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晓红  张贺珍 《大家健康》2016,(11):182-183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所做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产科生产的114名足月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 =57)和观察组(n =57),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足跟血采血方法,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前实施20 min KMC,对照分析2组新生儿针刺后的啼哭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采血前后的心率(HR)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量表(DAN)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针刺后啼哭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分别为(4.13±2.85)s 和(28.58±15.28)s,均晚/短于对照组的(1.86±0.68)s 和(7.62±25.17)s(P <0.05)。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前后的 HR 和 SaO2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NFCS 评分(采血过程中、采血后1 min 和2 min)和 DAN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KMC 可有效减轻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杨舒广  杜放辉  王素梅 《当代医学》2008,14(24):136-137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 将胎龄32至34周,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行袋鼠式护理和常规护理,记录和比较二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实行袋鼠式护理的早产儿体重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奶量增加、体重增加,降低住院费用和增进亲情,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 将胎龄32至34周,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行袋鼠式护理和常规护理,记录和比较二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实行袋鼠式护理的早产儿体重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奶量增加、体重增加,降低住院费用和增进亲情,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何婧  刘蓓蓓  罗敏  罗利琼  黄海蓉  何丹  王肜   《四川医学》2018,39(4):467-471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配合非营养吸允(Non Nutritive Sucking,NNS)对缓解早产儿微量血糖采集所至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新生科住院的接受微量血糖监测的早产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早产儿在袋鼠式护理开始30min后,给予持续NNS同时行微量血糖采血,采血后继续NNS 2min,袋鼠护理共持续2h;对照组早产儿按常规流程,在暖箱内接受微量血糖采血;两组早产儿统一在足后跟采血。以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评分,评估早产儿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早产儿采血时PIPP评分、啼哭率;采血前、中、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结果 (1)接受微量血糖采血时,观察组早产儿采血开始30s心率为(148.46±5.12)次/min、血氧饱和度为(84.85±5.64)%,采血60s时心率为(158.596±4.48)次/min、血氧饱和度为(79.87±6.23)%,PIPP评分为(5.56±1.6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采血开始30s心率(163.78±5.27)次/min、血氧饱和度(76.86±8.98)%,采血60s时心率(172.09±5.19)次/min、血氧饱和度(74.48±10.95)%,PIPP评分(10.03±1.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接受微量血糖采血时,观察组啼哭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χ~2=6.6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护理配合NNS,能有效缓解采集微量血糖操作导致的早产儿疼痛刺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150-152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对中晚期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中晚期早产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KMC干预。记录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记录护理前、日龄40 d时的摄奶量,比较日龄40 d时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体温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在日龄40 d时的日摄奶量均较护理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第40天,观察组早产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的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MC可稳定中晚期早产儿生命体征,增加摄奶量,促进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早产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KMC,于生后第3、17天采集早产儿血液标本,比较两组早产儿血清胃泌素(GSA)、胃动素(MTL)、喂养不耐(FI)受发生率、加奶速度、恢复至出生体重天数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完整数据53例,占纳入总例数的88.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早产儿血清GSA、MTL浓度较高,加奶速度较快,恢复至出生体重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早产儿F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MC可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激素分泌及奶量增加,加快体重增长,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成熟.  相似文献   

7.
袋鼠式育儿法是一种科学、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同时也是母亲的一种本能,是体现人性化护理的一项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早产儿健康率,增强父母与孩子的亲情。  相似文献   

8.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3):219-220
<正>袋鼠式护理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又称为皮肤接触式护理~([1]),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袋鼠式护理方法可维持早产儿体温,亦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等相关疾病的发生~([2]).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应用袋鼠式护理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和存活质量.本观察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158例早产儿(体质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00例无需辅助呼吸且未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日龄10d的30~36周早产儿,随机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对照组,袋鼠式护理组在进行静脉穿刺前20min按袋鼠式护理方法与母亲接触,并在整个穿刺过程中维持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则以俯卧位置于温箱中;观察两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哭喊持续时间。结果: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过程中,袋鼠式护理组心率和啼哭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式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内足月出生的58例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9例。研究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程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在疼痛程度和心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氧饱和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比较于足月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足月新生儿的疼痛感,对于新生儿的心理和生理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李晓琦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91-2392
目的:探究改良式袋鼠式护理(KMC)对母亲焦虑状态及产后恢复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入住的86例早产儿及刚完成生产的母亲为研究对象.按抽签单双号分为观察组(改良KMC护理)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评估母亲在早产儿入院和出院时的焦虑状态,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的首次泌乳时间及子宫复旧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I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72 h子宫复旧速度较对照组快,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KMC可显著缓解早产儿母亲的焦虑情绪,促进产后恢复,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早产儿80例分为治疗组45例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35例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出现的例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的患儿应用舒适护理后,出现喂养不耐受、硬肿症、呼吸暂停、继发感染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能减少外界对早产儿的不良环境刺激,满足早产儿生理、心理需求,使早产儿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从而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李英兰  张玉红  吴建华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75-1777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及生理指标稳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2020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静脉穿刺的9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的50例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将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的40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连续护理至穿刺后,比较两组新生儿NIPS评分、生理指标及哭闹情况.结果:穿刺时、穿刺后30 s、穿刺后60 s,观察组新生儿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前,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时,两组心率均升高,血氧饱和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两组心率均较穿刺时降低,血氧饱和度均较穿刺时升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更接近于穿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观察组哭闹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且哭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生理指标稳定,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