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2.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致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疾病。方法 采用 Miroscan Walk Away4 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 ,对临床分离的 10 0株致感染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鉴定、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和产 ESBL s判定。结果 所测抗生素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 5 0 %以上的占 14种 ,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青霉素 ,亚胺硫霉素最为敏感 ,耐药菌株耐受抗生素种类从 1到 19种 ,多重耐药菌株占 93% ,产 ESBL s菌株为 4 9% ,产 ESBL s株对绝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 s株。结论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普遍耐药 ,尤其多重耐药广泛流行 ,临床医师须高度重视本医院和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模式与流行分布 ,合理使用各种抗生素以减缓细菌耐药对其的筛选压力 ,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尿培养分离出的169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按NCCLS2000年版判断。结果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56.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3%),肠球菌属(7.7%),铜绿假单胞菌(6.5%),变形杆菌属(5.9%),真菌(4.7%),金黄色葡萄球菌(1.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77.9%~100%),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较低(14.7%~16.8%)。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连续监测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趋势。方法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临床分离所得的518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多西环素、氟喹诺酮类严重耐药,对青霉素类严重耐药,一代、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50%左右,三代头孢菌素中除头孢他啶外耐药率均在35%左右。头孢噻肟,克拉维酸高度敏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不高,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呈逐年下降,由53.3%下降至36.6%(P〈0.05)。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对大肠埃希菌敏感度最高,其次为头孢他啶和呋喃妥因。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其中头孢他啶敏感性从91.8%下降至79.6%(P〈0.05)。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逐年升高(P〈0.05),2003年31.9%、2004年37.1%、2005年43.8%。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高,产ESBLs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其耐药性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6—2011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尿培养分离出的668株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结果:2006—2011年尿培养标本2356份,分离出病原菌668株,分离率为28.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38株(65.6%),革兰阳性球菌120株(18.0%),假丝酵母菌110株(16.4%)。排名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02株(45.2%)、白假丝酵母菌57株(8.5%)、肺炎克雷伯菌47株(7.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4.3%(164/302),各年份依次为50.0%(14/28)、51.9%(28/54)、45.6%(26/57)、45.8%(22/48)、53.1%(26/49)、72.7%(48/66);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22:246);以〉50岁为主(419/668)。结论:该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ESBLs菌株分离率较高,且耐药情况严重;假丝酵母菌有较高的分离率。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7,(3):294-298
目的调查某院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6年间常规分离培养出的732株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菌株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 5.6软件进行药敏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2013~2016年间各年分别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16株、188株、196株、132株,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290株,39.6%)、尿液(221株,30.2%)和血液(95株,13.0%);科室主要分布在儿科(152株,20.8%)、结核病区(119株,16.3%)、肝病区(93株,12.7%)和感染病区(81株,11.1%);产ESBLs菌株共363株(占49.6%),主要分布在肝病区、感染病区、结核病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1)。732株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除阿米卡星)、单环内酰胺类、氯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对阿米卡星、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含酶抑制剂复合物(除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30.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2%和1.0%。结论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出率及其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应首选含酶抑制剂和头霉素类药物,并可联合阿米卡星,重症感染可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相似文献   

7.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院常见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标本分离出的262株病原菌,采用美国MICROSCANAS-4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82株(31.30%),真菌65株(24.81%),肠球菌(粪肠球菌21株,8.02%;屎肠球菌14株,5.34%),肺炎克雷伯菌22株(8.40%),阴沟肠杆菌21株(8.0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6.83%,50%.除真菌外5种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泰能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对其他的抗生素,后两者耐药分别>54%和8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的耐药高达82.93%和81.82%;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保持100%敏感性.结论 泌尿系感染最多见的是大肠埃希氏菌,真菌性尿路感染明显增多,病原菌耐药严重,临床医生应重视尿培养检测,根据药敏报告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所有住院患者腹水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统计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转归。结果: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4. 7%,主要分布于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消化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78. 6%,3年来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71. 4%、77. 2%、85. 0%;且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检出1例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结论:腹水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严重,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腹水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进行监测分析其耐药性变迁;用纸片法确认试验检测产ESBLs株。结果本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除了对亚胺培南仍保持高度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经检测,15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100%),其次为呋喃妥英、派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最差的是氨苄西林。2005-2007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9.0%、64.0%、64.0%。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致意,产ESBLs株检出率较高,耐药性严重。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思南地区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间我院临床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方法进行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按照美国2010年CLSI判断标准进行.结果 2010年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共分离出EC0323株,其中产ESBLs的检出率为22.0%.对于2012年分离的ECO,耐药率低于30%的药物有: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产ESBLs的ECO具有多药耐药性,对其耐药率低于30%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2010年,ECO在总阳性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和肠杆菌科菌株中的构成比依次为44.7%、60.2%和80.8%;2011年,构成比依次为:32.4%、41.8%和48.9%;而2012年,进一步下降为:28.7%、38.3%和44.6%.结论 思南地区ECO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产ESBLs的ECO的耐药性尤为突出;应加强产ESBLs的ECO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ECO构成比呈下降趋势显示了我院临床菌株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苗壮 《医学综述》2013,(2):344-346
