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243-124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干扰素配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更昔洛韦与干扰素配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与干扰素配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前者加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后者加用更昔洛韦与纳洛酮静脉滴注联合治疗,最后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47例CMV感染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更昔洛韦加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1,每日1次静脉点滴,连用5 d;对照组23例予常规治疗用更昔洛韦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MV-IgM(巨细胞病毒IgM)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CMV感染肝损害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并观察30例小儿CMV肺炎更昔洛韦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脾大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胸片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小儿CMV肺炎以小婴儿发病多见,多以咳嗽为首发表现就诊(82.61%),且病程较长,有的表现为痉挛样咳。多为间质性肺炎(80.43%)。常合并有肺外表现。应用更昔洛韦5~7.5mg/kg,每12h静滴1次,治疗14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回缩,血清ALT降低,胸片吸收好转,总有效率达93.33%,未见更昔洛韦的明显副作用。结论: 对咳嗽时间较长的患儿,尤其有合并症的小婴儿应警惕CMV肺炎。更昔洛韦5~7.5mg/kg,每12h静滴1次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症状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且脑脊液(CSF)CMV DNA阳性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45例)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45例)。应用PCR法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SF CMV DNA载量,并于出生1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生后6个月及1 a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CSF CM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SF CMV DNA载量、听力筛查阳性率、听力损伤率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17±0.56)比(3.35±0.68),77.8%比84.4%,66.7%比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有效降低了脑脊液巨细胞病毒载量和患儿听力损伤率,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4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勇  赵宏霞  何犀 《吉林医学》2008,29(7):565-566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小儿CMV肺炎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观察47例小儿CMV肺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肝功能损害表现(黄疸、肝脾肿大、ALT升高),胸部X线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小儿CMV肺炎以小婴儿发病多见,多以咳嗽为首发表现(80.9%),且病程较长,常合并肝功能损害表现。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14 d,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黄疸消退,肝脾缩小,血清ALT降低,胸片吸收好转,总有效率达93.3%,未见更昔洛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咳嗽时间较长的婴幼儿,尤其合并有肝损害者应警惕CMV肺炎。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7.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6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并分别用更昔洛韦、利巴韦林治疗,其它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水痘相比,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退热快、疗效好、结痂时间短(P<0.01~P<0.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儿科CMV感染性肝炎患儿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用药,研究组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更昔洛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3%,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感染性肝炎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好,建议临床采用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肝炎的临床特征及观察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更昔洛韦正规治疗的 32例婴儿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肝脏酶 (ALT、AKP、γ -GT)变化及肝脾大小 ,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婴儿CMV肝炎多以黄疸为首发症状 (87.5 % ) ,多有肝脾肿大 (93 .75 %、46.88% )。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 ,在 (1 3± 3)d后血清胆红素及肝酶下降、肝脾回缩。未见更昔洛韦的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对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婴儿应警惕CMV肝炎可能 ,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0年1月~2007年5月期间通过检测血清CMV-IgM抗体、CMV-DNA及肝功能确诊CMV感染引起的淤胆型肝炎综合征患儿83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退黄和维生素K1治疗,疗程2周.结果 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组在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r-GT)和胆汁酸(TBA)及肝脏回缩方面与更昔洛韦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与综合治疗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是目前治疗CMV感染引起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的理想药物,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