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酪蛋白磷酸肽钙磷液对发酵乳杆菌产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酪蛋白磷酸肽钙磷液(CPP-ACP)对发酵乳杆菌产酸的影响,探讨CPP-ACP作为一种生物防龋制剂的可行性。方法:将发酵乳杆菌加入含不同浓度CPP-ACP的蔗糖培养基中,厌氧培养48h,用精密pH计检测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计算pH的变化值ApH(初始pH值一终末pH值)。结果:随着CPP-ACP液浓度的升高,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升高,ApH降低,即发酵乳杆菌的产酸量降低。结论:CPP-ACP对发酵乳杆菌的产酸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PP—ACP)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变形链球菌ATCC25175(血清型c)加入实验组即含不同浓度(0.5%~5.0%。W/V)CPP-ACP溶液和对照组(不含CPP—ACP溶液)的BHI培养基中厌氧培养48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菌浓度的吸光度A值(λ=550nm)。结果:随CPP—ACP浓度的升高,变形链球菌甲胎产物的二甲亚砜溶液的吸光度值降低,即变形链球菌的活菌数减少(P〈0.01)。结论:CPP—ACP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CPP—ACP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LuxS基因突变对变形链球菌产酸代谢的影响,以探讨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菌株致龋毒力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菌株培养液的吸光度A值;同时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结果:基因缺陷株细菌A值显著低于标准株(P〈0.05);培养基初始pH〉5.0时,其产酸量小于亲代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菌株的产酸代谢能力下降,其致龋力小于亲代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A、B、C、D四组,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单独培养、变形链球菌单独培养、两菌混合培养、空白对照组.在不同葡萄糖浓度(0.01 ~ 0.15 mol/L)或不同初始pH值(7.0~4.0)下,将两菌单独或混合培养48 h后,测定上清液pH值,采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判断两菌的产酸能力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并以变形链球菌单独培养(B组)为参照,评价两菌混合培养(C组)的产酸能力.结果 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白假丝酵母菌均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的产酸力(P< 0.001).葡萄糖浓度小于或等于0.10 mol/L时,C组产酸量小于B组(P<0.05);葡萄糖浓度达到0.15 mol/L时,B、C两组的产酸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为7.0~5.5时,白假丝酵母菌抑制变形链球菌的产酸力(P< 0.001);pH≤5时,白假丝酵母菌对变形链球菌的产酸力无影响(P>0.05).初始pH为7.0时,C组产酸量小于B组(P<0.05);初始pH降至6.5、6.0时,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pH降至5.5以下时,C组的产酸量大于B组(P<0.05).本实验条件下,混合培养的总产酸量随培养基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呈增多趋势,随初始pH降低呈减少趋势.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及两菌混合培养的产酸力均与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和初始pH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绿茶、野菊花、薄荷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变形链球菌增殖、产酸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变形链球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的MS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进行离心,清洗,将菌细胞混悬于一定体积蒸馏水中,分光光度计测出A值。使用pH仪测定离心后上清液pH值。玻片粘附法观察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的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变形链球菌增殖、产酸、粘附均有抑制作用(P<0.05)。浓度为24 g/L时,绿茶较其他提取物抑制变形链球菌增殖能力强(P<0.01)。浓度为0.75 g/L、1.5 g/L、3 g/L时,混合物抑制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较同浓度其他提取物强(P<0.05)。结论:3种植物提取物均具有一定防龋能力,在抑制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方面三者可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麦芽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用含2.5%麦芽糖醇(麦芽糖醇组)、木糖醇(木糖醇组)、蔗糖(蔗糖组,作为阳性对照)的TYE液体培养基以及空白TYE液体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厌氧条件下培养变形链球菌,测定在不同时间段各液体培养基的光密度(OD)值和pH值。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分析。结果变形链球菌在麦芽糖醇、木糖醇和空白TYE液体培养基内的生长和产酸受到抑制,而在蔗糖组的生长和产酸非常显著。结论麦芽糖醇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产酸,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防龋甜味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机弱酸苯甲酸、苹果酸、柠檬酸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作用,并与氟化钠进行比较;探讨上述弱酸作为防龋剂的可能性。方法 将变形链球菌Smutans Ingbritt置入含有不同浓度的氟化钠、苹果酸、柠檬酸、苯甲酸的液体培养基TSB中生长48h,测定菌液的终末pH值,推测上述弱酸对细菌产酸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 苯甲酸、苹果酸、柠檬酸的抑菌所需浓度较氟化钠浓度高,且具浓度依赖性。结论 氟化钠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作用最好;而有机弱酸苯甲酸、苹果酸、柠檬酸在较高浓度下,才有不同程度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作用,但该浓度却有可能对牙釉质产生脱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PP-ACP)对发酵乳杆菌生长的影响,探讨CPP-ACP作为一种生物防龋制剂的可行性.将发酵乳杆菌接种到BHI培养基中厌氧培养,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0.5%~5.0%(W/V)]的CPP-ACP溶液,厌氧培养48 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菌液的吸光度A值(λ=550 nm).随CPP-ACP浓度的升高,发酵乳杆菌的吸光度值降低,即发酵乳杆菌的活菌数减少(P<0.01).CPP-ACP对发酵乳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CPP-ACP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相同浓度下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0.5%、1%、2%、4%、8%、12%、16%赤藓糖醇和木糖醇的TPY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培养变异链球菌,分别于0、2、4、6、8、10、12、18、24 h测量液体培养基的光密度值(A值)和pH值,运用SPSS描绘其变化曲线图。结果在0.5%、1%、2%浓度下,赤藓糖醇培养基的A值较木糖醇培养基高,pH值较木糖醇培养基低,说明变异链球菌在含0.5%、1%、2%赤藓糖醇的培养基内的生长和产酸能力明显较相同浓度木糖醇培养基高。在8%、12%、16%浓度下,赤藓糖醇培养基的A值较木糖醇培养基低,pH值较木糖醇培养基高,说明变异链球菌在含8%、12%、16%赤藓糖醇的培养基内的生长和产酸能力明显较相同浓度木糖醇培养基低。结论对比木糖醇,低浓度下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抑制作用较弱,高浓度下赤藓糖醇的抑菌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低浓度氟钼酸铵对变形链球菌糖代谢产酸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厌氧菌的连续培养技术,以ΔpH表示培养液中有机酸总量的变化,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培养液中各种有机酸含量。结果显示:0.001%浓度的氟钼酸铵可使变形链球菌的产酸量和培养液的总酸量减少,且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结果提示低浓度氟钼酸铵通过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糖代谢产酸来降低变形链球菌的致龋力。  相似文献   

11.
12.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白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经肠系膜静脉分别注入平骒霉素(24只)或鱼肝油酸钠(12只)后,分别于注药后0.5,1,2,4,8,24h,切取肝脏组织,通过酶组化染色法测定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注入药液后,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SDH和LDH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平阳霉素组下降较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都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损伤的性质一样,均为非特异性,但平阳霉素损伤程度轻微,而鱼肝油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