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检测在儿科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4年7月~2017年6月儿科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两组:有自主呼吸心搏组和无自主呼吸心搏组,分别计算P_(ET)CO_2检测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的正确率,分析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_(ET)CO_2检测在儿科气管插管位置的判断中正确率为62.77%,其中无自主呼吸心搏组为90.63%,有自主呼吸心搏组为5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P0.05)。结论 P_(ET)CO_2检测可用于判断儿科气管插管导管的位置,且无自主呼吸心搏的患儿比有自主呼吸心搏的患儿更合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型改良气管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对63例困难(或异常)气道患者分为两组,Ⅰ组(n=63):在麻醉诱导下,首先采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口气管导管(传统气管导管)插管;Ⅱ组(n=51):在Ⅰ组2次插管不成功者归为Ⅱ组,并换用新型改良气管导管插管,均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结果 Ⅰ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12.7%,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19.0%;Ⅱ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66.67%,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92.16%,两组1次插管成功率和3次插管总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改良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有3大优点:(1)具有良好的可塑性;(2)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插管;(3)能极易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所以认为,新型改良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逆行气管插管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4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包括用普通喉镜插管2~3次失败患者26例,术前评估为气管插管困难直接采用逆行气管插管或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患者18例。选择23例患者行逆行气管插管,21例患者行经鼻纤维支气镜引导气管插管。结果逆行气管插管成功率100%,经鼻纤维支气管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95%,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逆行气管插管组平均用时(3.98±0.73)分,纤维支气管镜平均用时(5.19±0.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P=0.00);而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2.39,P=0.71)。结论逆行气管插管取材更为方便,技术易于掌握,在控制插管时间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评价钢丝气管导管对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方法随机将8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钢丝导管插管麻醉,对照组实施普通导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鼻黏膜损伤状况、术中导管发生打折、变形以及气道畅通状况。结果观察组在SpO2、PPeak以及PETCO2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插管时鼻黏膜损伤、导管弯折以及导管变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保持气道畅通,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钢丝气管导管应用于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理想,具有较长的耐氧时间,麻醉效果好,提倡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Ⅱ)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25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使用BTⅡ资料.患者在充分静脉镇静和鼻咽喉表面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先将食管气管引导管(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光索(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24例患者插管成功,其中1次插管成功率为60%,2-3次插管成功率为36%.气管插管的操作平均时间约为20min,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经济实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改良光导气管导管在人体模型体上进行气管插管训练的性能及应用前景。方法在普通气管插管导管的结构基础上,选用软硬适中的优质塑胶材料进行制作,将光导纤维植入导管体管壁,光导纤维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分光器和聚光器,导管外接口端固化自带光源发出光线,经分光器、光导纤维、聚光器照亮导管前端区域,使插管过程气道照明充足。按临床常用气管导管的规格、消毒标准制作出光导导管。抽取该院急诊科医师8人在人体模型身上进行气管插管训练,每人插管100次,记录人均一次插管成功率、人均每次插管时间,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87~96例,人均93.5例;成功率为87%~96%,人均93.65%;人均每次插管时间(11.59±0.38)s。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83~95例,人均89例;成功率为83%~95%,人均90.03%;人均每次插管时间(13.14±0.38)s。两组同性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改良光导气管导管操作便捷、一次插管成功率高、耗时短,值得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7.
倪明  黄磊 《重庆医学》2011,40(24):2450-2451
目的对比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插管钳协助明视插管法和采用气管气囊充气法明视插管的时间与成功率。方法 10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气管插管钳法(A组)和气管气囊充气明视法(B组)两种不同方法经鼻插入气管套管,观察每组的一次插入成功率和消耗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与B组在成功率和消耗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气管气囊充气法明视插入气管导管,具有一次成功率较高、消耗时间短、简单可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盲探气管插管装置与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验证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口插管在行鼻部整形困难气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接受鼻部整形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组Ⅰ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口气管插管,组Ⅱ采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观察两组的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所用时间,循环、呼吸功能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组Ⅰ插管成功率为100%(30/30);组Ⅱ插管成功率为93.3%(28/30),2例患者失败的原因是张口度过小仅能通过气管导管而无法置入保护牙垫.为防止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的镜干在插管过程中被患者不自主咬合而损坏,改为使用盲探气管捕管装置经口插管成功.组Ⅰ的平均插管时间为(4.1±1.3)min,组Ⅱ的平均插管时间为(3.8±1.2)min,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插管前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72±8)次/min和(87±9)mmHg(1 mmHg=0.133 kPa),均显著低于插管后的(90±10)次/min和(104±12)mmHg(P值均<0.05).组Ⅱ插管前的HR和MAP分别为(75±10)次/min和(88±7)mmHg,均显著低于插管后的(91±11)次/min和(102±10)mmHg(P值均<0.05).两组问HR和MAP上升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与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均具有插管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盲探气管插管装置还可用于纤维光导支气管镜难以解决的困难气道插管,且成本较低,可用于接受鼻部整形的困难气道患者的经口气管插管,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湿化气管插管装置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江西省七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250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气管插管导管接呼吸机加热湿化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气管插管管壁上增加一条湿化管,紧贴在管壁内与导管形成整体,建立专门的湿化通道。比较2组持续湿化后吸痰的有效性指标(包括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吸痰量、留置气管插管时间、高气道阻力发生率等)与安全性指标(指湿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出血、SaO2<95%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湿化合格率、吸痰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吸痰次数、留置气管插管时间、高气道阻力发生率及湿化并发症(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痉挛、SaO2<95%)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2组湿化后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湿化气管插管装置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湿化合格率、吸痰量明显提高,留置气管插管时间及湿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喉罩和气管插管对PETCO2和PaCO2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喉罩与气管插管行控制通气时的PetCO2和PaCO2,比较两种气道管理方法对PaCO2影响,及对PETCO2和PaCO2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喉罩+气管插管组(LMA+COPA组,n=30)和气管插管+喉罩组(COPA+LMA组,n=30).LMA+COPA组于全麻诱导后插入喉罩行机械通气(VT=8ml/kg;RR=12次/min;I/E=1/2;Pax<20mmHg),当PETCO2稳定至少10min记录HR、MBP、SpO2、PETCO2,同时采取动脉血样测PaCO2,然后拔出喉罩行气管插管,通气参数相同.当PETCO2再次稳定至少10min后记录上述参数.COPA+LMA组研究步骤则与第1组相反.结果 两组间行气管插管通气时PETCO2和paCO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喉罩通气时两者的差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合并两组气管插管和喉罩通气数据进行分析,气管插管时PETCO2和PaCO2之间的差值与喉罩通气时两者之间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行机械通气时相同通气参数下,喉罩通气时PETCO2和PaCO2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同通气参数条件下喉罩通气时PETCO2和PaCO2均略高于气管插管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