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2.
Cyclin D1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蛋白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正常子宫内膜,25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43例子宫内膜癌中Cyclin D1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加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14.3%, 43.8%, 77.8%, 72.1%.增生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典型增生与单纯加复合增生Cyclin D1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Cyclin D1过表达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Cyclin D1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其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对内膜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估计其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与芳香化酶(P450arom)在单纯与复杂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 选取94例手术及刮宫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子宫内膜10例、单纯与复杂增生子宫内膜29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7例、子宫内膜癌38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OX-2与P450arom蛋白的表达。结果 COX-2蛋白在单纯与复杂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14.928,P〈0.05);P450arom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3,P〈0.01);在单纯与复杂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子宫内膜癌中,两者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手术病理分期均无关(P〉0.05)。COX-2和P450arom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密切相关(r=0.598,P〈0.01)。结论 COX-2与P450arom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呈高表达,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用兔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和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子宫内膜腺癌39例,其中27例出现EGFR超量表达;44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见6例出现EGFR超量表达;38例异位子宫内膜腺体见5例出现EGFR超量表达;而41例正常子宫内膜腺体全部未见EGFR超量表达。提示EGFR超量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生物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评估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异位子宫内膜的恶变风险或高度增殖状态可作为一种参考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uPA在子宫内膜增殖症的子宫内膜和癌变的子宫内膜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增殖症的子宫内膜、5例癌变的子宫内膜、5例正常增生期的子宫内膜中uPA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uPA抗原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的腺体上皮细胞中,uPA主要分布在内膜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膜中;uPA的表达在癌变的子宫内膜组织的腺体细胞中最强,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不典型增生、复杂增生、简单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依次减弱;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正常子宫内膜中uPA的表达最弱。结论uPA的抗原分布及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及子宫内膜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uPA对增殖症内膜腺体的过度增生及癌变可能有促进作用,可考虑作为临床预测子宫内膜进一步病变的筛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患者76岁.因绝经35年、阴道不规则流血20 d入院.35年前,因子宫内膜异位行放疗(镭疗)后即闭经.绝经后无异常阴道分泌物.患慢性喘息性气管炎10年,胆石症5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24岁结婚,孕3产3.以往月经规律.入院查体:肥胖体型.两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干性罗音.心率92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萎缩,阴道后穹窿部组织较硬,弹性差;子宫颈表面尚光滑;子宫如孕40+ d,质偏软;两侧附件未见异常.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X线:骨质疏松并T1~2压缩性骨折.B超:子宫6.8 cm×6.2 cm×5.7 cm,前壁探及2.6 cm×2.4 cm略强回声光团,后壁见2.7 cm×2.4 cm等回声光团,边缘欠规则,双附件增宽.分段诊刮:(子宫腔)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因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其子女要求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子宫如孕40+ d,表面不光滑,质地软,双侧卵巢萎缩呈星条状,遂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剖视子宫,后壁粘膜层有一菜花状肿物,约3 cm×2 cm×2 cm.腹部切口Ⅱ/甲愈合.病理诊断: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已侵及深肌层;盆腔淋巴结转移:右闭孔(1/2),左髂内(1/1).子宫颈、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出院后嘱连服甲地孕酮160 mg,每天1次口服.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探讨Maspi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内膜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55.6%和42.5%,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2,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spin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Maspin的表达降低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Ⅰ)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72例子宫内膜癌及6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及TβRⅠ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而TβRⅠ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t=16.57、15.49,P<0.01).TGF-β1 mRNA及TβRⅠ 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F=8.01~25.40,t=3.73~9.68,P<0.05).结论 TGF-β1及TβRⅠ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l(Fas)及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基因(Bc l-2)对子宫内膜腺癌中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及3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Fas及Bc l-2的表达,TUNA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并且Fas表达减弱,而Bc l-2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细胞凋亡率与Fas表达呈正相关(r=0.62,P<0.05),与Bc l-2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均可发生凋亡,Fas及Bc l-2基因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GST-π、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 GST-π和NQO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QO1在Ⅲ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π、NQO1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 NQO1可作为判断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yclinD1基因在36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过表达阳性率为4167%(15/36),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级、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果提示,测定子宫内膜癌CyclinD1蛋白有助于确定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判断肿瘤转移及估计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ickkopf-1在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来源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30例喉咽癌组织和10例喉咽部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中组织的Dickkopf-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Dickkopf-1在喉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6.67%),明显低于喉咽部正常黏膜组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ickkopf-1在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Dickkopf-1在喉咽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与喉咽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喉癌组织中Dickkopf-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探讨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喉癌组织和20例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中的Dickkopf-1的表达情况。结果 Dickkopf-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64%,明显低于喉部正常黏膜组织的90.00%。Dickkopf-1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为15.79%,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64.86%。在临床Ⅲ~Ⅳ期组阳性表达率为27.03%,明显低于临床Ⅰ~Ⅱ期组的84.21%,低分化组为15.38%低于高分化的63.16%及中分化组的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ickkopf-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 Dickkopf-1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喉部正常黏膜组织,提示Dickkopf-1表达可能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4.
