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动力学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对此型TIA患者给予早期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7例血流动力学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20d,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本类型TIA进展至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病后60天内脑卒中风险较大(32.8%);发作持续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TIA进展至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发作持续时间长的患者除正规的内科治疗外还应采取外科干预等手段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封蕾  杨勇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97-1198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对建立家庭病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管理的益处。方法选自本中心家庭病床科管理的脑卒中患者,对其控制基础疾病,预防性用药,采用心理康复、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及进行健康教育等。结果由全科医生管理的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在各方面收益良好。结论全科医生对建立家庭病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管理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滞后的相对不平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的患者逐渐增加,导致脑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5年内有约1/3的患者会发展为脑卒中.目前在社区内对于脑卒中的关注较多,但大多数患者和医生对于TIA的关注较少,利用社区内的资源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一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将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减少很多经济和精神方面的损失.方法 在治疗患者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对于TIA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一定得规范化药物治疗.结果 通过积极合理的管理和治疗,患者进展为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结论 脑卒中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在社区内,对发生过TIA的患者如何进行积极的管理,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致残率高,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脑卒中的患者中,有20~25%是由颈动脉疾病引起.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CS)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TIA和CS可有效预防脑卒中,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个月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201 1年11月一2013年10收治的TIA患者121例,其中1个月内发生急性脑卒中者35例作为卒中组,未发生者8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ABCD2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及其预测患者1个月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卒中组患者ABCD2评分高于对照组[(6.1±1.2)分vs.(4.2±1.6)分],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4.3%vs.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hs-CRP水平为(23.71±4.56)mg/L,高于对照组的(11.48±3.88)mg/L(P<0.05);TIA患者hs-CRF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56,P<0.05);以患者血清hs-CRP作为预测TIA患者在1个月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C1 0.790.93),以16.78 mg/L为cut-off值,其预测TIA发生急性脑卒中的敏感度为80.7%、特异度为60.8%。结论近期发生急性脑卒中的TIA患者ABCD2评分及血浆hs-CRP均显著升高,ABCD2评分及hs-CRP检测可作为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8例TIA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IA不做影像学检查极易误诊,这些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合理联合应用对及时、正确评价病灶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鉴别各型TIA及预后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TIA患者,不应单纯治疗和预防TIA发作,关键在于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导致TIA发作的原因,以防止TIA的反复发作或演变为完全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TIA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针对TIA的病因进行积极有效的个体化的预防及治疗,明确TIA的病因尤为重要.现将我科3年来收治的108例TIA患者的临床、生化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TIA发作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BCD3评分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20例TIA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ABCD3评分和DSA检查。观察TIA患者入院后7 d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效果。结果 22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于入院后7 d内发生脑卒中,发生率为1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均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具有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82、0.854。结论 ABCD3评分联合D...  相似文献   

9.
应用ABCD2评分法对TIA患者短期发生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婷  陈虹  马春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7):145-145,148
目的:应用ABCD2预测模型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据危险性分层分别计算高危、中危、低危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及ABCD2预测TIA后脑卒中的准确性.方法:432例TIA患者均符合2006年2月美国脑卒中协会颁布并推荐应用的,IA诊断标准.应用ABCD2预测模型对入选患者进行评分,病程第7天为脑卒中事件观察点,录其首次发作后7 d内患有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较不同危险性分层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不同ABCD2评分值脑梗死发生率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根据年龄、血压、单瘫伴言语障碍、单瘫、单纯言语障碍和症状持续时间≥60 min的TIA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龄≥60岁、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有明确的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60 min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压<140/90 mm Hg、单瘫和单纯言语障碍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单纯感觉障碍、发作时间<10 min、单瘫和单纯言语障碍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TIA患者ABCD2评分标准是目前临床上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合基层医院使用,受任何条件限制,面、科学,科研成果极易推广,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陆岸英 《广西医学》2006,28(8):1277-127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4%~8%完全性卒中患者发生于TIA之后[1],因此积极防治TIA对预防脑卒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TIA的治疗目前尚没有肯定的用药方案指南,本文采用东菱迪芙治疗TIA并随访1年,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晨  马晓萌 《医学综述》2008,14(22):3429-34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TIA后有约2/3的患者会再发卒中,其中1/3的患者发展为非TIA性卒中。对TIA后再发卒中的风险进行预测非常重要,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尽早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干预。本文就近年来TIA后再发卒中的诸多风险评价系统予以综述,以期为TIA的预后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魏瑾然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18-119
