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百色市1987~2005年疟疾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健  郭传坤  江超穗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797-1799,1796
目的分析百色市1987~2005年疟疾控制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制定疟疾控制后期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7~2005年百色市12个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牵口流动人口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描述牵口分析。结果20年间全市12个县区共血栓当地发热病人508.0万人次,病灶点居民13、5万人次,外出回归人群l、7万人次,外来人群9.3万人次,共栓出疟疾病例5686例,四类人群血栓阳性率分别为0.075%、0、26%、5.22%和0.65%。疟疾发病率从1988年的l。98/万下降到2005年的0.01/万,疟疾发病人数从1988年的766例减少到2005年的23例。该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百色市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近5年当地感染病例少,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多、分布面广、高度分散,输入继发病例发生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疟疾监测与控制措施,继续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年广西疟疾流行状况,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广西2012年中国疾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及各市县监测数据,并采用Excel2003版软件对数据进行图表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在广西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中发现疟疾病人共220例,其中当地居民间Et疟病例1例,恶性疟占78.64%(173/220)。219例流动人口疟疾病例中有191例在非洲7个国家感染,恶性疟占87.44%(167/191),28例在东南亚6个国家感染,恶性疟占21.43%(6/28),其中南宁市上林县病例占总病例的52.73%(116/220)。2012年全区疟疾死亡病例为3例。全区123个市县中有疟疾病例报告共27个市县,受威胁人群占总人口的36.67%。全年每月均有病例出现,人群年发病率为0.42/10万。结论2012年广西疟疾病例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96.43%,加强对非洲务工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预防疟疾危重和死亡病例增多是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原为广西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中国和越南边境县1952-2010年疟疾防治效果,为国际边界县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原为广西疟疾高度流行区,1953年疟疾患者达31 200例,人群发病率为19 074.87/10万,并有恶性疟(PM)、间日疟(PV)和三日疟(PF)流行。60年代下降为909.64/10万,70年代为424.54/10万,80年代为88.48/10万,90年代为1.44/10万,本世纪为0.16/10万。80年代初期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三日疟病例,后期未发现恶性疟病例。本世纪未发现当地居民疟疾患者。1982年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者进行监测,90年代至本世纪主要以流动人口疟疾病例为主,并有恶性疟病例传入。结论该县自1995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在当地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流动人口中近十年发现7例疟疾病人,并有恶性疟存在,仍需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横县1950-2010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上世纪50~60年代是恶性疟、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高度混合流行区,50年代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为115.86/万,其中1953年疟疾病例共20 908例,居民发病率为449.01/万。60年代下降为12.97/万,70年代为0.51/万。80年代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人增加,但人群发病率下降至0.31/万,恶性疟和三日疟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后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下降为0.22/万,本世纪为0.01/万,2001年在当地居民仅发现1例间日疟病例。结论该县自1993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在当地得到有效控制,但应继续检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广西东兰县60年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东兰县各乡镇卫生院1951年—2010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0年中疟疾病例总数占全县的97.14%,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 065.74/10万,疟疾死亡病例42例。疟疾病例最多的1954年发病率达到5 704.29/10万。疟疾病例的诊断98.74%为临床诊断病例。疟原虫种类包括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1982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恶性疟病例,2000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间日疟病例。80年代开始在流动人口中出现疟疾病例,90年代达到高峰,2008年至今当地无疟疾病例报告。结论东兰县通过长期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中越边境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龙州县历年的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收集全县1950-2012年的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患者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779.05/10万、307.88/10万和282.61/10万,疟原虫种类包括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50年代三日疟病例多于间日疟病例,三日疟和恶性疟直到1975年和1978年在当地消失.80年代该县开始出现流动人口疟疾病例,但人群发病率下降至10.56/10万,90年代至本世纪疟疾发病率分别为4.98/10万和4.27/10万.本世纪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疟疾病例,疟疾病例均来自流动人口,并有恶性疟病例,疟疾病例多数来自东南亚国家.结论:该县自1993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居民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流动人口中的疟疾患者呈现增多趋势,应该继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州县33年以来流动人口中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进一步防治疟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医疗单位历年流动人口疟疾病历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州县33年以来在流动人口中血检人数共15 854例,发现疟疾病例共3 014例,血检平均阳性率为19.01%,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3.07/10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例全部在国内疟疾流行区感染的间日疟。本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的疟疾感染病例数量在逐步减少,但全部病例属于在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所感染,并多数病例为恶性疟。结论尽管广西全州县流动人口中曾经出现过较多的疟疾病例,但未出现对当地居民的感染及危重、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广西西南地区20个市、县灭疟联防区基本消灭疟疾前后防治效果。方法收集灭疟联防区各市县1982~2009年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疟疾监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2~2009年该区域发现疟疾病人共11 464例,基本消灭疟疾前当地居民疟疾血检阳性率为0.67%,期间阳性率为0.05%,前后共发现恶性疟及混合感染患者共79例,1995年后未发现恶性疟患者,2003年后未发现疟疾患者。基本消灭疟疾前流动人口疟疾血检阳性率为14.75%,期间阳性率为2.55%,之后阳性率为0.31%,前后发现恶性疟及混合感染患者共260例。