sm癌3.恶性程度较高均为sm癌,结果表明属于隆起或平坦型直径小于20mm者,组织学分化程度较好者,可视为m癌,适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凹陷型则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为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诊治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行EMR,回收标本病理诊断,并内镜随访。结果:22例EMR术后病理诊断;食道平滑肌瘤1例,胃窦部异位胰腺1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窦部纤维瘤1例,胃增生性息肉14例,乙状结肠早癌1例,乙状结肠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2-3级1例,直肠腺瘤部分癌变1例,术后无1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EMR是一安全、有效的内镜技术,对常规活检不能确诊的病变行EMR可病理确诊,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同时可作为微创治疗手段根治消化道息肉、腔内型粘膜下肿瘤、消化道早癌。  相似文献   

8.
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消化道早癌的逐步认知,目前我国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一种内镜微创治疗方法,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效果。本文探讨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旨在不断提高内镜护理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84-1999年71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大肠癌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治疗43例,癌灶的完全切除率达90.7%。手术治疗组(包括内镜治疗后追加手术者)46例,比较25例单纯内镜治疗及24例手术治疗的粘膜层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疗效及预后相仿(P>0.05)。结论:早期大肠癌位于粘膜层者的内镜治疗较手术治疗具有安全、简便、损伤小、费用低的优势。位于粘膜下层癌需要严格掌握内镜治疗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 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1-3].本院自2007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方法是在内镜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Et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通过ESD可一次完整地切除病变,切除深度可包含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黏膜下层,可明显减少肿瘤的残留与降低复发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ESD技术已被列为一种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操作中与术者的默契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是ESD成功的必备条件。我科2011年7月-2013年5月对48例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病人行ESD,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在中国,根治性手术切除仍作为主要的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是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消化内镜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内镜下早期癌的鉴定和内镜下微创治疗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笔者通过广泛地搜索中华首席医学网(http://www.shouxi.net/)、  相似文献   

1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1].与EMR相比,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目的免除患者开胸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14.
内镜套扎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贲门早期浅表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内镜套扎黏膜切除术和单独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贲门早期浅表癌的疗效。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普查确诊的14例食管、贲门早期浅表癌中,7例采用内镜圈套结扎后行黏膜切除术,另外7例接受了单独内镜圈套结扎治疗。根据切除标本和治疗1个月后内镜复查活检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评价其疗效。结果癌灶完全切除者13例(92.86%)。部分切除者1例(7.14%)。无创面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完全切除的13例病人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套扎黏膜切除术和单独内镜套扎术均是治疗食管、贲门早期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后者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内镜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1984年1月-2000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105例(106个病变)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大肠癌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肉眼形态以隆起型多见。大肠腺瘤癌变多具有以下特点:腺癌>2cm;广基型;表面不平、糜烂;组织易破碎出血。对早期大肠癌先进行内镜下摘除,病理证实有下列之一者追加肠段切除或行根治性手术:切缘有癌组织;癌组织侵犯粘膜下层深层;癌组织分化程度差。结论:心便患者首选内镜检查。粘膜层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有同样的效果,且损伤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被发现并在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技术也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一步发展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它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疗效等同外科手术等优点。本院成功开展了ESD手术90例,针对患者及家属缺乏ESD手术的相关知  相似文献   

1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1990年日本首先开展的用于早期消化道肿瘤和癌前病变治疗的内镜新技术,目前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相比,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消化道平坦型和隆起型早期肿瘤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为利用高频电刀在内镜直视下将消化道局部黏膜完整连续的切除,达到外科手术完全切除的效果,使消化道早期肿瘤达到经济、有效、微创的治疗效果。我院2005年以来应用EMR技术切除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共2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影像学、内镜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水平的提高 ,消化道早期癌肿检出率逐渐增加。通过对早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 ,部分在消化道早癌病人进行非手术的微创伤内镜治疗 ,不仅能达到与手术同样的效果 [1],且减少了创伤和避免了手术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近年来研究众多 ,本文就最具代表性的胃和结肠早癌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消化道早癌的诊断1.1形态学诊断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浸润局限在胃的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而不管其浸润范围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按山田分类法 ,早期胃癌分为三型 ,即I型(隆起型…  相似文献   

2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它可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并有望取代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成为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及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手段。ESD治疗的优点:可以一次性全部切除大的病灶,病理组织学可判断是确实的一次性完整,残癌复发少但不足之处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和穿孔发生率高,操作技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