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高校医学生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开发出提高艾滋病重点人群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宣传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580名1-4年级大学生,用统一的调杳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不愿手术的原因:不影响健康、没必要(76.31%),担心手术风险(38.96%),不知道手术的医学... 相似文献
2.
广西百色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o H Liang X Chen J Yang XB Jiang JJ Deng W Zou YF Wei B Zhang ZY Liu ZH Liang H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3):313-317
目的 调查男性矿工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分析影响其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百色市煤矿中男性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69名男性矿工中有包皮环切意愿的占25.13%(143/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愿意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组和不愿意接受手术组矿工中的婚姻、文化程度、对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实施包皮环切手术的原因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矿工中患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0.498,95%CI=0.272~0.913)、有包皮疾患(OR=8.181,95%CI=4.252~15.741)和知道包皮过长可形成包皮垢(OR=1.713,95%CI=1.090~2.693)更愿意手术.结论 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较低,提高艾滋病和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可能有助于在该人群中推广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3.
《医学动物防制》2017,(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包皮环切术作为HIV预防措施的知信行现状、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包皮环切推广模式及开发健康教育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学一~四年级男生,用自制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613名调查对象有包皮环切意愿的占54.81%(336/6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身感觉有包皮过长或包茎(OR=22.15,95%CI=15.41~37.12)、周围朋友做过包皮环切术(OR=2.22,95%CI=1.20~3.33)的更愿意手术。结论珠海市普通高校学生包皮环切接受意愿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进一步加大包皮环切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包皮环切接受意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年男性对包皮及包皮环切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接受包皮环切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已行和未行包皮环切术的青年男性各1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已行包皮环切术的男性接受该手术的原因依次为:使阴茎更卫生、期望提高性功能和医生的建议,分别占79%,30%,28%;未行包皮环切术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包皮环切术的益处、担心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分别占37%,30%和21%。结论有必要加强青年人群包皮及包皮环切术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男男性行为人群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情况.方法:利用滚雪球法招募302名男男性行为者(MSM),并进行包皮体检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302名MSM中,平均男性性伴数中位数为3.5个,19.5%与女性有过性关系,41.1%最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18.5%自述最近1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与男性发生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包皮环切器与改良包皮环切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改良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切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8例包皮过长者分别使用新型包皮环切器和改良手术(一钳环切法)行包皮环切.其中57例使用包皮环切器,51例行包皮环切手术. 结果应用包皮环切器手术者手术时间6~18 min,平均8 min .术中无需结扎止血,术后无出血及血肿发生.51例行改良包皮环切手术者手术时间20~36 min,平均24 min,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 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但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相对延长,且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包皮环扎器行小儿包皮环切术120例分析李峰1李春旭2我科从1995年4月~1997年4月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研制的包皮环扎器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其中包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商洛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内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掌握流动口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商洛市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内的建筑工人、宾馆和酒楼服务员、美容美发人员AIDS知识和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54.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看起来健康的人不会携带艾滋病毒,对目前艾滋病是否有可靠的疫苗以及母婴传播预防等问题更是缺乏了解。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有50.0%的人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感到害怕、紧张并会躲避,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以电视最高。结论流动人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必须加强综合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青少年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地区3 975名学生,采用《青少年身心健康问卷》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分析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发生情况。结果最近一年内,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14.0%(555/3 968),自杀计划报告率为7.2%(287/3 968),自杀未遂报告率为3.0%(118/3 968)。不同分组的自杀意念报告率女生(16.0%,317/1 989)高于男生(12.0%,237/1 979),初中(16.1%,259/1 606)高于高中(14.1%,227/1 610)及大学(9.2%,69/752),城市(17.0%,229/1 349)高于农村(12.1%,318/2 619),留守(14.3%,238/1 660)高于非留守(13.8%,317/2 305),库区(16.2%,378/2 336)高于非库区(10.8%,177/1 632),独生子女(16.7%,301/1 803)高于非独生子女(11.1%,241/2 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习阶段、地区、学习负担、社会支持、使用药物、吸烟、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状态。结论社会、家庭、学校应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背景 结核病是导致人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HIV感染也是导致结核潜伏感染(LTBI)发展为结核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HIV/AIDS患者进行LTBI筛查和治疗是预防该类人群结核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其死亡的重要举措。目的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区内HIV/AIDS患者进行LTBI筛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识别高危人群,为HIV/AIDS患者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8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区内定点管理单位治疗的546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及查阅患者管理档案的方式收集HIV/AIDS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职业类型、体质指数(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临床资料包括慢性病患病情况、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情况、HIV/AIDS确诊时长、抗病毒治疗时长、合并其他感染情况、近期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等。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对研究对... 相似文献
16.
以整体观分析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易感脆弱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了解校外青少年生存状况、同伴关系、艾滋病认知、获得的相关服务等,以整体观揭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脆弱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58.9%,65.6%的人从未得到过任何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0.5%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1.2%;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年龄、吸烟、过量饮酒、光顾娱乐场所、月消费高是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艾滋病认知是保护因素.结论:校外青少年在性行为、毒品使用、同伴影响、社会环境以及艾滋病相关服务方面存在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随着针对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政策的实施,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是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仍备受关注。 目的 分析河南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0-06-03至2020-06-12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某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册管理的且正在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 BREF)中文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发放调查表415份,回收合格调查表400份,调查表合格率为96.39%。400例HIV/AIDS患者均为汉族,其中男性、50岁以上、有配偶、无稳定收入者居多,文化水平偏低,以血液传播感染为主,多数患者确诊时间>8年、HAART持续时间>8年、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方式、感染途径、确诊时间及HAART持续时间患者的WHOQOL-HIV BREF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52)、婚姻状况(β'=0.171)、收入方式(β'=-0.138)、感染途径(β'=0.104)是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对于年龄>50岁、无配偶、无稳定收入、经血液传播的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既往非法采供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二代传播的现状。方法选择中原地区既往非法采供血感染HIV的行政高发村之一的某村作为调查现场。2004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既往非法采供血人群入户调查资料和再入户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既往非法采供血HIV感染者二代传播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该村因献血感染HIV者373例,其中HIV单阳夫妻201对;HIV双阳夫妻80对,其中被判断为夫妻间性传播1对,其余79对由于夫妻双方均存在既往有偿献血史,无法判断这些夫妻中是否存在着夫妻间性传播。全村48例HIV阳性母亲感染后共生育孩子76例,HIV阳性孩子7例,母婴传播率9.21%(7/76)。结论HIV母婴传播既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也是既往非法采供血地区HIV二代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温州市民的施救意愿及障碍因素,探讨消除施救障碍因素、提高施救意愿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876例温州市民的人口学资料、施救意愿及障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温州市民对不同的施救对象的施救意愿不同,对“亲近的人”的施救意愿显著高于“认识的人”,对“认识的人”的施救意愿显著高于“陌生人”(P<0.01).担心自己救不好、怕背黑锅、怕传染病成为对“认识的人”和“陌生人”施救的主要障碍因素;对“亲近的人”施救的障碍因素是担心自己救不好、缺乏面对生命垂危者的勇气.结论 温州市民施救意愿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针对影响施救的障碍因素采取措施,以便救治更多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我国各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差异较大,HIV、HCV两种病毒合并感染可加快疾病临床进展,从而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加剧死亡的发生。目前针对贵州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了解贵州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早期发现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本研究纳入病例来源于2006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队列,最终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3 084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感染途径、确诊年份、ART前的CD4+ T淋巴细胞和抗-HCV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 084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HCV感染202例,合并感染率为6.5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感染途径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