结论当地居民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一直存在,但未发现当地继发疟疾病例,因此,加强该区域疟疾监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解放初期,广西靖西县疟疾流行严重,1958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50.39/万(7813/301201),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高中度疟区,经疟疾控制前期、疾病控制期、灭疟后期三个阶段,采取落实病人根治、防蚊灭蚊、发热病人血检、病灶点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三日疟已经绝迹,90年代以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1994-2001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防治效果显,有效控制了疟疾传播流行。2001年11月经广西卫生厅组织专家现场考核验收,确认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总结防治监测工作经验,巩固发展基本消灭疟疾成果,进一步加强基本消灭疟疾后灭疟监测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是严防疟疾死灰复燃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原为疟疾高度流行的广西资源县历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该县1953年至2012年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50年代该县属于多种疟原虫种类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609.04/10万,疟疾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6.49%,60和7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69.83/10万和3.94/10万。1980年以前该县的疟疾病例98.76%属于临床诊断疟疾病例,1983年至今该县无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现,当地的疟疾病例全部来自流动人口;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该县疟疾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27/10万、1.18/10万和0.14/10万。近几年有在非洲感染恶性疟原虫回到该县后死亡的病例。结论:资源县自1990年基本消灭疟疾后,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的监测及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粤桂琼流动人口联合管理区广西片1992~2010年疟疾监测结果,评价联防联控措施。方法收集1992~2010年广西片8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19年间广西片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78.8万人次,流动人口19.2万人次,两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3%和0.38%,共检出疟疾病例759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3.69%(28/759),输入性病例占96.31%(731/759)。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6%(211/373 825)。结论广西片参加三省疟疾联防19年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起至今无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发生,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92年的3.23%降至2010年的0.029%,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有效,联防联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核和评价广西最后5县(区)是否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法按照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考核方法,对环江、乐业、大化、钦南和钦北5县(区)进行现场考核和资料审核。结果环江县2004~2005年疟疾发病率为0.05/万、0.03/万,2006-2008年发病率为0;乐业县2004年疟疾发病率为0.26/万,2005~2008年发病率为0;大化、钦南和钦北疟疾发病率连续5a为0。在5县(区)15个乡(镇)103个点,抽检当地居民和学生7800人,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检测滤纸血样7806份,抗体阳性率为0.026%。结论5县(区)疟疾发病率连续5a控制在1/万以下,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应继续加强疟疾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西右江区全球基金疟疾监测项目实施5年的防控措施,评价监测效果。方法收集2003~2007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报告、发热病人血检资料、IFAT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7年右江区血栓当地发热病人70116人次,仅检出2例阳性病人,阳性率为0.0003%;血检流动人口13095人次,检出27例间日疟病例,阳性率为0.21%。结论右江区疟疾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万以下,当地感染病例少,疟疾发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现行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有效可行,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疟疾监测,继续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济宁市基本消灭疟疾后近10年流行病学监测情况。方法 通过每年传染源监测,蚊媒监测,血清学监测了解疟疾的流行情况。结果 连续10年监测结果表明,年发病率稳定在万分之一以下,疟疾病例和疫点呈点状,散在分布。在监测发现的阳性病人中,输入病例占86.67%,明显高于当地原发病例。结论 当地疫情稳定,防治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0~2004年湖南省各县、市疟疾疫情资料、发热病人血检、荧光抗体检测以及媒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省疟疾发病率由1980年的89.27/10万至2004年下降为0.19/10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由1980年的2.73%至2004年下降为0.06%;近3年本地居民未查见带虫者;1990年以来湖南省感染病例逐年减少,输入疟疾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51%和93.49%;中华按蚊为唯一的传疟媒介。结论当前湖南省疟疾以输入病例为主,年发病率已连续9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997~2012年的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南宁市1997~2012年疟疾监测和疫情报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2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其中常驻人口血检270 580人,阳性2人,阳性率为0.07/万;流动人口血检18 163人,阳性230人,阳性率为1.27%;共报告疟疾病例256例,无本地感染病例,男性高于女性,以农民工发病最多,年平均发病率为0.08/万.结论 输入性疟疾对巩固防治成果构成了潜在威胁,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仍是当前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百色市西林县1995~2012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林县近18年疫情报告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2012年,西林县共检查本地发热病人173 39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8例,疟原虫阳性率为0.005%;检查流动人口发热病人9 408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2例,疟原虫阳性率为0.021%。结论西林县18年来疟疾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2004年起未检出本地传播疟疾病例。当前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境外务工返乡民工疟疾监测与管理,早期发现和治疗输入性传染源,继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8.
广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方法对监测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疟疾抗体纵向监测,按蚊种类、主要传播疟疾媒介种群密度和叮人率调查。结果监测点疟疾发病率和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原虫阳性率由2005年分别从0.69/万及0.02%下降至2009年均为零。结论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媒介依然存在,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是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