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MLH1蛋白在6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失表达情况,并分析hMLH1蛋白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存在hMLH1蛋白失表达,其失表达率为29.5%。hMLH1失表达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较好(P=0.047),临床预后较好(OR=5.458,P=0.025),hMLH1失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独立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P=0.006)。【结论】 hMLH1基因功能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代表较良好的预后,hMLH1失表达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MLH1蛋白在6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失表达情况,并分析hMLH1蛋白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存在hMLH1蛋白失表达,其失表达率为29.5%。hMLH1失表达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较好(P=0.047),临床预后较好(OR=5.458,P=0.025),hMLH1失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独立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P=0.006)。【结论】hMLH1基因功能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代表较良好的预后,hMLH1失表达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胃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ATBF1蛋白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及癌旁黏膜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制备4种ATBF1抗体(NT440、1-12、D1-120和AT6)后进行免疫组化反应,检测胃癌中ATBF1蛋白表达,并比较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表达的关系。 结果 胃癌中细胞质NT440和AT6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黏膜(P<0.05),但细胞核NT440的表达与其相反(P<0.05)。老年胃癌患者中D1-120 和AT6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年轻患者(P<0.05),D1-120 和AT6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或局部脉管侵袭呈正相关(P<0.05)。值得注意的是,胃癌中1-12和ki-67阳性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发生和演进中异常ATBF1表达及核质转位发挥重要作用,ATBF1表达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参与胃癌局部脉管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梳基因家族成员Bmi-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65377; 【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蛋白在12例正常卵巢65380;20例卵巢囊腺瘤65380;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24例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65377;【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分别有1/20 (5.0%)的卵巢良性囊腺瘤65380;4/28 (14.3%)的交界性肿瘤和49/124 (39.5%)的卵巢癌出现Bmi-1蛋白过表达,而12例正常卵巢组织均未见Bmi-1过表达;而且Bmi-1蛋白过表达与本组卵巢癌的临床FIGO分期,pT分期,pN分期以及组织学Silverberg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 < 0.05)6537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04.0月:50.3月,P < 0.001)6537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1表达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06)65377;【结论】 Bmi-1蛋白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卵巢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6537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与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行子宫全切手术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旁组织,ELISA法检测血浆或组织匀浆液S1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SphK1的表达,组织SphK1激酶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SphK1酶活性.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S1P的水平和组织S1P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子宫内膜癌SphK1酶活性约是正常子宫组织的2.6倍.结论 被激活的SphKl/S1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Dickkopf-1(DKK-1)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32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KK-1的水平,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CD8+CD161+T细胞)。比较两组血浆DKK-1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RA患者血浆DKK-1浓度为(124.97±64.98) ng/L,健康对照组血浆DKK-1浓度为(84.95±13.74) ng/L,RA患者血浆DKK-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血浆DKK-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r=0.406,P=0.021)、DAS28评分(r=0.372,P=0.036)、免疫球蛋白G(r=0.362,P=0.042)、免疫球蛋白A(r=0.377,P=0.033)呈正相关;与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3)RA患者血浆DKK-1水平与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13,P=0.019);与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细胞无相关性。(4)外周血CD161+CD8+T细胞百分比与红细胞沉降率(r=-0.415,P=0.004)、C-反应蛋白(r=-0.393,P=0.007)、DAS28评分(r=-0.392,P=0.007)、类风湿因子(r=-0.535,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0.589,P<0.001)、免疫球蛋白G(r=-0.368,P=0.012)、免疫球蛋白M(r=-0.311,P=0.035)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免疫球蛋白A、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浆DKK-1水平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可能与患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DKK-1参与骨稳态的调节,可用作RA骨破坏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CHEN Xue-hua LAN Bin LIUBing-ya QUYing ZHANG Xiao-qing CAI Qu ZHUZheng-gangDepartment ofSurgery Shanghai Institute ofDigestive Surgery Ruijin Hospital School of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LAN BinDepartment ofSurgical Oncology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Chi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5)
Polo-like Kinase1 Gene Expression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gastr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