目的探讨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海军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98例耳部感染患者,采用K-B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占耳部细菌感染比例最高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显示,CNS对左旋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有较低耐药率(5.9%和23.5%);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有较低耐药率(<37.5%)。结论耳部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为CNS、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都有较低的耐药率,可以作为治疗耳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糖尿病足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用K-B法或稀释法行药敏试验。结果95例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标本中69例(72.6%)培养出病原体,分离出病原体10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48.1%),革兰阴性菌50株(占47.2%),真菌5株(占4.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15株,占肠杆菌科细菌的34.1%。糖尿病足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也可见真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多重交叉耐药,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及头孢菌素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也均有耐药性。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广泛,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ICU中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ICU内血流感染患者微生物学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比较排位前五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 89例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1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55株,占49.1%;革兰阴性(G-)菌55株,占49.1%;真菌2株,占1.8%。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3株,29.5%)、表皮葡萄球菌(31株,27.7%)、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7株,6.3%)、人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各6株,5.4%)、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各5株,4.5%),提示G-菌中以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为主,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对碳青霉烯酶类最为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结论近5年多来ICU内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G+菌与G-菌基本持平。在分离到的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在G-菌中以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为主。碳青霉烯类与糖肽类抗生素是各自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吴彪  符娟  符健  蔡笃运  黄春新  林锋  贾杰 《海南医学》2012,23(18):12-14
目的分析2006-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72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872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鉴定并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006-2010年从临床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72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872株,两种细菌对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特别是3代头孢菌素产生相当程度的耐药性,仅对美洛培南敏感性较好。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泌尿系细菌L型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泌尿系细菌L型感染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内分泌肾病科诊治的81例泌尿系细菌L型或细菌伴L型感染的肾盂肾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病原菌群分布、致病性等特点进行分析,给予长程抑菌治疗,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多饮水及进行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有效地护理干预下,81例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积极配合治疗,其中72例6个月治愈,9例1年内治愈。结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规范化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是泌尿系细菌L型感染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控制泌尿系细菌L型感染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变形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近几年来变形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为病原学调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生化方法进行鉴定 ,药敏试验采用K B纸片法。结果 :16 1株变形杆菌中以奇异变形杆菌为主 ,在尿液标本中所占比例最大 ,其对氨曲南的敏感率最高 ,对其他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及时了解医院变形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范地兵  马晋 《河北医学》2016,(2):253-256
目的:观察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452例留置尿管患者尿液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 结果: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率为24.8%. 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5.7%,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的33.6%和真菌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是最主要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26.0%、16.0%和5.3%. 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在70%以上,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相对敏感,耐药率在30%以下. 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达80%以上;对利福平、米诺环素、氨苄西林、夫西地酸和呋喃妥因较为敏感,耐药率在20%以下,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株. 白色假丝酵母菌均未对伊曲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耐药. 结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404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我院3a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了解其耐药性的发展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对我院2004年至2006年临床分离的404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49%~53%)。3a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广谱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及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一直很高;对氨曲南、氨苄西林、三种加酶抑制剂复合青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率逐年上升较快(P<0.05);对碳青酶烯类仍呈高度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对绝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逐年增加,积极加强耐药监测,合理、规范选用抗生素,才能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间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特点。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2年中共分离阴沟肠杆菌172株,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69株)I、CU(47株)和神经内科(33株)。标本来源以痰为最多,占53.5%。分离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其中头孢西丁和氨苄西林均达到了90%以上。美罗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对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687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用珠海迪尔试剂盒及分析软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87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41株,检出率为35.1%,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65株,占68.5%;革兰阳性球菌35株,占14.5%;真菌41株,占17.0%.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前3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3种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对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及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最多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应加强实验室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