目的探讨用ABCD2评分法在预测患者TIA后7d内卒中风险上的作用。方法应用Johnston SC和Rothwell等建立的7分制ABCD2评分法对3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IA后7d内发生卒中的患者中,高危组(6~7分)占100%(2/2),中危组(4~5分)占15%(3,20);80%评分35分,所有得6分的患者中100%进展为卒中,所有得5分的患者有66.7%于7d内发生卒中,得分≤4分的患者只有3.0%于7d内发生卒中。结论ABCD2评分法简便易行,可以作为急诊,11A患者分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轻型缺血性卒中和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发病早期有较高的卒中或其他血管事件复发风险。在过去几年,关于卒中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使人们对轻型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患者早期运用抗血小板治疗有了新的认识,2019年BMJ指南已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方案用于治疗急性期高危TIA和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但双抗的使用指征仍存在争议,尚未在真实世界中更广泛的人群中获得验证。本文结合相关临床指南,分析了近几年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并借助真实世界证据,探讨目前推荐的双抗治疗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的依从性和获益情况。  相似文献   

14.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72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连续收集了本院 195 9年 10月至 1977年 12月的 72例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患者 ,并于 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分别进行了四次连续随访 ,其中随访时间最长者达 35年。同时观察了首次TIA后的复发情况 ,TIA患者完全性卒中与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 ,及其病死率和死亡原因 ,各年限的生存率及其 95 %可信区间 ,TIA患者神经血管外科的手术指征范围。方法 对 72例TIA患者进行了最长达 35年的随访 ,采用队列研究 ,寿命表法等医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上述各观察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 ,总的TIA复发率为 2 7 9%,完全性卒中的发生率 6 5 7%,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8 4 %,病死率72 7%;主要死亡原因为完全性卒中 ,占所有死亡患者的 5 9 6 %。其中非老龄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为脑出血 ,老龄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为脑梗死。致死性心肌梗死患者 2例 ,占死亡患者的 2 8%。满 2 9年的生存率为 2 7 3%,其 95 %可信区间为 16 8- 37 8%。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 ,有神经血管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 19人 ,占所有患者的2 6 6 %。结论 本组患者首次TIA后约有近 1/3患者出现TIA复发 ,完全性卒中的发生率较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主要死亡原因为完全性卒中而非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罗榕  吴波 《西部医学》2013,25(6):862-864
目的评估ABCD2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天内发生卒中风险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性、前瞻性登记的研究方法,以87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7分制ABCD2评分法对入选患者评分,根据患者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ABCD2评分法预测TIA发作后7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结果 TIA发作后7天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中,88.98%的患者评分≥5分。评分7分的患者有66.7%于7天内发生卒中,6分的患者有23.5%于7d内发生卒中,5分的患者有8.33%于7天内发生卒中,<5分的患者只有3.85%于7天内发生卒中。结论 ABCD2评分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对TIA患者进行分层评价的方法,利用ABCD2评分法有助于临床工作中快速筛选出短期内脑梗死高危患者,对该类高危患者尽早干预,可降低TIA后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正欢  宋雪利  刘昕  王飞  陈杨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1972-1976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于2008年7月发布了《急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和最初管理指南》,但卒中的治疗发生了变化,在缺血性卒中血栓清除术方面出现了新的证据,且首次怀疑TIA时阿司匹林的使用、传统的危险分层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作用及TIA影像学成像的最佳策略等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NICE 2019年5月又公布了新版《大于16岁人群卒中和TIA的诊断和初期管理指南》,以补充阐释上述问题,为TIA(疑诊或确诊)和脑卒中急性发作后48 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最佳临床建议。NICE指南共有9条推荐意见,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其中的“1.1.1~1.4.8条”推荐意见进行解读,内容包括快速识别和诊断、疑诊TIA或急性非致残性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急性卒中的专科处理、急性卒中溶栓和血栓清除术。通过对该指南的解读,可以为我国急诊科、神经科等临床医师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优化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TIA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TIA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及卒中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TIA知识知晓率、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卒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TIA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EsRs(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量表为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1A)及小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标准,探讨该量表预测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为TIA及小卒中二级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10日-2013年12月30日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连续性TIA及小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于2013年12月30日完成随访工作。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复发率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ESRS评分衡量TIA及小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截至随访结束,共有复发病例40例,复发导致死亡9例,复发中位数时间为9.1(1~23)个月。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11.9%和28.1%。应用ROC曲线的方法得出ESRS评分对TIA及小卒中复发风险均具有预测价值,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大,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小。结论ESRS评分对TIA及小卒中复发风险均具有预测价值,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大,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BCD2评分系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预测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usionweightedimaging,DWI)、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的检查结果,按ABCD2评分标准完成评分。随访TIA后7dTIA、小卒中和大卒中的发生率,分析ABCD。评分与TIA后短期再发事件的关系。ABCD2评分对于TIA后短期再发事件的预测用ROC曲线(areaunderthe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表达。结果106例TIA患者中,再发TIA24例(22.6%),再发卒中20例(18.9%)。在TIA危险因素中,再发TIA与再发卒中两组间TIA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8)。ABCD2评分对大卒中预测价值高(AUROC=0.863,95%CI:0.799~0.926,P〈0.001),对小卒中和TIA预测价值低(AuROC=0.590,95%CI:0.499~0.681,P=0.057;AUROC=0.444,95%CI:0.373—0.515,P=0.172)。Cox风险分析发现,ABCD。评分与TIA后7d临床复发事件间具有相关性。ABCD。评分〈3与ABCD。评分〉3两组再发事件的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5.98;95%CI:6.03,42.31;P〈0.001)。结论ABCD2评分对于再发大卒中的预测价值高,可以作为急诊预测TIA患者7d再发大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BCD评分法在预测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卒中风险上的作用。方法:应用6分制ABCD评分法对173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IA后7d内发生卒中的患者中,86.7%的患者评分≥5分,所有得6分的患者有80.0%于7d内发生卒中,所有得5分的患者有32.1%于7d内发生卒中,得分≤4的患者只有1.4%于7d内发生卒中。结论:ABCD评分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对TIA患者进行分层评价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